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這種技術簡直不可想象!
字數:8195 加入書籤
信息大樓,正門。
丹尼斯懷特和泰克威爾遜沉默著走下了台階。
等走到前麵的花壇後,丹尼斯懷特還回頭看了一眼,左右觀察了好半天,確定沒有人跟著才長呼了口氣。
麵對威爾遜的怪異眼神,丹尼斯懷特抿嘴道,“我可不願意來這裏,和他們打交道。”
他說完補充道,“但如果能讚助我們的項目,多打幾次交道也沒關係。”
“泰勒,剛才你編的很好。”懷特看著泰勒笑道,“低溫核聚變?實在太有創意了,你是怎麽想到的?”
“編?”威爾遜很不明白。
“不是嗎?”
“當然不是,我本來就是這麽想的,當然我也覺得不可思議,但也許是這樣呢?新物理,連引力都能造出來,什麽都有可能。”
“你說的沒錯。”
懷特肯定了威爾遜的說法,但臉上卻露出不以為然的神色,“新物理什麽都有可能,但前提是不和原本存在的物理有衝突。”
“新物理,人造引力、人造黃金,還有新核技術等等,每一項都是原來沒有的,甚至連想都想不到的,但這些都和原本的物理不衝突。”
“核聚變就不一樣,我們一直在研究,你會覺得低溫核聚變存在?”
他的語氣甚至帶著嘲諷。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威爾遜聳了聳肩,他站定腳步疑惑問道,“但你剛才是讚同的,為什麽?”
“你的說法能夠拉到投資。”懷特滿臉笑容的開口道,“我們的項目已經暫停了,現在急需投資,急需其他的支持。”
“如果能得到政fu支持,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資金,你不希望研究繼續下去嗎?”
威爾遜道,“我當然希望能繼續研究,但如果新核能源可以取代核聚變,研究也沒什麽意義。”
他說著情緒有些低落。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他就被認為是核物理的超級天才,十幾歲就能夠設計核反應堆,還得到了當時第一決策人的接見。
現在才剛30多歲,成為了大項目的研究員,甚至可以說是二號人物,結果發現研究失去了意義?
這種打擊實在太大了。
不過威爾遜早就調整好了心態,新物理方向更有前途,他還足夠年輕,可以進入新的領域。
懷特道,“我不這麽認為。新核能源怎麽樣還不知道呢,而我們的研究有很多成果,我相信,繼續研究是有價值的。”
“我之所以支持你,單純就是為了拿到投資。”
“看呢,他們已經開始考慮了。”
懷特拍了下威爾遜的肩膀,繼續道,“以後再來這裏,或者和其他什麽人聊研究、聊技術,你就繼續抖手,你的學術那很好,或許還可以以此發表個論文,說新物理和核聚變結合,可以實現低溫核聚變,然後以核轉電技直接輸出電力。”
“如果技術能夠實現,就可以用來製造動力裝置。”
“這個技術前景實在太美好了,絕對能說服很多人投資我們的項目……”
威爾遜疑惑道,“我隻是這樣想,但還沒有理論支持,即便我這麽說,他們的投資不也是為了研究這樣的技術嗎?應該不是為了托卡馬克核反應堆吧?”
“那不重要!”
