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天高風雲淡,隻怕肯登攀3

字數:6893   加入書籤

A+A-




    漢末3國,有近似於春秋時期“士為知己者死”之遺風,卻無春秋時期“愚忠愚義”之糟粕。
    以是故,顧炎武才會說:3代以下,風俗之美,無尚於東京東都洛陽,即指代東漢)者。
    呂範、諸葛亮這孫、劉兩方之重臣,也因此1拍即合,迅速達成共識。
    有呂範引領,諸葛亮、陳到2人,便順利無比地進入吳侯府,見到了雖然上身長下身短、卻不失梟雄之氣的孫權。
    待得知自己麵前這名身長8尺、豐神俊朗、須髯飄飄、年齡與自己相仿之儒生,便是獻計使自己狼狽不堪的諸葛亮後,原本端坐的孫權,便忍不住霍然起身。
    孫權1個箭步衝到諸葛亮麵前,使後者心中微微1驚。
    當然了,後者仍是1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超然神情。
    隻見孫權1把執起諸葛亮的手、哈哈大笑。
    “權久仰孔明先生大名,隻恨緣慳1麵,今日得睹先生尊顏,權甚感榮幸!”
    不怪孫權如此激動…
    這時空的孫權,沒有得到魯肅、諸葛瑾、嚴畯、步騭及衛旌,周瑜又被他自己排擠到提桶跑路…
    如今尚有何人能牽製江東士人6遜?
    呂範忠則忠矣,奈何能力差6遜太遠。
    孫權是靠吳下阿蒙呂蒙?還是靠不到1米6的朱然?
    以是故,求賢若渴的孫權,對諸葛亮很有想法…
    當然了,孫權這個“很有想法”是正經的。
    諸葛亮依舊是那副寵辱不驚的泰然之色。
    “吳侯言重矣,亮本躬耕於南陽之布衣,苟活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何德何能,竟使吳侯如此榮幸?”
    孫權豪邁1笑後,竟然向諸葛亮躬身作揖。
    “先生之計,險些使權成為喪家之犬,先生又何必如此自謙?先生有高才,請受權1禮!”
    不得不說,孫權之胸襟、氣度,即便與劉備相比,也僅僅隻是略遜1籌罷了。
    所以,以諸葛亮之嚴謹睿智,此時也難免有些得意…
    話說回來,諸葛亮也僅此而已,其人終究還是以謹慎而著稱的天下奇才。
    諸葛亮向孫權深施1禮。
    “吳侯謬讚,亮實不敢當也!”
    孫權親自扶起諸葛亮,再1次笑著執起後者之手。
    “孔明先生此番前來,想必乃是受左將軍之托,欲與權結盟以共抗衛將軍?”
    諸葛亮對孫權之言絲毫不覺意外。
    孫權能在孫策故去之後,迅速穩住江東局勢、聯合江東士族、兼且能借劉備攻江東之機會,收回不少權力…
    諸葛亮早已對孫權的能力,有了極為直觀的認識。
    旁觀者清的諸葛亮,決不會因孫權在江東保衛戰中的“不作為”而輕視孫權。
    恰恰相反,諸葛亮認為,正因為孫權篤定江東必定無憂,所以其人才會趁機表演、並借勢收回不少兵權。
    這場戰役,使諸葛亮對孫權佩服不已。
    以是故,就算呂範心裏沒底,諸葛亮也始終堅信,孫權1定會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於是諸葛亮正色頷首。
    “吳侯當知,荊州極可能已落入衛將軍之手,是故,江東何去何從,請吳侯1言而決!”
    麵對諸葛亮如此逼問,孫權卻顧左右而言他。
    “孔明先生,若荊州當真落入衛將軍之手,首當其衝者,乃豫章郡也。”
    孫權雖然避而不答,但其人這句話沒任何毛病。
    江夏郡今湖北武漢、黃岡、鄂州)的東南鄰居兼大江下遊,正是劉備占據的豫章郡包括9江市在內的今江西大部)。
    更何況,長沙郡的東側也是豫章郡。
    諸葛亮聞言卻啞然失笑。
    “豫章郡之對岸即廬江郡而今皖西),兼且廬江為江夏、汝南、9江3郡所圍,吳侯焉能不知?”
