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龍入大海

字數:5323   加入書籤

A+A-


    諸葛瑾微微頷首,繼續道:“當時,我們兄弟二人相聚一堂,相談甚歡。話題圍繞著家中兩位妹妹的近況以及三弟的發展情況展開。我們互訴衷腸,分享著彼此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到了傍晚時分,兩人圍坐在餐桌前共進晚餐。那頓豐盛的飯菜香氣撲鼻,令人垂涎欲滴。而與二弟一同用餐的時光更是讓我倍感溫馨愉悅,心情格外舒暢。隻是那時的我怎麽也沒有想到,那一晚竟會成為我與他共同享用的最後一餐。”
    諸葛瑾稍作停頓,臉上流露出一絲淡淡的憂傷,隨後接著講述:“之後,我便馬不停蹄地趕回陛下所在之處,向陛下如實轉達了孔明的想法和意願。我言辭懇切地對陛下言道:‘孔明對待劉玄德之心堅定不移,如同我對主公您一般忠心耿耿、不離不棄。’陛下聞之,不禁為之動容,眼中閃過一抹感慨之色。
    然而,盡管劉備當年曾不辭辛勞三次親臨茅廬懇請孔明出山相助,可依我之見,劉備似乎並未將孔明的滿腹經綸和絕世才華盡數發揮利用。換句話講,我總感覺劉備對於孔明的信任程度仍存有一定的保留空間。”
    聽到這裏,一旁的諸葛恪麵露驚愕之色,忍不住追問道:“父親,您為何會有如此看法呢?”
    諸葛瑾輕輕地放下手中那精致的茶杯,然後緩緩地起身,再次走到爐火旁,開始精心烹製新的一壺香茗。隻見他熟練地擺弄著茶具,動作優雅而從容。
    在這個過程中,他一邊有條不紊地操作著,一邊輕聲道:“你且看看,自從赤壁之戰結束之後啊,孔明雖承蒙劉備厚愛,獲封軍師中郎將一職,但他所從事的大多隻是些後勤方麵的事務罷了。
    而後呢,當劉備決定進軍益州之際,其所攜帶的主要謀士竟然並非孔明,而是龐統此人呐!當時,孔明則被委以重任,留在荊州負責堅守城池以及為出征的大軍籌備和保障後勤物資等重要工作。
    一直等到後來,劉備在益州的勢力發展遇到阻礙,兵力不足之時,這才不得不下達命令,讓孔明與張飛、趙雲等人各自統領一支精銳之師,火速進入益州予以增援。
    也正是在此番增援行動之中,孔明方才算是初露鋒芒,稍稍展示出了那麽一點兒自身的軍事才華。隻可惜呀,這點兒表現實在太過微不足道啦,根本就未能充分發揮出他真正的實力水平來喲!”
    當他們踏入益州這片廣袤而神秘的土地之後,孔明因其卓越的才智與謀略被擢升為軍師將軍。然而,盡管職位有所提升,但他所負責統領管理的依舊是劉備集團內部紛繁複雜的政務事宜。
    這其中就包括對重要律法文件《蜀科》的精心修訂工作。這項任務不僅需要對原有的法律條文進行仔細梳理與斟酌,還需結合當下社會形勢以及統治需求作出合理調整與完善;此外,還有關乎民生大計的貨幣製度改革等等一係列重大舉措。
    時光荏苒,局勢變幻莫測。不久之後,劉備毅然決定親率雄師北上,與強大的曹操展開激烈爭奪漢中之地的鏖戰。在此番征程之中,伴隨其左右出謀劃策的主要參謀乃是法正。至於孔明,則繼續堅守大後方,坐鎮指揮,確保根基穩固。
    歲月如梭,終於迎來了劉備稱帝的曆史性時刻。此時的孔明雖獲封為丞相,並兼任錄尚書事之職,但令人意外的是,劉備並未允許他設立專屬的丞相府,也就是說,他並不具備開府治事這般至關重要的權力。要知道,對於一名丞相而言,是否擁有開府治事的權力可謂有著天壤之別。
