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諸葛兄弟
字數:5156 加入書籤
諸葛瑾輕抿一口香茗,稍作停頓後接著說道:“從一十七歲直至二十有七歲,吾之二弟諸葛亮於隆中整整隱居了十年之久。想來這十年光陰必是其一生中最為愉悅愜意之時段。每日裏,他主要是以耕田讀書為樂事,悠然自得,好不自在。然而彼時之我呢,早已投身於陛下的宏圖霸業之中,殫精竭慮,日夜操勞不息。
而且,二弟讀書學習的方式與常人迥異。先說這第一點吧,那便是其所涉獵的知識範疇極為廣泛。尋常人大多專注於儒學一門,可他呢,不僅對儒家經典研習頗深,就連法家、墨家、道家、兵家以及陰陽家等諸子百家的學說也均有涉及,且都有所鑽研。這般博采眾長,著實令人欽佩不已。
再談其二,他讀書的風格更是別具一格。就拿我來說吧,每次讀書時,總期望將文章中的每個細節、每處含義都弄得明明白白,非得把整篇文章徹徹底底地理解透徹不可。然而,二弟卻截然不同,他隻求知曉文章的大致主旨即可,對於每一章節、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的精確釋義並不刻意去深究。關於這種讀書之法,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於我而言,對此實難苟同。
最後一點,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在勤奮好學之餘,還熱衷於四處遊曆求學。古往今來,常有人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這話固然不假,但其中也有個先決條件,那便是得擁有充裕的時間才行。像為父自從出仕江東以來,整日忙於公務,哪還有閑暇功夫出去走走看看呢?可你二叔父就不一樣了,他恰恰有著這樣的閑情逸致和充足時光,能夠隨心所欲地踏上旅途,增廣見聞。正因如此,他的才華得以在不斷的曆練中愈發彰顯,遠超常人呐!
此時,一旁的諸葛恪麵露疑惑之色,忍不住開口問道:“父親所言皆是,隻是兒子不解,二叔父竟待到二十七歲方始出山輔助劉備,此等時機著實顯得有些遲滯了些。不知他緣何不曾早些步入仕途呢?”
諸葛瑾微微一笑,緩聲道:“此正彰顯出吾之二弟乃睿智賢明通達之士也。恪兒,方才為父曾提及汝之二叔父當年將自身比作哪兩位古人?”
諸葛恪略加思索,旋即答道:“乃是管仲與樂毅。”
“正是如此!”諸葛瑾頷首肯定,而後進一步闡釋道:“管仲者,春秋時期之名相也;樂毅者,則為戰國時期之名將耳。此二者皆為蓋世之英傑人物,且均成功地輔佐各自之主公建立了非凡之功業。然反而言之,若無齊桓公之獨具慧眼識得管仲之才,以及燕昭王之知人善任委以樂毅重任,恐怕此二人亦難以充分展露其絕世之雄才大略,汝意下如何?”
未等諸葛恪回應,諸葛瑾接著說道:“當初你二叔父決定投身仕途之際,盡管天下依舊處於諸侯各自為政、相互割據的局麵,但實際上依著他心中的誌向和抱負,可以供其挑選的主公人選著實寥寥無幾。”
諸葛恪麵露疑惑之色,追問道:“孩兒不太懂,像劉表、劉璋這類實力較弱的主公,二叔父不選他們倒還說得過去。可是像曹操以及當今陛下這般擁有雄才大略之人,為何二叔父也不將他們納入考慮範圍呢?”
諸葛瑾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釋道:“正因如此,方能顯出咱們父子見識淺陋,而你二叔父卻獨具慧眼、高明過人啊!
且想一想,彼時曹操早已掌控漢獻帝,憑借天子之名號令諸侯。其帳下謀士眾多,猶如繁星閃爍,其中單單一個荀彧所占據的地位便難以動搖。你二叔父誌存高遠,一心想要成為如同管仲那般名垂青史的賢臣良相,試問在曹操那裏怎能有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
此外,曹操此人性格殘忍暴虐,咱家的祖籍陽都曾經遭受過他的血腥屠戮。正因為他,咱們整個家族不得不背井離鄉,踏上逃亡之路以求活命。故而,咱們這一大家子人又怎會願意為他效命效勞呢?”
