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憑戰績說話

字數:4669   加入書籤

A+A-


    數日之後。
    駐守碭山的李晟獲悉李抱玉在來支援自己的途中遭遇慘敗,方才明白史思明將計就計,利用自己的孤軍深入圍點打援。
    “唉……是我誤了李抱玉啊!”
    李晟扼腕歎息,自責不已,“不過,我一定會替戰死的將士們報仇雪恨!”
    因為投入的兵力有限,叛軍對碭山的圍困並不嚴密,仆固懷恩派遣的使者悄悄潛入城內,把書信呈給李晟。
    “節帥沒有怪你,趕緊設法突圍吧?”
    鄂倫多斯生怕再節外生枝,恨不得跪下給李晟磕一個,求他執行仆固懷恩的命令。
    “節帥隻是說讓我突圍,卻沒說讓我朝哪個方向突圍,我要去鄆州巨野!”
    李晟這次沒有抗命,盯著輿圖觀察了半天,做出了一個出人預料的決定。
    鄂倫多斯不解:“我的小祖宗,節帥的主力在西麵,你跑北麵的巨野做什麽?”
    李晟堅定的道:“去平陰偷襲阿史那承慶的後背,打叛軍一個措手不及,替李抱玉麾下的將士報仇雪恨。”
    “得先問問節帥的意思吧?”
    鄂倫多斯欲哭無淚,這小祖宗真是太能折騰了,還讓不讓人活?
    “監軍是不是還想讓我把你捆起來?”
    李晟擼了擼袖子,壞笑著警告鄂倫多斯,“節帥隻是說讓我放棄碭山突圍,但卻沒說讓我朝哪個方向突圍,我去巨野也不算違命。
    巨野距離平陰隻有兩百多裏路,我從背後偷偷的敲阿史那承慶一悶棍,說不定能幫杜希望大總管破局,到時候也算是將功贖罪。”
    鄂倫多斯想了想,便不再阻攔:“杜希望是河東道行軍大總管,與我們不是一個軍團,他打了勝仗也沒我們的好處啊?”
    李晟嗤之以鼻:“你這就目光短淺了吧?咱們都是大唐的軍隊,就應該同氣連枝,豈分彼此?”
    鄂倫多斯無奈:“看來我是改變不了你的決定了,小李將軍不僅武藝高強,這嘴上的功夫也是了得。”
    製定好了策略,李晟當即下達了突圍的命令。
    熬到半夜三更,一萬八千唐軍潮水般湧出,舍棄了營寨朝西北方向突圍。
    李晟策馬在前開路,銀槍到處無人能擋,殺的叛軍猶如波開浪裂,迅速衝開了一條出路。
    突圍之後,李鐵在前引路,李晟斷後,率領被圍困了七八天的唐軍揚長而去。
    史朝興與薛忠義獲得消息後急忙尾隨追襲,都被李晟殿後殺退,燕軍不敢追的太緊,綴在後麵遠遠咬著。
    就這樣追了將近一天,叛軍才發現不知不覺間,這支唐兵竟然進入了鄆州境內,也不知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史、薛二人唯恐遇上埋伏,不敢再追,收兵退回碭山,任由李晟率領唐軍揚長而去。
    三日之後,這支唐軍進入了巨野縣境內,便看到了眼前一望無際、波光嶙峋的“巨野澤”。
    “巨野澤”又被稱作“大野澤”,為上穀九澤之一,位於後世的山東省菏澤市境內,南北長三百多裏,東西寬一百多裏,為北方第一大湖。
    自隋唐往後,因為黃河多次決堤導致地麵不斷被抬高,“巨野澤”到了宋朝時期逐漸退化成了“東平湖”,也就是八百裏水泊梁山所在。
    公元740年的巨野澤還是波濤浩渺,一望無際。
    一萬八千唐軍沐浴著涼爽的春風,晝潛夜行,又用了兩天的時間,悄無聲息的進入了濟州南部的平陰縣。
    阿史那承慶為了支援齊州,率領一萬叛軍屯兵平陰城下,與百裏之外的曆城守軍前後呼應,把杜希望的五萬唐軍夾在中間,讓杜希望無法集中全力攻城。
    每當杜希望圍攻曆城的時候,阿史那承慶就從背後騷擾唐軍,迫使杜希望分兵應戰,而城內的燕軍趁機殺出,讓唐軍腹背受敵,很難占到便宜。
    而當唐軍來追襲的時候,這支燕軍又退回平陰城內,等著唐軍來圍城攻打。
