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為中國之崛起而煉鋼

字數:4895   加入書籤

A+A-


    巨大的廠區如同鋼鐵巨獸匍匐在長江口。
    高聳的煉鋼爐噴吐著白煙,空氣中彌漫著鐵鏽與焦炭的氣息。
    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火紅的鋼水奔流,軋機將通紅的鋼坯壓延成材。
    規模之大、設備之新,令考察團中來自英國鋼鐵業顧問都暗自咋舌。
    羅保在廠方人員陪同下,深入車間。
    入目看到的到處都是日資的痕跡。
    隨處可見日文標識的操作手冊、日方技術專家在現場指導,精密儀器上“三菱”、“日立”的ogo清晰可見。
    日方的資金、技術、管理標準,是寶鋼一期工程得以順利推進的核心支撐。
    而除了這些,中國工人學習熱情高漲,但操作熟練度和精細化管理與日本同行仍有肉眼可見的差距。
    考察團內的鋼鐵業顧問,從設備那走了過來,低聲在羅保耳邊湊近:“日本人為了吃下中國市場,真是下了血本。”
    羅保不動聲色問道:“怎麽說?日本人挖了坑?”
    “說有坑也可以說有,說沒有也可以說沒有。”
    “這是什麽意思?”羅保不懂技術方麵的問題,皺著眉頭。
    “這些技術固然先進,也算是國際一流水準。但......”
    他一個但字,立刻調動了羅保的情緒。
    不僅是他,同行的幾名考察團成員,也是一臉好奇。
    “我剛剛觀察過,這座鋼鐵廠采購的所有機械設備乃至於技術支持,全部來自日本,在這座工廠的日本人有幾千人之多。”
    “這不好嗎?手把手教學。”羅保疑惑。
    鋼鐵顧問嗤笑:“手把手教學?這是日方對中國施行的嚴格的技術封鎖,從安裝到運行,人員全部來自日本本土,這意味著什麽?”
    他自問自答道:“意味著日本人在有意的隔絕中國人真正學到這些技術。”
    “如果我猜的沒錯,設備安裝和調試期間,日本人一定也是在禁止中方人員進入和插手,待一切設備調試完畢後才轉交中方。”
    “這就如同買車一般,中國人隻負責駕駛,至於生產、維護、保養則全部在日本人的控製範圍之內。”
    他總結道:“往後中國的鋼鐵生產要嚴重依賴於日本人。”
    “以後的設備維修,零件購買,也統統都要依賴於日本。”
    “甚至於通過寶鋼的示範效應,此後中國各地的鋼鐵廠怕是也要依賴於日本。”
    “這家新日本製鐵株式會社光是依靠向中國各地鋼廠建設中,提供煉鋼設備和維修保養服務,都能賺得盆滿缽滿。”
    此刻匯豐銀行的顧問也開口:
    “除了設備,還有資金,中國人要發展,憑借現在鋼鐵工業對日本的依賴度,需要的資金貸款,多半也要通過日本銀行獲取,這又是一筆巨大的收入來源。”
    鋼鐵顧問讚揚道:“你說的沒錯,日本人已經大搖大擺的進入了中國市場。”
    “用中國人的話講,這就是頂級陽謀。”
    “明知道有問題,但是為了工業發展,哪怕知道是顆發黴的蘋果卻還是得吃下去。”
    鋼鐵是工業的脊梁,這句話,放之四海皆準。
    尤其是改革開放的新中國。
    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並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
    而是身體力行的實踐。
    不過也正是這種“舍得”精神,中國的鋼鐵工業才逐步成長為世界巨頭。
    但此時,這支英國考察團,已經在其中看出了很多問題。
    “另外.......”這名鋼鐵顧問低聲,指了指鐵礦石冶煉的地方道:“有時候技術太好了也是個問題。”
    “技術太好反倒成了問題?這是什麽道理?”其他同行人員疑惑。
    “新日本製鐵株式會社的生產設備確實先進,但先進的技術也就需要純度更為優質的鐵礦石進行冶煉,不然生產就會出現問題。”
    “我剛剛看了一下,中國本土的鐵礦石雜質多,鐵含量低,根本無法適應這些精密的設備。”
    “而要想提高生產效率,提高設備的安全性,隻有一條路可走。”
    “將中國的鐵礦石,全部換成國外的優質礦石!”
    他斬釘截鐵。
    嘶!
    羅保倒吸一口冷氣。
    鐵礦石?
    據他所知,日本企業,尤其是三井財團,早就在秘密布局,通過各種渠道和投資,買下了全球幾乎一半的鐵礦的股權。
    世界上主要的鐵礦出產國——巴西和澳大利亞的礦山開采權幾乎三分之二以上都掌握在日本財團手中。
    中國需要發展鋼鐵工業,用了日本人的設備,必須采購國外優質礦石。
    這也就等於,最後從鋼鐵上賺的錢,最後又流入到了日本人手裏。
    他記得,這家新日鐵株式會社,也是三井財團旗下控股集團之一吧?
    嘶!
    技術、設備賺了一波錢,後續維修再賺一波錢。
    進入中國市場,利用中國生產的廉價鋼鐵,精加工成汽車鋼材飛機鋼材再賺一波錢。
    然後到頭來,鋼鐵業的基礎——鐵礦石,再賺一波錢。
    一個產業,日本人在其中賺了四回錢。
    不對,是五回。
    資金貸款所帶來的龐大利息,也是一筆賺錢的買賣。
    羅保震驚了。
    日本人這麽會做生意?
    怪不得短短三十年,從一個戰敗國能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呢!
    他佩服的五體投地。
    但同時,他也立刻意識到。
    既然日本人能做的事情,他們英國人為什麽不能做?
    日本能在鋼鐵業大做文章,那他們英國就不能有樣學樣,照貓畫虎?
    盡管麵臨德、日製造業崛起衝擊,但英國在1980年代仍以“隱形冠軍”姿態,在細分技術領域持續定義全球標準。
    比如英國在鋼鐵、化工等領域放棄規模競爭,轉向高端材料與工藝如鍍錫板、航空合金),以技術壁壘維持利潤。
    傳統技術方麵,英國在船舶明輪、航空發動機等領域依托百年積累,通過精密製造保持不可替代性。
    而在製藥和化工領域,英國企業更是將本土研發與國際市場結合,形成技術輸出範式。
    他細細一想,相比於中國,英國有太多技術處於領先地位。
    他思考之時,雙目隨意一掃。
    一幅巨大標語出現在眼簾。
    因為是中英混血的關係,他小時候也接受過中文教育。
    認識標語上的幾個字。
    也正是因為認識,他一時之間都有些發懵。
    “為中華崛起而煉鋼!”
    那副橫幅就那麽掛在整個廠子最顯眼之處。
    無聲,卻震撼!
    他心裏突然有了個疑問。
    難道一切真的會都會像日本人所想的那樣,中國鋼鐵隻會成為日本鋼鐵業的附庸嗎?
    就好像二戰時,有人疑惑。
    這般落後的中國,真的能打敗日本嗎?
    中國隻有投降一條路可走?
    毫無疑問,在今天,曆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中國人,骨子裏,就沒有認輸這個字眼!
    這章內容,發自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