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都使用清潔能源,地球才會有未來!
字數:8356 加入書籤
“這不是學術崇拜,是基於理智的分析……”
廖振宇說的非常認真,“一直到現在,新物理的主流理論都是張碩院士的研究。”
“在新物理方向上,源點論研究上,可能有人比張碩院士的研究更深入。”
“我不行,你不行,其他人也都不行。”
“知道的多,研究的深入,他基於理論的推斷,對實驗的把控,自然就會非常深入。”
“所以張碩院士的判斷不需要懷疑,因為裏麵有我們搞不清的理論邏輯……”
一席話讓石秀玲有點發懵,又覺得根本無從去反駁。
在新物理領域上,張碩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沒有任何人能和他相比,權威是不容置疑的。
張碩的理論,並以此為基礎進行實驗研究出的技術,引領了新物理科技的發展。
好多原來想都不敢想的技術出現了。
引力技術、黃金製造、新核能源……
當然也包括輿論沸沸揚揚說起的未知能源技術,談的最多的還是低溫核聚變,但也隻是猜測而已,具體是什麽還不知道。
那肯定也是張碩院士的研究之一。
現在的實驗也一樣,張碩院士說了一些新的東西,並對實驗方案進行了調整,也許理論原理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不管怎麽樣,原理肯定是沒有公開的。
他們費心思去討論也沒意義,認真做實驗工作就好了。
……
新實驗正式開始,物理中心變得熱鬧起來。
實驗當天,科技處的王老師親自坐鎮,他不是來關心實驗,而是來坐鎮監督張碩。
實驗方案是全新的,也就代表可能存在很大的風險。
王老師非常擔心張碩去一線進行實驗,坐下來以後不斷強調著,“一定不能去,不管什麽理論之類的,反正必須要留在這裏。”
他說的非常嚴肅認真。
張碩也坐下來,臉上帶著苦笑,“我肯定不會去實驗基地,研究讓我最注重安全了,放心吧。”
“我真不放心啊!”王老師的表情很生動,他語重心長的道,“張碩啊,我知道你,對待理論狂熱的態度,對科學,對實驗,隻要是研究都似乎如此。”
“這次實驗方案調整,肯定是有原因的,那麽就可能帶來風險,我實在是擔心……”
王老師還在不斷強調著,他覺得張碩就是那種不顧個人安全,勇於衝在實驗一線的科學家。
為了新的研究、新的科技,甚至會不在意自己的生命安全。
這種精神值得敬佩,但絕對不是不鼓勵的,尤其是放在張碩身上,他的安全比什麽都重要。
張碩也隻能苦笑了,他總不能說自己是膽小鬼,擔心一線實驗會出現問題,肯定不會去實驗間。
實際上,他比任何人都注重安全問題,因為他有過一次經曆,回想一下都非常的可怕。
現在就連僥幸心理都沒有,隻要有風險就不會接近。
就像是有人想不開跳樓,第一次跳下來僥幸平安,真正麵對過一次死亡,心裏就會產生恐懼,再到樓上就可能有些恐高了。
當然,有精神類疾病的人是例外。
實驗已經正式開始了。
粒子對撞實驗,再包括混亂力場實驗都是一起進行的,用了大概有半天時間。
到下午的時候,數據就已經出來了。
實驗基地開始忙碌,物理中心開始忙碌。
張碩則是相對清閑,他負責的工作並不多,最主要還是查看數據匯總信息,並完成後續的實驗研究總結工作。
前幾次實驗,張碩都沒有來參加。
原來屬於他的工作已經安排給其他人,於飛、廖振宇、石秋玲,還有幾個國際學者,都分別負責一部分。
再來參加實驗,即便是有新的實驗方案,大部分工作還是類似的,他也就沒有再插手。
實驗數據整理和分析,學校按部就班進行就可以了。
新的實驗和原來相差不大,最終的數據分析隻是要排除氚元素的衰變。
在實驗準備的過程中,就已經做了好多次強磁環境氚元素衰變放射性檢測,拋開基礎測定數據後,就可以在剩下的數據中,查找氚元素衰變對於混亂力場變化的影響。