諸葛恪聽後不禁笑了起來,反駁道:“父親您難道忘記了嗎?同族叔父諸葛誕如今正是曹操麾下一員猛將啊。”
諸葛瑾麵露尷尬之色,輕咳一聲以掩飾內心的些許不自在,隨後緩緩道:“此事純屬意外,不過倒也從側麵印證了我方才所言‘每個人的道路皆是由自己抉擇’此語不假。話說回來,也不知公休如今狀況如何,竟是半點消息皆無啊。”
言罷,諸葛瑾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稍作停頓之後,繼續開口道:“遙想當年,當今陛下初登大位之時,形勢亦是頗為艱難。朝堂之上,文官有張昭出謀劃策,武將則有周瑜衝鋒陷陣,且此二人皆是先主孫策大王臨終所托付之重臣。若此時孔明前來東吳,其地位想要超越此二人均屬難事。故而可以斷言,那是絕無可能之事。
正因如此,孔明對於主公之選可謂要求頗高。其所尋覓之人,不僅需懷有雄心壯誌,更重要的是,彼時其實力尚不可過於強大,唯有如此,方可給予孔明足夠廣闊之天地以供其施展自身驚世之才。正所謂風雲際會、機緣巧合之下,劉玄德不惜屈尊降貴,親自三次前往隆中草廬拜訪懇請孔明出山相助。最終,孔明感於玄德之誠意與誌向,欣然應允,自此如蛟龍得遇滄海,得以一展宏圖偉略,實現心中抱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諸葛恪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笑容,輕聲道:“關於那廣為人知的三顧茅廬之事,我心中始終存有一些疑問。難道二叔父當真每次都恰好不在家中嗎?這其中是否隱藏著什麽不為人知的緣由呢?”
坐在一旁的諸葛瑾聽到兒子的話語後,同樣報以微笑回應道:“此事我也曾親自向你二叔父詢問過。可他僅僅是微微一笑,並未給出明確的答複。”稍稍停頓片刻,諸葛瑾的目光變得深邃起來,仿佛陷入了遙遠的回憶之中。
“後來,在那場驚心動魄的赤壁之戰即將拉開帷幕之前,孔明竟主動請纓來到江東,肩負起聯吳抗曹的重要外交使命。當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你可知我內心有多麽地激動與興奮?將近二十個年頭過去了,我終於能夠再次見到我那闊別已久的親弟弟了!”諸葛瑾感慨萬千地繼續講述著。
然而,短暫的喜悅過後,理智逐漸占據了上風。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嫌疑和麻煩,盡管內心無比渴望,諸葛瑾最終還是選擇沒有前往驛館私自與諸葛亮相見。而另一邊,出於相同的考慮,諸葛亮也未曾前來專門探望自己這位兄長。於是乎,他們兄弟二人隻能在孫權的大殿之上,當著眾人之麵匆匆一見。但令人惋惜的是,即使在那樣難得的重逢時刻,兩人也因為各自所代表的立場和責任,竟然連一句貼心話都未能講出口。
回想起當時的情景,諸葛瑾不禁感歎道:“說實在話,當我親眼目睹孔明站在那裏,已經從昔日那個稚嫩的孩童成長為一名身形偉岸、風度翩翩且品德高尚的愷悌君子時,我的心潮澎湃不已。畢竟,我們當初分別之際,他還不過隻是一個年僅十歲的孩子罷了。那一刻,我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濕潤了起來。而且,我非常清晰地記得,孔明也曾轉過頭來深深地望了我一眼。我深知,他礙於自身作為使者的特殊身份,無法將那份深厚的親情當眾表露出來。”
諸葛瑾用衣袖輕輕擦拭掉眼角溢出的淚水,稍稍平複了一下激動的心情,然後繼續說道:“後來啊,陛下偶然間聽聞了孔明那驚世駭俗的才華,心中頓生愛才之意,想要將其招致麾下。想到我與孔明乃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陛下便派遣我前去充當說客。當我接到這道命令的時候,內心簡直欣喜若狂!因為我深知,這意味著我終於能夠和我最為疼愛的二弟再度重逢、重聚一堂了。
懷揣著滿心歡喜與期待,我馬不停蹄地離開了陛下所在之處,一路疾馳趕往驛館。而早已得到消息的孔明,此時正靜靜地站在驛館門口焦急地等待著我的到來。我乘坐的馬車剛一停下,孔明便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恭恭敬敬地向我行起大禮來。
見此情景,我趕忙三步並作兩步上前,一把將他從地上扶起來,並緊緊握住他的手一同走進了他所居住的房間。
然而,剛剛踏入房門,孔明竟然又一次對著我跪了下來,淚如雨下地哭訴道:‘兄長啊,真沒想到自當年在陽都分別之後,一晃眼已經過去了快二十個春秋,小弟今日竟還能有幸再次與兄長相見,若是咱那遠在九泉之下的雙親知曉此事,想必他們也會感到無比欣慰吧!’聽到這番話,我心頭一陣酸楚,眼眶瞬間濕潤了,連忙彎下身去將他緩緩扶起,而後張開雙臂緊緊地擁抱著他,動情地說道:‘我又何嚐不是如此呢?二弟呀,這些年來為兄無時無刻不在惦念著你們呐!’”
