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第四個古代世界19)
字數:7225 加入書籤
“官家有所不知成,本宮此番,也是為了官家壽數。”
等官家反應過來,燕颯茗就細細與他分說其中幹係。
“本宮因著官家失眠之事,查過許多古書典籍,有古醫書上寫著,若是能夠足眠,便是壽數無憂,一生少病痛。
原也是不信的,長生之法何其珍貴,怎麽會如此輕易得之,忽而又想,本宮不就是書中所說,確實有理。”
這也是燈下黑,昭明帝久受失眠之苦。他問太醫如何延壽之時,便不會有太醫說明此法。
真與昭明帝說了此法,昭明帝能不能長壽他們不知道,但是太醫可以壽終當場,故而,昭明帝在此之前也未曾想過。
從前,昭明帝受失眠之苦,唯獨想的就是,一日隻有十二個時辰,如果能用上十個時辰,便是沒有虛度。
梓潼度日與他不同,隻要是今日過得愉快,那便是一天,並不講究做了什麽。
見昭明帝沉默不語,燕颯茗知道自己說的起效了,繼續攻勢。
“普天之下,有能力之人何其之多,隻聽說過千裏馬易得而伯樂不常有,官家可以如本宮這般,身邊大小事情交給茯苓姑姑和沉香姑姑,隻做總領,並不過問細節。
總領六宮之事也有幾旬了,雖然是官家在一旁幫襯,可本宮操持之下,中也未曾出過亂子,本宮私以為,這治國如理家,前朝後宮,道理是一樣的。
若是事事過問,怕是一天十二個時辰都不夠用的,不如不去事事過問,隻看結果,不看過程,少了許多勞累,結果同樣不會辜負。”
昭明帝沉默了,燕颯茗知道他這是心動了,官家原本做法就有些相似。
給他時間,想上一會,就會說出那句經典名言,果然!
“依梓潼的。”
禦醫每日給小皇後請脈,昭明帝都有看過脈象,隻看現如今,小皇後在他死後再活一個甲子都有可能。
此事乃禦醫直言,憑小皇後身子,若無意外,可活過兩個甲子。
小皇後平日並不多鍛煉,隻是打會拳腳,每日隻有一炷香,功夫都不曾出汗,可是身子骨如此之好,讓他都十分羨慕。
古有長壽之人,昭明帝也隻是在古書中看的,無法求之真偽,更是學之不得。
現有小皇後以身示範,就是向她學,才是正理,隻要與小皇後相伴一個甲子昭明帝便滿足了。
從這日起,昭明帝學著放下手中事情,將權力下放,嚐試總攬加監督。
昭明帝有了時間,每日能多睡一個時辰,還跟著小皇後一日三餐,起居也向小皇後看齊。
燕颯茗不明所以,兩人相差二十,官家向他學怕是找錯了人。
兩人口味並不相似,她愛新鮮,百無顧忌,隻要是能搬上桌的,什麽都吃。
官家如今的年紀,正是要好生保養,吃這些,怕是於身子有害無利。
昭明帝也是入了長壽的魔怔,跟著梓潼學過半旬後,尋禦醫把脈,發現反而不如之前。
看來是個人身體自有命數,強求不得,昭明帝還是按照禦醫給的長壽方子來,結合小皇後給的足眠。
往後,若是再尋得長壽方子,昭明帝都會讓人先試驗過,不拿自己身體開玩笑。
世家那些操縱皇權的辦法,在官家的謹慎之下,有小半失去作用。
“母後,兒臣願去國子監開天下女學。”
又一次從慎貴人的似雲殿離開,殿內的慎貴人與殿外的大皇女同樣眼含熱淚,大皇女已經有了決斷。
重新收拾,換上一身在崇文館讀書的學生打扮,大皇女去了母後的鳳儀殿,恭恭敬敬的說出此話。
國子監乃九寺五監中的五監之一,掌教育,最高教育管理機關,統領六學並負責教育教學的監督管理。
除皇宮中崇文館與弘文館外,國子監是最高學府,有培養人才之責,每年科舉就是國子監組織,還承擔文化傳承與學術研究的任務。
大皇女在與母妃抱頭痛哭一場,不隻是想好了要去哪,而且想好了自己要做什麽。
往國子監,開天下女學,讓天下女子都能識文讀字。
燕颯茗不無不可,孩子願意去,那就去吧,撞個頭破血流,看能否如她所願。
大皇女想要為天下女子開女學,說來容易做來難,燕颯茗知道,官家此時還在為天下學子而發愁。
同樣的社會背景下,男子讀書尚未普及,讀書的路子,仍被世家握在手裏,再讓女子去讀書,更是難上加難!