懷特用力擺擺手,笑道,“拿到投資才是最重要的,隻要有了資金,想研究什麽就研究什麽。”
“低溫核聚變技術,隻是為了吸引投資,等拿到了錢,做什麽研究還是我們說了算。”
威爾遜聽著有些發愣,他覺得懷特的想法不好,但對方是項目負責人,也可以說是他的老師。
他一時之間有些迷茫。
……
元素抗性實驗基地。
低溫核聚變實驗大獲成功後,按照既定計劃開始了後續實驗。
接下來的實驗計劃就是不斷的提升原材料的密度,當密度達到一定程度,理論上就可以一直維持固定區間高溫反應。
原材料密度提升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
按照既定計劃,實驗進行五次以上才能提升到最終數值。
當反應爐內材料變多,粒子碰撞就更加容易,達到一定界限後,就可以維持自發反應了。
在反應過程中,也會出現新的問題。
比如,調節材料元素會受到影響,需要階段性添加調節材料元素。
再比如,反應廢物α粒子的清理也是要考慮的。
這是核聚變控製相關的高端技術,托卡馬克核聚變反應堆研究上已經有了解決方案。
當反應爐原材料密度不斷上升,實驗也碰到了一個關鍵問題反應爐外壁的承受能力。
歸根結底,還是材料問題。
即便是同樣的粒子活躍度,因為原材料的密度上升,粒子數量增多,對外的實際溫度也包括對外的壓力就會增大。
當進行了第四次實驗的時候,團隊就發現外壁材料承壓快要達到了極限。
“如果再增加反應強度,反應爐外壁材料的使用壽命就會受到影響,甚至會存在發生破損炸裂的風險。”
“到時候,實驗就出現了控製性問題。”
“非常危險!”
這是個非常重大的問題。
實驗團隊內部召開了會議,也有研究員提出了解決方案。
比如,加裝外層螺旋磁場。
這個方案也就是用托卡馬克類似的磁場裝置,來對反爐內的粒子進行控製。
當粒子不斷進行循環運動的時候,對於反應爐外壁的衝擊就會大大降低。
張碩直接否定了提議,他的理由讓其他人無話可說,“如果加裝磁場控製裝置,設備就會變得臃腫而龐大,也根本無法再作為可移動的電力能源裝置使用。”
“那樣一來,研究就沒有意義了。”
“新核能源技術足以頂替可控核聚變,我們的研究可不是為了控製核聚變。”
張碩否定提議時,表情神態還是很輕鬆的。
他對於碰到的問題也是早有預料的,即便是1500萬攝氏度下的反應,反應爐外壁也很難承受,測定達到承受極限就可以了。
原材料密度不足,不能夠讓反應一直持續,但也是有解決方案的。
“如果是持續運作,需要向內部階段性的持續調節材料。”
“我們隻需要在添加調節材料的同時,添加一定的原材料就好了。”
“即便沒有達到理想狀況,但實際上,但強度已經很高了。”
“下一步我們要開始進行核轉電技術的研究。”
實驗,進入到了新的階段。
核轉電技術研究,也就是添加核轉電裝置到真空反應爐內部。
核轉電技術已經有了,裝置早就已經製造好,是一個帶著核轉電裝置的封蓋。
核轉電技術實驗,隻需要把設備換新的封蓋就可以進行。
新的封蓋帶著核轉電部件,一直李彥生到真空反應爐的下半部分,所用的材料都是高抗壓抗熱的,內部則是有導體對外輸出。
這樣技術並不成熟,還需要通過實驗去研究。
主要研究的是,就是怎麽設計才能最大化對外輸出電力。
也就是說,要通過實驗來找出最大化核轉電效率的設計方案,過程中也需要對於裝置進行改造。
……
當張碩專注於元素抗性實驗基地的共工作時,新物理相關的技術對於世界的影響不斷發酵。
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黃金製造技術。
國內成立了人工黃金製造公司,總部設立在首都,製造基地則位於原來的離子炮研發基地。
人造黃金大批量供應,也讓黃金價格跌跌不休,甚至失去了硬通貨幣的地位。
現在黃金的價格已經跌破了100/克,價格回到了三十年前的水平,也讓黃金在工業市場變成了受歡迎的貴金屬。
很多設備製造公司,都開始考慮添加黃金來增加產品性能。
甚至說,降低成本。
那些能夠取代黃金的技術或材料,也隻是取代而已,並不是說性能就超過黃金。
