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聖地隆中

字數:5464   加入書籤

A+A-


    劉禪率領著一眾隨從,馬不停蹄地朝著南方荊州方向疾馳而去。一路上,他們穿越了山川河流,曆經風雨,終於抵達了劉禪的出生地——新野縣。此時天色已晚,疲憊不堪的眾人決定在此處歇息一宿,待養精蓄銳之後再繼續前行。
    夜已深,萬籟俱寂,劉禪躺在榻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忽然間,他想到此處距離諸葛亮長期居住的隆中並不遙遠,然而自己竟然從未有機會前往拜訪。一念及此,劉禪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衝動,想要親自去瞻仰一下這位智慧超群、鞠躬盡瘁的賢臣故地。
    第二天一大早,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了房間裏,劉禪匆匆起身,喚來了馬謖,並吩咐道:“馬謖啊,速速去準備一些香燭祭品,明日我們要前往隆中的諸葛亮祠祭拜。”馬謖領命而去,不一會兒便將所需之物籌備齊全。
    次日清晨,天空剛剛泛起魚肚白,劉禪輕裝簡行,隻帶著夏侯忠、文雲、馬謖、陳壽以及四名羽林將軍,悄悄地踏上了前往隆中的道路。一路上,眾人都保持著安靜,生怕驚擾了這片寧靜祥和之地。
    約莫行進了半個時辰左右,一座古樸典雅的牌坊出現在眼前,上麵刻著三個大字——古隆中。走進牌坊,視野頓時開闊起來,隻見這裏山巒起伏,綠樹成蔭,溪流潺潺,鳥語花香,好一幅如詩如畫的美景!劉禪不禁放慢了馬步,緩緩欣賞著這迷人的風光。
    正當劉禪沉醉於美景之中時,忽然瞧見遠處田中有一位老者正在辛勤耕耘。他趕忙催馬上前,恭敬地問道:“敢問老人家,先相國的祠位於何處呀?”那位老者抬起頭,微笑著打量了一番劉禪等人,然後說道:“原來諸位也是前來拜祭相國大人的。沿著這條道路一直向東行走,不久便能看到一座名為臥龍崗的小山丘,相國的祠就在那裏啦。”劉禪聞言,連忙拱手向老者道謝,隨後帶領眾人按照指引朝東邊走去。
    繼續向前行進不多久,一座莊嚴肅穆的祠宇便映入眼簾。遠遠望去,那建築氣勢恢宏,周圍綠樹環繞,給人一種寧靜而神秘的感覺。劉禪心中暗想:“想必此處便是諸葛丞相的祠廟了吧?”懷著滿心的敬畏之情,劉禪連忙翻身下馬,決定親自步行前往。
    當他走到祠廟正門前時,抬頭一看,果然見到一塊巨大的匾額高懸其上,上麵莊重地題寫著幾個大字——“大漢太師相國忠武王諸葛亮祠”。劉禪不禁肅然起敬,靜靜地站立在那裏,凝視著這塊匾額,仿佛能感受到當年諸葛亮在此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豪邁氣概。
    稍作停頓後,劉禪邁著莊重的步伐緩緩走進祠廟。穿過一個小巧精致的庭院,一座宏偉的享殿出現在眼前。步入殿內,一尊栩栩如生的諸葛亮神像赫然入目。然而,與其他地方所見的神像有所不同的是,這座神像中的諸葛亮顯得頗為年輕。隻見他手持羽扇,目光炯炯有神,英氣逼人。
    經馬謖一番打聽才知曉,原來這尊神像是依據當地百姓對諸葛亮早年躬耕隴畝時期的記憶所雕刻而成的,展現的正是他那時風華正茂的模樣。神像前方設有一張供桌,上麵擺滿了各式各樣的供品,琳琅滿目,散發著陣陣香氣。
    劉禪恭恭敬敬地從侍從手中接過已經點燃的三根清香,雙手捧著,小心翼翼地向著神像走去。站定之後,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畢恭畢敬地對著神像拜了三拜。
    緊接著,隻見他緩緩地彎下腰來,動作輕柔得仿佛生怕驚擾到什麽一般。他小心翼翼地伸出雙手,將三支清香穩穩地插入了香爐之中。
    完成這一係列動作之後,劉禪沒有絲毫的遲疑與猶豫。他雙膝跪地,神情莊重而肅穆,以一種無比虔誠的姿態,鄭重其事地朝著眼前莊嚴肅穆的神像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每一記磕頭都是那樣的用力,似乎要把內心深處所有的情感都通過這種方式傳遞出來。
