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始於河套

字數:5955   加入書籤

A+A-




    飽餐了一頓羊肉泡饃,喬銀下午再和行癡大師他們去考察河套時,當真感覺沒那麽冷了。
    當然,這也和地緣有很大關係。
    河套北方是巨大的殷山山脈,在一定程度上遮擋住了北方的極寒空氣。尤其是在春季,氣流下沉形成焚風效應,有很大增溫減濕的作用。
    因此潢河結凍,大多也隻是冰封了河道表麵。負責開鑿冰層的勞役,一般是沿河床兩側將冰麵鑿開,中間的冰就會慢慢被水流衝走,在南下的過程中碎裂融化。
    鑿下的冰塊,還能保存在地窖中,等夏天使用。也算得上是資源再利用。
    而大戎最希望的,是從河口開始將潢河東引,而不是向南。因此喬銀勘察的還有河口縣以東的地形,包括海拔,山川等相關的內容。
    河口縣以東是河套盡頭,有一片山脈阻攔,山脈之後還有高地。理論上說,想讓潢河從這裏引流違背了自然規律,當然這隻是古代的理論而已。
    “引流並非不可能,歌頭水庫就是截流之後完成的。不過以河口縣東麵的地形,肯定要開山鑿渠,這就需要專家團隊做好精確測量才行了。”
    喬銀大致測算了一下,得出了一個結論。
    對於喬銀的話,行癡自然不會懷疑:“那大人何時能派工程隊來?”
    “這個,恐怕有點麻煩。”喬銀實話實說。
    “這樣的大工程,肯定不是百十個人可以做成的,從工程師到工人成千上萬,而且都是受過正式培訓,修煉過武功甚至道術的!這樣一群人來到貴國,怎麽都不方便吧?再說,工程款項貴國恐怕也難以接受。”
    行癡想了想,也說道:“的確如此。那大人能不能先請專家過來考察,提出幾個預案,待小僧向敝國皇上稟報之後,再作決斷?”
    “當然可以。”喬銀一口答應。
    大致定下方案後,喬銀邊與行癡在河灘邊散步,邊欣賞著塞上雄偉的名山大川。
    不覺夕陽漸落,晚霞漫天,讓巍峨的山脈都呈現出一種壯麗的意境。
    這不由得讓喬銀意興大發,出口吟道:“塞上有河套,潢水抱殷山。煙升石床暖,風落星鬥寒。冬來秋草盡,春歸夏鳴蟬。一渠達燕趙,胡漢兩相安!”
    “好!”
    行癡大師聽了,拍掌讚歎,“好一個胡漢兩相安!大人到底是正科進士,意境不俗。”
    “哈哈,這不過是我的心願而已。”
    喬銀微微一笑,之後又望向了夕陽下的殷山,“大師,殷山之北就是大漠了吧?”
    “是啊……”
    行癡也望向了過去,“大漠再往北,就是北方草原!那裏的苦寒更勝河套十倍,也是遊牧胡人的發源之地。”
    “那草原再往北呢?”
    喬銀不禁又問了一句,這倒把行癡問住了。
    行癡說道:“這就不清楚了,小僧隻從文獻上看到過,再往北就是真正的極寒地獄了。別說是武聖,隻怕人仙都不能在那裏生活。”
    “但這片土地,應該很大吧?”
    喬銀現在環遊了世界,對世界就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
    無論是從大肅去往新大陸,還是向西到達天竺,距離都超過十萬裏。而從西方到達新大陸,距離更是超過二十萬裏,這個世界是何其廣大?
    如果大地這個“球”不是太扁,那麽從赤道向南北兩極,同樣都有超過十萬裏的距離。
    也就是說,人類現在活動的區域,隻是回歸線附近的溫暖地帶。整個世界至少還有八九成的土地沒有開發,甚至荒蕪人煙。
    想到這裏,喬銀不禁問道:“大師,若是有真火炎龍,我們是不是能緩解苦寒,開發北方呢?”
    “什麽?”
    行癡一愣,隨後搖了搖頭。
    “大人唐突了!真火炎龍需要十二萬九千六百信徒,以純粹的香火願力才能凝聚出一條!一個地方若能生活這麽多人,那就證明不需要真火炎龍他們也能生活,真火炎龍無非是改善條件而已,關外就是如此;如果離開真火炎龍就活不了,那這最初的信仰之力如何凝聚呢?”
    說著,他說道:“這就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喬銀卻說道:“我覺得吧,隻要有信仰,很多事情都是可以想辦法實現的!當然這種信仰絕對不是古代那種愚昧的信仰,而是真正開明,開放的信仰。”
    “哦……”
    行癡聽了,方才記起大肅已經能凝聚陰陽二氣龍了,對喬銀的話倒是產生了一點興趣。“喬大人為什麽突然對開發北方的土地感興趣了?”
    他當然知道,喬銀並不是想打大戎的主意。
    “因為西方人要打過來了。”
    喬銀很坦然地說道,“我去過西方,對他們有一定了解,那裏的人侵略性極強,而且文明發展並不在我們之下!北方苦寒之地的確沒用,但我們不能拱手讓給他們,所以一定要想辦法先站住腳跟。”
