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7章 三更半夜,刀光劍影
字數:7759 加入書籤
有些事情,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比如朱大人派人監視那幾個隨小法海一起來宣旨的太監,甚至打算在必要時來個嚴刑拷打,逼問真相。
再比如,唐風年和小法海所在的大同府知府衙門也被監視了,刀光劍影的危險隨時可能降臨。
此時,天色已黑,趙家人正在享受色香味俱全的晚飯。
小法海豎起大拇指,對趙東陽搞的烤鴨和白切雞讚不絕口,甚至說:“趙老爺上輩子肯定是宮廷禦廚!”
趙東陽笑得肥肚皮一顫一顫的,歡喜極了。
唐風年麵帶微笑,但胃口一般,匆匆吃完,就忙正事去了。
石師爺和白捕頭也是如此。
王玉娥察覺出異常,問:“是不是又發生什麽大案子了?”
趙宣宣知道內情,但不方便細說,擔心泄密之後被朱大人那邊聽見。
於是,她模棱兩可地說:“應該是吧。”
王玉娥忍不住好奇,追問:“是什麽案子?”
巧寶也被勾起好奇心,一邊啃白切雞的雞翅膀,鮮而不膩,一邊看著趙宣宣,等著聽大案子的細節,清澈的大眼睛撲閃撲閃。
趙宣宣騎虎難下,啼笑皆非,幹脆胡謅:“聽說是為了抓假藥騙子。”
巧寶問:“賣什麽假藥?”
趙宣宣眉開眼笑,故意逗小閨女,說:“長生不老丹,你想不想要?”
巧寶果斷搖頭,說:“假的!”
小時候,她被別人騙過,以為真的有長生不老藥。後來,乖寶解釋給她聽,解釋人間的生老病死,說這世上所有人都會老,會死,就連皇宮裏的皇上也不例外。皇上天天被喊萬歲萬歲萬萬歲,權勢滔天,能得到世間最好的藥,但古往今來,沒有任何一個皇帝做到長生不老……
巧寶受乖寶的影響,不信那些神丹妙藥。而且,第一次聽乖寶解釋生老病死時,她因為聽說娘親會死、自己會死、姐姐也會死,而哭得稀裏嘩啦。
此時,小法海看著巧寶,覺得這小姑娘有趣,同時有些羨慕,暗忖:可惜,雜家這輩子沒法生兒育女,哎!算了,等過幾年,我混得有頭有臉時,多收幾個幹兒子。隻要不看走眼,幹兒子也多多少少有些孝心。
趙東陽笑眯眯,故意問:“巧寶,如果你找到長生不老藥,你送給誰吃?”
“隻能讓一個人吃,你選誰?”
巧寶若有所思,看看娘親、奶奶、祖母,又看看爺爺……鼓起包子臉,萬分糾結,搖頭,表示自己選不出來。
趙東陽多麽希望小孫女說:送給爺爺吃……
就算隻是哄他,他也知足。
於是,他眼睛亮晶晶,注視巧寶,挑眉、眨眼,充滿暗示。
但巧寶還是搖頭,不肯選。在她的潛意識裏,全家人應該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如果隻有其中一個人長生不老,那就變得不像一家人了。
等待許久,明示、暗示都不管用,趙東陽沉下大胖臉,假裝失望,說:“爺爺白疼巧寶了。”
王玉娥感到好笑,白他一眼,調侃道:“孩子爺爺,你就算長生不老,也隻會吃飯而已。”
“個個都會吃飯,老天爺為啥非要對你好?”
趙東陽氣呼呼,說:“今天有貴客,我讓著你,不跟你吵。”
其他人憋不住笑。
— —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朱大人派人監視太監們和唐風年,暗處的錦衣衛在監視朱大人。
有些人繼續吃喝玩樂,還沒有察覺到一場腥風血雨即將降臨大同府。
牆頭上有隻黑色野貓仰頭望月,眼眸如琉璃一般,仿佛懷著萬千心事。忽然,它耳朵一動,察覺到耗子的動靜,於是整個身子快如閃電,去抓耗子。弱肉強食,最終耗子被貓爪拍到,一命嗚呼,野貓開始享用戰利品。
夜色中,貓頭鷹也在捕食。對它而言,抓到誰,誰倒黴。如果抓不到,那就是它自己倒黴。
今夜的朱大人和唐風年都想占據主動權,想做厲害的野貓或者貓頭鷹,怕做耗子。
唐風年所在的書房燈火通明,朱大人那邊也是如此,他們都夜不能寐。
與之相反,那些啥都不知道的人反而高枕無憂。
信鴿在空中飛翔,終於到達目的地。
洪水亮取出信鴿腿上的信,飛快地看一遍,嘴角斜鉤,暗忖:天助我也!
