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提前預定的院士,公開課!
字數:8141 加入書籤
接下來辦公室就談起誰能通過學部投票的事情。
院士增選也是很激烈的。
通過候選提名隻是第一步,後續還進行學部二輪評審,並最終進行學部會議投票。
候選人要拚學術成果,也拚資曆。
如果學術成果非常的突出,突出到比其他人都強上一大截,就是像是張碩一樣,完成國際級的成果,拿到國內第一個菲爾茲獎,資曆就根本不是問題了。
反過來說,成果分不出差異,資曆就有影響了。
羅勇軍才剛上五十,隻擔任博士生導師幾年,資曆相對還是要差一些的。
學術成果倒是很驚豔,還包括了NS方程問題,但因為主研究人是張碩,他的貢獻有多少,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李偉華的情況也類似。
這方麵,也有張碩個人帶來的影響。
如果完成NS方程問題以後,張碩在學術領域並沒有其他重要成果,很多人就會認為羅勇軍、李偉華的貢獻很大。
但是,張碩的學術表現太驚豔。
數學領域完成了那麽多重大成果不說,還引領了新物理方向的研究,開創了源點物理並研究出超越時代的科技。
所以很多學者都認為,NS方程問題研究中,羅勇軍、李偉華隻是附帶的。
隻要,還是張碩!
有一種說法是,“不管誰和張碩一起研究NS方程問題,最終都能完成。”
簡單來說,換誰都行!
這就尷尬了。
當然NS方程問題絕對是超大的加分項,但院士增選的競爭也非常激烈。
今年科學院增選名額有73個,其中數學物理學部分到了18個,但一般來說,通過學部評審的人數要少於增選名額。
數學物理學部的18個名額中,隻有6個是數學院士,評選規定基礎數學方向不少於3人,應用數學方向不少於1人。
按照往年的情況,最終通過評審的數學院士,很難達到拿到的名額數量。
換句話說,成為數學院士的隻有4人或5人,其中基礎數學方向為3人或4人。
現在公布的院士候選名單中,有15名學者都是基礎數學方向,而張碩已經提前鎖定了一個名額,也就是14名學者競爭2到3個名額,可以算一下評上的概率了。
“怎麽算,機會都不大。老羅,你要是今年能評上……”齊誌詳說著停了一下。
羅勇軍眼前一亮,馬上追問,“怎麽?”
“你就請我們吃大餐!”
“沒問題!”
羅勇軍一拍桌子答應下來,還沒等其他人疑惑,他馬上補充道,“咱都是爽快人!”
“我請客,你結賬,!”
“……”
張碩和李劉雙悅一起在大學教師樓的房子住下,第二天也幹脆休息了一天。
一直等到下午五點鍾,才去了高院樓的辦公室,準備履行自己的教學職責開一趟公開課。
公開課是昨天就決定的,上午大學裏已經聽到了消息,數學學院和物理學院的博士生,都可以申請去聽課程。
課程的名字叫做《源點物理——電磁力與引力的關聯》。
課程的標題就很吸引人,直接就是源點物理的內容,主講的還是兩種最常見基礎力的關係。
實質內容就是基礎力關係模型中,電磁力和引力的相互關聯。
課程大部分內容都是已發布的成果,但張碩親自來講依舊非常吸引人,尤其是那些希望能從事源點物理研究,或已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博士生。
不過課程內容相當的高端,即便是很優秀的物理博士,想完全聽懂都不容易。
那些對於源點物理,甚至是《電磁力、引力的理論關聯》有了解的人,都很清楚其數學論證內容有多麽複雜。
課程地點是在兩百多人的大教室。
在課程開始前半個小時,大教室裏就已經人滿為患,其中有一小半是學校的教職工,多數來自數學學院、物理學院,剩下的才是申請聽課的博士生。
源點物理的課程是很吸引人的,張碩講基礎力關係模型內容,就更加吸引人了。
實際上,類似的課程內容是極少出現的。
這主要是因為基礎力關係模型相關的數學解析太複雜、太深奧,各專業從事理論物理研究的學者,才能完全理解其數學內容。
博士生層次上來說,隻有最尖端、最優秀的學生,才能弄懂一部分內容。
不過張碩沒有打算上來就講什麽深奧的數學關聯的問題,他隻是介紹了一下基礎力關係模型,然後做了最基礎的關聯論證。
這畢竟是公開課,是講給學生聽的。
張碩主要還是做大致介紹,當關聯到複雜數學的時候,就隻提上一句,“對這一部分感興趣,可以去看論文。”
即便隻是大致介紹,框架內容也講了一個小時。
之後則是拓展了。
張碩談起了最新混亂力場的實驗發現,“我們在強磁幹涉超子衰變實驗中發現,引力是混亂力場的常態轉化。”
“常態轉化,指的是一直存在的,隻是強度相對微弱。”
“所以我們給出定義,這種常態引力轉化是一種‘弱轉化’的表現。”
“弱轉化,可以舉個例子來理解。”
“比如說,在地球上,無論站在什麽地方都會受到引力影響。”
“強轉化是什麽呢?假設地球上存在一個位置,那裏的引力是地球引力的百倍、千倍!”
“當然,隻是假設,這樣就能理解什麽是‘強轉化’了。”
“國內所做的技術性研究中,引力技術就是一種混亂力場的‘強引力’。”
“我可以公開說一個信息,國內掌握的引力技術可以製造的引力強度接近於地球引力,甚至可能會超越地球引力。”
這個信息說出來,頓時引起教室裏一片嘩然。
輿論上所說的引力飛船、神秘飛行器,都認為是國內團隊製造出來的。
到現在,消息已經確定了。
有能代表準確消息的人士,公開宣布掌握人工製造引力技術,並以此製造出了引力飛船,但卻沒有具體的數據信息。
外界也隻是猜測,所製造出的引力強度很高。
張碩說接近甚至超越地球引力,也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他們感覺數據非常驚人。
“能製造幾分之一的地球引力感覺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地球引力,還能超越嗎?”
