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院士增選,載入史冊、青史留名!

字數:8244   加入書籤

A+A-


    弱力,是四大基礎力中表現最稀少的力。
    它隻作用於電子、誇克、中微子等費米子,並製約著元素的放射性現象。
    同時,對光子、引力子等玻色子不起作用。
    弱力的存在,可以舉兩個例子。
    一個是放射現象中,β衰變中放出電子和中微子,電子和中微子之間隻有弱力作用。
    第二是費米假設,費米認為從質子到中子的衰變過程,是由於自然界中某種力引起的。
    這個力要比電磁力弱10的11次方倍,但比萬有引力要強得多;隻能發生在四個自旋為二分之一的基本粒子之間;作用力程非常短,幾乎為零,即參與相互作用的粒子彼此一離開,力就迅速地消失了。
    這個力,就是弱力。
    弱力無法把任何粒子束縛在一個複雜體係中,它隻存在於一些粒子發生衰變和俘獲的一瞬間。
    粒子之間一離開,弱力馬上就會消失。
    這樣一種存在性微弱的基礎力,想做研究自然是非常困難,隻能通過一些物理現象去計算推斷其存在的作用。
    粒子碰撞,會在一瞬間存在弱力作用,基礎粒子衰變以及原子核的解體,也會存在弱力的作用。
    所以原子核核力拆分反應過程中,必定存在大量弱力的作用。
    舉例來說,弱力直接參與中子到質子的衰變,是‘中子→質子+電子+中微子’。
    中微子,就是弱力的體現。
    當存在弱力的大幅度影響,並導致實驗產生數據偏差時,想要從理論進行分析就很難了。
    原有的物理,弱力信息研究的也不多,好多都是定義或計算的推斷,而源點物理,根本沒有方向性、係統性的研究。
    張碩所完成的基礎力關係模型,包含的主要是電磁力、引力、強力,並論證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
    弱力,實驗都很難進行。
    在沒有實驗基礎的情況下,進行弱力的研究,也根本無法進行實驗驗證。
    現在,有些出乎意料的,忽然有了弱力影響的發現。
    這倒是意外之喜。
    在張碩提出了弱力影響以後,辦公室裏的人認真的討論了一番,每個人都感覺收獲很大。
    比如,廖振宇、鄧傳鑫,他們都有源點物理的研究,因為可以順著去思考解析,聯係一些物理特性,闡述弱力對於實驗結果的影響。
    張碩建立好了任務,但任務內容是解析弱力在實驗中的影響,並不牽扯基礎的理論。
    B級任務,也隻能探索到產生波動偏差的原因。
    更精細,就很難了。
    當牽扯到從未研究過的弱力,任務難度可提升為S級,也就可以理解了。
    如果完成了S級別的任務,應該已經可以從基礎力關係出發,對弱力進行解析。
    這樣的研究再進一步,就可以研究弱力和其他三大力的關係,對於完善基礎的關係模型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他沒有直接提升任務難度,決定暫時隻是放著任務,並不著急去研究。
    混亂力場實驗會進行很多次,一步步慢慢來,再根據實驗數據分析,循序漸進就可以完成研究。
    在完成了新一輪實驗以後,張碩也返回了蘇東市。
    佟智國團隊還在忙碌於設備製造。
    下一輪混亂力場實驗,也還需要等上一個多月,甚至可能是兩個月以上。
    處在年中階段,也沒有什麽會議要參加。
    生活倒是清閑了一些,可以安穩的待在蘇東,待在源點論研究中心,要做的隻是準備新一次源點論國際會議。
    新一次會議是在東港舉行,由東港大學、東港理工等幾家高校,聯合科學院理論物理中心承辦。
    之所以這麽多機構聯合承辦,是因為源點論研究起步時間短,單獨一家機構很難找出那麽多源點論方向的學者。
    理論物理,本來就是人才稀少的領域。
    源點論相關的實驗研究,大部分人才都在源點論研究中心和高能所,即便是科學院物理中心也沒幾個學者敢說精通源點論,更不用說有什麽突破性研究成果了。
    不過張碩對於新一次的會議還是很期待。
    近兩年時間裏,源點論被全世界所接受,與之相關的實驗團隊都有幾十個,包括引力技術的研究,包括一些高能物理研究,相關理論內容發展速度也很快。
    每過一段時間,國際上就有好多相關論文出現。
    雖然很少能看到驚豔的研究,但有一些學者把源點論和量子物理、粒子標準模型聯係在一起,發布的論文還是很有意思的。
    另外,天文物理方向,有些天文物理學家把源點論和宇宙現象聯係在一起,也發表了不少論文,有的還破解了‘天文之謎’。
    這些都是近來發展的成果。
    現在要舉辦國際性會議,肯定會有很多最新成果發布,其中也許就有讓人驚豔的研究。
    張碩才剛回到蘇東,就接到了羅勇軍的電話,接聽後對麵就傳來誇張的喊聲,“回來了!”