    一旦唐軍圍攻平陰,齊州城內的燕軍又從背後偷襲唐軍,如此來回拉鋸,讓杜希望一時間束手無策,拿不出破敵之策。
    阿史那承慶及麾下的將士陶醉在這種放風箏戰術之中,慢慢的忘了這世界上的唐軍並不是隻有杜希望的這一支兵馬,危險正在悄悄來臨。
    此刻已是三月底,天空繁星璀璨,田間蟲鳴啁啁。
    李晟率領唐軍悄無聲息的迫近燕軍大營,挑開鹿角,砍翻寨柵,大肆掩殺起來。
    燕軍兵少,在突然遇襲的情況下軍心大亂,很快被唐軍四麵放火,將大營付諸於大火之中。
    倉促迎戰的阿史那承慶穩不住陣腳,隻能率領數十名親兵冒死突圍。
    唐軍掩殺至天亮,俘獲燕軍五千,斬殺五千,將這支人馬幾乎全殲,主將阿史那承慶僅以身免。
    當朝陽從東方升起的時候,燕軍大營的灰燼方才逐漸熄滅。
    渾身血漬的李晟立馬橫槍,抹了一把臉頰上的煙灰,笑問鄂倫多斯:“鄂倫監軍,此戰如何?”
    “我服了!”
    鄂倫多斯心服口服的豎起了大拇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晟大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這裏麵也有你的功勞,正是你對本將的支持,我們才能並肩立功。”
    “嗨嗨……小將軍別捧殺我了。”鄂倫多斯撓著頭皮,不好意思的憨笑。
    李晟道:“還得勞煩監軍去一趟寧陵,向節帥報告巨野之戰的結果。如何才能不讓節帥發火,我想監軍比我更熟悉節帥的脾氣。”
    “包在我身上了。”
    鄂倫多斯胸有成竹的翻身上馬,帶了數名隨從揚鞭向南而去。
    李晟隨後引兵進入平陰城,任命了一位新縣令,出榜安民。
    唐軍一邊在城內休整,一邊收編俘虜的燕軍。
    從前都是大唐的子民,哪有解不開的血海深仇,李晟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把這些俘虜馴化成大唐的戰士。
    同時,李晟又給杜希望和長安分別修書,報告平陰大捷的喜訊。
    這一戰全殲阿史那承慶的一萬叛軍,算是給李抱玉的碭山之戰報了仇。
    終於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進攻齊州了,杜希望接到消息後笑逐顏開,對年輕的李晟讚不絕口,派人往平陰送了一萬石糧食以示嘉獎。
    從平陰到寧陵隻有五百裏路程,鄂倫多斯快馬加鞭,隻用了一天半就來到了仆固懷恩的大營,向這位河南道行軍大總管稟報了李晟奇襲平陰的戰況。
    “這小子真是驕傲啊!”
    實事求是的說,仆固懷恩對於李晟不把自己放在眼裏的行為很是惱火,但李晟實打實的功勞又擺在眼前。
    雖然偷襲碭山是他自作主張,但也確實把局勢攪渾,讓局勢產生了變化。
    在偷襲碭山戰役中,李晟僅以兩百多人的傷亡就擊潰了三千叛軍,至於李抱玉遇伏折損了八千人,那要算在李抱玉用兵不慎的頭上,肯定不能算李晟的過錯。
    李晟神出鬼沒的北上齊州,一舉全殲阿史那承慶麾下的一萬人馬,你能說他這場戰役打的不對?
    戰績實打實的擺在這裏,仆固懷恩隻能閉上嘴巴,鬱悶的修書勒令李晟率部離開平陰,南下馳援被困在楚丘的李抱玉。
    就在前幾天,李晟率部從碭山突圍,不知所蹤。
    史思明臨機應變,命史朝興、能元皓、薛忠義圍困楚丘縣城,把李抱玉的兩萬人馬困在城內,讓田乾真率部在外圍設伏,企圖重演“圍點打援”的一幕。
    但讓史思明沒想到的是,李晟突圍之後並沒有跑去投奔仆固懷恩,而是北上齊州奇襲了阿史那承慶,這就讓他有些刮目相看。
    中原大地的戰局依舊焦灼,唐軍與燕軍誰也占不到便宜,勝利的天平暫時沒有傾斜的跡象。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