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強勢聯盟
字數:2547 加入書籤
高盧西亞的王城
立於城牆之巔,濃鬱的硝煙氣息撲鼻而來。一個月前,大王於城下聚集三千死士,意圖暗殺宰相伊黨,豈料宰相府內亦埋伏兩千餘兵,雙方在城牆下激戰,終是不分勝負,局勢僵持至今。
城內的民眾忍耐已達極限,糧草短缺,統治者卻隻思權力爭奪,不念民生疾苦。許多百姓已生叛亂之心,街頭秩序日漸混亂。然而,因王城駐軍眾多,百姓的反叛難以成行。
此刻,大王深居皇宮,宰相則在宰相府,即便得知大唐軍隊即將來襲,兩人也無法相見。大王不敢踏入宰相府,懼怕遭其暗算;宰相亦不敢涉足皇宮,生怕大王下手。雙方各自掌控一部分勢力,如再無對策,隻怕大唐的鐵騎將踏平王城...
如今,這是一場由中立勢力促成的會晤,旨在調和兩大巨頭的紛爭,然而,會麵的場所卻讓眾人瞠目結舌——在高黎貢城的巍峨城樓之上。
城內,王者的三千鋼鐵衛士嚴陣以待,城外,宰相的五千鐵騎蓄勢待發,雙方皆握有最精銳的力量。選擇在此地會談,正是因為此處可讓內外軍隊盡收眼底,一旦有人妄圖挑起事端,兩方軍力亦能迅速應對。
雖此舉成了笑柄,可能招致他人嘲諷,但保全自身才是王道。無論王者還是宰相,都默許了這個看似荒誕的策略。畢竟,大唐帝國的鐵蹄即將踏入,眼前的爭鬥必須休止。此刻抵禦大唐,勝算渺茫,若再持續對抗,隻會將整個王國拱手讓人。
“參見陛下。”
高黎貢宰相蓋源邃文行禮,口中言辭恭敬,但身體未動,眼神中無一絲敬畏。
“大膽……”
王側的宦官仗著寵幸,平日裏驕橫跋扈,見宰相未跪,便習慣性斥責。此話一出,四周目光瞬間變得凶狠,宰相不向王行禮早已不是新鮮事,此時此刻煽風點火,豈不是自尋麻煩?
“不得放肆,退下。”
高黎貢王低聲嗬斥,任何幹擾談判的因素都不可容忍。情報顯示,大唐大軍最快一個月後便會兵臨邊境,若無定策,一切皆成空談。
會談前,雙方侍從已暗中交涉,務必促成和談,若今日未果,明日再議,這幾日務必得出結論,這已是高黎貢最後的轉機,怎能因一宦官而功虧一簣?
蓋源邃文冷哼一聲,對宮廷內的宦官素來嗤之以鼻。
“陛下召老臣前來,想必是為了大唐之事。大局已明,老臣也曾剖析,抵抗無異於以卵擊石。我們用來抵擋大唐的三座邊疆要塞及連綿城牆,如今大多破損,戰後未曾修複,絕非大唐鐵騎的對手。”
蓋源邃文直抒胸臆,實話實說。在高黎貢與大唐的邊界,他們築起了三座雄關,作為抵禦的第一防線,它們曾經傲然聳立,如今卻滿目瘡痍……
在何塞門斯的遠征高盧利亞時,三座邊境要塞的壁壘遭受了慘重的摧殘,理論上應在戰事後立即修複,但因高盧利亞王國的財庫空虛,無力負擔費用。近來雖積累了財富,然而王與宰相間的紛爭使得雙方都想讓自己的親信接手此事,故而耽擱至今。如今即便是想修補,隻怕也為時已晚。
王廷內的幾位重臣試圖開口,全都被宰相蓋亞蘇文的阻撓所壓製,若非這幾年你的阻撓,城牆怎會荒廢?現在你卻提這些無益之言,難道我們要向大唐俯首稱臣?
然而高盧利亞大王一個眼神,眾人立刻跪地無聲。今日並非為了爭吵,更非追究過失之時。盡管年輕,大王深知,如若今日仍陷於爭執,高盧利亞必將滅亡。
“宰相執國十載,對我高盧利亞功勳卓著,對我王國最為洞悉。如今大唐百萬雄師壓境,依宰相之見,我們尚有度過危機的可能否?”
出乎所有人意料,大王並未責怪蓋亞蘇文,反而如此問道,令眾人摸不著頭腦,難道犯錯的宰相反倒是正確的?
蓋亞蘇文同樣困惑,不明白這位年輕大王的意圖。他起初確實意圖篡位,但發現王國內部頑固派眾多,尤其那些與皇族聯姻的勢力,絕不會容許他人取代。於是他轉而圖謀權臣的地位。
然而一山難容二虎,即使自認為已退一步,大王天生便是王國的主宰,怎會容忍麾下有他這樣的存在?雙方關係劍拔弩張,大王用如此平和的語氣說話,蓋亞蘇文記憶中,還是首次。
“我高盧利亞乃受神祗庇護的國度,在曆次征戰中安然無恙,老臣相信此次亦然。隻是如今我王國太過虛弱,需爭取生存空間,更需時日養精蓄銳。故此老臣認為,應先示弱。”
蓋亞蘇文提出先認輸,令所有人驚愕。戰事尚未開啟,此刻認輸意欲何為?
喜歡大唐之盛世大柱國大柱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