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不平之聲
字數:4508 加入書籤
鴨綠江
接到王廷的密令後,何樂為立即帶領旗下的迅捷部隊啟程。
何樂為發現秦懷玉擅長地方治理,且受秦瓊的嚴格訓練,對軍隊管理也有獨到之處,因此讓他繼續留守高句麗。何樂為則與牛進達和蘇定方奔赴草原。
“這是何道理?明明是在為王廷分憂解困,何靖大元帥卻失去實權,若是換我,心有不甘。我們並非為私利,而是為大唐的繁榮。”
收到王廷密函,牛進達首先按捺不住,何靖大元帥這樣做難道是為了私心?明明是為了整個大唐,卻遭受如此待遇,換了誰也無法忍受,況且他對大元帥充滿敬意。
“說的沒錯,依我看我們幹脆回頭,不去也罷。我們的領土安然無恙,不願自己背上汙名。而今何靖大元帥受到這般對待,若非他總攬全局,高句麗怎會有如今的秩序?功不賞,一心為大唐考慮卻被貶。”
蘇定芳脾氣火爆,對此事更為不滿。何樂為在馬車內聽見這些話語,但他並未回應。或許這就是他想要的結果,當年赫世明的手下不也因不滿唐高祖何淵的決策,才引發了後來的玄武門變故。
“殿下?”
兩人在外討論許久,卻未聽到何樂為的回應,於是決定探明他的心意。
“傳令安營紮寨,休息。”
何樂為估算行程,他們已奔波良久。雖然這是快速反應部隊,但該休息時必須休息。若僅憑意誌硬撐,還能前進數個時辰,但對士兵和戰馬來說並不合適。此時,好好休息才是明智之舉,待我們恢複精力,便能將失去的時間奪回……
麾下的勇士們已形成了獨特的編製,他們的營帳與常人的迥異,內含神秘的法陣構造。即使何樂為此刻無法構築魔法小屋,但搭建幾座魔力帳篷對他而言輕而易舉,隻需幾位士兵稍加協作,帳篷便瞬息矗立,速度之快,遠超以往。
軍中眾人各司其職,一部分正在構築魔法帳篷,另一些則在四周布設警戒結界,還有些協助炊事法師煮沸魔法泉水。長途跋涉之後,眾人又饑又渴,然而遵照何樂為的命令,無論多麽口渴,也不能直接飲用未經淨化的水源,都必須依賴個人的魔法水壺。
盡管這個時代尚未受汙染,許多水仍可直接飲用,但何樂為肩負的使命艱巨,萬一因水質問題引發疾病,可能會嚴重影響大局。前線的軍隊已被重重敵軍圍困,吳王雖暫且支撐,但也時日無多,何樂為必須催促部下盡快行動。
“殿下,對此您竟無言以對?”
蘇定芳略帶不滿地問道,畢竟何靖大將軍對何樂為有恩,如今將軍遭受這般待遇,何樂為怎可一言不發?
“你希望我有何見解?難道我要上書懇請大將軍複出?如此一來,豈不是將大將軍置於風口浪尖?其結局難以預料,一旦引起皇上的疑心,又有誰會有好下場?倒不如暫時擱置此事,待皇上自己想通,大將軍自會重返兵部,何況兵部的印信尚在將軍手中。”
何樂為冷靜地回應,他已不再是當年那位熱血青年。若是當年,他可能早已上書,甚至帶兵返回長安。然而,若真如此,何世民恐怕連長安城門都不會為他打開。
牛進達和蘇定方剛才還怒氣衝衝,聽了何樂為這番話,不禁覺得自己太過幼稚。魯莽行事隻會令何靖大將軍處境更加艱難。
“我知道你們二人心中的憂慮,無非是為大將軍鳴不平,我心裏同樣不好受。但現在我們沒有發言權,高句麗雖大勝,但朝廷並未虧待我們,應得的獎賞都給了。如果我們想要話語權,就得在北方戰場取得勝利,隻要我們打敗薛延陀大軍,解救吾王的軍隊,還怕沒有發言權嗎?”
