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1章 縱橫捭闔覷三島五)

字數:2665   加入書籤

A+A-


    首輔李春芳說道:“陛下,不教而誅,非聖人之道;先禮後兵,乃聖朝之量。”
    內閣認為現在大明駐倭官軍的主要任務是加強對於越後、甲斐的控製,防範倭人反複,將這些地方的金銀礦和佐渡島的金銀礦在開發起來,充實大明太倉之後,然後再向倭國徐徐增兵不遲,現在就和倭國大打出手,對於官軍的後勤來說是很大的壓力。
    這點也得到了總理海軍衙門大臣順寧侯俞大猷的讚同,倭國畢竟是東海大國,舉全國之兵,至少也有十萬之眾,織田信長也是倭國梟雄,不能等閑視之,朝廷現在畢竟要把大軍放在九邊以防備北虜,不可能在倭國投入太大的力量,現在確實不是大舉用兵的時候。
    朱載坖同意這個觀點,但是朱載坖認為,對於倭人,不能僅僅以懷柔手段,倭人一貫陰險狡詐,而且素無信義,現在徐渭在倭國的人馬仍然稍顯薄弱,朱載坖要求兵部、五軍都督府在參讚軍務會議的領導之下,再次對安東都護予以增兵,從浙江、南直隸兩都司征調六千士卒,馳援安東都護府。
    同時禮部、理藩院、翰林院再次起草詔書,嚴厲責問倭國有關僭越天子尊號的問題,如果倭國不自去僭號的話,大明絕不姑息。
    而在倭國,現在的形勢也變得很微妙起來了,大明措辭嚴厲了指責倭國僭越,還是給了倭國偽天皇和公卿們很大的震撼,大明的語氣嚴厲,當然在重八哥的時候,大明也不是沒有這麽嚴厲的警告過倭國,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大明官軍可就在倭國國土上呢,上杉家、武田家已經臣服於倭國了,這使得倭國偽天皇不得不感到恐懼。
    同時不少大名也覺得官軍來勢洶洶,恐怕是不好對付,在這種情況之下,正親町天皇再次下達詔書,任命織田信長為太政大臣兼征夷大將軍,希望織田信長出現號令倭國的這些大名們。
    而不少織田信長曾經的敵人也紛紛給織田信長寫信,希望織田信長能夠接受征夷大將軍的稱號和太政大臣的職務,但是他們動機就很值得玩味了。
    而織田信長則是再次辭謝任命,反而舉薦毛利輝元擔任征夷大將軍,理由很簡單,毛利家的實力更強,而且擁有一支強大的水師,如果要與大明作戰的話,需要強大的水師,毛利家的領地從九州島的豐前國一直延伸到播磨國和備前國的邊境,不僅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可以說是現在的倭國第一),還得到兩位才能非凡的叔父小早川隆景和吉川元春的輔佐。
    所以織田信長舉薦毛利輝元擔任征夷大將軍,這就奇了怪了,之前這些人為了爭奪征夷大將軍的封號,恨不得人腦子打成狗腦子了,現在一個個的倒謙虛起來了,真是奇哉怪也。
    而毛利輝元則是趕緊上疏推辭,認為自己還是太年輕了,不能承擔征夷大將軍這個重任,要是信長公擔任征夷大將軍的話,毛利家水師願意配合信長公,而且毛利輝元在給倭國偽天皇的奏疏中指出,要論水師,那還是信長公最厲害,隆慶二年,信長公建造安宅船應戰。在伊勢國生產了6艘,配有大炮及鐵炮,長22尺,寬12尺。和毛利家水師交戰。
    九鬼嘉隆再次率領水軍出戰,不過這次隻有6艘安宅船全數上陣。結果在大炮和大鐵炮轟擊之下,600艘戰船的毛利軍慘敗。所以要論水師實力,信長公麾下的水師是遠遠超過毛利家的,信長公的九鬼嘉隆水師才是天下無敵。
    一來二去之後,天皇也看出來了,沒有夷的時候,這幫大名個個都想當征夷大將軍,當天皇的爸爸,現在是真有夷了,他們是一個也征不動,這會都謙虛得不行,不願意當這征夷大將軍了,恨不得讓天皇禦駕親征去。
    而且現在大明在不斷增兵倭國,不僅有之前答應的增兵一萬,還從女真諸部抽調兩千勇士,浙江、南直隸抽調六千精銳赴倭國馳援安東都護府,現在徐渭手上的兵力已經達到了三萬二千人,絕對不可小覷,已經不是哪一個大名能夠對付的了,所以這下是沒有任何人想當這個征夷大將軍,幫天皇征夷了。
    而大明的使臣也再次來到京都,向倭國偽天皇和公卿們傳達了大明的上諭,這次禮部和翰林院所擬的詔書語氣十分之嚴厲,逐條批駁了上次倭國所提出的種種理由,明確指出倭國所謂偽天皇之稱,是僭越天子尊號,大明決不能容忍,大明要求倭國偽天皇自去僭號,奉表稱臣。
    否則的話,大明下次來的,就不是使臣了,朱載坖特意親自改動了詔書中的一句話,在詔書的末尾說道:“爾等僭越之舉,朕久矣知之,望爾能悔過自新,否則違命之封,安樂之賞,必加諸於爾也!”
    朱載坖毫不掩飾自己的意思,明確告知倭國偽天皇,如果不自去僭號,安樂公劉禪、違命侯李煜就是倭國偽天皇的下場。
    這使得倭國朝廷上下極為震動,有不少公卿們認為大明實在是欺人太甚了,甚至有人建議天皇幹脆禦駕親征,號召天下大名勤王,舉倭國全國之兵,與大明決一死戰,但是很顯然,偽天皇和這班公卿並沒有這個實力。
    但是偽天皇必須要考慮一個事情,不接受大明的條件,大明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那是肯定要動兵的,如果接受的話,天皇所謂的尊嚴,就蕩然無存了,本來現在天皇在倭國就沒什麽卵用,唯一能夠維係天皇尊嚴的,就是所謂天皇的神性,按照傳說,天皇乃是神話中的創世之神天照大神之後裔,換句話說就是這孫子不是人。
    可是要是一旦接受大明的條件,向大明皇帝稱臣,稱倭國國王的話,天皇的神性也就蕩然無存了,所以天皇派遣公卿和大明使臣交涉此事。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