當黃金的價格大幅度下降,工業應用覆蓋規模就越來越大,市場也變得越來越大。
黃金飾品的市場也受到了影響。
原來的觀點是黃金保值,而現在黃金跌跌不休,而且已經跌回了幾十年前,黃金飾品自然就變得不再受歡迎。
國內來說,最典型的影響就是婚姻習俗中所謂的‘三金’。
三金,指的是三樣金飾,包括金戒指、金項鏈和金耳環。
當黃金不再保值以後,‘三金’似乎就失去了意義,好多家庭考慮用其他材質的飾品頂替。
黃金飾品受到了影響,但工業應用黃金市場大大增加,完全覆蓋了損失的飾品市場,黃金的整體市場依舊是大大增加。
這也是上級決定無限度供應黃金的目的構建工業化黃金應用市場。
新成立的黃金製造公司,利潤規模也不斷的擴大。
這個給張碩帶來了好處。
上級許諾的兩個點股份已經到位,他開始源源不斷的拿到分紅,個人賬戶的分紅快速超過10個億種花幣。
不知不覺間,張碩已經成為了富豪。
他的個人財富還遠遠的趕不上那些超級富豪,但分紅是源源不斷的,而且沒有任何的風險,絕不比什麽超級富豪差了。
現在張碩可以說一句,錢對他來說隻是數字而已。
與此同時,新核能源項目正式啟動。
新核能源項目規模非常大,參與的人數很多,前期的工程量就已經很大了。
項目得到了國際重點關注,周邊隨時能看到媒體記者的身影。
當然也少不了一些居心叵測的人員,他們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消息,尤其是和原子核核力拆分有關的技術信息。
這些人希望能夠從各個方向來了解技術。
新物理方向的技術保密工作都做的非常嚴謹,但完全保密也是不可能的,畢竟獲取信息的技術手段很多。
當參與的人員多,保密就會出現問題。
有一些信息還是會透露出去。
地球另一邊的信息中心,就已經有了明確的技術信息。
“新核能源技術,是利用原子核核力拆分反應來提供能量。”
“這種技術隻需要很少的原材料就能源源不斷的供給能源,而且原材料是單一的元素材料,幾乎沒有成本可言。”
“新核能源,或者說,原子核核力拆分反應,需要電磁幹涉,對應目標則是高溫離子物質。”
“技術似乎是和粒子活躍度數據有關,但也不確定。”
“能確定的是這種反應和引力製造技術,似乎很相似……”
“同樣是電磁幹涉,同樣是離子態物質,如果從原理上來說,一種是電磁力到強力的轉化,一種是電磁力到引力……”
這條情報信息實在太重要了。
信息中心確認了消息以後,馬上向上級做了報告,隨後召開了高層會議。
會議決定加大對於引力技術研究的支持,同時擴散‘電磁力幹涉離子態物質’的研究。
他們希望各機構的實驗團隊能通過電磁力幹涉離子態物質,來發現‘原子核核力拆分反應’的蛛絲馬跡。
至於混亂力場實驗……
到現在,有學者已經提出一個觀點:混亂力場實驗出現的原子核核力拆分,和真正的反應技術關聯性不大。
換句話說,參與再多的混亂力場實驗,搞懂實驗的全部原理,也很難得到原子核核力拆分的技術信息。
信息中心同時還獲取了另一個消息。
那是來自國內人造太陽項目組。
人造太陽項目組一直和源點論研究中心有合作,在實驗的過程中幫助測定強力數據。
強力數據,一定和原子核核力拆分反應的研究有關。
盡管不知道具體的關聯,但有一些研究深入的學者認為,強力數據可能會給相關實驗提供基礎支持。
信息中心非常關注‘低溫核聚變’的研究,他們還知道核物理所的宋保國團隊被調走,很大可能是參與了他們一直關注的‘托卡馬克裝置運送相關的項目’。
那個項目,可能是研究某種可持續、能應用的核聚變技術。
泰勒威爾遜認為低溫核聚變是存在的,‘核轉電’技術就可能得到應用。
“所以我們分析認為,他們的新研究和可控核聚變有關,最大的目的是實現核轉電技術。”
“如果這種技術能實現,它就很可能作為一種移動能源裝置,也就是可以安裝在航母、飛行器或者其他大型設備上。”
“不管是哪一方麵,民用、軍用,甚至是太空、衛星、航天器,等等,移動能源裝置都會非常重要。”
“如果結合他們已經掌握了引力製造技術……”
“簡直,不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