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周期性變化的場力,新核電力大獲成功!
字數:8732 加入書籤
“也許是測定錯誤?”
“引力測定設備不可能故障吧?實驗前檢測過很多次,若是有穩定的數據,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引力數值就是在不斷的變動,這肯定是個新發現!”
“也許裏麵蘊含著什麽不知道的物理……”
控製間的每個人,都帶著激動討論起引力場測定的數值問題。
實驗間的氣氛截然不同。
實驗間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就注意到引力場數值的不穩定。
姚啟明也注意到了,他還來不及做出反應,就聽到了電子係統發出警報。
電子係統的警報,不一定代表著有風險,特定的異常也同樣會發出警報。
這種警報聲,讓實驗間所有人的心都跟著提了起來。
新物理方向的實驗出現問題可是大事情,費米實驗室、核子組織的研究都是經驗教訓。
張碩也認真說過,新物理方向的實驗都會牽扯到基礎力的轉變,而基礎力的轉變可能蘊含著未知的風險。
所以,針對每一個實驗,都必須要保持警惕。
當警報聲出現以後,有人馬上報告說,“引力數值不穩定!”
“反應管道壁溫度在上升,現在是81.3攝氏度……”
“溫度比常規上升的要快!”
姚啟明凝著眉頭盯著屏幕,上麵有不斷跳轉的引力數值,也有反饋過來的管道壁溫度數據,他等待了有幾秒鍾,馬上做出了決定,“關閉電力,暫停實驗!”
他說完輕呼了一口氣。
如果隻是引力場數值跳轉的警報,還可以讓實驗繼續一段時間,實驗繼續就能得到更多的數據。
再加上溫度上升變快,情況就不一樣了,相比實驗來說,安全顯得更加重要。
也許溫度達到某一個數值,又或者實驗到了某個階段,就會突發異常的情況。
這是不確定的。
姚啟明發出了指令以後,電力馬上就被切斷了,各類設備全都暫停運作,屏幕上的引力強度數值歸零。
他輕呼了一口氣,馬上交代道,“做輻射檢測!”
“記錄數據!”
“把問題上報……”
最後一件事是他自己做的。
在時間暫停一分鍾以後,他就直接聯係了張碩說明了實驗情況,“引力數值不斷跳轉,管道壁溫度也在上升。”
“我決定暫停實驗,就讓他們把電力掐斷了……”
他的話音裏有些猶豫,生怕張碩有什麽不滿,畢竟實驗進行更長的時間,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數據。
趙老師就在張碩旁邊,他馬上道,“你做的對!就應該這樣。”
說完小聲道,“幸好沒讓你過去對。”
他還輕呼了一口氣。
姚啟明卻沒有放心下來,繼續喊了一聲,“主任……”
張碩反應過來馬上道,“實驗暫停是對的,等我過去。”
等放下電話以後,趙老師不由好笑道,“看看,你的威望可比我高,我剛才都說沒問題,結果姚教授還等著你說話……”
最後變得認真起來,“幸好沒讓你過去,實驗真是太危險了。”
“如果再耽擱一會兒,真可能出現什麽大問題。”
“應該沒問題。”
張碩搖頭說道,“引力場的變動是在預料之中的,隻不過比我想的變動要大,數值無規律跳轉……”
他有點想不明白。
“溫度上升應該也是正常的,引力場數值不斷調整,會影響到管道內的離子物質,可能會讓離子更貼近管道壁。”
“隻要不是瞬間大幅度上升,就沒有問題。”
“具體什麽情況,隻能下一次實驗……”
“還要進行下一次實驗?”趙老師的表情有些誇張,“這麽危險!可別進行下一次了吧,要研究研究。”
“確實要研究研究,所以才要實驗。”
張碩擰著眉頭思考著,開口道,“趙老師,你知道這個發現代表什麽嗎?”
“風險?”
