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後位(一)完
字數:8218 加入書籤
三月十三。
紅日初現那一刻,萬簇金光透過薄雲照射大地。乾坤並列,玉宇流光,大殿之上一片肅然,一應儀仗都已置備妥當,隻等吉時來臨。滿朝文武屏息凝神仔細聆聽,表情嚴肅。
吉時到。
肅寧與奉天殿繼位,複皇姓,子。年號民熙,以次年為民熙元年。
比起前朝的隆重忙亂,後宮到是平靜多了。一來如今沒有幾人,而來一應事務,早就備上了,寧安也在帶著同皇後學,並沒有手忙腳亂。
三月十三登基大典,三月十五立後大典。
史芊與其他人來拜見時,寧安正在試皇後禮服,禮服繁重,一個九龍九鳳的鳳冠便有幾十斤重。想想坐在一旁,頂著嫡公主才能戴的鳳冠,悶悶不樂。
“這是怎麽了?”錢元華問小孫女。
想想鼓著小臉看著奶奶,“我不高興。”
“為什麽?”錢元華笑問,“今日可是你爹的大日子。”
“我以後是不是就要喊爹父皇了?”她扁了扁小嘴,“我不想喊爹父皇。”喊父皇感覺好疏遠。她拉著錢元華的衣袖,又問,“奶奶,以後會不會還有其他人喊爹父皇?”她輕哼著,鼻音厚厚的。“爹就是我和姐姐哥哥的爹,為什麽要讓別人喊父皇,我不要。”
“不要就不要。”肅寧大步走入,一把抱起小女兒,笑道,“爹隻是你與哥哥姐姐的爹,不做旁人的爹。我的想想願意喊爹就喊爹,想喊父皇就喊父皇。”
想想伸手一指,“她們說她們也有孩子,是我的妹妹,我才沒有妹妹,娘生的妹妹才是我的妹妹。”
寧氏二姐妹臉色微變,肅寧掃過她們,帶著不悅。“放心,她們生再多也不與你無關。”後宮比不過王府人員簡單,他才剛登基,今日便有人在他的女兒麵前說閑話了,真是該死。
他將想想放下,環視眾人,不怒自威,“妻是妻,妾是妾,妾生子女,怎能與你們相提並論,來人。”
小七小八走入,跪地行禮,“皇上。”
“傳旨。”他淡淡道,“寧氏二人,不敬皇後,不敬公主,所生二女,不配為公主,著,遷入端王名下,由端王府撫養。”
寧氏姐妹跪下,“皇上恕罪,臣妾並非有意,隻是失言。”她們隻是,隻是熬了這麽多年,終於見到了自己的女兒,心中開心,又想到日後可以陪伴著女兒長大,女兒是千嬌百貴的公主,才會一時開心,同在園中遊玩的長安公主多說了幾句。這些,是前日的事,她們怎麽也想不到,她當日隱而不發,偏偏今日登基之日借題發揮。
錢元華冷冷的看著她們,“學了這麽久的規矩,還是學不會,也不知是愚笨,還是故意為之。”她手一揮,“胡嬤嬤,帶她們下去。”又一看其他人,越發厭煩,“你們也都下去吧。”
待史芊等人都退下後,錢元華才拉著寧安的手,帶著些歉意道,“今日不過是開胃小菜,日後惹你煩心的事多了去了。”寧家二姐妹,不過是旁人投出的石,為的便是試探。“我當年剛做皇後時,想的也簡單,原也認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她們不惹我,我便由著她們過自己的日子。可身入其中才明白,我的所有倚仗、我的能力、我的自信,早已惹得旁人眼。”成了她們的眼中釘肉中刺。“有些也是迫不得已,被家人所逼,以親人所迫,我原也想著放她們一條生路。”隻是許多時候,生不由己的從來不是自己,而是旁人。“你不爭不搶,自有人爭搶;你不屑一顧,反倒會被嘲笑自命清高;你想偏安一隅過安穩日子,偏偏有人要拉你進漩渦。”
人性自私,又有太多無可奈何。
宮中的那些女人是,她與皇上又何嚐不是。如今所言種種,既有她初為皇後時,暗中美好的期待,也是害了無數人之後的借口狡辯。到了她這個年歲,期待也好,借口也罷,都無所謂了。如今她是太後,她的兒子是帝王,還不是她說什麽便是什麽。
“我知道。”寧安笑道,“有爹娘在,我與肅寧什麽都不怕的。”
錢元華嘴角揚起,“我可不幫你們,在這宮中,累的很,什麽意思都沒有,好不容易盼到寧兒登基了,我得同你爹好好出去玩玩。”
接到蓄發的消息時,寧安給了史芊與葉姑娘兩個選擇,一入宮為妃,二則是該換了身籍,還她們自由。史芊想了許久,最終還是選擇入宮。玉簫不解問她,“主子,您不想要自由嗎?”
