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字數:8489   加入書籤

A+A-


    有影響力人物的呼籲還是有作用的。
    比如,國際輿論上出現討論聲,一些人認為掌握清潔能源技術後應該公開,並讓全人類使用清潔能源,就可以大大降低汙染。
    另外,也有媒體記者專門進行采訪。
    新聞官針對清潔能源的提問做出了詳細說明,“新核能源技術,我們還沒有完全掌握,好多研究還在實驗中。”
    “我們也相信,這項技術未來會得到普遍應用,幫助降低能源製造帶來的汙染,給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助益……”
    一句話的重點是‘沒有完全掌握’、‘未來’,同時也避開了‘公開技術’的問題。
    技術掌握的程度是很難說的,未來則是不確定的。
    實際上,並不是所有人都對新核能源有期待。
    輿論隻是輿論,不能直接決定什麽。
    好多機構和國家都對新核能源非常的抵觸,一些能源大國都在此列,即便地球另一邊的國家,也同樣有大資本抵觸新核能源。
    能源,牽扯了巨大的利益。
    如果國內真正公開了新核能源的技術,一些以能源出口為經濟支柱的國家會瞬間破產,石油、天然氣等能源主要盈利手段的企業,也同樣麵臨破產危機。
    此外,能源牽扯到人類發展的方方麵麵。
    汽車行業,就是一個例子,新核能源暫時隻能用來建造大型發電廠,若是新核能源大麵積覆蓋,電力價格肯定會不斷下跌,電力汽車的用量就會大大增加。
    一些傳統汽車企業,本來已經受到電力汽車的衝擊,電力價格預計再下跌,好多就可以提前宣布破產了。
    等等。
    能源的影響實在太大了,不可能因為輿論影響就做出什麽決定。
    新聞官還針對記者提到的‘基礎理論公開’做出了回應,“在這裏,必須明確一點,我們從未插手過基礎物理理論研究領域。”
    “基礎物理,尤其是新物理方向上,基礎的理論本來就是公開的,而且大部分核心的研究都出自國內。”
    “我知道的,就有基礎力關係模型、能量力場規範理論,等等。”
    “基礎理論的公開是國際共識,我們已經做到了。”
    有記者不甘心的問出了低溫核聚變的理論問題。
    新聞官根本不理會,“我剛才已經做出了回答我們已經做到了。”
    新聞發布會以後,輿論上出現了很多討論的聲音。
    好多人都認為新聞官說的沒有問題,他針對新核能源、理論公開說了很多,新物理方向的理論確實都出自國內。
    若不是國內學者(張碩)公開了理論,國際甚至都不知道有新物理。
    張碩塑造了源點論,要把基礎理論公開了出去。
    其他公開的還有基於源點論的‘電磁力與引力的理論關聯’、‘電磁力與強力的理論關聯’,都是新物理科技研究的基礎。
    現在核心的技術研究,包括混亂力場實驗、引力製造,都是以公開理論為基礎進行的,國際也是憑借公開的理論,才能有機會投入到引力技術的研究中。
    以理論為基礎研究出的技術,自然就沒有公開的道理了。
    有些人繼續討論著低溫核聚變原理,並認為低溫核聚變也許不牽扯‘新理論’,隻和技術有關。
    引力技術,就沒有人討論了。
    引力製造技術就是以公開理論為基礎,隻是研究到現在是很尷尬的。
    一些國家和機構宣稱擁有國際頂尖的人才和研究團隊,結果一個技術研究到現在,製造的最高強度還不到地球引力的一半,而國內早已經掌握強度超過地球引力的引力製造技術。
    輿論,仍舊在繼續。
    麵對一個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圍繞新物理科技有著說不完的話題。
    有些機構則是憑借特殊渠道的信息,得到了一些重要結論。
    首先,引力飛行器上的能源裝置是低溫核聚變結合核轉電的技術被確定下來。
    另外,還知道國內人造太陽項目中,有團隊專門測定核聚變實驗中的‘強力特性’。
    “這個信息非常重要。”
    “他們是做核聚變反應過程中,強力指數的評估測定。”
    “強力指數評估,也就是針對強力環境進行一種數值的評估,肯定會對應一些技術,包括原子核核力拆分,也可能是引力技術。”
    “我問過普林斯頓大學的麥克斯博拉博士,他認為強力測定評估,也可能和低溫核聚變有關。”
    “強力,可能具有促進核反應的效果,增加強力,也許就可以讓低溫核聚變持續進行。”
    一些聽到信息的核物理學頓時豁然開朗,他們一直都在思考低溫核聚變持續反應的問題,但核聚變在低於一億攝氏度環境下,根本是不可能自主持續反應的。
    這是常識,也是大量實驗得出的結論。
    現在聽到‘強力促進核反應’的推斷,頓時覺得一切都說得通了,以某種技術製造出特殊的強力環境,來促進低溫核聚變的自主運轉,並讓反應保持在某個特定強度下,再利用核轉電技術實現電力轉化。
    技術邏輯,一片暢通。
    “問題在於,如何製造出促進核反應的強力環境呢?”