    此後,又一件震驚天下之事發生——劉備為報我方襲取荊州之仇,同時也欲重新奪回這塊戰略要地,再次親自統率龐大軍隊自益州出征,揮師東進直指荊州。此次隨駕出征的主要參謀則換成了益州歸降將領黃權。而孔明呢?一如往昔般穩穩地留守於後方,默默守護著蜀漢政權的穩定與安寧。
    夷陵之戰後,劉備率領殘部一路敗退至白帝城。此時的他身心俱疲,深知自己大限將至,於是開始著手安排後事。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將蜀漢的未來托付給兩位重臣——孔明和李嚴。
    劉備的構想十分明確:由孔明主管政務,憑借其卓越的智慧和治國才能,確保國家的穩定與發展;而李嚴則負責統領軍事,以其出色的軍事素養守護蜀漢的疆土安全。然而,劉備萬萬沒有想到,最終改變這一遺囑的人竟是他的繼承人——如今已登上皇位的漢皇劉禪。
    或許是因為自幼便與孔明、趙雲關係密切,劉禪即位之後,對孔明表現出了極度的尊崇之情。這種尊崇甚至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首先,劉禪下令為孔明設立丞相府,使其擁有獨立處理政務的權力和場所。緊接著,又任命孔明兼任益州牧一職。要知道,當時大漢的領土實際上僅剩下益州這片狹小之地,讓孔明出任益州牧,無疑大大增強了他對於全國範圍內事務的管理權限。不僅如此,劉禪還冊封孔明為武鄉縣侯,並尊稱其為“相父”。這樣崇高的待遇和禮遇,即便是周武王對待薑子牙恐怕也不過如此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在此時此刻,孔明猶如一顆璀璨的星辰,終於在曆史的長河中綻放出屬於他自己的耀眼光芒。他就像那蛟龍入水一般,自由自在地暢遊於天地之間,盡情施展著自身卓越的才華與智慧。然而,與此同時,大漢卻深陷重重危機之中,仿佛一艘在狂風巨浪中搖搖欲墜的巨輪。
    連續幾場重大戰役的失敗,給大漢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不僅國家實力急速衰退,就連兵力也遭受了極為慘重的損失。昔日英勇善戰的將士們紛紛倒下,曾經威震天下的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等一代名將皆已與世長辭,如今能夠擔當重任的將領隻剩下趙雲、魏延等寥寥數人而已。而在智謀之士方麵,除了孔明這位絕世奇才之外,似乎再也難以尋覓到其他足以力挽狂瀾之人。
    在外交關係上,大漢與曹魏可謂是水火不容,雙方之間的仇恨已經深入骨髓,彼此都視對方為死敵。盡管大漢與東吳暫時恢複了聯盟之誼,但由於大漢新君剛剛即位,根基未穩,這種同盟關係究竟能否長久維係下去,實在令人心生疑慮。
    更為糟糕的是,大漢內部也是矛盾叢生。沒過多久,南方的三個郡竟然相繼起兵反叛,一時間整個國家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麵對如此錯綜複雜、千頭萬緒的艱難局麵,即便是足智多謀如孔明者,恐怕也要絞盡腦汁、殫精竭慮才能想出應對之策吧!
    然而,事實確鑿無疑地表明,劉備臨終前將蜀漢政權托付給孔明這一決策堪稱英明之舉。而劉禪對孔明毫無保留、全力以赴的支持,同樣也展現出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遠見卓識。若非如此,僅憑年僅十七歲的劉禪,又怎能扛起當時已然搖搖欲墜、支離破碎的大漢江山呢?
