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8章 紛繁奏疏紛繁事八)

字數:2638   加入書籤

A+A-


    朱載坖將申時行的奏疏下內閣及六部商議,對於申時行的奏請,一眾部院大臣們似乎都有些不願意同意,戶部就上疏指出,如果現在對於北直隸實施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的話,朝廷的很多差役和物料怎麽解決,戶部算了一筆賬,僅僅是木柴木炭一項,就要額外支出二十九餘兩,也就是三十萬兩。
    而太仆寺也上疏稱馬政實係軍國大事,不可不重,官軍現在仍舊是缺乏馬匹的狀態,如果將北直隸的馬戶予以取消的話,怎麽樣保證官軍的戰馬供應了,所以暫時不能將北直隸的馬戶予以取消。
    其他各部院也是這個意見,就是北直隸的雜泛差役還不能夠完全取消,否則的話會影響到朝廷的正常運轉,對於他們的這些說辭,朱載坖是極為無奈的,朱載坖於是召見了首輔張居正,將申時行的奏疏給他,朱載坖直接說道:“朕看申時行的奏疏很有道理,部院為何都不願意啊?”
    張居正笑著說道:“陛下,無他,利也!”
    張居正是長期在朝廷六部混的人,除了出鎮南京之外,張居正的仕途生涯基本上都在京師,所以張居正對於京師這些衙門中的各種潛規則是十分的了解,北直隸承擔了很多朝廷中樞衙門的差役,實際上更多的是成為了京官們的福利,就以木柴木炭為例,雖然是由北直隸各府州縣來承辦的,按照道理是應該向朝廷各部門,實際上是由兵部負責接收這些物資的。
    但是實際上朝廷各部門是根本用不了這麽的木柴木炭的,而地方官府也無需向朝廷各部門上繳這麽多的木炭木柴,而絕大部分的木炭木柴都以折銀的形式交給了兵部,然後由兵部分配給各個部門,各個部門再按照品級將這筆銀子分給所有的官吏們,也就成為一種默許的福利了。
    而一旦在北直隸實施一條鞭法之後,即便是北直隸再向朝廷繳納二十九萬兩的木柴折銀,但是這些銀子可不是都是要進入太倉的,不可能拿出來分給這些官吏們,所以這些官吏們是堅決反對北直隸實施一條鞭法的,因為一旦這麽幹了,朝廷從地方收取折色銀,再像商人采買木柴木炭,供應給各衙門,就是完全的實物了,總不能大小官員散衙之後一人扛幾捆柴回家吧?
    雖然對於部堂大員們來說,他們對於這點錢財是看不上的,但是他們必須要考慮手下的官吏們,否則前任部堂們都有的福利在你手上被整沒了,這讓官吏們怎麽想,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所以出於這個理由,這些部堂大員們不敢答應在北直隸施行一條鞭法的主要原因,因為這會極大的損害這些部院官吏們的切身利益,張居正也說道:“陛下,京官清苦,還是要體諒一二的。”
    這話說的倒也不假,和地方官員相比,中低級的京官們確實是相對比較清苦的,畢竟就算是要行賄,也是找部堂大員們行賄,誰找一行人司行人行賄呢?當然了,像什麽吏部文選司、吏部考功司、兵部武選司、兵部武庫司這種地方另說,但是大部分的低級京官日子談不上多好過,這點朱載坖是知道了。
    京官們通過這些福利撈取一些好處,朱載坖認為並不為過,但是現在涉及到朝廷的大政方針,朱載坖就不能再這麽放任下去了,朱載坖要求張居正會同戶部,將在京官員的這種潛規則的福利統計一下,大概算算每人每年按品級能夠領取多少銀子,製定一個詳細的京官的福利製度。
    朱載坖認為,這些所謂的潛規則,不如由朱載坖直接將其轉化為明麵上的福利,由內承運庫負責撥給,算是朱載坖個人給這些官員們一點福利,冬季有柴炭銀,夏季有消暑銀,還有衣裝銀等各種補貼,保證這些官員們能夠過上相對體麵的生活。
    然後,朱載坖再次命令戶部統計在京各衙門所需用度,務必照實承辦,同時將朝廷中樞的這些經費,折銀之後,依照各省的田畝多少,均攤到各省,而不是由北直隸一家承擔,而朝廷再用這筆銀子向商人采辦各種物品。對於朝廷來說,大大降低了朝廷的行政成本,對於北直隸來說,可以說現在的負擔僅僅相當於之前的二十分之一,對於百姓來說當然是好事,而對於其他的省份來說,所增加的也不多,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同時將朝廷各衙門的用人也由差役全部改為募役,優先用於安置京營、親軍諸衛的退伍士卒,將原本由北直隸承認的力差改為銀差,由北直隸直接向戶部繳納相應的銀錢就行了,在這種情況之下,朱載坖再次將申時行的奏疏下部議,朝廷上下也明白了朱載坖的意圖,紛紛表示就應該在北直隸施行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使得朝廷能夠直觀的看到新政的利弊。
    於是朱載坖下旨,在南北直隸、浙江、福建四省施行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將除了田賦之外的所有雜泛差役、徭役、丁銀等折算到田畝中去,按照田畝征收賦稅,田多者多交,田少者少繳,無田者不交,同時朱載坖還在詔書中明確說明,除了朝廷明確規定的官員優免和對於軍戶軍屬的優待之外,各級官府要嚴查優免冒濫,即便是官員,也僅僅免除雜泛差役的折銀,不允許隨意優免,尤其是東南,寺院繁盛,占有大量的土地田產,一樣也要照章納稅,不允許妄行蠲免,以虧國課。
    朱載坖命令嚴世蕃繼續巡視東南,尤其是查看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在東南的實施情況,由豪強轉嫁賦稅的,允許嚴世蕃、勞堪等便宜行事,即行正法。
    同時由於現在漕運功能降低了,朱載坖命令撤銷原駐淮安的漕運總督衙門,原漕運總督的治水職能轉由河道總督負責,在上海設立東南發運使衙門,任命原漕運總督王宗沐以右都禦史兼南京工部尚書銜為東南發運使,負責將朝廷所需的物資從東南經由河海兩路向京師轉運。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