“如你所願,本宮會為你在宮外選一處建大皇女府,等皇女大婚後,有了親生子嗣,就可搬出宮外,入朝為官。”
既然在昭明帝那皇子皇女都是一樣的,那同樣,從宮中搬出去的唯一辦法,就是有了自己的孩子。
皇後與諸位嬪妃住在後宮,昭明帝一人獨享中庭,皇子皇女住的明哲殿、淑慧殿在前朝,是兩個很大的建築群落。
每位皇子皇女都有自己的院落,駙馬與皇女一同住進淑慧殿中,與皇子後院一致。
“此事,並非本宮獨獨針對你,大皇子和太子若想搬出宮去獨住,也是如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今的太子,怕是史上最憋屈的太子,沒有自己的太子府,而是跟著皇子們一起住在明哲殿。
衣食住行,倒是按照太子規格走,可並不特殊,沒有彰顯太子獨特地位。
大皇子與太子從崇文殿入學就開始鬥,大皇子母妃尚在,同時還有親弟六皇子,太子是名正言順的皇後所生嫡子,各有優勢。
一人背靠文臣沈家,一人背靠武臣周家,其餘大臣沒有明顯偏向,也鬥的旗鼓相當。
居然是與皇子同樣待遇,大皇女隻聽到這一點,就咽下所有疑問,幹脆利落的應下。
這是罕見的,她與身為皇女,與皇子們同一待遇,也就隻問母後何時能為她選夫。
“此事不急,京城之中,沒有娶妻納妾的男子少之又少,歪瓜裂棗配不上我家皇兒,本宮還在挑選。
過些日子,會送一份冊子給皇兒提前挑選,約是半旬之後,屆時就在未央殿主殿,本宮鳳椅之下安一小坐,皇兒再次挑選。”
燕颯茗按照秀女選秀規格,辦了一個小型的秀男選秀,專為大皇女挑選夫君。
秀女選秀都有諸多要求,而且絕不能有婚約,必須是黃花大閨女,給大皇子找夫君,必須沒有娶妻納妾,這是最低要求。
大皇女進了後宮,先去似雲殿找的慎貴人,換了一身衣裳出來,又去了皇後的鳳儀殿。
就在大皇女離開鳳儀殿後,皇後傳出風聲,要為大皇女選夫。
陛下子嗣稀薄,大皇女身份特殊,也是有幾分顏麵的,在京城居住的夫人們都卯足了勁。
等大皇女離去,二皇女又找上來了,幾位皇女都對這一位母後格外喜歡,真有幾分孺慕之情。
“母妃已經跟著女官學完了字,抄了宮規,兒臣想讓母妃在長春殿多待幾日。”
二皇女找上燕颯茗,不是為容嬪求情, 而是做了容妃的好大兒,想讓容妃在長春殿多關一段時間。
“皇兒過來,此事容嬪可知。”
“母妃她是願意的。”
皇宮現在太可怕了,大皇子和太子沒犯任何錯,被父皇關在明哲殿,母後的未央殿每日都有太監被拉出去吊在城門,又遇上大姐姐選夫。
每一件,都夠母妃被宮裏的聰明人算計個幾十遍,現在出來,那太危險了。
容嬪學字開悟後,也是跟女兒一般想法,對女兒說的主意,也覺得十分不錯。
她們母女勢單力薄,在後宮之中沒有人手,她又不聰明,不如躲在長春殿裏等到風波平息。
皇後掌後宮之事,被關在長春殿以來,從沒有虧待過她,偶爾還有超出份例的東西送來,容嬪待了幾月,也待得住。
“那本宮便賜下《論語》一部,容嬪就在長春殿與女官潛學《論語》。”
“兒臣替母妃謝皇後娘娘恩典!”