“我指的是引力場數值的變動。”
“嗯~”趙老師想了一下,試探的說道,“引力上不穩定?”
“這麽說也沒錯。”張碩點頭,“你這場不穩定也就代表我們製造出了一片混亂的引力場。”
“這種新的發現裏麵可能蘊含著新的物理規律,可能和弱力有關,也可能單純是技術性的,但裏麵肯定有著什麽我們不知道的內容。”
“而新的發現可能代表新的技術,尤其直接性的引力場……”
趙老師的眼神兒越聽越亮,他馬上道,“那確實要研究一下,但是……”
“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如果實驗真發生了什麽問題,你們再進行下一次研究,來提醒你注意安全的人應該就不是我了……”
他說著臉上一片苦澀。
即便作為老師也要擔負責任的,前沿性的實驗研究,尤其還牽扯到張碩的實驗,若是碰到了安全問題,一定會有人站出來擔責。
張碩肯定不會擔責。
其他人也隻能歸在研究人員行列,都是聽張碩指揮做實驗,擔責的分量都不夠,能站出來的就隻有他了。
“唉~~”
趙老師忽然覺得工作很棘手,他希望研究能一直非常安全。
但有風險,實驗就不做了嗎?
這就是矛盾之處!
……
源點論研究中心二層小型會議室,十幾個人圍著大圓桌。
張碩坐在主位,左手邊就是姚啟明,右手邊是薛柏坤,其他依次按照位置坐好。
姚啟明和薛柏坤分別做了報告。
姚啟明說明的是實驗碰到的問題,重點突出了引力場數值跳轉和溫度異常上升,然後說明自己做出‘暫停實驗’的決策。
薛柏坤則是做數據報告,控製室能接收到詳細數據,匯總在一起可以進行初步分析。
在數據分析上,重點也同樣是引力場數值和溫度數據。
數據報告比較重要。
張碩重點關注的就是數據是否有異常,檢測的其他數據存在異常,也就代表實驗可能有巨大的風險。
如果隻是引力場數值跳轉以及溫度緩慢上升,就代表問題都是引力場變動引起的,實驗情況就是正常的。
當然引力場數值跳動本身就是大發現。
所以確定了實驗數據沒有其他異常後,會議的重點就到了分析‘引力場為什麽會發生數值跳轉’上。
好多人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也可能是有規律的變化,隻不過檢測跟不上?”
“沒有規律,可能意味著場力不穩定,或者是我們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場力。”
“從理論上來說,引力場也是混亂力場的定向轉變,是否有可能,我們所製造出的場力是在轉變中的?”
“或者幹脆就是引力混亂場?”
當麵對一個新發現的時候,肯定會有不同的分析結果。
張碩也不確定誰是對的,他幹脆投入了科研幣購買了任務進度,腦子裏頓時出現了一些內容。
引力場,是有規律的變動!
當消耗了全部的內容以後,他心裏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一切都說得通了。
王強正在發表自己的看法,“我仔細觀察了那些跳轉的數據,確實沒有規律可言。”
“我覺得,我們可能有了一種新發現……”
“你們可能沒注意到,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信息是,邊側的兩個裝置並沒有檢測到數值,也就是說場力範圍縮小了,差不多就隻有圓環和圓環中心才有。”
“原來是一個類似於球形的範圍,而現在似乎是變成了扁球……”
其他人都認真聽著。
張碩也覺得王強注意的點很關鍵,多數人都在關注場地的變化,而王強注意到場力覆蓋範圍問題。
“很好!”
等王強說完了以後,張揚讚揚了一句,隨後道,“所以後續我們還要研究,場力覆蓋範圍變動的規律。”
“針對引力場數值的跳轉,我也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所有人都看過來。
在會議開始以後,基本上都是其他人在說張碩隻是認真聽著,並沒有發表什麽看法。
現在他要說自己的看法,其他人也很好奇他是怎麽看的。
張碩道,“場力數值無規律跳轉,並不是其變化真的沒有規律,也許是檢測問題?”