    周瑜老家所在、揚州刺史部的廬江郡,北為豫州刺史部的汝南郡而今河南周口、駐馬店、信陽)、西為江夏郡、東則是揚州刺史部的9江郡包括合肥、滁州在內的如今皖北及皖東)。
    這3郡早已被趙旻牢牢統治。
    更何況,9江郡的南鄰居,還是孫權占據的丹陽郡馬鞍山、蕪湖、銅陵、宣城及南京)。
    9江郡太守,如今仍為曆史上有大才的梁習,都尉則是曆史上孫吳“江表十2虎臣”之1的徐盛。
    諸葛亮的意思是說,在趙旻收下荊州後,首當其衝者是廬江郡,然後是…
    嗬嗬,吳侯您自行想象吧!
    孫權臉色不變,仍然笑道:“先生辯才無礙,權佩服!然則…左將軍之桂陽郡亦屬荊州,若劉鎮南歸順朝廷,左將軍當何以自居?”
    桂陽郡今湖南南部的永州、衡陽、郴州等地),確實屬於荊州刺史部。
    論舌戰,孫權未必比諸葛亮遜色太多。
    諸葛亮微微1笑。
    “吳侯當知,左將軍乃大漢王室貴胄,負有肅清大漢朝堂、拱衛天子之責!天子無故,不可褫奪左將軍桂陽太守之職!”
    孫權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先生此言甚是!然則…若天子將左將軍遷為9卿之1、令左將軍回京任職,左將軍又當如何?”
    此等區區小事,焉能難倒諸葛亮?
    隻見諸葛亮神色驟然變得鄭重無比。
    “吳侯亦知,嶺南、交趾乃瘴癘橫行、人跡罕至之地,亦為我大漢之王土,左將軍為大漢社稷之故,甘願在此窮山惡水之地,為天子牧守1方!
    若如此,天子必將成全左將軍拳拳報國之心,衛將軍既奉主上以從民望,則亦當遵從天子詔令。吳侯以為然否?”
    誠然如此。
    就算趙旻借聖旨壓劉備、迫使劉備挪窩,人家劉備也有的是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抗旨不遵,而且猶能反過頭來道德綁架趙旻…
    劉備,已經不再是那個亡命奔逃、惶惶然如喪家之犬的劉備,人家有諸葛亮了。
    所以孫權對諸葛亮心悅誠服。
    當然了,孫權決不會如此輕易認輸。
    “嗬嗬,依先生之言,縱然衛將軍收回荊州,亦將對左將軍無可奈何乎?”
    諸葛亮可不會輕易交給孫權話柄。
    “吳侯此言似有不妥,非衛將軍對左將軍無可奈何,實乃衛將軍、左將軍皆1心為大漢之江山社稷考慮也。然則…
    吳侯乃揚州刺史部吳郡之籍,按3互法,吳侯不可任揚州牧。
    是故,衛將軍為全其人與故討虜將軍就是孫策孫討虜)之義,使吳侯以鎮東將軍之職,暫行揚州牧之實。
    故此,吳侯,天子若改任旁人為揚州牧、遷吳侯為3公9卿,不知吳侯當如何抗天子之令?”
    至此,孫權已有些理屈詞窮。
    按照東漢3互法,身為吳郡富春人的孫權,確實不能做揚州牧。
    漢帝劉協隻要再任命…隨隨便便1個其他州之人為揚州牧、再將孫權明升暗降為3公9卿,孫權如果不抗旨,就不得不挪窩。
    漢帝劉協的聖旨,孫權敢抗旨不遵嗎?
    當然敢。
    因為劉協如今與傀儡無異。孫權隨隨便便找個理由,抗也就抗了,沒什麽大不了。
    然則,問題的關鍵在於…
    站在劉協背後、如今即將得手荊州的趙旻,孫權敢不敢惹?
