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巡視章華學宮

字數:3756   加入書籤

A+A-


    章華學宮搬入新都已經有十幾年了,但熊章到學宮的次數確是屈指可數,不是熊章對學宮不重視,而是確實太忙了。
    今日終於抽出了時間,熊章帶著幾名護衛穿著便服就來到了章華學宮。
    章華學宮作為楚國最頂尖的學宮,門前自然是有甲士值守的。
    “學宮重地,非本學宮的學子和博士入內可往左邊登記”,在熊章等人來到學宮大門前時,值守的甲士冷聲對熊章等人說道。
    “子驍,你去登記吧”,熊章麵對甲士的阻攔,他沒有生氣,而是對身旁的宋武吩咐道。
    “你怎麽知道我們不是學宮的人?”,熊章手中輕輕的搖著折扇,笑著對眼前這個二十多歲的甲士問道。
    這麽甲士雖然不清楚熊章等人的身份,但從他們的穿著和氣勢來看,肯定也是非富即貴,所以在麵對熊章的詢問,這甲士也沒有繼續冷著臉,露出一道笑意說道:“某在學宮已經值守了三年,對於學宮的學子和先生雖然不全都認識,但也混了個臉熟,先生你不僅臉生,而且也沒有學宮內教習們的那種氣質”。
    “學宮內的教習有什麽氣質?”,熊章笑著再問。
    “嘿嘿,某說不上來,但就是覺得你跟他們不一樣”,甲士想了一會兒,搖著頭如實說道。
    “你可參加過戰鬥?”,熊章看著這甲士問道。
    “某倒是想去,給後人搏一個爵位,但家裏老娘不讓,說是戰場危險,我娘怕我死在戰場上,所以某就沒有去”,那甲士不好意思的說道。
    在楚國,幾乎人人以參軍為榮,參軍之後又都想上戰場,不僅能殺敵立功,也能加官進爵,像他這種因為怕死而沒有上過戰場的倒是極少。
    “嗬嗬,你倒也實誠”,熊章對對這個麵相憨厚的甲士說道。
    那甲士也憨憨一笑。
    就在這時,宋武已經完成了登記,學宮門前的小吏已經查看過熊章等人的身份信息之後就放他們進去了。
    熊章這一行人的身份信息上的名字雖然是假的,但戶籍證明可都是從戶部開具的,戶籍完全就是真的。
    章華學宮雖然看著高大上,但楚人想要進去參觀卻沒有什麽門檻,隻需要提供戶籍證明即可,若是國外的士子想要參觀,那肯定是進不來,不過若是想要進來求學,那也要外交部出證明,辦理一個楚國戶籍參加入學考試才行。
    現在國外士子直接就讀章華學宮的便利早就廢除了。
    所有人要進章華學宮的士子,不論國內國外,都需要參加入學考試,合格了才能進。
    除了一些購買學區房的人,購買學區房的家族每十年就有一個入讀章華學宮的名額。
    這是襄郢剛建好的時候,推出學區房這個政策的時候就已經定好了的。
    所以當初的學區房才會賣得那麽貴。
    但當初購買學區房的人現在可是賺大了,隨著越來越多的士子想要報考章華學宮,所以顯得每個章華學宮的入學名額十分珍貴,學區房的價格比起當初已經翻了好幾倍,最小的一套三室小院已經達到了五百萬錢,當初不過一百萬的價格啊。
    當然縱然價格漲得這麽離譜,但還是不會有人出售,因為每十年就有一個學宮的名額,是分明就是能保住家族長期興盛的重寶,哪裏能賣?
    有沒有買到學區房的官員表示學區房政策不合理,且這種聲音還很大,但也僅此而已了,並沒有取得什麽效果。
    推出學區房的時候,政策就已經很清楚了,大楚銀行還很貼心的推出貸款服務,但很多人已經沒有這個眼光和膽氣,現在後悔又有什麽用。
    熊章當初為了修建新都,國家財政早就入不敷出,這才會推出學區房來,光是出賣這些學區房所得之利就收回了大半的建都消耗。
    “拜見王…”,熊章看到匆匆而來正要拜禮的昭信,連忙擺手,說道:“叫先生即可”。
    “見過先生”,大理寺卿兼任章華學宮祭酒的昭信拱手道。
    上一任章華學宮的祭酒乃是卜子夏,卜子夏升入理政殿之後,章華學宮的祭酒之職就由昭信兼任。
    所以昭信也成為了下一任理政大臣的熱門人選。
    但也不是絕對,當初的孔子和顏回都是擔任過章華學宮祭酒的,但這兩人卻沒有擔任理政大臣。
    “先生今日怎麽到學宮來了?”,昭信小心的問道。
    “怎麽,你不歡迎?”,熊章瞥了一眼昭信笑問道。
    “先生能來章華學宮是學宮的榮幸,怎麽會不歡迎”,昭信連忙解釋道。
    “今日乃是微服私訪,就由你這個祭酒陪我在學宮走走吧”,熊章笑著說道。
    因為是靠近學宮大門這邊,所以來往的學子和教習們寥寥無幾。
    “現在是上課時間,所以學宮之中沒有什麽人走動”,昭信見熊章的目光正四處打量,於是解釋了一句。
    “你平日待在學宮的時間多不多?”,熊章一邊看一邊隨口問道。
    “臣平時都是上午待在大理寺辦公,下午才會到學宮這邊,倒也不耽誤”,昭信笑著說道。
    說話之間,熊章他們已經走到禮學院這邊來了。
    “禮學院?”,熊章看了一眼禮學院的門牌,臉上露出幾分笑意,說道:“走,進去看看”。
    熊章說著就已經往禮學院的教舍走去,昭信幾人也連忙跟上。
    “禮學院平日教導的課程都有什麽內容啊?”,熊章好奇的對昭信問道。
    “禮學院學習的內容很多,有周文王的《周易》,《詩經》,有孔子著寫的《春秋》、《尚書》,《禮》,有顏回等人編寫的《論語》、《楚辭》等課程,遠比其他學院的書籍要多,但其他學院更注重案例,各有優劣”,昭信一邊在前麵引路,一邊低聲向熊章解釋道。
    熊章隻是笑笑,沒有做點評,論引經據典,哪個流派能比得上儒家呢,隻要是他們學過的,就是儒家的。
    熊章的腹誹不是對儒家的陰陽,而是儒家確實是善於在各學各派的理論進行總結、分析,然後又自成一家。
    要論對諸子百家的兼容性,儒家確實是最厲害的,或許這也跟儒家創始人孔子的經曆有關。
    孔子學過的知識很雜,詩、書、禮、易、春秋等都學習並親自整理過過,求教過的人也有很多,如有老子、魯國樂師師襄子、郯國國君郯子、隱士長沮和桀溺、項橐等。
    所以他創出的學說才會這麽有兼容性。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