何樂為的話語瞬間點醒了二人,他說得沒錯。在朝廷爭取發言權,唯有靠戰功。即使是大唐皇帝何世民,也要顧及功臣的感受,不能恣意妄為。否則,對所有人都沒有益處。
\"殿下,請務必進食,若再拒絕,您的軀體將無法承受這般消耗。\"
在吳王何恪的營帳之中,副將呈上略勝士兵膳食一籌的食物,然而此刻,吳王何恪已無食欲,整整一日未曾進食。
\"將膳食分予士兵們,吾王暫且無法下咽。斥候都歸隊了嗎?何處有突圍的可能?\"
吳王何恪已顧不得饑餓,他急需得知哪個方向尚有機會破圍而出。昨日的突擊行動遭遇了突厥部落的阻擊,損失近八百騎,無人生還,隻能退回原營。如今敵軍知曉了大唐大軍的位置,此地必然戒備森嚴。
\"稟告殿下,斥候已全部返回,我軍四周,敵營日益增多,雖有虛張聲勢之嫌,但具體真假,屬下難以辨明……\"
副將麵色困擾地報告。敵人數量絕非眼前所見,定有偽裝,但眼下無法辨別,唯有靜觀其變。輕舉妄動,隻會引狼入室,加重傷亡。
\"稟殿下,朝廷信使到……\"
正逢吳王何恪憂慮之際,遠方馳來數騎,其中一人背負弓箭,顯然是草原勇士的箭矢所傷。他們本應一同前來,如今僅有一人安然無恙,另有一位傷者,可見歸途險阻重重。
\"醫師……\"
吳王何恪迅速抱下馬背的傷員,交至一旁的醫官,他亟需了解朝廷的意圖。
在最近的十數個日夜裏,他們與帝都的聯係被神秘力量切斷,直到此刻才得知,半個月前朝廷已委派何樂為率魔導軍啟程,推算時日,此刻何樂為的部隊應該已踏入迷霧草原。吳王何恪心中一寬,緊繃的神經稍稍放鬆。
他並非心胸狹隘之人,隻是渴望一展所長。對於何樂為率軍前來解圍,他心中充滿感激。若非何樂為,這些手下或許已在這片險惡之地隕落。何恪對自身生死並不執著,但若因他的決策失誤導致眾人喪命,他將無顏麵對長安城的百姓。
“曉瑜全軍,帝都之援已踏上征程,大太子殿下親自領軍,即將自南方破霧而來。”
聞言,麾下將士興奮得幾乎雀躍,朝廷若僅派出普通部隊,他們或許還不會有太大指望。畢竟草原之上,形勢詭譎,他們這些精銳之師尚且受挫,尋常部隊又能有何作為?但若這支軍隊來自高句麗,情形便截然不同。當年東征,大太子殿下率大唐最強魔導軍橫掃高句麗,如今其國已亡,此等雄師降臨草原,豈非比草原狼更為可怕?他們,終於有了生機。
“警戒,全員備戰!”
正當何恪準備歡慶之際,一個致命的事實刺痛了他的心:既然何樂為的部隊已到達,突厥各部肯定也有所察覺。在當前情勢下,他們這支隊伍最為危殆。
突厥人和血岩駝族皆知,吳王的軍隊已虛弱不堪。一旦大唐援軍與他們會合,士氣與戰力都將複蘇。但如果能在何樂為的隊伍與他們會合前一舉消滅,那便是敵人的勝機。幾位將領瞬間領悟到這一點,從何樂為踏入草原的那一刻起,直至找到他們,這段時間將是最凶險的時刻。
士兵們雖不明就裏,但身為大唐邊陲最精銳的幻影衛,接到命令便無絲毫遲疑,立即握緊武器奔赴各自崗位。
兩個時辰後,南麵山丘的天際隱約現出一道黑線,又過半個時辰,左翼也發現了異動,敵人果真如吳王預料,得知大唐軍隊踏入草原,欲在他們尚未發起攻擊前,先一步解決吳王的部隊。
此刻,甲胄加身的吳王何恪屹立前線,自踏入草原以來,每一場戰鬥他都在最前沿。如果不是過分渴望勝利,或許局麵不至於如此被動... ...
在遙遠的預兆中,敵人的侵犯本應待大唐軍隊更為疲憊之時,然而此刻已無暇等待。來自大唐疆域的鐵騎即將逼近,他們曾試圖派遣勇士阻擋,卻未料雙方力量懸殊,隻能先對付吳王麾下的雄師。
薛延陀聯合大營,帳內彌漫著緊張的氣氛。可汗與突厥諸小王麵色凝重,他們剛派出四千鐵騎企圖攔截自大唐而來的部隊,未曾想僅一次交鋒,那四千鐵騎便如秋葉般散落,戰鬥的細節至今仍是謎團。
“大唐的戰士勇猛無比,此事我們心知肚明。吳王的軍隊同樣強大,這點毋庸置疑。但那支突如其來的大唐精銳,究竟源自何處?我們的騎士連波瀾都未掀起,此情此景,令人膽寒。”休屠王的言語中透著狠辣,他部落的三千騎士此刻生死未卜,僅剩歸來的戰馬,空餘鞍韉。
“如果我沒估計錯,這些戰士恐怕來自高句麗之地。從他們的行進方向判斷,唯有高句麗才合邏輯。”可汗的話震驚了所有人,高句麗的戰士可是大唐最為剽悍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