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北向逃亡
字數:4693 加入書籤
貞觀時期,大唐確實英雄輩出,草原之人卻隻知何靖大將軍的威名,其他將領的名字鮮為人知,畢竟他們的功績主要在內鬥,國際上聲名不顯。
然而何樂為卻與眾不同,他在對抗異族的戰場屢立奇功,先是征服吐穀渾,隨後又一舉消滅高句麗。
對於吐穀渾,薛延陀國了解不多,兩國相距遙遠。但對於高句麗,他們再清楚不過,也明白其並非易與之輩。然而僅半年光景,何樂為竟率軍將其徹底摧毀,高句麗的軍力遠勝薛延陀。
突厥的這些小王,因身為大唐屬國,對大唐內部事務了解頗深,自然深知何樂為近年來的赫赫戰功。因此,提及何樂為之名,眾人無不皺眉,個別小王心中甚至萌生了求和的念頭。然而,他們深知何樂為的脾性,一旦背叛大唐,任何解釋都將變得徒勞,唯一的辯解,隻能是他們的項上人頭。
\"如何是好?我們必須策劃對策,絕不能讓他如入無人之境,否則我們的命運將與吐穀渾相同。那個惡魔精通草原戰術,即便強大的吐穀渾鐵騎也被他殺得潰不成軍。”
一些圖厥小王已心生恐慌,他們背叛大唐是出於無奈,若非吳王洗劫了他們的部族,他們也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隻是為了生存。然而背叛就是背叛,無法辯解,他們的手上沾染了大唐的血,解釋再多也無法挽回。
\"怕什麽?他尚未抵達吧?就算快,也需五至六日。在這段時間內,我們定要解決他的親叔,之後立即北上,我倒要看看,難道他還敢追到漠北不成?難道他自認能比肩霍去病嗎?\"
薛延陀可汗的話讓在場的圖厥小王不滿,他們才明白薛延陀可汗的計謀。起初他打著共同抵禦大唐的旗號聯絡他們,但大唐精兵一到,他想到的卻是逃跑。我們跟著他逃到漠北,那裏可是他的領土,我們還會有自由嗎?
\"可汗此言何意?原先說好共同抗敵,如今未見大唐太孫,你就打算帶著我們北逃,我們還能信任你嗎?\"
圖厥休屠王憤怒地質問,他是這些小王的領袖,東圖厥可汗逃跑後,他肩負起領導的責任。然而他們的戰鬥力薄弱,麵對大唐毫無自主權,如果追隨薛延陀可汗逃到漠北,同樣不會有自主權。
\"休屠王所言,你怎能如此行事?若果真如此,我們此刻就與你分道揚鑣。\"
其他圖厥小王也紛紛抗議,這片土地是他們的生存之本,離開就意味著流離失所,落入他人之手,任人宰割。你們這些人別妄想掌握自己的命運。
薛延陀可汗見手下內訌,卻並不慌張,反而悠閑地品了一口茶,輕輕撫摩著標誌性的大胡子,你們現在還有議價的資格嗎?
\"你們不懂感恩,逃亡時我帶上了你們,已是給你們顏麵。不願同行,那就留在這裏吧。大唐太孫的威名你們清楚,高句麗舉國淪為奴仆,你們想步其後塵嗎?在他眼中,王爺與馬夫無異,別以為自己是王爺,他就另眼相看。\"
薛延陀可汗冷笑著,下方的圖厥小王不再喧嘩,他說的確實有道理...
在遙遠的年代,Rita們曾收到過高盧利亞的秘境戰報,那時他們尚是大唐帝國的盟友,因此對那個神秘之地頗為熟悉。甚至,他們曾以秘密交易換取了數以萬計的高盧利亞少女,如今回想,真是愚不可及。
倘若能派遣使者與吳王談判,或許不至於陷入此刻的困境。突然,他們憶起一次對決,吳王曾向星辰立誓,未殘害部落生靈,僅取走了某些寶物。那麽,真正的凶手會是誰?
眾人思索至此,不寒而栗。吳王敢於對星海立誓,凶手定非大唐之軍。兩者衝突,薛延陀汗國的利益受損最大,看來,那罪魁禍首極有可能出自薛延陀。
眼看有人欲發言,突厥的休屠王連忙製止。此刻談論此事無濟於事,當眾揭露,那人必不會承認,況且手中無確鑿證據。雙方爭端加劇,對所有人都無益。
薛延陀汗國並未逼迫,該言已盡,諸位皆有智謀,選擇何方自在心中。若欲向大唐申訴,我們不阻,你們申訴之際,也正是我薛延陀軍撤離之時。當然,若願隨我等一同逃離,我們也會留下你們斷後,這片草原畢竟是你們突厥的榮耀,屆時你們將為我們爭取撤退的時機。待到你們的殘部抵達薛延陀草原,分化你們的計劃也將隨之啟動,無論怎樣,勝局已定。
何樂為部落
踏入草原後,何樂為一刻未歇,帶領隊伍直插核心。雖尚未確定何恪的確切位置,但已知大致方向,這對何樂為來說並非難事。他們有草原行軍的曆練,加上空中飄蕩的探測氣球,找到何恪易如反掌。
“殿下,請看,這是我們大唐的同胞!”