我們緩緩地坐了下來,孔明一臉凝重地說道:“兄長啊,叔父臨終之前,嘴裏還念叨著,他這一生最大的憾事便是未能再見瑾兒一麵,心裏總是覺得對你有所虧欠呢。”聽到這話,我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但同時也感到有些詫異,連忙回應道:“叔父怎會有如此想法?當年父母離世之後,如果不是有他悉心照料咱們兄弟姊妹五人,我們又怎能平平安安地長大成人呢?”
孔明微微歎了口氣,接著說道:“然而,叔父始終認為把你留在陽都看守家業,實在是委屈了你呀。”我搖了搖頭,堅定地回答道:“叔父這可真是誤會我了,對於他老人家的養育之恩和關愛之情,我滿心都是感激,絕無半點其他念頭。”說完,我倆都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之中。
過了好一會兒,孔明再次開口打破了寧靜:“小弟這次前來乃是因公事在身,唯恐遭他人非議,所以未曾前去拜見兄長,還望兄長莫要怪罪才好。”我微微一笑,寬慰道:“愚兄當然明白你的苦衷啦,正因如此,我也未去驛館探望於你呀。”話音剛落,就見孔明眼中閃過一絲明悟之色,問道:“照此說來,莫非兄長今日前來,是受了孫將軍之命特意來找小弟的不成?”我哈哈一笑,誇讚道:“二弟果真是聰慧過人呐!依你的才智和機敏,想必應當能夠猜到孫將軍派遣為兄前來所為何事了吧?”
孔明微微頷首,再次開口說道:“兄長啊,身為人臣,忠義乃是根本所在。我主劉備,那可是英明睿智、仁德寬厚之人中的豪傑呀!小弟能夠追隨這樣的明主,實乃三生有幸之事,又怎能心生叛意,背棄他去另投他人門下呢?”
我聞聽此言,心中雖有一絲失落,但也深知孔明所言極是,於是緩緩說道:“既是如此,為兄自當不會強逼於你。看到賢弟得遇明主,成就一番事業,為兄亦是由衷地替你感到歡喜。隻不過……每每念及於此,我總是會禁不住暢想,如果二弟你能與我日夜相伴,時刻共處一室,那將會是何等美好的場景啊!隻可惜,如今你我兄弟分隔兩地,這分別的日子實在是太過長久了些。”
孔明聽到這裏,眼眶不禁有些濕潤,他抬起手來,輕輕指向自己的胸口,鄭重其事地說道:“兄長放心,小弟對您的情誼永遠銘記於心,縱使相隔千裏萬裏,這份深情厚誼也絕不會有絲毫改變。”
我連忙點頭應道:“我亦如此,賢弟啊,無論何時何地,為兄對你的牽掛都始終如一。”言罷,兩人相視一笑,彼此間的情感在這一刻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阻隔,愈發深厚濃鬱起來。
喜歡回到三國做皇帝:我劉禪稱霸世界請大家收藏:()回到三國做皇帝:我劉禪稱霸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