“怎麽能超越呢?”
“人工主動製造的引力,竟然能比地球引力還高?感覺好像是違背了科學……”
張碩麵帶微笑,聽著台下的討論聲。
實際上,他並沒有透露什麽保密信息引力,引力技術的強度問題早就已經不保密了。
雖然外界沒有確定的信息,但相關情報機構肯定知道。
引力技術無法大規模應用,和引力技術本身無關,主要是因為能源技術達不到要求。
他示意安靜下來,繼續開口道,“可能有些人,聽到能夠強過地球引力,感覺有些不可信,對吧?”
不少人跟著點頭。
張碩走下台,踱著步講道,“這就是思維的局限性。”
“人類生活在地球,就總是能想到地球,但站在宇宙的視角來說,地球是非常渺小的。”
“在木星麵前、在太陽麵前,地球的引力又算得了什麽呢?”
“整個宇宙,元素都是一樣的,可能存在某些人類未發現的超大元素,但排除這種可能性外,其他元素都是一樣的。”
“所以我們以科技製造出的引力強度,當然不能拿來和地球的對比。”
“也許在未來,不要說地球引力,哪怕是十倍地球引力、百倍地球引力也能製造出來!”
“所以引力技術的強度不應該是以地球為標準,而是以宇宙為標準。”
“引力技術,我們的研究才剛剛走過起點……”
張碩說完引力的話題後,又做出了綜合性的闡述,“在源點物理,又或者是新物理方向上,我們的研究才剛剛起步。”
“現在技術方向上,能夠做到電磁力和引力的轉化,甚至,可能有人知道,電磁力和強力的轉化。”
“未來在理論和技術性探索上,也能實現一些新的轉化,甚至現在想都想不到的轉化。”
“這些都是未來要研究的。”
“在新物理上,還有其他很重要的方向,比如,天文物理。”
“源點理論,再包括其他新物理研究上,和天文學的結合才剛剛起,我看國外有一些相關的研究,有一些很精彩的論述,解決了天文學上的一些問題。”
“但在天文學領域,有很多未破解的問題,其他領域也是這樣。”
“我希望大家能聽到這堂課,對於源點物理、新物理方向有個了解,能夠幫助大家找到未來的方向……”
課程,到此結束。
在眾人的注視中,張碩簡單收拾了一下就走出了教室。
他離開以後,教室頓時變得一片嘈雜,好多人都忍不住大聲討論起來。
“聽聽剛才張碩教授說什麽?引力技術強度對比的是宇宙……”
“現在就製造超出地球引力的強度,以後是不是能製造出黑洞引力一般的強度?”
“黑洞也有大小。”
“我當然指的是銀河係中間的黑洞!”
“那不是無敵了?造個飛船開到木星,直接把木星給吸收了?”
“……”
“這個課太精彩了,我聽懂了大部分,看來還是針對學生的。”
“好多難懂的數學都沒講,都跳過了、太複雜。”
“也沒意義,感興趣直接去看論文就好了。”
“……”
“現在我知道該怎麽寫論文,什麽內容容易發表了。”
“怎麽寫?”
“天文物理和源點論相結合!張碩教授不是說了麽,天文物理和新物理結合的研究很少。”
“把兩者相結合,然後針對一個天文問題胡編亂造的寫,隻要多一些設定,讓底層數學邏輯沒有大的漏洞,誰也不能說研究是錯的!”
“源點物理被全世界重視,這樣的論文很容易發表!”
“……”
這個想法被很多天文物理、理論物理以及基礎數學方向的博士生認可,有些教授、副教授都覺得很有意思。
聽課的收獲很大,講課的收獲也很大。
張碩走出教室以後,還是先去了高院樓的辦公室,他獨自安靜的待了好一會兒,腦子裏一直都在想一個問題。
基礎力關係模型的豐富,主要依靠的是四大力之間的理論關聯。
現在的研究還很少,比如,電磁力與引力的理論關聯,實際上,並沒有完全弄清兩者之間的關聯,隻是理清電磁力到引力的問題,是一種力到力單向關聯的研究。
反過來,引力到電磁力,就沒有任何頭緒了。
基礎力關聯的研究是非常龐大的,每一種關聯要研究透徹都不容易,必須有豐富的基礎,並且做非常複雜的研究。
所以牽扯到和理論相關的研究,不僅僅要完成研究任務,研究過程也是很重要的。
當源點物理逐漸豐富起來,各項研究之間的關聯越來越多,實驗也能發現很多密切的關係。
混亂力場的實驗就是這樣,混亂力場到強力的轉變,檢測卻發現了弱力的影響。
一下子,就牽扯了三個基礎力。
在建立了‘弱力實驗影響’的任務後,他下意識覺得應該先完成研究。
現在則是覺得,不應該為了完成任務而特意去專門做研究,對他來說,一項和實驗發現有關的小研究完全沒有意義,弄清其中蘊含的物理規律才有意義。
“不能因為難度太高就放棄。”
“升級任務難度!”
“慢慢積累……”
他做出了決定,馬上打開任務係統,提升了任務難度到最高級。
【任務難度提升!】
【任務一】
【研究項目名稱:混亂力場實驗波動偏差原理(難度評估:S)。】
【進度:0.372%。】
(任務可取消,當前取消任務需要科研幣數量:0。)
(剩餘進度需要科研幣數量:12000。)
“科研幣需求12000?”
“12000,進度提升一點都需要120科研幣,難度確實高,不愧是S級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