他連忙拿這信去找朱大人,說:“大人,京城那邊的探子說,沒有絲毫關於封爵的風聲。”
“上早朝時,甚至沒人提起這事,這顯然不正常。”
朱大人如同被潑一盆冷水,透心涼,抬起右手,重重地拍桌,惱羞成怒,不知向誰發問:“為何騙我?”
他為官多年,多多少少知道封爵位的流程。此事不僅要皇上同意,還要吏部、禮部商量出細則,還要文武百官擁護才行……
洪水亮趁機說:“大人,事出反常必有妖。”
“不如請高人算一卦,看看您如果進京去,是凶,還是吉?”
朱大人大手一揮,說:“快點把算卦的人連夜請來!”
之所以如此急切,是因為聖旨上明確說了,讓他即日啟程進京。
今天勉強能以收拾行囊的理由拖延半天,等到了明天,就必須出發,無法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否則就是對皇帝大不敬,不忠心。
洪水亮馬不停蹄,立馬親自去請本地最有名氣的老道士。
老道士一聽說是總兵大人邀請自己,不敢推辭,欣然赴約。
但是,走到半路時,老道士的脖子旁忽然多出一柄寒光閃閃的劍。
洪水亮威脅他:“照我的話辦,否則送你去見閻王。”
老道士心驚膽戰,冷汗都出來了,連忙答應:“行!”
洪水亮收劍入鞘,湊到老道士耳邊,說悄悄話。
老道士心驚膽戰,點頭如搗蒜,不敢不從。
等到了朱府,老道士算卦,非常肯定地說:“這是凶兆!大凶!”
“朱大人千萬不能去京城,否則就是猛虎掉進陷阱裏。”
朱大人一聽這話,瞪大雙眼,又驚又怕,連忙問:“是否有辦法化解?”
“該做什麽法事?”
— —
當朱大人忙於搞迷信時,唐風年低調地夜行,僅僅帶著白捕頭和幾個護衛,登上城樓,眺望城外的燈火。
並非看百姓家的燈火,而是特意觀察兵營的方向,看看是否有什麽異動。
城外的兵營聽大同總兵號令,而這城樓目前由知府衙門的官差把守。
這幾天,唐風年和石師爺商量來,商量去,一致認為大同府的城牆又高又厚,易守難攻。如果真的麵臨有人起兵造反的惡劣情況,一定要及時關閉城門,然後飛鴿傳書,等待援軍到達。
為了使這個計劃更保險,知府衙門悄悄在城內囤糧、囤水、囤竹子、囤武器等東西。
之所以囤竹子,是為了用竹子做弓箭。
用弓箭射敵人,遠距離作戰,適合以少敵多的情形。
唐風年雖然不是武將,但平時沒少看兵書。
至於囤糧食、囤水,為了避免城內百姓鬧饑荒而產生內亂。
唐風年生性謹慎,盡量多做準備,有備無患。
此時,他的黑色披風被夜風吹得向後飛揚,他站在這天地之間,長長地歎氣。
看看兵營的火光,又仰頭看看淒冷的月亮,喉結滾動,在無聲中泄露他的緊張。
最近,看守城門的官差經過白捕頭的精挑細選和嚴格訓練,都對唐風年忠心耿耿,而且本事不小,個個等著立功,絲毫不敢偷懶。
過了一會兒,趙宣宣派肖畫戟和彭力士送夜宵來北城門這裏。
唐風年絲毫不擺架子,親手為鎮守城門的官差們發夜宵,又問他們冷不冷?累不累?