    “……”
    “……”
    所有收起了笑容,麵麵相覷。
    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原點,即便知道強力環境能促進核反應,又有什麽意義?
    強力,怎麽製造?
    混亂力場倒是能轉化為強力,但激發的是原子核核力拆分反應,是一種新型的核裂變,一定程度上和核聚變是逆反應。
    其他……
    完全不知道了!
    ……
    源點論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最初建立的時候,有實驗團隊在研究引力技術。
    近兩年時間,研究中心沒有再進行大型實驗,完全變成了理論中心,成為了國際新物理理論研究的‘聖地’,也是新物理最具代表的‘源點論’的發源地。
    研究中心所支持的《源點物理》期刊,已經成為了新物理領域的第一學術期刊。
    新物理,才是國際物理的主方向,也是最受到關注的方向。
    所以,說《源點物理》是物理學影響力最大、最受關注的期刊一點都不為過。
    學術期刊的發展隻是一方麵。
    源點論研究中心在很多方麵,都已經躋身頂尖學術機構行列。
    包括主持的會議、研究組織。
    也包括人才。
    研究中心早已不是剛建立的時候,單單研究員的數量就超過七十人,理論物理方向的研究員數量占據三分之一。
    最核心的理論辦公室中,湯海益、郭華、劉明昆等人,早就升為了‘研究員’。
    薛柏坤、王強等人,則是更加核心的研究人員。
    實驗物理方向也有十幾個研究員,規模上並沒有擴大太多,他們做的都是小的實驗研究,或者隻是以實驗做理論驗證工作。
    姚啟明也是其中之一,他依舊擔任實驗間的主任,是研究中心的高級管理。
    近來沒有大型實驗項目,姚啟明也變得非常清閑,甚至說無事可做。
    現在姚啟明就在辦公樓門口,和前來的邱誌超說著閑話。
    “這日子太無聊了,什麽事情都沒有,天天白拿工資。”
    “我還拿了兩份工資,又是教授,又是研究員,而且是有假就能休,學生們放暑假,我也放了差點一個月。”
    “真是太無聊了,比不上你啊!”
    姚啟明無奈的搖頭。
    邱誌超聽著都想揍人,他狠狠地咬牙,回懟道,“你要是覺得太閑了,趕緊重回電磁學實驗室,繼續管學生實驗!”
    他是來談量子物理實驗室的項目合作,事情談完了以後,碰到姚啟明就閑聊幾句。
    結果被對方凡爾賽了!
    姚啟明的臉上依舊帶著無奈,他長歎了口氣,搖頭道,“現在也沒有差別啊。”
    “以前我想的是在電磁學實驗室混到退休,而現在變成了源點論研究中心。”
    “都一樣,都一樣!”
    現在和原來當然不一樣,他的研究員級別已經升到了二級,還兼任蘇東大學物理學院的教授。
    二級待遇,兩份工資!
