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燕國公計中連環 正憲帝撫民有道
字數:2863 加入書籤
“陛下,老八有新戰報了。”
“打得如何?”
“老八那邊打得不錯!種倚出手夠狠,一上來就在西線布了個‘火油陣’,火燒連營啊!燒光了挹婁人一大半的糧草!盛鈞和馮柯在中路直接將挹婁大軍撕開了一道口子,硬生生將四十萬人分成了首尾不能相顧的兩段!還有啊,壹景弘那老小子這次也不知道怎麽突然轉性子了,居然主動率部在東線出擊,雖都是小打小鬧,可也算是連戰連捷。”
祁翀聞言微微一笑,這事兒的原委祁樟不清楚,他卻是清楚的。
陳懷哲是帶著“敲詐”的目的去找的壹景弘,一開始壹景弘自然沒有將他放在眼裏,直到陳懷哲拿出了幾份來自一夥盜墓賊的供詞,壹景弘便傻眼了。他想破腦袋也鬧不明白如此隱秘之事是怎麽被陳懷哲窺知的,甚至在陳懷哲亮出證據之後還想抵賴,可陳懷哲聖旨在手,根本不跟他廢話,直接便要向盛鈞借兵拿人!
壹景弘不是不能直接宰了陳懷哲,可那樣就等於是公開造反!他當初降淵之時,雖然正憲帝破例允許他保留舊部九千人作為他的護衛,可這九千人跟如今盤踞在瀚東的淵國數萬大軍相比根本不值一提!而且,朝廷對他這九千部屬顯然也有防範之心,從未給過他們任何火器。可如今戰場上,火器為王這已是不爭的事實,馮柯隨便調兩口大炮來就夠他喝一壺的了!
可若是不跟陳懷哲翻臉,那他就隻能割肉!陳懷哲簡直不是個東西呀!五百萬兩白銀、五十萬兩黃金!這豈止是割肉?這是要吸幹他的血!
壹景弘在心裏將陳懷哲罵了個狗血淋頭,將他上至十八輩兒祖宗下至沒出世的兒孫都詛咒了一遍,可依然沒有什麽好的辦法。恰在此時徐正華突然到訪。
壹景弘與徐正華在扶餘朝時也曾同殿為臣,但關係一般,徐正華這種文人士大夫對於九大部族操縱朝政、魚肉百姓的行為是看不上的,自然也不會與他們有什麽交情。降淵之後,雖然都住在瀚州地界上,可除了公事往來之外二人也是沒什麽私交的。如今徐正華突然來訪,壹景弘自然大感意外。而徐正華來訪的目的更是出乎他的預料——徐正華居然是來勸他出兵的。
若在往常,這種損己利人的事壹景弘說什麽都不會幹的,可今日徐正華卻給了他一個令他難以拒絕的理由——扶餘豐璋還活著!
當然這隻是一個傳言,一個既無法證實又無法證偽的傳言!可是聯想到挹婁人出兵正是打著為扶餘複國的旗號,再加上那些什麽相士在白山深處望見帝王之氣、樵夫在山腳下避雨時遇見年輕隱士等等活靈活現的傳聞,壹景弘有些坐不住了!
自古以來叛徒一旦調轉刀口便最怕自己原先所在的那一方獲勝,因為那樣不僅意味著他可能會喪命,更意味著他的背叛毫無價值!
“白山一帶有扶餘舊部與挹婁人勾結,據說領頭的自稱是扶餘文保的孫子扶餘茂光,如今九部貴族殘餘勢力都在偷偷向白山一帶靠攏,他們帶去的不僅是人馬,還有九部留下的財富。”
徐正華撂下了這句話就走了,可壹景弘的心思卻動了起來。陳懷哲要的錢不能不給,可他可以從別人身上再賺回來呀!
就這麽著,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恨恨地交出了四百萬兩白銀、三十萬兩黃金後,壹景弘帶著他的護衛踏上了征程。
這個過程祁翀早就從不同渠道都得到了消息,隻是沒有公開而已。不過,他對於過分順利的戰事多少還是有些疑慮的。
“挹婁人不是號稱四十萬大軍嗎?這麽不禁打?”
祁樟嘴一撇鄙夷地道:“哪兒啊!這挹婁人喊的挺凶,說什麽四十萬大軍,其實能打的不超過十萬人,剩下的都是老弱婦孺!他們呐是逐水草而居,所有人口、牲畜、家當走哪兒帶哪兒,打仗也帶著,所以顯得人多而已,其實沒那麽可怕!而且,他們不擅長打鐵,像樣的鐵器不多,箭簇什麽的都是用獸骨磨的!一群叫花子!”
祁翀啞然失笑:“原來是吹牛呀!也不知道是誰給他們的膽子,如此戰力也敢挑釁我們大淵!”
“窮瘋了唄!”
祁樟這話給了祁翀很大的啟示,他沉思片刻突然道:“告訴八叔,對挹婁人不必趕盡殺絕,能招降盡量招降。對於願意投降的挹婁人,可以讓他們內遷,按咱們大淵的律法分給他們土地、草場,所有奴隸一律赦為平民。同時,在北部新控製的地方要盡快建立城池,遷移百姓過去,讓挹婁降民與我漢民雜居——但有一個條件,所有人必須學著說漢話、習漢俗,違者必斬!”
“陛下是想歸化挹婁人?那些蠻夷哪有那麽容易被歸化呀?!”
“總要試試嘛!”祁翀笑道,“他們日子過得窮,無非是生存環境太差!將他們內遷,建立城池,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再教他們讀書認字,天長日久何愁王化不興?”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要我說,還是殺光了比較省事!”祁樟不以為然道。
祁翀知道祁樟不善治國之道,也懶得跟他爭辯,便不再糾纏這個話題了,隻是囑咐他有新的戰報要立即送來,不得延誤。
祁樟走後,祁翀打了個大大的哈欠,又伸了個大大的懶腰,稍微解了解乏,隨口問道:“皇後在幹什麽?”
奉忠立即答道:“回陛下,娘娘在內書房上課。”
內書房原本是早在心悅入宮前就已設立的,祁翀在內侍中找了幾個粗通文墨的,在此教授內侍和宮女讀書。心悅近來無事,師範學院還需要過幾日才能正式開學,便先到內書房給小宮女們講課去了。有皇後娘娘親授,小宮女們學得便更加勤奮,個個都想成績優異,好在娘娘麵前露個臉,因此,內書房讀書的氛圍一時之間竟超過了任何一所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