    當他磕完最後一個頭時,緩緩抬起頭來。此時,人們可以看到他那雙原本明亮的眼眸此刻已經被淚水所浸潤,變得通紅且濕潤。淚水如同決堤的洪水一般,順著他那略顯憔悴的臉頰不停地流淌而下,一滴接著一滴,很快便打濕了他身前的衣襟。
    他的聲音微微顫抖著,帶著難以掩飾的悲傷與思念,緩緩開口說道:“相父啊,朕今日特地千裏迢迢趕來您生前辛勤耕耘過的隆中之地,隻為能在此處看望您一眼。相父,朕真的好想您啊!自從您離朕而去之後,朕時常會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孤獨與無助。每當朕在處理朝政之時遭遇難題,腦海中總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出您昔日對朕的諄諄教誨……”
    話說到此,劉禪再也無法抑製住自己內心洶湧澎湃的情緒,已然泣不成聲。那悲切至極的哭聲,猶如杜鵑啼血一般,在這空蕩蕩的享殿之中不斷回響著,久久不散。
    拜祭完畢之後,劉禪並沒有立刻轉身離開,而是再次緩緩地走近那座莊嚴而肅穆的神像。他微微仰起頭,目光專注且深情地凝視著神像,仿佛想要透過那冰冷的石像看到曾經那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身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許久過後,劉禪這才輕輕地收回視線,慢慢地轉過身來,準備邁步走出這座廟宇。然而就在此時,他突然發現門外竟聚集了許多前來圍觀的百姓。這些百姓們有的麵露好奇之色,有的則交頭接耳低聲議論著什麽。
    為了確保劉禪的安全,文雲與夏侯忠二人迅速挺身而出,穩穩地站立在了百姓們的麵前,形成一道堅固的防線,阻止百姓們過於靠近劉禪。
    劉禪見此情形,先是微微一怔,但很快就恢複了平靜。隻見他麵帶微笑地朝著文雲和夏侯忠擺了擺手,示意他們退下。接著,他邁開大步向前走去,同時用一種極為爽朗的聲音對著百姓們說道:“鄉親們好啊!我便是劉禪。今日隻是路經此地,特意前來探望一下相父,不想卻驚擾到了大家,真是不好意思呀。”
    百姓們聽到這話,起初還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待到確認眼前之人真的就是大漢皇帝時,眾人皆是一驚,隨後紛紛跪倒在地,齊聲高呼萬歲。
    劉禪見狀,趕忙快步上前,一個接一個地將百姓們扶起身來,並和聲細語地道:“朕今日乃是身著便服而來,隻為看望相父。鄉親們無需如此大禮相待。遙想當年,相父曾在此處親自躬耕隴畝,期間多得各位鄉親們的熱心相助。相父在世之時,也曾多次向朕提起此事,他常言若沒有諸位鄉親的幫扶,或許也就不會有後來的他了。所以說,相父不僅是朕的大恩人,而在座的各位鄉親們,也同樣都是朕的親人呐!朕在此多謝諸位了!”說完這番話,劉禪鄭重其事地向著眾鄉親們深深地作了一個揖,以表敬意。
    百姓們紛紛匆忙地再次跪地行禮,而劉禪則麵帶微笑,趕忙上前將他們一個接一個地輕輕扶起。就在此時,人群之中緩緩走出了一位滿頭白發的老者。隻見這位老者身體微微顫抖著,顯得有些惶恐不安,但仍然鼓足勇氣對著劉禪恭敬地說道:“陛下啊,臥龍先生自從來到咱們這隆中臥龍崗之後,就一直盡心盡力地造福鄉裏。他憑借著自己過人的智慧和才華,為我們創造出了許多前所未見的新奇事物,並且運用他的智謀幫我們解決了數不勝數的難題與困境。正因如此,其實我們這些鄉鄰能夠在那段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艱難歲月裏過上相對安穩平靜的生活,全都是仰仗著臥龍先生的恩賜呐!”
    劉禪聽後連連點頭,表示讚同,然後感慨萬分地回應道:“既然您都這麽說了,那麽朕跟您們也是一樣的呀。如果沒有相父全心全意地輔佐朕治理國家,哪會有如今繁榮昌盛的大漢江山,更不會有今日的劉禪呢?相父真可謂是一代偉人、超世之傑啊!哪怕是古代赫赫有名的呂望薑子牙)和張良那樣的智者賢臣,恐怕也難以與之相比擬啊!”
