第683章 一國三公

字數:3927   加入書籤

A+A-


    “你親閨女的時候,能不能把口水先擦幹淨?”阿黎輕皺瑤鼻。
    “別胡說,我怎麽會流口水!”甄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抬起袖子掠過嘴角,又一臉滿足地看著自己的閨女們。
    阿黎不由地覺著好笑。
    全家上上下下,包括江南數萬文臣武將,都在盼望著甄公子能生下一個兒子。偏偏就他希望來個閨女。
    老天有夠寵他,一給便是仨!
    所有人都大失所望,唯有他欣喜若狂,如同連中三彩的幸運兒。
    去年在西北同時娶了高寧與苟榕,都沒見他這麽開心。
    他說因為上輩子有三個小情人,自己死得早沒來得及認識,所以這輩子投胎過來給他當女兒。
    他說從此有了這三件小棉襖,他便會用盡此生,來愛護她們。
    他說天下人罵甄鑫殺甄鑫可以,誰敢動他女兒一根手指頭,他必剿其全家,雞犬不留!
    而且因為大朵兒一開口先叫媽媽的原因,甄鑫難得跟她生了一個時辰的氣。如今又將希望寄托在這兩個閨女身上,說教育得從娃娃抓起?
    家主莫名其妙地魔怔,讓阿黎很擔心……
    人家是因為嬌妻美妾不早朝,這貨卻是因為閨女已經數天時間不理事。
    “慢點,抬穩些,別把水灑出去了!滑倒兩位夫人,你們會被打死的!”
    屋門被推開,甄沁掀起簾子。四個壯婦抬著兩個盛著溫水的木桶進了屋子。
    “咦,哥啊……你怎麽又在這裏?趕緊出去!”
    “憑什麽要我出去?”
    “要給兩個妹妹洗澡啊。”
    “我當爹的,還看不得她們洗澡?”
    “有你這麽說話的嗎?”
    兄妹倆的互懟吵醒了兩個玉體橫陳的夫人,一個嘻嘻一個哈哈,同時笑著看向甄鑫。
    “行了,趕緊出去。”阿黎催道:“別在這礙手礙腳的。”
    無奈的甄鑫,狠狠地一左一右在倆閨女腮幫上親了一口,對著苟榕於高寧搖搖手,遺憾出門。
    “熊二在外頭等半天了,說有北地的使者要見你。”阿黎喊道。
    “哦……”
    天氣不錯,陽光很暖,要不去上會兒班?
    其實回到杭州之後這一年時間裏,甄鑫就基本處於半失業的狀態中。
    他一向隻定規矩,不理細事。
    管得太多,對底下人來說,未必就是好事。自己累,他們也不敢輕易拿主意。
    但是老不去上班,確實也不太像話。
    垂花門外,熊二正蹲在石階上,與門子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
    見甄鑫出來,驚訝地抬頭問道:“公子爺,今天什麽風把您給吹出來了?”
    甄鑫抬腳便踹了過去,罵道:“囉嗦!”
    熊二熟練地滾開,想站起來,卻哎喲喲地痛哼出聲。
    蹲太久,腿麻了!
    門子卻很利索,招呼著其他人備車牽馬,在宅門之外等候。
    直到甄鑫上了馬車,熊二才一瘸一拐地坐在副駕之上。
    相當寬敞的車廂之內,相對擺著兩個臥榻,可坐可躺。中間則是一個小茶幾,底下配著炭爐,既可暖腳,又能烹茶。
    整座杭州城,也隻有這麽一輛雙馬驅使的馬車。
    甄鑫掀開車簾,靜靜地看著窗外車水馬龍的這座城池。
    時不時有人向馬車躬身行禮,甄鑫回以微笑。
    雖然他不是這座城市的主人,也不算這座城市的行政長官,更不能言出法隨以決定城中近百萬人的生死。
    但是,這座城市已經被深深地打上了自己的烙印。
    從杭州到整個浙江,從浙江到整個江南,都已經變成自己的形狀。
    這讓甄鑫心中,不由生出無限的豪情。
    而讓他最覺得自豪的是,這一切的收獲,付出的代價並非是江南百姓的平安,更不是將士們的生命。
    去年此時,甘麻剌敗逃大漠之後,在鐵穆耳部隊的緊追不舍之下,幾乎全軍覆沒。在危急時刻,被那木罕的手下所救,輾轉進入東北。
    甘麻剌此時才知道,那木罕雖然並未投附日月島軍,卻以一己之身,率領隸屬於日月島的乣軍,輔以無孔不入的商人,已經蠶食了東北的大多數城池。
    北起開元路,南至高麗的大半國土,都已經被日月島勢力所控製。
    甘麻剌父子自此徹底死心,再也生出不招攬甄鑫的任何念頭。
    那木罕並沒有將甘麻剌安置於東北,而是將父子倆以及剩下的兩百多殘兵敗將,通過海路直接送往河南江北行省。
    同行的,還有心灰意冷的中書省丞相安童。
    甄鑫給安童寄了一封長信。
    信中提及,自己不會樹旗造反,不會割據江南,更不會隨意支持哪個皇子皇孫為帝。
    除了蒙古官員與兵馬不得南渡長江之外,江南並不禁絕百姓的往來,而且江南行省的所有應繳賦稅都會如數上交朝廷。或者,由中書省出具公文,交予指定的接收者。
    雖然知道心思歹毒的甄鑫,準備以此坐視北地大戰,安童卻不得不順著甄鑫的思路,跳入他挖好的這個大坑之內。
    否決,安童隻能等著被桑哥徹底清理出局的結果。
    幾位皇子皇孫對於中原的經營,原本便各有側重。陝甘之地本為安西王的大本營,也是阿難答的勢力範圍。鐵穆耳的重心,放在陝西關中、陝北以及山西等地。
    河南,卻是屬於甘麻剌的地盤。雖然這麽多年下來,甘麻剌在河南始終無法一呼百應,但是有安童相助,不過半年時間便在河南紮穩了腳跟。
    在軍事力量上,甘麻剌無疑是最弱的一方。在經濟上卻已是北地首居一指,甚至遠遠超過了中書省直轄的區域。加上有江南諸省稅賦的支持,甘麻剌的勢力迅速膨脹。
    在甘麻剌消失的半年時間中,鐵穆耳與阿難答已經在大都與上都之間,爆發了數次的戰爭。
    鐵穆耳一時無法靠近大都,阿難答也沒能以朝廷的名義逼其交出兵權與占據的上都。
    眼見著雙方的大戰,即將從中書省直轄地向周邊區域擴散時,卻突然再次聯合,一齊攻向河南。
    於是,北地幾乎被打成了一鍋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