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腳踏實地的何泰
字數:4546 加入書籤
按照何世民一貫的認知,何泰這家夥向來眼高過頂,從不腳踏實地。他從未真正做過實事。
今日的回答讓何世民頗感驚訝,這個兒子是否真的變了?難道真的準備從底層做起?若是如此,倒真是一件幸事……
在泰瑞恩的眾多子嗣中,泰爾頓的智慧無疑是出眾的,隻是一直未能尋得合適的舞台施展,導致他的成長受到了限製。如今若能覺醒真正的自我,一切尚不晚矣。
“你要從底層開始曆練嗎?你了解那些底層官員如何應對挑戰嗎?各國的使節降臨我大奧德賽帝國,每個細節都需謹慎處理,一旦失策,你能承受他們的輕視嗎?”
泰瑞恩雖對泰爾頓的轉變心生歡喜,但也需試探其真心。麵對異國使節,務必步步為營,萬一泰爾頓觸怒了哪位使者,那將波及兩國的和平。
即便大奧德賽帝國如今國力鼎盛,卻不能肆意妄為。帝國四周,環伺著諸多王國,泰勒摩恩上次征服高盧尼亞,既提升了國威,也讓鄰國感到了威脅。他們在表麵朝貢的同時,暗中已經在醞釀聯盟。泰瑞恩早已洞察這些動態,若泰爾頓樹敵過多,無異於加速了他們的行動。
“請父王安心,孩兒明白該如何行事。以往孩兒沉迷虛幻,如今頗有領悟。晉升之路雖艱,孩兒堅信自己能行。” 泰爾頓堅定地保證,這段時日他並非無所事事,而是反思過往,他知道時間已不多,特別是泰勒摩恩征服高盧尼亞後,朝中大臣多數傾向支持他。現在,他亟需一個亮點,哪怕起步晚了,總勝過無所作為。
泰瑞恩凝視泰爾頓許久,目光深邃,試圖洞悉兒子的心思,然而並未找到答案。但身為帝王之子,本就有更多機遇,就算過去犯錯,隻要父王首肯,亦能重獲新生,這是皇族的特權。
“那你回去好好準備,兩日後即赴任,先從六階醫師做起。”
帝王子嗣以六階職務起家,實屬起點較低,若為皇孫,六階則顯得過高。
泰爾頓非尋常帝子,他曾是朝堂上翻雲覆雨的人物,麾下臣子眾多。讓他從六階做起,泰瑞恩原以為他會不滿,然而他竟恭敬地磕頭領命,回去積極籌備。
“你覺得青鳥有何打算?”
泰瑞恩一揮手,兩位身披黑衣的影衛悄然現身,他們是泰瑞恩的左右手,不同朝臣,他們常駐暗處,而對朝廷局勢的掌控,無人能出其右。
"暗夜行者閣下顯然洞察了當前的困境,對於一個無緣王位的王子而言,未來的處境無比尷尬。若未曾覬覦王座,或許還能安逸地做一位親王,可一旦涉足爭奪,那……"
黑袍人的言語戛然而止,但何世民心知肚明,若未爭過王位,當今帝王會視你為手足,無論你如何任性,你都是他的兄弟。隻要不公然作亂,你的晚年和子孫都將得到保障。
但若你涉足過王位之爭,兄弟情分便蕩然無存。自你踏上爭奪之路那一刻起,鬥爭就變得殘忍無情。如今的何泰已無退路,唯有重振河山,卷土重來。
黑袍人欲言又止,何泰正沿著何建成當年的足跡前行,那是一條注定失敗的道路,而何樂為則效仿何世民,掌控軍權在手,無論朝局如何動蕩,最終勝者隻會是他自己。
"務必嚴密監視此地,此處不同於他處,絕不能走錯一步。"
何世民謹慎地吩咐,兩名手下互換眼神,他們都明白“走錯路”的後果,並非擔心何泰觸怒異國使者,而是懼怕他與異族勾結。一旦如此,即使何世民有意保全,滿朝官員也不會放過他。
長安城外。
各方人士已齊聚,長安縣令崔雲柱將屬下送到官道旁,朝廷特遣大車隊接送。古代交通不便,百姓自行前往高句麗可能需耗時一年甚至更久,許多人甚至從未離開過長安,讓他們長途跋涉,誰知道途中會發生什麽。
因此,為節省時間並減少問題,何樂為已向朝廷奏請,預備大量四輪馬車接送眾人,盡管眼下可能耗費巨資,但待來年糧豐收,朝廷的資金將翻倍回收。
何世民深知何樂為策略之高明,想完全收服高句麗,必須依靠自家之人,這便是昔日的屯田之策,隻是如今在異國土地上執行。
"今日已是第三撥了吧?"