當然,聽起來很簡單,分析確實非常複雜的。
其中牽扯到數據篩分問題,而混亂力場特定數值的實驗,結果本來就存在很大波動,想要找出影響是很難的。
一大堆的學者做分析,連續一個星期的努力,基礎數據工作很快完成。
從最終的數據能看得出來,混亂力場轉化強力的影響大大弱化。
這是分析得出的結論。
混亂力場轉化強力影響本身是存在巨大波動的,而新一次實驗讓波動低於原本實驗的下限。
“結果也許是巧合,但更大可能是氚元素衰變帶來的影響。”
“我們的分析是基於原來十幾次實驗的數據得出的,最終結果比第七次實驗,強度數據評估還要低30個點以上……”
於飛做出總結說道。
在強磁幹涉超子衰變的特異數據實驗中,混亂力場會向強力進行轉化,轉化也能測定出強度。
強度大,對於外在保護層‘混合稀有氣體’的影響就大,會有一定比例的稀有氣體元素發生原子核核力拆分反應。
這個數據是能準確測定的。
強度小,發生反應的稀有氣體元素自然就少。
原來進行了十幾次實驗中,強度最小的是第七次實驗,而現在僅僅是一次實驗,強度就再降低30%以上,意思並不能百分百推斷是氚元素的影響,但可以得出‘大概率是氚元素影響’的結論。
如果再進行幾次實驗,都發表強力轉化變低的情況,自然就能確定下來了。
現在的結果就可以歸在新發現中了。
所有人都不知道結果意味著什麽,他們心裏都是非常期待,有新發現代表有新的研究方向,最差也可以以此來寫個理論論文。
總結會議結束以後,於飛、廖振宇、石秋玲等一群人,圍著張碩問起了結論的意義。
張碩搖頭道,“說實話,我也不清楚。”
“唯一能確定的是,氚元素衰變影響了弱力,而弱力的變化影響到混亂力場向強力的轉化。”
“有關弱力的研究,到現在還很少,具體有什麽物理上的關聯,暫時還搞不清楚。”
“我們需要更多理論方麵的研究。”
“我近來所做的最主要工作是,以新物理理論來對弱力進行數學描述,並希望能把弱力和其他三種力關聯在一起……”
張碩平淡的說著,心裏卻是有些激動的。
他本來覺得幾次實驗才能有結果,沒想到第一次實驗就發現了數據差異問題。
氚元素衰變影響了混亂力場轉化。
這個結論非常重要!
以結論為基礎就可以去研究其更明確的新物理技術,包括原子核核力拆分、引力製造,都可以以實驗的方式進行研究。
然後就能側麵驗證弱力的作用,盲人摸象也能‘摸到’更多東西了。
其他人聽了張碩的話,心裏也被震撼所充滿。
他們想到了物理學的重大問題四大力的統一。
牛頓物理、愛因斯坦理論、量子物理等等,都沒有能實現四大類的統一,唯一被人有機會統一四大力的是弦理論,但弦理論也隻是進行模糊的數據描述,並不能直接用實驗進行驗證。
四大力的統一,也被認為是物理學研究的終極目標。
新物理方向,電磁力、引力以及強力已經實現一定程度上的連通,甚至可以進行相互轉化。
如果再加上一個弱力,構建弱力和其他三種力的聯係……
四大力能放在一個數學理論框架下,還能以實驗進行直接性的關聯驗證。
豈不是實現了四大力的統一?
……
新一次實驗結束。
實驗數據、總結以及研究論文,被放在了數據平台上,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重大關注。
好多研究論文都認為,造成混亂力場轉化強力偏差的是弱力的作用。
有些研究還以實驗數據在基礎力關係模型下,對於弱力進行了數學描述,引起了眾多物理學家們的討論。
物理學界弱力的研究突破是很少的。
原來對於弱力的描述也隻是基於一些實驗發現,以弱力的存在來解析物理問題,是研究弱力的傳統方式。
有些實驗都被歸為弱力作用,但基礎也隻是一些理論闡述。
現在混亂力場實驗發現了‘弱力的作用’,即便隻是分析也非常了不起
這還是弱力第一次明確出現在新物理方向的實驗研究上。
好多學者都認為,“實驗發現是基礎力研究的重大突破!”