    說著,他用手在空中劃了一下,以精純的法力留下了一道左高右低的曲線。
    try{ggauto;} catc101nove.come="margin: 0px auto;">
    “整片大陸,從西至東,是從暖到冷的氣候;西方人如果慢慢發展,慢慢克服,就能順著這條線長驅直入,直到切斷我們北上的路線!所以我們一定要搶在他們前麵,克服一切困難將這條路線拿下來。”
    說著,喬銀望向了行癡,誠懇地說道:“這些事,希望大師能轉奏貴國陛下!他能一舉收複西域,胸中必然有雄才,不然我也不敢如此直言。”
    “好,小僧一定向皇上陳奏。”行癡點點頭。
    喬銀說道:“千裏之行,始於河套!我相信您也希望早日看到河套繁榮的那一天。”
    “阿彌陀佛!”
    行癡雙掌合十,“願如喬大人所言,小僧期盼之極。”
    二人說著,太陽不覺落山。天色漸黑,北風呼哮,工程上的勞役們也都下差回營,喝酒吃肉取暖。在這種地方的勞役,夥食是不會虧待的。
    行癡也請喬銀回了衙門,再次擺灑招待。
    ……
    在河上縣一連住了多日,喬銀其間考察當地的水文地貌,風土民俗,也和行癡交流武功和道術。
    完顏康和行癡為了得到陰陽道經,拿出了最為珍貴的神玉王鼎,喬銀自然不會吝嗇。不光是武學,道術,就連真數千手這樣的忍術也願意拿出來探討。
    在喬銀的心目中,大戎比東瀛還是要親近一些的。
    喬銀出使東瀛,哪怕是水門這樣正直的忍者,聽到風吹草動也寧信其有。這就是國與國之間的不信任。反觀到了大戎,人家好酒好肉的招待,這就是差距。
    而且行癡和完顏康都是修士中的大家,和他們交流的裨益自然不會小。
    經過此番會晤,兩國關係又有了增進。臨行時,行癡和總督等官員都為喬銀送行。
    辭別了行癡,喬銀一路南下,重新躍過山河四省抵達遼陽。在遼陽港口拜會了大戎水師,拿出顏郡王書信,果然借到了那艘東瀛鋼鐵巨艦。
    這樣的巨艦,喬銀可不能直接帶走。
    不過此時正值洋務衙門試航,自然早有準備。膠東省早就駐紮了一個部曲的海員在此待命,隻等接到消息,就和喬銀一同登艦做了交接。
    大戎承諾將戰艦借給大肅兩年,大肅也承諾在再派使臣去河套考察。
    然後,喬銀便安排洋務衙門的人試艦返回泯南,自己則先回到了直隸京師。
    如今,膠州府和京珒地區也融合出了陰陽二氣龍的氣蘊,大肅的氣候開始有了根本性的保障。
    不過銀京現在正舉辦會試大典,皇帝每天事務繁忙,無暇分身。喬銀也沒去打擾,而是悄悄來到皇宮,先和皇貴妃見了麵。
    皇貴妃是大戎人,有些事和她說反而更方便。
    ……
    “總之,我們兩國現在有了合作,我們給大戎提供水源,還把陰陽道經贈給了他們;大戎給了我們神玉王鼎,還把東瀛戰艦借給了我們。隻要順利,以後可能還要過去幫他們治理河套,興辦產業,真正開始南北融合。”
    “這可太好了。”
    望海小築內。皇貴妃聽著喬銀帶回的消息,顯得頗為欣慰,畢竟大戎是她的娘家。
    喬銀看著麵前的皇貴妃,由衷表示慶賀:“恭喜娘娘,終於渡過四次雷劫!”
    “這多虧你帶回的陰陽道經。”
    皇貴妃微微一笑,“我雖然參悟得不深,但也受益良多!等我恢複元氣,真正將五行丹煞與神魂半融合,遇上人仙也有自保之力了。”
    之後她問喬銀:“你什麽時候能渡六次雷劫?”
    “還差一點。”
    喬銀對自己的情況自然也很清楚。
    “六次雷劫不同於以往,自身越強,雷劫反而越強!這對於有大奇遇的修士反而更加不利。有道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我必須積累到遠超六次雷劫的力量,才能一舉渡過!否則再次失敗,恐怕就是自己的死期。”
    “這話不假。”皇貴妃修為不低,自然也深諳此道。
    喬銀變得更強,也不能增加渡雷劫失敗後生還的概率。隻有等肉身真正修到人仙,將力量完全鞏固下來,這才是最為穩妥的道路。
    “對了,皇上最近怎麽樣?”
    “皇上自然是吉祥了。”
    說起皇帝,皇貴妃顯得很興奮,“自從他的武道突破到練髓境界,身體當真一天比一天強!這次會試,是吏部整改後的頭一科,他天天都和駱大學士一起主持會場,真是難得看到他如此盡興。”
    “是啊!六十歲的武道大宗師,說起來老,卻也不算很老。”
    喬銀聽了,心裏也著實欣慰。
    “很多天賦普通的修士,也有年近垂老還是宗師的,最後苦修突破武聖,又增加了幾十年的壽元!皇上的情況其實更好,他是近十年一口氣修煉過來的,隻要不出意外,突破武聖是必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