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陰山議事
字數:2760 加入書籤
定襄往北,最天然的屏障,便是赫赫有名的陰山山脈。說起陰山,它西起狼山和烏拉山,中段經過大青山和灰騰梁山,東端為大馬群山。
呈東西走向,地勢西高東低,北緩南陡。山脈之間的橫斷層經流水侵蝕形成寬穀,成為南北交通要道。
陰山山地中發育出大量水係,水係切穿山體,形成峽穀,流水衝出大小穀口,流向河套平原,平原上湖沼遍布。
是草原與荒漠草原的分界線,土壤類型豐富。
陰山以北屬於荒漠草原,土壤層較薄,基岩暴露較多,植被相對稀疏,以荒漠草原棕鈣土為主,不適宜喬木生長;山南地區則植被相對茂盛,是水草豐美的牧場和五穀豐登的良田。
陰山地區生物多樣性豐富,擁有多種動植物資源。
這裏有廣袤的草原,是眾多食草動物的棲息地,如羊、牛等,同時也吸引了狼、狐狸等食肉動物。
當然,陰山也是草原民族聚居地,匈奴、鮮卑、柔然、契丹等都曾在此活躍。
按照原來曆史軌跡,貞觀四年,李靖率領的唐軍如神兵天降,奇襲定襄,一舉打破了突厥的防線。
而另外一位猛人,李世績也就是徐茂公)則在陰山白道將撤退的頡利可汗徹底截留。
而現在,曆史的軌跡沒有多大改變,在白道的唐軍卻是換了人。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陰山時,淩雲軍團的戰旗悄然而立。數萬騎兵就這麽暴露在曠野,橫在漠北人撤退的必經之路上。
淩雲是在定襄之戰取得勝利後繞開漠北斥候晝夜兼程跑過來的,為此,他還運用了當年蒙古鐵騎的行軍方法。
騎兵戰馬集中使用,一人兩騎,人歇馬不歇。硬是跑得比漠北的潰軍還快。當然,還有很大一部分士兵,乃是淩雲早就留了的後手。
之前大戰中不曾出現的淩雲軍團主力全部在這了。
頡利可汗正悶頭趕路,他是被前軍的嘈雜聲才弄回神的,得知唐軍已在前麵攔截,他驚恐萬分,匆忙下令:“全軍就地紮營”。
漠北軍隊一片混亂,士兵們丟盔棄甲,狼狽不堪,傷亡慘重。
顯然已經不能正麵和唐軍硬抗。頡利可汗帶著殘餘的幾萬部眾在淩雲軍團正麵停下來。
夜幕沉沉,頡利可汗緊急召集將領們在軍營中議事。
營帳內氣氛壓抑,將領們個個麵色凝重。
頡利可汗坐在主位上,眼神中透露出疲憊與惶恐,他聲音沙啞地說:“如今我軍在定襄戰敗,損失慘重,唐軍來勢洶洶,諸位有何良策?”眾將領麵麵相覷,無人敢先發言。
許久,才有一位老將站了出來,歎了口氣說:“可汗,此次唐軍突襲,我軍毫無防備,如今士氣低落,再戰恐怕難有勝算啊。”
頡利可汗聽後,眉頭緊鎖,心中深知其言不虛。
馬上又有人接著說:“可汗,我等可暫避唐軍鋒芒,退回漠北,憑借大漠天險,或許可阻擋唐軍追擊。”
頡利可汗微微點頭,這也是他心中所想,可是,白道已經被切斷,等於斷了漠北人退回草原的路。
這時,一位謀士模樣的人站了出來,輕聲說道:“可汗,如今形勢危急,我軍已無再戰之力,大唐國力強盛,若繼續與之為敵,恐有滅族之禍。
不如向大唐求和,以圖日後東山再起。”
此語一出,營帳內熱鬧起來,眾將領紛紛議論起來。
“求和?不可能!我漠北怎能向大唐求和?”
“就是,自古以來,便是中原王朝和親求和。上百年來,我漠北何時如此狼狽?”……
將領們的反對聲很大,顯然,這個提議讓他們感覺自己的尊嚴受到了冒犯。
頡利可汗沉思片刻,卻是緩緩說道:“求和……也不失為一條出路,但大唐會輕易答應嗎?”
剛才的謀士繼續說:“可汗可派使者前往長安,向大唐皇帝表明誠意,願稱臣納貢,或許能打動大唐皇帝。”
頡利可汗咬了咬牙,看向執失思力:“執失思力,此事本可汗交給你。去長安,向大唐求和!”
“可汗!”執失思力站出來:“恐怕,現在的唐皇沒那麽容易答應求和了。
如今優勢在唐,屬下以為,還是多做準備。”
“是這個道理,可,若不求和,我漠北大軍主力必然全部受困於此!
隻有離開陰山,深入草原,我漠北才有休養生息,重整旗鼓的機會!”頡利可汗也是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主動解釋起來。
對於此,漠北的各部首領,倒是沒有再反駁。
喜歡大唐之混世異姓王請大家收藏:()大唐之混世異姓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