長安縣令崔雲柱這幾日忙於此事,車輛所剩無幾,而等待啟程的人還有很多,看來得請他們明日再來,長安城內的車輛難以滿足需求。
其他州府縣的四輪馬車則更為稀缺...
手下精靈衛兵翻閱著羊皮卷,每次啟程的馬車與乘客皆有記錄,待年終時,從遙遠的高盧利亞會有人返回,那時還需一一核對名單。
“這樣的進度還算合理,發走這輛馬車後,就讓衛兵們回營休整吧,這幾日確實辛苦。另外,告訴等待的民眾,明早再來吧。”
崔雲柱眺望著遠方烏壓壓的天際,清晨時分,許多人不願啟程。他原本還考慮派精靈衛兵外出動員,現在則無需顧慮,此刻要憂慮的是馬車是否充足。
這還不包括任何攜帶之物,除了貼身衣裳,其餘物品皆禁止帶上馬車。若攜帶家用物品,馬車數量將更為緊張。
劉老二與劉老三,是那位烤餅老翁的雙子,此刻他們終於擠上了馬車,已在此排隊三天。這三天裏,兩人焦急如焚,擔心錯過前往高盧利亞的時機。萬一土地分配完畢,豈不是他們會一無所有?
等待的日子裏,謠言四起。長安全衙官員多次安撫,高盧利亞的沃土豐富無比,無需擔憂。別說你們這些人,就算人數翻倍,那裏的土地也綽綽有餘。
話雖如此,眾人已等候多日,馬車卻遲遲未至,眾人也害怕事態有變。如今坐上東行的馬車,大家才稍感安心。
“各位互相照應著些,夜晚我們仍需趕路,因循官道,夜間道路尚且平坦。你們各自的行李要看好,每人僅一包裹,若丟失,別指望他人歸還。我們要趕至半夜才歇息。”
馬車夫往返多次,路況熟稔於心。長安周邊的官道因戰事重修,故提醒眾人,他們也盼盡早送達高盧利亞,因為那裏按人頭支付賞金,他們亦想盡快完成任務。
“這位大哥隻讓我們帶衣服,沒說帶食物和水啊?這一路上我們都不能吃喝嗎?”劉老三有些擔憂地說。在家時主動要求隨兄長去高盧利亞,然而離別長安城的瞬間,這少年心中泛起苦澀,不知何時能再回家鄉,愈發思念親人...
"聽你這小夥子說的,就算你自己不飲不食,這些駿獸也需要草料滋養,否則如何牽引我們穿越迷霧森林抵達高盧尼亞呢?放心吧,不久前方會有護林員分發幹糧,不過別期待得太奢侈,無非是硬麵包配冰泉,但保證能填飽你們的肚子。"
馬車夫的話語剛落,車上的旅人們立刻歡騰起來。要知道,在家鄉,他們僅能以稀粥果腹,一年中僅有短暫的幾月能享用幹燥的食物。想不到前往高盧尼亞的旅程中,他們竟有機會品嚐到幹糧,這是他們始料未及的。
"這位兄台,你去過高盧尼亞,那邊的情形能詳細跟我們講講嗎?反正路途漫長,閑來無事。"
劉老二與弟弟不同,畢竟年紀稍長,他對高盧尼亞充滿了向往,期待在那裏開啟新生活,甚至夢想著帶著弟弟在那裏安家立業,比哥哥更早擁有子嗣。
"那邊的氣候比這裏嚴寒得多,看我們現在還能穿薄衣,但抵達那裏後就得換上厚重的毛皮了。不過你們不必憂慮,等我們離開弗裏西亞之地,所需的衣物就會發放給你們,但務必妥善保管,這不是無償贈予的。待明年你們的田地豐收,得將衣服的錢償還給朝廷。"
每輛馬車上都有兩位車夫,這是為了盡快趕路。根據王室法令,除了深夜休憩,其餘時間馬車必須前行,唯有如此,才能迅速將人們送達,速度甚至超過了騎士軍團的行軍。
"那是當然,朝廷給予我們諸多恩惠,我們應有所回報。那裏的人好管嗎?不是說每一百畝地會分配五六名仆從嗎?萬一管理不善,豈不是我們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劉老二最掛念的是,雖然他和弟弟身材魁梧,但到達後他們能分到兩百畝土地。根據王令,兩百畝需配備十二名仆從,若要兄弟二人對付十二仆從,的確頗具挑戰。
"怎麽會任人欺淩呢?你們過去後將是大地主,每人擁有一百畝領土。在你們的居所附近有大唐的軍堡駐紮,當地的秩序維護隊也已組建,你們也可加入村裏的守衛隊。還有,你們到了那邊要記住,無論哪家遇到困難,你們都是大唐的子民,都要伸出援手。這樣,當你們遇到麻煩時,才會有人相助。"(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