    孫權隻要敢抗旨不遵…
    恐怕趙旻要的,就是孫權抗旨不遵。
    因為如此1來,趙旻便師出有名。
    那麽問題來了…
    你孫權是要堅決抵抗趙旻,還是要乖乖遵旨、回許都做個平安富貴大閑人呢?
    這才是諸葛亮想要的答案。
    這也是孫權始終在回避的答案。
    諸葛亮這1番舌戰,可謂咄咄逼人。
    然而…
    直至此時,孫權仍對此避而不答。
    【作者題外話】:接著上1章繼續為您說。
    呂範在東吳集團中地位奇高,不僅位極人臣大司馬),連6遜、全琮這種兼備“世家”與“主婿”雙重身份的豪門公子都不得不對呂範“修敬虔肅”。呂範晚年4行僭越而恩寵愈隆,甚至福蔭子孫其子呂據進入了顧命大臣的輔政班子),這與呂範本人“恰到好處”的個人能力有關。
    呂範)性好威儀,州民如6遜、全琮及貴公子,皆修敬虔肅,不敢輕脫。《吳書呂範傳》
    孫)權疾困,召諸葛)恪、孫)弘及太常滕胤、將軍呂據、侍中孫峻,屬以後事。《吳書諸葛恪傳》
    1言蔽之,呂範具備1定的軍、政能力,但其能力又不會超出君主的心理閾值,即“功高而不震主”;
    加之呂範對孫氏兄弟曾有救母之恩,具備異姓宗室般的特殊地位,因此他獲得異常的聖眷恩寵,便也順理成章。
    按《範傳》,傳主親自指揮的戰鬥寥寥無幾,大部分參戰記錄都是“從征”、“從討”,以副將、偏軍的姿態活躍於沙場;或“督”某軍進行戰鬥,描述上與魏之夏侯惇、辛毗等人頗為相似,即以元老身份赴前線穩定軍心。
    最為吊詭的記載,便是魏黃初3年、吳黃武元年222)呂範都督諸軍“以舟師拒曹)休”,結果1敗塗地,“船人覆溺,死者數千”,狼狽潰走。
    呂)範督徐盛、全琮、孫韶等,以舟師拒曹)休等於洞口……時遭大風,船人覆溺,死者數千,還軍,拜揚州牧。《吳書呂範傳》
    按理,喪師辱國,其罪當誅;結果呂範還朝之後,不僅未受處罰,還從丹陽太守遷為揚州牧。
    之後其性格缺陷愈發明顯,奢靡僭越,無所顧忌,又屢屢得到孫權的寬宥回護。
    其居處服飾,於時奢靡,然勤事奉法,故孫)權悅其忠,不怪其侈。《吳書呂範傳》
    呂範病重之際,孫權遣使者“追贈印綬”;呂範死後,孫權“素服舉哀”、“言及流涕”,甚至在祭祀規格上破格使用諸侯之禮,對呂範“祀以太牢即牛、羊、豕3牲俱全)”,寵溺程度令人瞠目。
    呂範)疾卒。孫)權素服舉哀,遣使者追贈印綬。及還都建業,權過範墓,呼曰:“子衡!”言及流涕,祀以太牢。《吳書呂範傳》
    實際就孫權在“南魯之爭”,也就是“2宮案”中的殘酷表現來看,此人性格中存在相當陰暗的1麵,甚至可以泯滅人性誅戮親子魯王孫霸),其心術險惡如此。
    虎毒尚且不食子,孫權…簡直令人發指!
    然而就是這個猜忍無情的孫權,麵對呂範的種種僭越行徑時,卻1反常態,耐心地回護、提攜、照顧,甚至將呂範比作“身無夷吾之失”的當代管仲,最終逼得東吳群臣緘口,“告者乃不敢複言”。
    可見孫權確是將呂範視作骨肉至親,了無嫌隙。
    呂範)服飾僣擬王者。孫)權曰:“昔,管仲踰禮……無損於霸。今呂)子衡、賀)公苗,身無夷吾之失管仲字夷吾)……何損於治哉!”告者乃不敢複言。《江表傳》
    下1章咱們繼續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