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4章 自相矛盾

字數:4416   加入書籤

A+A-


    它集所有權力於一身,卻又因為其“臨時”的性質,在某種程度上遊離於常規的監督體係之外。
    總指揮,往往就是這個領域的土皇帝。
    而楊洪,不僅是這個土皇帝,他還是市政府辦公廳的副主任。
    這個身份,讓他能夠更方便地協調各方關係,也讓他能夠更輕易地將反對他的人,扣上各種罪名。
    陸江河的目光從信紙上移開,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
    他將那三張薄薄的信紙仔細疊好,重新塞回牛皮紙信封,然後拉開辦公桌最下層的抽屜,將信封放進去,上了鎖。
    楊洪。
    這個名字,他當然不陌生。
    就在前幾天,他親自帶隊去江南新區調研時,楊洪作為拆遷工作的總負責人,全程陪同。
    陸江河的腦海裏,清晰地浮現出楊洪的形象。
    一個五十歲出頭,精力旺盛的男人,皮膚被工地的太陽曬得黝黑,但一雙眼睛卻炯炯有神。
    他穿著一雙沾滿泥點的舊皮鞋,手裏總是拿著一份厚厚的規劃圖紙,講起新區的未來,講起拆遷工作的進展,總是激情澎湃,條理清晰。
    匯報工作時,他數據詳實,邏輯嚴密,對每一個問題都能對答如流。
    麵對陸江河這位市府大管家,他的姿態放得很低,言語間滿是尊重,卻又不失一個幹將的自信。
    在陸江河的初步印象裏,這是一個典型的“能吏”。
    有衝勁,有辦法,有能力,甚至,從他對待上級領導的態度來看,他還算得上是個“正直”的人。
    可現在,手裏這份血淋淋的舉報信,卻將那個陽光下的形象,撕了個粉碎。
    陸江河靠在椅背上,閉上了眼睛。
    這才是體製內最真實,也最殘酷的一麵。
    一個人在領導麵前表現得如何,與他對待底層百姓的態度,可能完全是兩回事。
    有些人,對上級有多諂媚,對下級和群眾,就有多凶狠。
    他們能把事情辦成,能拿出漂亮的政績,但這背後,是用誰的血淚鋪就的道路,他們從不在乎。
    楊洪,難道是這種人?
    這個念頭在陸江河的腦海裏隻盤旋了一秒鍾,就被他自己掐滅了。
    他緩緩地搖了搖頭。
    不對。
    這個問題的方向就錯了。
    在體製的棋盤上,一個人是哪種人,遠不如他是“誰的人”來得重要。
    而楊洪,這個在江南新區拆遷工作中立下赫明戰功的“能吏”,這個敢下死手、敢扣帽子的狠角色,他背後站著的那個人,陸江河心裏一清二楚。
    市長,文興海。
    沒有文興海的點頭甚至默許,借楊洪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在江州這片地麵上,掀起如此血腥的風浪。
    將一起死了三個人的惡性事件,粉飾成打黑除惡的政績,再將這個沾滿了血的政績,呈到市長的案頭,變成自己晉升的資本。
    這套操作,環環相扣,滴水不漏。
    其中的關節,絕非一個區區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能夠獨立打通。
    想到這裏,陸江河的後背再次感到一陣寒意,但這次,不是因為楊洪的殘忍,而是因為這背後那張看不見卻無處不在的權力之網。
    他,陸江河,是文興海親自點將,成為掌控江南新區開發的第一負責人。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和楊洪,同在一條船上。
    文興海的船。
    此刻,他手裏這份舉報信,已經不是一封簡單的信。
    它是一枚炸彈。
    一枚足以將楊洪炸得粉身碎骨,同時也能將市長文興海,甚至是他陸江河自己,都拖入萬丈深淵的炸彈。
    在體製內,越級上報是大忌。
    拿著一封沒有經過任何核實的舉報信,去挑戰自己的頂頭上司,挑戰自己最大的政治靠山?
    那是自尋死路。
    陸江河的腦子飛速運轉。
    他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做出了決定。
    壓下來。
    必須先把這件事,死死地壓在自己手裏。
    在事情沒有水落石出之前,這份舉報信,絕不能讓第二個人知道。
    但這並不意味著無所作為。
    恰恰相反,他要查。
    他要親自,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查個底朝天。
    他要看看,到底是舉報信在撒謊,還是楊洪,在用一個彌天大謊,欺騙了整個江州市委市政府。
    關於江南煤礦廠,陸江河的兩世記憶裏,其實是有一些碎片的。
    那是一段塵封在江州城市發展史裏的往事。
    它的曆史,甚至比新中國還要悠久。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在軍閥混戰的亂世裏,幾個有德國背景的買辦,利用當時最先進的勘探技術,在江州南郊那片荒蕪的土地上,發現了儲量驚人的煤礦。
    江南煤礦廠,應運而生。
    幾十年的開采,讓它成為當時整個江南地區最重要的能源供給基地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煤礦廠順理成章地被收歸國有。
    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裏,它曾是江州工業的驕傲,數以萬計的工人家庭,祖孫三代,都將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奉獻給了那些深埋於地下的烏金。
    然而,時代的浪潮滾滾向前,不會為任何人停留。
    進入九十年代末,隨著市場經濟的衝擊和資源的日漸枯竭,這家百年老廠,和全國無數的國有企業一樣,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設備老化,人員臃腫,管理落後,連年虧損。
    它成了市政府一個沉重無比的財政包袱。
    直到2000年,市裏下定決心,對其進行改製出售。
    這個時候,一個名叫胡開來的私人老板,進入了所有人的視野。
    胡開來接手了這個爛攤子。
    在當時,這被視為一次成功的國企改革案例。
    陸江河怎麽也想不到,這次商業收購,竟成了胡開來生命的終點。
    那場血腥的拆遷,就發生在他買下的這片土地上。
    他用真金白銀換來的產業,最終成了自己的葬身之地。
    想到這裏陸江河歎了口氣,此刻腦海中隻能想到八個字“時事風雲,變幻無常”啊!
    一夜無話。
    第二天,陸江河像往常一樣,準時出現在辦公室。
    他處理了幾件常規公務。
    上午十點左右,他拿起電話,打給了檔案室那邊。
    喜歡重生官場:退婚後我青雲直上請大家收藏:()重生官場:退婚後我青雲直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