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麟府路折可適

字數:2896   加入書籤

A+A-


    府州傳來消息,麟府路經略使折可大病逝。這是一個讓楊家錯愕的消息,折可大六十餘歲,身體一直康健,怎麽說走就突然走了。
    幾天後,中樞新的任職也下來,政事堂調折可適為麟府路經略使兼知府州。麟府路為呂梁山外三州,府州、麟州和豐州。豐州處於宋遼夏三家交界地,不過一個軍城,麟州幾年前被西夏所破目前也是殘破不堪,唯一一個安寧的地方就是府州,折家世襲之地。
    開封中樞和邊境將門的權利拉扯就是如此,折可大過世,龐大的折家並非沒有其他人接任知府州人選,中樞借這個機會提升折可適的官職品次回調,對折家的權利是大幅度削弱。涇原路不會是折家之地,麟府路可以是。折家最後保留住的是涇原路那支精銳騎兵的控製權,折彥質以騎兵都指揮使西夏六千騎兵。
    ……
    陳氏收到楊垣紫的來信,她要來鹽定路。信函中楊垣紫告知,折可適一係會撤出鳳翔府回府州,公公婆婆直接回府州,折彥質留在涇原路,她和柳翠舉家走鹽定路過回府州。
    陳氏這下開懷了,杭州楊元幸的媳婦北上,楊垣紫西來。楊家很少有這麽多人聚齊。
    陳氏說:“過幾天我回清寨,還是在那裏聚齊比較好。”定邊城和清風寨,陳氏還是屬意清風寨,總覺得那裏才是楊家最具代表性的地方。
    楊元奇道:“使得,就是兒子還要晚點過去,等下個月她們都到了吧。”
    陳氏說:“嗯,你這段時間好好把鹽州的事厘定,你父親倒是無所謂。”楊興武作為經略使,去哪裏都是辦公。楊元奇這個鹽州知州前段時間就走開蠻久,這不到一個月又跑出轄區,怎麽都說不得妥當。
    ……
    定邊城。
    楊興武感歎世事無常,他在麟州任職多年,和折可大是舊識。折可適這次調回麟府路,中樞此舉並無不妥。接下來的幾個任職調整卻不得不讓楊興武感慨,將門在邊境的不易。
    中樞認為童貫在陝西主持各路軍事陝西路這個範圍非常廣,包括前篇邊境個經略司,也涵蓋永興軍路、秦鳳路。)不再涇原路設經略司,而是以姚雄和劉仲武兵馬副總管,控涇原路的軍事。姚雄稱不上童貫直係,姚雄甚至和王厚有隙,他閑置有一段時日劉仲武在西部青唐之戰表現出色,陝西童貫對他非常看好,開封還有高俅盤桓,官職升遷極快。這幾個任職實際是開封中樞相互權衡的結果,童貫勢力大漲,又不能完全控製涇原路,製衡無處不在。
    中樞的舉動對楊興武來說稱不得好事,童貫對陝西一路的野望整個西北將門乃至大宋開封都不是隱秘事。在青唐這一戰後,童貫表現非常明顯,他認為西北有任何戰事都必須考慮西夏因素,應該是整個西北邊境各經略司整體協調行動。
    童貫簽書樞密院,對開封、河北等地禁軍不置一言,這是一種妥協,已換取中樞其他大佬在陝西不對他形成掣肘。大宋軍費開支主要就是集中在西軍、河北各路禁軍、開封禁軍,這三者占據了接近九成的開支,真正用到實處的隻有西軍。
    鄜延路和涇原路這兩次人員更替,對原有的格局是個衝擊。當年哲宗朝的很多宿將逐步退出曆史的舞台,這批將領在逆境中崛起,扭轉宋夏戰場格局,對童貫是有一定製約的,現在這種製約非常小,楊興武本人也好,折可適也罷。這兩個經略使恰恰最不便杯葛童貫的樞密院令。麟府路在外界看來,就是折家的,鹽定路也有成為楊家的趨勢,他們兩個因為身份使然,實在不便在整體戰略上多嘴。
    楊興武概歎的就在這裏,童貫要調動整個陝西路各經略司,其他各路尊令行事,他就不便抗命。楊興武比折可適難得多,折可適調麟府路經略使,他是可以為折家的利益據理力爭的,他以軍功得授涇原路經略使,回調府州已是折家做出巨大的利益讓步,也從這百年變遷證實折家是大宋朝最忠誠的邊境家族,折家要的不過是小小的麟府路。這不是言語的表達,這是正在發生的事實。
    楊興武能放棄鹽州呢?顯然不可能,那裏是宋夏互市所在,還有鹽業。這是一個巨大的利益分潤,楊家不願放棄那裏,如何證明他是宋朝的忠犬?!這可不是嘴上說說而已,要看你怎麽做。
    楊興武欣慰的是楊元奇的敏銳,楊元奇在約束楊家的人,把大家盡可能限製在鹽定路,以換取在鹽州一定程度的改革。中樞也是因為這點,對楊家能夠容忍。
    夏荷這時候進來說道:“老爺,夫人回清寨了,大娘子垣紫不久要來鹽定路。她遣人來問,等陳魚她們北上定邊,請老爺一起回去呢。”
    楊興武點頭:“定邊軍城,確實不好招待,問問謝二奶奶,要是方便,可以讓陳魚她們往明寨直接去清寨就是。”
    夏荷想了想說:“那過幾天我找二奶奶商議,她去登台寨沒回。”留她在定邊照顧老爺也行。
    楊興武問:“她怎麽去登台寨了?”
    夏荷說:“原本在明寨待幾天就走的,宋清說登台山能領略更寬闊的景色,就一起過去。”
    謝氏最近不再怎麽管事,倒是喜歡四處走走。謝氏此去登台寨還有個原因,明月寨沒有任何楊家的住所,她想給元幸找個地方建個別院,最好就是好明寨或者月寨。月寨李格非在那裏,關於地皮,規矩太多;明寨又夾在定邊和月寨中間,感覺離定邊有點近,恰好宋清提起登台寨這個地方,她就過去看看。在謝氏看來,就算楊元幸最後把家安在杭州,這裏也得是他的根。
    楊興武道:“垣蘊他們呢?”
    夏荷笑:“一並被她帶去遊玩,她和近峰在定邊聽話卻是拘得緊,讓他們去外玩耍幾天也好。”
    楊興武點頭,孩子在他身邊,約束是多了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