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9章 鑾駕北巡邊塵靜

字數:2607   加入書籤

A+A-


    對於東南的一係列改革安排下去之後,朱載坖考慮去北直隸、河南等地看看,畢竟大明這麽大,朱載坖也想去看看,尤其是之前在北直隸推行大規模的水利興建,到底的成效如何,北直隸的工農業情況現在到底是個什麽樣子,朱載坖準備實地去看看成果如何。
    對於朱載坖的想法,首輔張居正倒是並沒有表示反對,朝廷現在重點經略北直隸,朱載坖作為皇帝,親自去查看一下,也不是不可以的,不過張居正建議朱載坖還是緩一緩再去,把朝廷先安定下來,同時將一應改革的措施落地之後再說。
    而且現在中南總督殷正茂的一份奏疏也不得不引起朱載坖的重視,殷正茂說的西南的土司問題,之前四川的都掌蠻叛亂,雖然被譚綸給鎮壓了,但是西南地區的土司問題依舊是十分嚴峻的,殷正茂向朱載坖這次提出來的是貴州的楊應龍,殷正茂認為這孫子不是個好鳥,宜早除之,同時對於這些土司,大明也要采取更加嚴厲的方法駕馭管束。
    殷正茂認為,這樣楊應龍絕非安分之輩,生性猜疑、陰狠嗜殺,居所雕龍飾鳳,又擅用閹宦,儼然是一個土皇帝。楊應龍為人狡詐多疑,好以誅殺立威,結怨甚深,所轄五司七姓不堪其虐,紛紛叛離。對於此人,殷正茂認為應當及早除之,以絕後患,同時對於這些土司,逐步予以清除,由朝廷改派流官對地方進行管理。
    對於殷正茂的上疏,朱載坖沒有第一時間作出回應,雖然他知道殷正茂的判斷是正確的,這個楊應龍確實不是什麽善類,但是朱載坖仍舊將殷正茂的奏疏先下閣部商議,殷正茂是張居正的同科和死黨,張居正自然是支持殷正茂的判斷的,不過張居正仍舊堅持不用兵的看法,張居正認為能夠隻誅首惡的話,是最好的。
    兵部尚書汪道昆也支持殷正茂的看法,汪道昆在兵部的奏疏中認為由於之前朝廷對於緬甸的大舉征伐,同時為了維持在緬甸的軍事存在,朝廷從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大量抽調士卒前往緬甸,導致四川都司等地空虛,所以西南的很多土司蠢蠢欲動,楊氏曆代統治播州,勢力盤根錯節,早有不臣之心,他認為四川官軍弱不經戰,非常輕視,久欲占據整個四川,獨霸一方,殷正茂的上疏確實是非常有道理,宜早用兵,以免到時候流毒太甚。
    但是戶部尚書鄢懋卿等人則是認為現在談用兵,未免過早了,朝廷現在推動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的改革,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國內環境,這個時候應該以保持穩定為主,為朝廷的各項改革提供一個穩定的國內環境,所以應當盡量避免用兵,畢竟楊應龍現在沒有明確的謀反,朝廷隻要不刺激他,短時間內應當是不會出什麽事的。
    而科道則是借機彈劾殷正茂,認為他好大喜功,輕啟邊釁,同時還彈劾他貪婪等罪狀,不過這些都被朱載坖留中不發了,朱載坖確實知道殷正茂生活奢靡的事情,但是朱載坖認為緬甸等要地,非殷正茂不能鎮守,而且殷正茂還是有分寸的,這麽多年以來都能夠保證緬甸的穩定,不斷增加大明在緬甸的移民,控製了整個伊洛瓦底江沿岸,開墾了大量的土地,為朝廷穩定了西南,所以朱載坖對於殷正茂一向都是保護的。
    對於殷正茂的奏疏,閣部意見不一,朱載坖於是召集閣部重臣們,商量此事,朱載坖首先問道:“諸卿以為,殷正茂所奏楊應龍不軌,是否屬實?”
    其實大家對於這點基本上都是同意的,說個不好聽的,這些土司們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心懷不軌的潛在逆賊,所謂土司都是在一些邊陲之後,占據險要地勢,朝廷不好控製,所以才實行土司製度,其實就是朝野對無力顧及的西南邊陲地區土人頭目的一種籠絡手段,所謂以土官治土民,承認各少數民族的首領世襲地位,給予其官職頭銜,以進行間接統治,朝廷的政令實際上並沒有能夠得到真正的貫徹。
    在土司統治下,土地和人民都歸土司世襲所有,土司各自形成一個個勢力範圍,司法、財政、行政、兵事都可以自治,對於當地人民予求予取,掌握一切生殺大權,除了不能登基稱帝,其他一切甚至比照皇帝,而且隻需要象征性的向朝廷繳納微薄的賦稅。
    所以說其實在朝廷重臣們的眼中,所有的土司都是潛在的逆賊。
    首輔張居正就說道:“陛下,此輩必假我爵祿,寵之以名號,乃易為統攝,故奔走唯命,若朝廷征調頻繁,則急而生變,恃功怙過,侵擾益深,其中陰蓄不軌者甚多。”
    張居正說的確實是現在的現實情況,從大明立國以來,西南土司的叛亂就沒有停息過,尤其是廣西的瑤族叛亂,堪稱大明永不落幕的史詩,即便是經過從王守仁、張經、殷正茂等幾代督撫能臣的討伐,也隻能說暫時穩定了局麵,這些土司確實是極易反叛的。
    兵部尚書汪道昆也說道:“陛下,彼輩狼子野心,專橫不法,目前雖無大害,日久將為隱憂。”
    這點朱載坖也是讚同的,現在看起來這些土司能夠和朝廷和睦共處,但是一旦朝廷大規模的開發西南的,必然和這些土司們發生衝突,他們肯定會與朝廷爭奪土地、礦藏等資源,阻撓驛路通行與外來人口進入,這是朱載坖決不能容忍的,而且朱載坖一直也有改土歸流的想法,之前隻不過是沒有來得及處理罷了,現在殷正茂既然提出此事,朱載坖就要慎重對待了。
    朱載坖於是問道:“卿等以為應該如何處理楊應龍之事?”
    當然,現在的緊迫之事是怎麽解決楊應龍的事情,是否要處理,是否要用兵,這是現在朝廷分歧比較大的問題。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