    “……剛到。”
    羅勇軍直接道,“我聽雙悅說了,她正好來學校這邊,你有時間也來一趟數院吧!”
    李劉雙悅和張碩在一起很久了。
    她依舊擔任助理工作,但也隻是張碩的助理之一,平日都是在源點論研究中心工作。
    蘇東大學這邊,李劉雙悅掛職副研究員,但也隻是一個虛職,畢竟要照顧張碩的工作,她還是準備轉行政崗位。
    張碩也很感動李劉雙悅的付出,已經考慮終身大事問題,隻不過一直以來太忙了,到處奔波到處跑就耽誤了生活。
    蘇東大學,已經有段時間沒來了。
    校園環境依舊。
    暑假時間的校園顯得空曠一些,但足球場、籃球場周邊卻熱鬧非凡。
    張碩慢悠悠的走著,但感受也和原來不一樣了。
    路上每一人都會看過去。
    有些學生見到他馬上揮手打招呼,有些則幹脆忍不住喊了一聲,“張碩!是張碩!”
    “真是張碩教授!”
    “我進了學校三年,還是第一次看到張碩教授……”
    “真年輕啊!”
    小女生的討論聲音不小,讓張碩都不用摸了摸臉頰,心裏忍不住感歎一句,“三十了。”
    “再過幾年,就能趕上前世了。”
    有些人三十歲隻剛誌於學,性格沉穩下來;而有些人,三十歲已經是知天命之年。
    年齡並不代表什麽,但每到一個年齡段還是會有頗多的感慨。
    現在的感觸就和原來不同。
    當走在路上的時候,就總是會被認出來,然後就有一大堆討論,還有人尖叫的喊出聲,就像是看到某個大明星一樣。
    張碩倒是希望低調一些,但想低調已經不可能了。
    他身後總是有幾個便衣,再遠一些甚至有持槍警衛。
    這些人圍在身邊,不管走到哪裏都會與眾不同。
    張碩才剛走過體育場的時候,就被兩個教職工看到了,也不知是什麽學院的教職工,就一路‘護送’著他去了高院。
    有一個中途問了一下張碩,還拿起來了幾張合影……
    估計朋友圈馬上就發了吧。
    張碩苦笑的走進了高院樓,到門口就聽到大辦公室傳來羅勇軍的大嗓門,“怎麽不可能?這次真有可能!”
    “跟你們說,有機會。”
    “而且,說這個也沒用,我也不在乎,我能進了名單,還有這麽個學生,此生無憾啊!”
    “百年後,汝等都會化作一抔黃土,獨留吾以碩師之身份載入史冊,青史留名!”
    “……”
    辦公室裏傳來一陣大笑。
    張碩在門口聽的直咧嘴,趕緊推門進去,打斷了這個就差把臉摔在地上的‘碩師’。
    “張碩!”
    “回來了!”
    辦公室裏人都看見門口,見到張碩馬上熱情起來。
    李劉雙悅也在,她走過來接過張碩手裏的東西,關心道,“怎麽樣?累嗎?”
    “還行,沒什麽累的。”
    “他們正說著呢。”李劉雙悅小聲道,“院士增選。”
    “我?”