    想想,都美滋滋……
    邱誌超用力攥住了拳頭,他真是感覺非常鬱悶。
    他們都是物理學院的教授。
    原來姚啟明是電磁學實驗室的主任,電磁學實驗室就隻是校級科研機構,專門為了學生做物理實驗建造的。
    姚啟明的工作就是管理實驗室,手頭上也不可能有什麽好項目,所謂的‘實驗室主任’都趕不上量子物理實驗室的普通研究員。
    雖然學術水平很難評個高下,但邱誌超自認為要比姚啟明強的多。
    他可是量子物理實驗室的主任研究員,手頭上有幾百萬經費的大項目,研究的是代表高端科技的量子計算。
    現在好像比不上了。
    姚啟明‘靠運氣’跟著張碩完成了引力技術的實驗研究。
    這一個研究能吃一輩子。
    姚啟明的職級也好、名氣也好,都要比自己強出一些了。
    麵對姚啟明的凡爾賽論調,邱誌超實在給不出好臉色,他繼續懟道,“行吧,行吧,你厲害,你厲害。”
    “現在還能怎麽樣?你也沒什麽事情做了,人生已經一眼看到頭。”
    “就這樣了!”
    “還真是像你說的,隻能在這裏混到退休了。”
    “你的人生已經結束了!”
    邱誌超說完沒等姚啟明反應,就很幹脆的轉身離開了。
    “切~~~”
    “就是嫉妒我!”
    “還什麽人生結束了?我他麽……”
    姚啟明看著他的背影吐槽了一句,隨後敏敏嘴轉身進了辦公樓。
    其實,他也有點鬱悶。
    作為一個研究員,又身在代表新物理理論的源點論研究中心,他也希望能夠進行最頂尖的實驗研究。
    結果,什麽都沒有。
    在引力技術研究完成以後,好像就變得無事可做了。
    “唉~~~”
    姚啟明長歎了口氣,他抬頭朝樓梯口看了眼,旋即快步走了上去。
    他去了張碩的辦公室。
    張碩的辦公室在二樓最裏麵,辦公室門口並沒有標牌,隻是有兩個持槍警衛一臉肅穆的站在門口。
    姚啟明揮手打了個招呼,隨後敲向了辦公室的門。
    他是‘例行’來匯報工作。
    每一次張碩回到研究中心,他都會來匯報工作,也就是說明一下團隊的項目進展以及一些研究中心的問題,等等。
    姚啟明手頭上沒有大項目,實驗間的設備大多都處在停滯維護狀態。
    匯報工作,也就是隨意的聊上幾句而已。
    之前來匯報工作,聊上幾句以後就可以離開了。
    這次不一樣。
    張碩喊住了姚啟明,開口道,“姚主任,你先別走,我有工作要交代。”
    “有工作?你說!”
    姚啟明擺出一副認真的態度,他也沒有在意,張碩一般交代的都是人員管理工作,又或者說一下會議、成果發布等問題,基本上都和研究無關。
    或許也因為,有理論方向研究的問題,也不會和他說……
    張碩拿出幾頁打印好的文件,遞給姚啟明說道,“姚主任,你按照這上麵的要求去準備實驗吧。”
    “我們要重啟引力實驗!”
    “還有,注意一下保密問題,從今天開始,實驗間不允許外人進入。”
    “……”
    姚啟明愣了一下,反應過來馬上接過了文件,並帶著激動說道,“放心吧,我一定做好!一定做好!”
    “保密,對吧?一定!實驗間,誰也不能進!”
    “交給我好了!”
    他帶著激動離開了辦公室,路上掃了幾眼文件上的內容,大致明白是對於引力實驗進行調整,似乎是改變了‘媒介材料’。
    為什麽?
    姚啟明不明白,但他也不會去深究。
    好多理論問題根本是搞不明白的,更不用說,張碩安排的新實驗工作一定是最前沿的研究,存在某些未公開的理論,還有一些新的內容。
    他是感覺很激動,走在路上的時候腿都不斷顫抖。
    到了實驗間的辦公室,他把文件放在桌上,正要仔細的看內容,忽然想到了什麽,馬上拿起電話撥給了邱誌超。
    對麵。
    邱誌超帶著疑惑拿起手機,就聽到姚啟明的喊聲,“老邱,你說錯了!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哈哈~~”
    “嘟嘟嘟……”
    邱誌超愣愣的盯著手機屏幕,腦子裏回蕩著那句‘人生剛剛開始’。
    過了好半天,他對著手機噴出一句,“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