史芊道,“想。可我出去了又能做什麽呢?”她除了琴、舞,什麽都不會。她的全部勇氣,都用在了鑽出狗洞,找到母親,從母親手中拿出荊條。忍著驚怕,裝作史涵,一忍再忍,終於找到機會為母親叫冤。“有了新身份又如何?我連自己都保護不了。”她也怕史氏一族餘下的族人報複她。“不如呆在宮中。”做攝政王妃身邊一條忠心耿耿的狗。她對於忠心之人,一貫大方。
阿朱是年幼便被賣給人伢子的,輾轉進了王府。阿朱隱約記得年幼時,有一個鄰居婆婆對她很好。她想還恩。於是,王妃便差人去查了她的家鄉,以她的名義照顧婆婆的後人,為村子裏修建祠堂、建立學堂,派人教這個貧窮的村落如何做柿餅,如何做蜜餞,讓滿村的人感恩阿朱姑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許嬤嬤半生坎坷,手腳不靈活後,先是在府中安養,後王妃發現她有歸鄉的想法後,便差人在她的家鄉建大宅,派人同她一同歸家,讓她搖身一變從一個青樓姑娘、宮中奴婢,成了富人家,在古樸水鄉養老的老夫人。
“繼續做攝政王側妃,我衣食無憂,她對我也算是大方。日後入了宮,有資曆在,有她的幾分信任在,怎麽也是個妃位。手中再握著些權勢,還有什麽不滿足的。”自由對她而來不算什麽,她從未有過自由,便也不想要著自由。“離開不見得比現在好,但不離開,至少能享富貴。”
一個忠字,換來這些,於她們而言,並不虧。
她抬頭看著玉簫與蕙繡,“你們二人呢?”她頓了頓,“若是你們想離開,我可以——”
玉簫與蕙繡一同打斷她,“不,主子,我們就跟著你。”
登基之後,便是冊封六宮。
雖一切尚在擬定中,但位份與名號,多少傳了些出來。
後宮之製,皇後以下設貴、淑、德、賢四妃,其下又有九嬪、九婕妤、九美人、九才人、二十七寶林、二十七禦女、二十七采女。九嬪即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
玉簫是個機靈的人,自從水月庵回宮之後,沒少同一些宮女太監打好關係。她知曉貴、淑、德、賢四妃如今定下了淑妃,尚服局胡司衣這些日子都在帶著典衣、掌衣,趕製淑妃禮服。
蕙繡低聲道,“主子頗得皇後娘娘信任,在王府之時又曾協助王妃管家。”她飛快掃了一眼周圍,見沒有旁人,才敢繼續道,“再說了,除了主子,還有誰人能擔妃位。”
史芊知曉她是淑妃。半月前,胡司衣曾帶著人來為她量體裁衣。隻是如今一切尚未定論,不敢胡說。宮中的人,多也是聽到了消息,又一貫跟紅踩白,這些日子禦膳房送來的菜色,都比平日好了不少。
“話是如此,可咱們主子的娘家,到底犯了大罪。”玉簫比蕙繡謹慎多了,考慮的多。“還有,那位也在,年長咱們主子,又曾生過孩子,還是嫡出。”若是他們主子在她之上,隻怕前朝後宮會有閑言碎語。
史芊在心底輕歎,王府之中不過那幾個人,便幾番爭鬥,有幾人善終。如今進了宮,日後皇親朝臣的女兒、平民百姓的女兒,一一入宮,還能有清淨嗎?
夏侯寧安,你會怎麽做呢?
“我隻要看好你就行了。”
肅寧坐在長塌上,撐著手看著她,拇指輕刮下巴,好整以暇。“那你說說,你要怎麽看著我?”
寧安拿下墜著她頭疼的發釵,放到一旁,提著裙擺跑過來,直接坐到他懷中,圈著他的脖頸。“你想我怎麽看著你?”