    不得不說,孔明實乃世間少有的奇才!他首先派遣鄧芝出使東吳,通過巧妙周旋與不懈努力,成功地與我方重新締結盟約。如此一來,益州以東便再無來自外部的軍事壓力與威脅,蜀漢得以獲得一段相對安寧的發展時期。
    此後,孔明采取閉關自守之策,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增強國家實力之上。他精心治理內政,大力推行一係列有利於農業生產、經濟繁榮以及社會穩定的政策措施。經過長達兩年有餘的苦心經營與默默積累,蜀漢國力逐漸恢複並有所增強。
    緊接著,孔明果斷親率大軍出征,迅速平定了長期困擾蜀漢南部地區的叛亂勢力。這場平叛之戰,前後僅耗時短短半年,但卻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充分彰顯出孔明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以及蜀軍強大的戰鬥力。
    待局勢稍穩之後,孔明讓軍民休養生息,進一步鞏固來之不易的成果。終於,在建興六年那個關鍵節點,孔明看準時機,毅然決然地舉全國之力揮師北伐中原。令人驚歎不已的是,此次北伐行動竟取得巨大成功——漢軍順利收複長安,並以此為據點逐步向外拓展疆土。至此,曾經瀕臨絕境的大漢王朝,終於迎來曙光,踏上艱難但充滿希望的複興征程。”
    諸葛恪目光中流露出對父親話語的認同之色,緩聲道:“父親所言極是,二叔父無論是在政治謀略還是軍事指揮方麵皆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華與能力,實乃令人欽佩之至。”說罷,諸葛恪嘴角含笑地望向諸葛瑾。
    諸葛瑾聞聽此言,亦是微微一笑,輕捋胡須道:“世人皆言劉備善識人才,然而於我看來,他卻是看走眼了我那二弟。眾人皆知劉備僅將我二弟視作蕭何一般的治國能臣,殊不知我二弟亦具備如韓信那般縱橫沙場、決勝千裏之外的將帥之才。”言語之間,難掩對其弟諸葛亮的讚賞之意。
    諸葛恪端起一杯剛剛沏好的香茗,輕輕抿了一口,待清香在口中散開之後,方才開口接著道:“誠然,父親。世間諸事往往相互依存、互為因果。依兒所見,大漢能夠取得現今這般輝煌的成就,二叔父固然功勳卓著、居功至偉,但這其中漢皇劉禪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作出的貢獻同樣不容忽視。”
    諸葛瑾微微點頭,表示讚同兒子的觀點,隨後繼續言道:“正應如此。接下來我所要談及的便是這位漢皇劉禪。此人著實出乎吾等意料之外,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英明之主!
    過往眾人皆認為他不過是個無所作為、凡事依賴孔明處理的庸碌之君,然實則不然。此子非但不是那種遇事便撒手不管、將大漢諸般事務盡數交予孔明處置的甩手皇帝,反倒是極具主見且充滿智慧之人呐。”
    據我的了解,當年孔明南征南中的時候,劉禪就暗中下達了一道絕密指令給霍弋,讓他帶領一支部隊在南中平定戰亂之後,不要班師回朝,而是直接駐紮在當地。對外宣稱的理由呢,則是讓這支軍隊就地開展軍墾活動,以解決軍需問題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然而,實際上這裏麵暗藏玄機啊!劉禪真正的意圖是要讓霍弋率軍繼續向南開拓疆土,擴大大漢的版圖。
    就這樣,經過一番征戰和經營,大漢的版圖較之前確實擴張了不少,人口數量也隨之大幅增長。可令人驚訝的是,這一係列行動竟然一直被瞞得死死的,連足智多謀的孔明都被蒙在了鼓裏。
    諸葛恪表示讚同地道:“不得不說,劉禪此舉著實高明啊!如今我們所熟知的那個被稱作南州的地方,就是當初霍弋成功擴張出來的那片領土。據說那裏的氣候異常炎熱,但卻特別適宜種植稻穀,而且產量極其豐厚,為整個大漢王朝的糧食供應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諸葛瑾道:“這還不止,更為關鍵的是,他們借此契機大肆擴充軍備,招兵買馬,使得軍隊規模得以迅速壯大。
    待到後來北伐之時,更是兵分三路,各有奇謀。其一路由智勇雙全的趙雲將軍統領,他親率一部兵馬佯裝成主力部隊,大張旗鼓地行動,以此來迷惑曹魏那位赫赫有名的大將軍曹真所部主力,成功將其牽製住。
    其二路則是由孔明親自掛帥,統率著浩浩蕩蕩的大軍,氣勢如虹地從祁山出兵,直逼敵軍腹地。
    至於那第三路嘛,則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一招妙棋——由大漢皇帝劉禪親自率領一支奇兵出征。此軍成員大多來自於新近招募自南州之地的英勇軍士。他們神不知鬼不覺地向武都、陰平二郡進發,旨在出其不意地奪取這兩處要地,隨後與孔明大軍勝利會師,形成前後夾擊之勢,給予曹魏以沉重打擊。”
    喜歡回到三國做皇帝:我劉禪稱霸世界請大家收藏:()回到三國做皇帝:我劉禪稱霸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