天色已沉,這片土地顯然經曆過激戰,周圍散落的骸骨,鎧甲上的紋飾揭示了他們的身份——大唐的戰士。
“尋找人手,給他們一個莊重的安葬。”
何樂為深知此刻無需尋找生還者,許多屍體已散發出腐朽的氣息,顯然是多日前的戰鬥。此地應是我們的勝利,畢竟四處可見突厥人的遺骸……
在奇幻的草原戰爭中,最致命的便是貪婪與衝動,何樂為深知這位三叔何格的性格,平日裏他是謹慎之人,但如今他的異軍突起,加上過往的對立,可能已使何格陷入狂熱。理智的喪失對個人來說無關緊要,但當他麾下的數萬士兵受影響時,後果將不堪設想。
踏入魔法草原,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交鋒,何樂為的軍隊迅速取得優勢。我們的騎士皆裝備著連環飛鏃,一手執韁,一手握弩,盡管他們無法中途更換連環毒矢,但每支弩能連續發射十支秘製袖箭,猶如一支十發的魔法手槍,敵人怎能抵擋得住?騎兵所過之處,敵軍如被巫風席卷的麥穗,紛紛傾倒。
然而,自那次衝突後,他們在草原上再未遇到有組織的抵抗,這也難怪,四千名騎士的消失猶如無形之影,剩餘的戰士若還妄圖挑戰,那位將軍恐怕已被瘋狂侵蝕,倒不如遠遁他方,或者轉而攻打何格的部隊。
“看這天空,這或許是放飛魔力氣球的最後時刻,若夜間敵人沒有魔火照明,我們的氣球也將無用武之地。”
蘇定芳環顧四周,這片草原一片金黃,情報難覓。
“夜晚同樣意味著機會,盡管白天視野開闊,但我們可能尋不到目標,隻要有微弱的火光,我們就能鎖定方位。在吐穀渾草原時,他們的王庭鐵騎就是在夜晚消亡的。”
何樂為回憶起在吐穀渾草原的戰鬥,正是在夜晚,他們發現了敵人的精銳。隻要有絲毫光亮,他們就能順光追蹤,經過長時間的魔法訓練,夜間放飛魔力氣球已是輕車熟路,比以往更為嫻熟。
正當何樂為尋找何格之際,何格正身處激戰之中。盡管草原人心裏存有疑慮,但正如薛延陀可汗所言,他們已無退路,必須趁此良機消滅何格的軍隊,隨後迅速撤向北方荒漠,那樣才有一線生機。否則,一旦何樂為與何格聯手,他們的軍隊將無處逃生。
“堅守陣地,所有人都要堅持,大唐的榮耀就在你們肩上。隻要我們度過今晚,明日就會有援軍到來。”
在絕望之中,吳王何格選擇了謊言,以此激勵部下拚死作戰。四麵八方的敵軍蜂擁而至,天空中箭雨如織,部下一批批受傷,但此刻唯有堅持,一旦有人逃跑,他們所有人將萬劫不複...
得益於麾下皆為大唐的精英,那是邊疆與禁衛的精銳,若是換作稍弱些的二線兵馬,恐怕早已在這慘烈的戰場上失態,此刻或許已有人臨陣脫逃了。
在廣袤的草原上設防,本身就是艱難無比的任務,尤其是在大軍勢弱之時。然而吳王何恪是個卓越的統帥,他將營內可用之物盡皆堆砌四周,借助一處窪地地形,構建起臨時的防禦要塞。
盡管四麵受敵成了敵人進攻的優勢,但這也是他們唯一的生存之道。若在夜晚與敵方騎兵交鋒,尤其當四周皆是敵騎時,勝利的希望微乎其微。於是,何恪選擇了這樣的下策,他知道犧牲將大幅增加,但至少能保一部分人存活。一旦采取攻勢,待到天明,大軍便會分崩離析,在這片無垠的草原上,再難聚集。
士兵們明白,此刻已是生死關頭,他們必須傾盡全力。盡管大唐軍隊已有超過三成的傷亡,但敵軍損失同樣慘重,他們內心的壓力巨大無比。
按照薛延陀將領們的預估,隻需五更時分,他們就能擊潰大唐營地。可未曾料到大唐軍隊凝聚一處,雖損失慘烈,卻也築起一道難以逾越的壁壘,想要闖入,猶如登天。雙方箭雨在空中碰撞,場麵驚心動魄。
這場對決,雙方都誌在必得。大唐若勝,薛延陀與突厥部落的生存空間將極其微小。吳王的軍隊已在草原遊弋半日,對草原地形了如指掌。若放任這些人生還,無論他們逃向何方,都將無處遁形。熟知草原的他們,成了雙方最大的悲哀。
因此,雙方都無法後退一步,前人倒下,後人便補上,很多時候,進攻的道路上踏著的是戰友的遺體。這是一種大逆不道,但此時此刻,已無暇顧忌。敗者生路渺茫,特別是大唐士兵,他們已被憤怒染紅了雙眼。(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