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5章 紛繁奏疏紛繁事五)

字數:2515   加入書籤

A+A-


    在朱載坖的支持下,朱翊釴很快就拿出了一套說的過去的方案,首先由地方官府按照這些土地的肥瘠程度,評定出一個公允的價格,然後在將這些土地予以分割成小塊,確定價格之後出售給百姓。
    按照他們所製定的規則,現在耕種這片土地的佃戶有優先購買權,同時對於軍戶、軍屬可以按照市價的七成給予優惠,按照家庭的人丁數確定可以購買的土地麵積,三五口之家,可以購買二十畝土地,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可以購買五十畝土地,百姓最少可以隻支付土地價格的三成,剩餘的七成,由少府監低息貸款給這些百姓,分十年還清,而對於軍戶和軍屬,則不收利息。
    同時地方官府要嚴厲審核這些參與購買的人的資格,凡是家中有田產的,不準參與購買,要數家聯保,保證沒有弄虛作假的情況之後才能夠參與買賣,這次朝廷發賣這些土地,主要就是用於安置這些無地的佃戶和優待軍屬。
    朱載坖和張居正正在就太子的這個方案商量,張居正認為已經不錯了,朱載坖也認為可以施行了,現在朱載坖和張居正所推動的改革,遠遠要比原本的萬曆新政要深入的多,原本的萬曆新政,主要是為了保證朝廷的收入,同時實現朝廷的白銀收入化,以方便開支為主要的目的。
    但是現在朱載坖和張居正所推動的改革,是要重塑整個大明的形態,朱載坖就此事和張居正也多次探討過,朱載坖認為,要想長治久安,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護自耕農這個團體,他們是為朝廷納稅的主力,也是最容易變成流民和佃戶的群體,一旦土地兼並過於激烈,大明就必然不穩,這點無論是朱載坖還是張居正都是很清楚的。
    所以現在的改革要點主要是緩解國內的土地兼並,一方麵是發展各種手工業,吸納城市的流民,使他們能夠糊口,另一方麵就是嚴厲的打擊土地兼並,保護並擴大自耕農階層,同時積極向海外擴張,把大明多餘的人口將河套、遼東、大寧、哈密、緬甸、夷洲等地方遷移,緩解土地兼並的情況。
    同時提升大明的國力和對於地方的控製能力 ,為大明進一步的擴張提供基礎,這也是朱載坖之前為什麽要答應張居正兩三年不言兵事的原因,大明需要將已經吃下去消化掉,同時也要對國內的一些問題予以解決,朱載坖清楚,不僅僅是要發展大明的國力,還是加強朝廷對於地方的控製,加強朝廷調度能力,使得朝廷能夠將大明龐大的國力轉化為在戰場上的實力,這是朱載坖支持張居正進行改革的原因。
    在這方麵,朱載坖和張居正是很有默契的,張居正負責對於大明現有的賦役製度進行改革,在這點上,朱載坖對於張居正以充分的支持,支持張居正的賦役改革,而對於朱載坖來說,主要是要對這些豪強進行打擊,然後在這點上張居正也要充分支持朱載坖,幫助朱載坖壓製朝廷中的反對意見,他們君臣二人在很大程度是互相配合的。
    張居正以廢除糧長作為他對於大明賦役製度改革的起點,張居正認為,首先是要將征收賦役的權力全部收歸官府,然後才好進行下一步的改革,現在糧長製已經廢除的情況下,張居正奏請的事省並科則、條目,減少賦役征收的科目,方便官府征收,百姓繳納。
    張居正也提出具體的方案,就是將各種雜泛徭役全部省並為一條,與朝廷的正項錢糧一道折算到土地上,以土地作為征收的依據,而放棄之前以人丁為征收依據的辦法。
    在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和省並科則的基礎上,朱載坖進一步提出攤丁入畝,將丁銀也直接攤入田畝之中,把固定下來的丁稅平均攤入田賦中,征收統一的地丁銀,不再以人為對象征收丁稅。按地畝之多少,定納稅之數目。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
    不過這需要朝廷掌握詳細的戶籍資料,在已經完成清丈田畝和人口核查的東南等地區,是具備實行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的,張居正奏請在浙直兩省試行,得到了朱載坖的支持,張居正條陳上疏,建議資隆慶十五年開始,對於浙直兩省的各種徭役統一編派折銀,對於正項田賦和加耗,也要統一確定,不允許再額外加征,同時根據需要轉運到京通倉的糧秣數量,還有各地組織倉儲的情況,對於田賦和加耗也開始允許折銀征收。
    由戶部、司農寺、少府監與東南的地方官府共同確定折色比價,同時司農寺以最低價格在糧食收獲時收儲糧食,保障糧食價格的穩定,使得百姓們不會受到奸商和豪強地主的盤剝,對於在糧食收獲時故意壓低糧價,借百姓需要賣糧完稅的時機予以盤剝的奸商和豪強們,張居正規定百姓可以立即上告官府,地方官府必須將這種奸商予以緝拿,依照大明律中凡用計詐偽欺瞞官私以取財物者,並計詐欺之贓,準竊盜論的法條予以懲處。
    司農寺收儲糧食的價格就是朝廷規定的最低價格,同時司農寺和地方官府還要負責對於這些商人收糧的量具等進行檢驗,朱載坖命令工部製造標準衡器,發給各地方官府和朝廷各衙門,凡是與朝廷衡器相差達十分之一者,以詐偽論處,嚴厲打擊不法奸商,保障百姓的利益,絕對不允許出現穀賤傷農的事情。
    而且朱載坖始終不允許全部折銀,這點是朱載坖和張居正最大的分歧,張居正認為要盡可能的全部折銀,才能夠使得朝廷征收賦稅簡明方便,同時也方便調撥發給,建立以銀錢、製錢為本位的財政體製,這點朱載坖並不反對,但是朱載坖始終反對全部折色,要求保證部分本色征收。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