母後慈愛,不問緣由就應了下來,二皇女想著,自己日後一定要好生孝敬母後。
等二皇女離開,燕颯茗就在想,官家子嗣中,單拿皇子皇女的質量相比,皇女似乎比皇子更為優質。
大皇女亦不是官家親子,也有敢為天下人先的勇氣,二皇女更是苦心為她母妃謀劃。
三皇女與四皇子龍鳳雙胎,燕颯茗聽宮中傳聞,似乎也比她那哥哥聰慧。
在這個世界,也是好運,碰上了官家為父皇,不再局限於深宮內院。
這事,燕颯茗還是與官家說過一聲,長嘴是拿來用的,不是等著以後有了誤會,百口莫辯。
“二皇女,這孩子不錯,聽騎射先生和武打先生說,她亦是學的不錯,學文不成,可理學的不錯,明是非,懂大局,三皇子不如她。”
有三皇子一人,昭明帝有時還反省,是教子不當,先後聽到大皇女和二皇女所為,又覺得,這事隻怪三皇子。
“二皇女純孝,得空便過來陪伴本宮,本宮也是心之欣喜,官家不如賞她一次。”
“容嬪和慎貴人教女有功,便晉她們一級,為容貴嬪和慎嬪,此事,梓潼下旨。”
大皇女和二皇女兩人可作子女表率,背後也無母家支持,昭明帝為兩人晉位置,不用過多考慮。
“官家有令,本宮這就讓女官擬旨,加蓋鳳印。”
嬪位、妃位都有定數,兩人提上去就占了一位,如今後宮嬪妃還是太少,官家子嗣不豐,不如立個典型。
也讓那些嬪妃明白,在她手下,爭寵是沒有出路的,要想晉位,隻有生孩子和教養孩子。
“梓潼安排就好,這些都是雜事,不必放在心上,眼下還是看明日大朝會,朕已當將大朝會時間向後推了一個時辰,梓潼可還有疑問?”
燕颯茗發現,官家真是難得的帝才,一人抵抗世家千軍萬馬,還能將國家治理的蒸蒸日上。
單看每個動作,都覺得摸不到頭腦,縱觀看下來,確實有他的道理。
這次一定要讓自己參與大朝會,肯定是憋著壞了,不知道哪位大臣又要遭殃。
“官家就直說吧,讓本宮怎麽做,這朝堂上的事,本宮不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梓潼這樣做人坦蕩,那些大臣個個都是如此,就用不著他操心,哪怕是直麵罵人,昭明帝都覺得也好。
“梓潼明日看朕動作,要是有這個動作,就將他送去高公公處,若是這個動作,讓他回家自己吃自己。
此外,若有梓潼看不慣的,也一並處理了,天下英才,如過江之鯽,前朝少幾個多幾個大臣並不影響。”
從前,帝是真沒有小皇後這樣身份的與他打配合,現在發現,有人配合之後,一加一遠大於二。
見小皇後一直不說話,昭明帝再強調一遍。
“梓潼若是有別的擔憂,都可放下,一應罵名,朕全力承擔,世人隻會認為,梓潼乃是傀儡皇後,受朕逼迫,不得不如此。”
小皇後年紀小,對名聲這件事還是較為看,重昭明帝雖然教了她許多,也怕小皇後想不開,早就想好了主意,不會讓這些罵名背在小皇後身上。
就如皇宮之中,大小主子和宮人一致認為,小皇後大多數行為是自己逼迫,而不是出於她本心,這就是昭明帝有意維護。
那些嬪妃或許會認為小皇後脾氣不好,性子直,不顧後果,但現在不會認為諸多事情是小皇後自己決定的。
“官家不必如此,本宮是皇後,自當承擔皇後之職,與官家攜手共看天下。”
昭明帝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燕颯茗有時也看不透,不過隻要她是皇後一日,昭明帝就會維護她皇後的地位。
前朝水很深,像官家在皇宮中的手段一樣遮掩,那反而落得下乘,不如直接奠定一個皇後不好惹的基調。
燕家遠在西北,而且數代鎮守邊關,隻要不是造反都不會有事。
母家不用操心,自己也不會有孩子,那麽穩坐鳳位,還有官家在後撐腰,燕颯茗沒有軟肋,敢於直麵所有大臣。
喜歡快穿之混低保日常請大家收藏:()快穿之混低保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