    張碩知道今年的院士增選,好像他也被提名了,隻是因為太忙沒關注過。
    “不隻是你,還有羅老師,李老師,你們三個都進了院士候選名單。”
    李劉雙悅簡單說了一下。
    院士增選兩年進行一次,今年蘇東大學數學院提名三個人,分別是張碩、羅勇軍以及李偉華,他們都通過了第一輪評審並進入了院士候選名單。
    數學院提名,評的自然是數學院士。
    張碩進入候選名單並不意外,甚至可以說,他已經提前鎖定了一個數學院士名額。
    以他的成就和聲望來說,學部會議的終選肯定是能通過的。
    羅勇軍、李偉華也被提名,並通過了候選人的初審,已經以院士候選的身份被公示。
    他們能夠一起被提名,並成為候選院士,也和突出的數學研究貢獻有關。
    直白來說,NS方程問題。
    NS方程問題,也就是七大數學猜想之一,是張碩團隊解決的,團隊的其他兩名成員就是羅勇軍、李偉華。
    在相關研究學術報告,以及最終發表的論文,都有羅勇軍和李偉華的參與。
    當然,兩人也有其他成果,但相比NS方程問題,也隻能算是螢螢之火,根本無法與皓月爭輝。
    當張碩正和李劉雙悅小聲說話的時候,辦公室已經重新‘吵’了起來。
    “我剛才就說了,能不能選上無所謂,但你們可別說沒有希望!”
    “我可是和張碩一起完成了蒙日安培方程邊界拓展,那麽大的研究、我的項目!”
    “NS方程,不用說了吧?這個成果放上去,誰能比?”
    “今年的評選,我肯定也有機會。”
    在羅勇軍得意洋洋說著的時候,就聽到了個拆台的聲音,“但問題是不管蒙日安培方程,還是NS方程,大家都覺得是張碩,和你的關係不大……”
    開口的是孫興利,他一直以拆台羅勇軍為樂趣所在。
    “怎麽能沒關係呢!”羅勇軍頓時急了,研究上,他可是做了很多工作。
    “你做沒做不重要,問題是,大家就這麽看。”
    “額~~”
    羅勇軍被一句話堵得難受,滿是傷神的歎道,“學生太優秀,讓我這個老師黯然失色啊!”
    張碩則站出來支持了一句,“NS方程問題上,羅老師和李老師確實做了很多工作。”
    “大部分數學論證,都是他們做的,我主要是提供方向和思路。”
    “方向和思路才最重要!”孫興利馬上道,“那些什麽數學論證……”
    “行了,大利!”
    譚友銘趕緊笑嗬嗬的打斷,“可別氣羅教授了。”
    “我沒事、沒事!”羅勇軍滿不在意的擺手,“讓他說多說幾句,我正考慮把他藏私房錢,買新一代psp的事情告訴童老師。”
    孫興利已經和童傑結婚了,據說生活的很美滿。
    比如,打電腦遊戲的時間大大降低。
    再比如,生活也開始變得有規律,很少能看到一天悶在辦公室不出門,總是被催著出去鍛煉。
    再比如,買個遊戲機也要偷偷摸摸……
    總之,婚後很幸福。
    孫興利似乎對羅勇軍的話完全不在意,馬上反駁道,“買個PSP怎麽了?這我怕什麽!”
    “你說,你說去吧!”
    “而且,你就沒私房錢,老羅,我也和嫂子去說,你肯定有!”
    “你嫂子她信我!”
    羅勇軍完全不在意,清風拂麵般說道,“早上我手機上的四百塊都被轉走了兩百。”
    “就還兩百,我怕什麽!”
    “……”
    “……”
    所有人都沉默了。
    等跳過話題之後,一行人也開始說起了院士增選,主要話題人物還是張碩。
    “那些物理學院的,也要幫你提名什麽周剛、楊海峰,我當時就和他們大吵了一架!”
    “發動高院所有人,和他們去講講道理!”
    “張碩,你說對不對?你是數院的人啊,再怎麽也應該是數學院士!”
    羅勇軍說完,其他人也跟著說了起來。
    張碩倒是聽過這件事,好像是說物理學院的院士打算給自己提名,後來又聽說數學學院也提名,他就選了數學學院。
    現在才知道,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