肅寧攬著她的腰,貼著她的唇輕聲道,“我想,你把我榨幹了,不就行了嗎?”自到了嶺海,兩人便沒親熱過。他下海受傷,要養肺腑,不能動情,也不能氣惱激動。前幾日他覺得自己好了,想同她親熱一番,誰知她嚴格遵循醫囑,不同意便算了,一手下去,還差點將他擰斷。
寧安笑著推開他,“你到是空閑。”將一眾大臣留在殿中,自己跑來偷懶來了。
肅寧親了她一口,“再憋兩日,等後日立後大典過後,看我怎麽收拾你。”立後,如同又一次嫁娶。新婚之夜,怎麽能不過。
第二日,是肅寧登基後第一次早朝。寧安也早早起了,執意要送他過去。沒有傳轎輦,他牽著她的手,一同走去上早朝的含元殿。晨光照在寧安身上,他偏頭看著她。
寧安察覺到他的注視,笑問,“你看我做什麽?”
肅寧笑道,“就想看你。”他的小妻子啊,怎麽都看不夠。“你待會兒別走,在旁邊等我,我想你同我一起回來。”
“嗯。”
肅寧喜荔枝。
每年從瓊海等地進貢的荔枝,多是進了他的肚子。去年,連墨白去了一趟瓊海,將結果的開花正結果的荔枝樹連根挖出,置於桶、缸之中,一路上小心嗬護,送入宮中。經由宮中花匠連同桶、缸移栽,六十七棵荔枝樹,存活五十三顆,當年結荔枝五百餘顆。賞給妃子、皇子、有功臣子一百多顆,餘下一百顆做成了果幹,剩餘乘著新鮮,凍在了冰窖中。
他們歸來後,取出一百多顆,做成了各種糕餅,又以蜜熬成了醬。肅寧與孩子們都很喜歡,最近每天早晨都要喝一杯。荔枝甜,熬成蜜醬更是甜。寧安不願意讓他們吃那麽甜,幹脆分裝了,送去給了王府舊人。
史芊等人來拜見之時,寧安剛吃過早飯,讓阿朱去冰窖將荔枝拿出緩著,待會兒等孩子們回來吃著不涼。
阿朱笑道,“新的荔枝,還要好幾個月才能結出來,餘下的皇上可是說要慢慢吃的。”
寧安道,“我就是不想讓他吃這麽多荔枝。”她前些日子才知道,他竟然還會因為吃的甜多了牙疼。疼了也不敢說,覺得沒麵子,偷偷去找娘開藥止疼。要不是看他肺腑傷了,還需要溫養,荔枝又性溫,歸脾、肝兩經,補脾益肝、生津止呃、消腫止痛、鎮咳養心,她才不會縱著他吃那麽多。“跟孩子似地,喜歡的東西,拚了命地吃。”牙疼也是活該。她想著想著,便又笑了,“有時,還不如孩子。”禾苗尚且知曉萬事有度,他明知卻不自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寧安換好衣衫,讓史芊等人進來。立後旨意已下,同時,她們的位份也已經定下了,隻待明日立後大典結束後,選一個好日子,過了儀典,搬去她們各自的宮殿。
史芊為淑妃,唐琅姚為賢妃,梅卿為充華,寧氏二女為美人,史棠為才人,其餘王府舊人為寶林。史棠與生母曾妄圖混亂皇室血脈,如今能給她一個才人之位,已經算是天大的恩賜了。其餘人的心思不得知,史棠麵上平淡,跪地謝恩。瘋癲之症好了之後,性子已經恢複了以往,甚至比以往更加的平和內斂,謙虛謹慎。
阿朱給她們添了茶水,寧安道,“還得再委屈你們幾日,待明日之後,便安排你們各自遷宮。”
史芊笑道,“算不得委屈,咱們如今住的地方丹若宮、燭夜齋近,兩位寧妹妹每日裏還能遠遠的看看孩子,心中也是歡喜的。”她們二人所生的孩子,如今已經三歲多了,除了出生那日,她們再沒見過。前幾日,到是去了丹若宮,想要求嬤嬤讓她們見一見女兒,卻直接被拒之門外了。如今她們被遷入了端王府,過幾日便該送去端王府了,若是再不見,怕是再也見不到了。
寧氏二姐妹感激的看了史芊一眼。
寧安自是知曉史芊意圖為她們說話,她便道,“既然想孩子,何須遠遠看著。”她掃向阿朱,“你去知會一下丹若宮的嬤嬤。”
寧家二姐妹感激道,“臣妾多謝皇後娘娘。”
梅卿的身體一直不好,在水月庵中待了三年,更是因為每日嚅素,醫藥不全而瘦弱,原本一張豔麗的臉,如今已經快要脫型了,二十多歲的年齡,眼角竟已堆起了皺紋,生了不少白發,像四十多歲的人。
寧安問,“不過幾年不見,梅充華怎憔悴成這樣?”她轉向阿紫,“可是水月庵中的人伺候的不好?”