這籠絡人心之事,他做的時候,顯得自然而然,絲毫不像虛情假意。
蒸餃、包子、燒麥、饅頭、果子……
官差們吃得津津有味,高高興興,同時受寵若驚,心裏有些溫暖和感動,紛紛回答:“一點也不累。”
“熱血沸騰。”
“知府大人讓我們幹什麽,我們就幹什麽。”
……
唐風年麵帶欣慰的笑容,挨個兒拍拍他們的肩膀,把籠絡人心當成至關重要的事,而不是走過場。
他堅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什麽是道?道就是天時地利人和。成事在天,謀事在人。人,至關重要。大人物如舟,小人物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確定官差們吃飽喝足,打起精神之後,唐風年又一路步行,在月亮的淡淡清輝下,低調地回官府去。
負責監視唐風年的探子正在牆的拐角處探頭探腦,鬼鬼祟祟,十分納悶,搞不懂唐風年這葫蘆裏賣什麽藥,暗忖:唐知府半夜出門散步嗎?難道是有夢遊的毛病?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與此同時,唐風年派出去的密探正在監視朱府的動向。
眼看洪水亮帶老道士進府許久之後,道士終於出來了,坐上轎子,密探覺得這事不簡單,張嘴打個嗬欠,暗忖:如果半夜請大夫,不奇怪,但這半夜請道士幹啥?驅鬼,降妖除魔嗎?究竟有什麽鬼?
兩個密探同時監視,其中一個密探偷偷跟蹤老道士。
等朱府的小廝用轎子把老道士送回道觀,然後抬著空轎子離開之後,密探輕手輕腳地靠近道觀,趁老道士如廁的機會,拔出匕首,抵在道士的脖子上。
老道士本來在尿尿,突然被嚇得尿不出來了,心裏叫苦不迭,暗忖:老夫天天給別人算卦,今夜偏偏忘記給自己算一算,哎!倒黴的事一樁接一樁,這些舞刀弄槍的莽夫,為啥都盯上我了?
他欲哭無淚,渾身顫抖,十分狼狽,問:“英雄好漢,您想要什麽?老夫都給你,能不能先把刀子收起來?”
用匕首威脅他的人是彭鴻鵠,武藝高強,力氣也大,膽大心細。
彭鴻鵠料定這道觀裏還有其他人,為了不泄密,他壓低嗓門,要求老道士帶他去臥房密談。
“你乖乖聽話,我就保證你安然無恙,否則脖子上來一刀,神仙也難救。”
老道士惜命,生怕那鋒利的匕首把脖子劃出血,於是一邊用手提褲子,一邊乖乖帶路,顫顫巍巍。
進臥房之後,彭鴻鵠變得客氣,讓老道士坐下,然後收起匕首,關上門和窗戶,麵對麵逼問:“你半夜去朱府做什麽?”
老道士鬆一口氣,抬起右手,用衣袖擦額頭上的冷汗,一五一十地交代。
關於如何被洪水亮逼迫,如何用假話欺騙朱大人、如何在朱府擺轉運陣法,他都說了出來。
他甚至把自己從朱府得的酬勞——十兩銀子都交給彭鴻鵠,唉聲懇求:“請英雄好漢笑納,不要傷害無辜。”
彭鴻鵠捏一捏錢袋,掂量銀子的重量,然後又把它還給老道士,小聲警告:“我和你之事,別告訴其他人。”
“否則,我隨時回來取你性命。”
老道士拚命點頭,緊張地吞咽口水。
彭鴻鵠迅速離開,一路疾行,同時小心謹慎,東張西望,看看有沒有別人跟蹤自己。
終於,他回到知府衙門,大汗淋漓。
唐風年今晚夜宿外院書房,一有風吹草動就驚醒。
彭鴻鵠語氣急切:“唐大人,我有重要的事稟報。”
唐風年立馬睜開眼,起身坐著,吩咐:“鴻鵠,進來說。”
明明隻有十幾步路而已,彭鴻鵠卻風風火火地跑進來,因為他認為老道士透露的消息是十萬火急的大事。
他像竹筒倒豆子一樣,把老道士的話複述給唐風年聽。
唐風年越聽越清醒,暗忖:那個洪水亮為什麽要這樣搗鬼?如果他對朱大人忠心耿耿,應該實話實說才是……如果不是忠心,那又是何居心?
唐風年連忙派人去把石師爺叫過來。
半夜三更,石師爺從被窩裏爬起來,臉上卻毫無睡意。
來到書房之後,他一邊喝茶,一邊皺眉思索,說:“不管他是何居心,反正他讓朱大人起疑心了,這情況對咱們很不利。”
唐風年點頭認可,低聲說:“三公子在信中叮囑我,等朱大人離開大同府,去到半路時,我們再動手。”
“本來,我們做好了朱大人明天就走的準備,但現在他很可能找理由賴著不走。”
石師爺臉色凝重,眼神深沉,說:“他掌兵,隻有讓他離開大同府,才能讓他變成沒有爪牙的老虎。”
“否則,咱們加上錦衣衛,也鬥不過他的千軍萬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