“是新物理的重大突破!”
“對於基礎力關係模型的構建,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人甚至提出,“弱力作用的發現,有望在新物理方向解決四大力的統一問題。”
四大力,分別是強力、弱力、電磁力、引力。
微觀物理解決了強力、弱力以及電磁力的統一,引力卻無法帶入其中。
新物理方向有些不一樣,電磁力、引力和強力頻頻出現,弱力作用卻一直都沒有發現。
很明顯,兩種物理的‘統一’方式不同。
當新物理研究牽扯到了弱力,若是能構建弱力和其他三種力的關係,就完成了四大力在新物理方向的統一。
弱力的構建,頓時成為了新物理理論研究的重中之重。
好多物理學家都變得瘋狂起來,他們迫不及待的投入到新物理方向弱力的研究中,即便是以理論把弱力和其他三大力關係在一起,也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了。
當然,研究非常困難。
現在隻有新一次混亂力場實驗發現了弱力的作用,而且還不是百分百確定的,甚至有可能分析出的結論是錯誤的。
但隻是‘有可能正確’,也足以讓物理學家們瘋狂了。
……
基礎物理研究,也隻是得到物理學家們的重視。
普通人是搞不懂實驗,看不懂研究的,他們對混亂力場實驗不感興趣。
那些更注重技術的部門和機構也同樣如此,他們更注重真正的技術,弱力的研究就像是鏡花水月,研究的再透徹想轉化為應用也非常困難。
低溫核聚變,才更真實。
引力飛行器被報道以後,好多國家都開始支持低溫核聚變研究,而研究多數都是從複刻‘核轉電實驗’開始。
很明確的一點是,核轉電技術和低溫核聚變的實現無關。
低溫核聚變,具體是怎麽做到的?
沒有理論,沒有實驗方向,更不用談研究什麽技術。
混亂力場實驗吸引眾多的關注,也隻是期待實驗能有什麽新發現,結果是……弱力?
弱力有什麽用!
哪怕是四大力實現統一,又和技術有什麽關係!
有研究技術的學者,則想到一個問題,“有沒有可能,是弱力的影響致使核聚變能在低溫運行?”
這隻是一種技術推斷,並沒有真實的理論支持。
地球另一邊,注重技術的機構一直在討論相關問題,他們也必須要做研究,因為新物理方向的技術差距,已經帶來了深呼海嘯般的影響。
國內已經製造出了引力飛行器,上麵還有一種全新的能源技術,能支持引力體係持續運轉。
他們就連能源的技術原理都不知道,隻能以‘推斷’的方式,認為是‘低溫核聚變結合核轉電技術實現的完善能源’。
引力技術,相差也非常大。
國內已經掌握高於地球引力的引力製造技術,而他們的機構最高隻能製造出0.4倍地球引力,還隻能在實驗室實現。
更不用說新物理方向的其他技術。
離子武器、黃金製造、新核能源,等等。
這種差距的影響,已經不是高端技術層麵,而是輻射到了方方麵麵,金融、經濟、軍事,再包括未來的發展潛力……
後者很重要。
好多國際大資本都來國內進行投資,因為他們認為國內引導新物理的研究,未來會成為世界的科技中心。
於此同時,大量資本的流逝也影響其他國家的發展,並導致發生一係列的經濟問題。
經濟問題,是重中之重。
當經濟出現問題的時候,其他問題也會隨之而來。
當輿論依舊圍繞‘引力飛行器’發酵的時候,一些有影響力的人物,站出來呼籲,“基礎物理研究應該共享給全世界!”
“物理理論公開,是國際共識,任何國家、任何學者不應該違背基礎物理公開原則!”
甚至有人直接呼籲,“應該公開引力飛行器上的能源技術!”
“新核能源、低溫核聚變技術,是完善的清潔能源,關係到人類的共同發展、人類的未來,必須要公開技術。”
“人類都使用清潔能源,地球才會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