阿紫道,“娘娘,去了不少大夫給梅充華瞧病,均說充華是思慮過重,才會如此。”
“思慮過重?”寧安不解,“可是想念你的家人?本宮聽聞明王與明王妃待你的家人十分照顧,每年八月十五,都會將他們接入京城,帶他們去水月庵,讓你們見一麵。”
梅卿心中驚怕,忙跪下。
寧安讓阿朱將她扶起,笑著道,“這是怎麽了,本宮記得你的膽子沒有那麽小。”當年王府之中,砒霜之事發生前,她不是還狠辣的說,不過是一包砒霜的事。這才幾年,怎麽就成了這般模樣。“讓你們去水月庵,是為皇上祈福,是為國家、為將士、為百姓祈福,又不是軟禁你們,見了家人也是無妨的,本宮還能因為這點小事治你的罪不成。”
梅卿如何能不驚不怕,一家人的性命,既捏在明王手中,又捏在皇上手中。前年榮王謀反,明王能全身而退便是她從中傳遞消息。她知曉看著她們的老尼是太後的人,便存心接近,百般試探探得消息,之後將她們口中透露出的些許,一一告訴明王。攝政王遇難的消息傳來後,她見兩人神色如常,提起太後之時也是如此,她便猜到了攝政王無事,於是將消息遞了出去,讓意圖謀反的明王能夠臨崖勒馬,並處理了一切可以指向自己的證據。
進宮之前,由宮中的嬤嬤們去水月庵教她們規矩,為她們梳妝。她不見那兩位熟悉的嬤嬤,這才知道她們因為多嘴多言,說錯了話,壞了皇上的大事,已經被處以極刑了。她們每日除了看管她們,甚少說話,唯一可能說錯的,便是她詢問太後娘娘可好時,她們所言的那句,娘娘如故。
正是這句如故,讓明王全身而退。
也正是這句如故,讓她的幼妹新婚當日被人拐走,幾月後才被找回。
這是皇上給她的警告。也是皇上給她的懲罰。
她是明王派來的探子,又何嚐不是皇上策反的探子呢?
她做不好明王的探子,也不敢不能成了被策反的探子。便隻能這麽一日又一日的煎熬下去。活不下去,又因家人,不敢死。
三月十五,冊立皇後的典禮在奉天殿舉行。這場盛典完全突破了以往之例,文武百官、內外命婦都來參加。這場盛典,比登基那日更隆重。
三品紫袍如蘭花,深沉典雅,高潔含蓄;五品紅袍像玫瑰,熱情洋溢,鮮豔奔放;六七品綠袍如翠葉,簇擁著花朵;八九品小官如茵茵草地,襯托著一切。內外命婦綾羅繡裙如吉祥彩雲,武將侍衛箭羽增添了幾分斑斕。湛藍的天空、金碧輝煌的殿宇、迎風招展的錦旗,絢麗奪人的花團錦簇是由權力和富貴編織出的。
寧安在肅寧的陪同下走向壯麗巍峨的奉天殿,霞光萬道、瑞彩千古、翩若驚鴻,宛如從天而降的神女。
鍾鼓雅樂響起,皇後受璽綬。黃金鑄印璽、五彩綬,肅寧親手交到他手中。他壓低聲音道,“我差人打的,實心的,十五斤重。”十五,她嫁給他的年齡。“還有一塊翡翠打成的,內裏綠色深邃,外層色澤均勻,質地細膩,無一瑕疵,你定也會喜歡。”她一喜黃金,二喜翡翠。
寧安看著他笑了,“我最喜歡的並非金銀翡翠,權勢於我而言也沒那麽重要。”她的目光清澈純潔,認真嚴肅,“你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我最喜歡的。”
肅寧緊緊握住寧安的手,一股甜美在心底彌漫,他的小妻子啊,真是讓他滿心溫暖,滿身依賴。隻要有她,便什麽都不在意了。有她在身邊,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喜歡寧王妃安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寧王妃安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