    那位老者聽聞此言,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接著繼續說道:“啟稟陛下,在建興十二年的那個春天,臥龍先生曾經帶著他的兄長以及弟弟一同回到過這裏。當時正是小人我引領著他們返回故居,並在那裏設下宴席款待了他們。不知道陛下是否有興致前往參觀一下臥龍先生的舊居呢?”
    劉禪聽聞此言,心中不禁大喜過望,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連忙拱手說道:“那就有勞老人家您前邊兒帶路啦!朕著實想要好好地參觀一番呢。”說罷,那名老者微微頷首示意,便轉身邁步向前走去,而劉禪則帶著一眾隨從緊緊地跟在其後。
    這一路上,眾多好奇的百姓們瞧見皇帝出行,紛紛簇擁而來,浩浩蕩蕩地形成了一支龐大的隊伍。劉禪漫步其中,腦海裏卻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之前有人提及的諸葛均來。想來諸葛均出任和州牧一職至今已有不少日子了,該把他調回京師了。於是劉禪稍稍側過頭去,對著緊跟在身旁的馬謖輕聲說道:“幼常啊,待你返回京城之後,速速替朕傳達一道詔令。命和州牧諸葛均即刻回京,擔任右都禦史之職。”
    馬謖聽聞聖上所言之後,不敢有絲毫怠慢,他迅速地雙手抱拳,躬身行禮,高聲回應道:“微臣謹遵聖命!待微臣返回之後,即草擬聖旨然後飛馬報到長安。”
    他的話語剛剛落下,就見馬謖一臉鄭重其事的表情,用力地點了點頭。
    沒過多久,一行人便抵達了諸葛亮的故居所在之處。這裏是一座規模並不算大的院落,一眼望去給人一種清幽素雅之感。在這座小院的正門口上方,高懸著一塊木質的匾額,其上題寫著“諸葛亮故居”這五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眾人邁步走進正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小巧玲瓏的院子。穿過這個院子繼續往裏走,可以看到裏麵整齊排列著一組房屋,這些房屋呈現出長條形狀。此時,旁邊有位白發蒼蒼的老者走上前來,熱情地為大家介紹起這座故居的布局情況。
    按照老者所說,位於左手邊第一間屋子便是客廳,其後依次分布著諸葛亮本人、諸葛均以及他們兩位姐姐各自的臥室。而這間被稱為客廳的房間還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守靜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後,劉禪信步踏入了這間麵積不算太大的客廳之中。一進入其中,最先吸引他目光的便是那副高高懸掛在客廳中央位置的對聯。這幅對聯筆力雄健,氣勢磅礴,上書“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幾個大字,落款處赫然正是諸葛亮的親筆手書。
    劉禪緩緩走到那副對聯前,目光專注地凝視著它。盡管他已將此對聯看了一遍又一遍,但每一次觀賞仍會被其深深吸引。這幅字的墨色濃鬱如夜,筆畫流暢似行雲流水,每個字仿佛都蘊含著無盡的力量與韻味。
    回想當年諸葛亮題寫這幅字時,尚處於風華正茂的青年時期。那時的他意氣風發、才情橫溢,筆下的文字自然也充滿了蓬勃的朝氣和剛健的筆力。那蒼勁有力的筆法猶如利劍出鞘,鋒芒畢露;又如高山峻嶺,巍峨聳立。
    劉禪輕輕揮手示意眾人暫時離開,待客廳內隻剩下他一人後,便席地而坐於中央。他閉上眼睛,思緒開始飄飛,往昔的種種回憶如同潮水般湧上心頭。他想起了與諸葛亮一同商議軍國大事的場景,想起了諸葛亮對他的諄諄教誨,更想起了那些共度的艱難歲月……
    此刻,劉禪的心中感慨萬千。他深知,眼前這幅對聯不僅是一幅書法佳作,更是諸葛亮智慧與精神的象征。在這片寂靜之中,他靜靜地感受著那份傳承下來的力量,並暗暗下定決心要繼承先父劉備和相父諸葛亮的遺誌,努力治理國家,讓大漢江山永固昌盛。
    他的腦海中又浮現出很多過往的畫麵……
    喜歡回到三國做皇帝:我劉禪稱霸世界請大家收藏:()回到三國做皇帝:我劉禪稱霸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