這句話說出來,其他人頓時思考起來。
“檢測問題?”
薛柏坤仔細琢磨著,瞪大眼睛道,“也對啊!引力測定,一秒進行一次,如果是有規律的變動,一秒鍾就間隔時間太長了。”
其他人也想到了這一點。
在場的都是專業人士,隻是開口提醒一下,他們已經想到了關鍵,還有人想到可能和‘氚元素運動’的關係。
“也就是說,引力場數值變化可能和氚元素在管道內的運動相關。”
“氚元素被鋰離子帶動在管道內做環狀運動,可會影響了引力場的變化,所以實驗已經證明,氚元素影響到了引力場。”
“我們已經得到了想看到的結果。”
“如果是這樣,引力場的變化就是周期性的,氚元素是被鋰離子帶動做環狀運動,速度趕不上鋰離子,但一秒內也足以轉幾圈了,引力場變化也是周期性的,一秒就變動幾次?”
“聽起來像是交流電……”
“原理是不同的,但確實有點像……”
“所以我們必須要速度更快的測定引力場……隻是,很難吧?”
這確實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之前所製造的引力場都是穩定的,場力恒定的情況,自然不需要快速測定,精細到‘一秒級’已經可以了。
實際上,測定技術提升不是那麽容易。
引力場測定的情況,有點像是溫度測定,不管是用什麽樣的方法進行測定,及時反饋的數值都有‘不精準’的問題。
如果想即時測定,還要數值非常準確,就需要設計研究尖端的測定設備了。
這可不是實驗組能解決的問題,需要專業的研究團隊,拿出非常高端的設計方案,再進行特定的製造測試。
張碩也沒辦法迅速解決,他想了想做出了決定,“即時測定,暫時不可能。”
“既然如此,我們就增大速率看看,先針對所製造的引力場做研究,看看有什麽具體的特性。”
“增大氚元素運動速率,增加引力場變化頻率,所製造的周期性變化引力場特性會變得更加明確。”
“到時候,可以進行研究。”
“大家都想一下,怎麽去準備實驗……”
……
想要增大氚元素運動速率,可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
氚元素不同於鋰元素,不會在磁場中直接受力,即便是離子態也隻會受到磁場中的洛倫茲力,而洛倫茲力總是垂直於離子速度的方向,因此不對離子做功。
要對於氚元素進行加速,就必須要在氚元素進行環狀管道前使其有足夠的速度,進入以後和鋰元素混在一起,就很難再進行控製了。
實驗的難點就在於此。
薛柏坤帶領的小組提出了一個方法,是給予氚元素高溫高壓環境,再把氣擠壓到一個真空管道中。
氚元素會衝擊進入到管道,然後直接進入環狀管道。
再有了足夠多的初速度以後,最少初始能夠進行一段時間的測定,唯一的問題是,氚元素的速度過快,可能會給予鋰離子一定的衝擊,也許會影響到實驗。
這個方案有一定問題,但仔細修正一番還是通過了。
“引力場是鋰離子運動為媒介製造出來的,單純氚元素無法製造引力場。”
“氚元素起的是一個促進和影響作用。”
“實驗初始可能會產生影響,但隻要維持一定時間,就會穩定下來。”
“我們可以試一下。”
“如果不行,再修改方案……”
在做出決定以後,所有人都認真投入到新實驗的準備中。
每個人都是精神奕奕。
實驗已經有了發現,後續實驗的每一個發現、每一個突破,都可以認為是物理學的突破,隻是參與研究都讓人感到激動。
他們的認真投入到工作中,希望實驗準備得更充分,也你實驗能有更多的發現。
……
當張碩正忙碌於實驗工作時,新核能源研究領域出現了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
新核能源電力研究取得重大成功。
以新核能源為基礎建造的青山發電站,第一台機組已經可以正常運轉,並成功實現超過500兆瓦的發電功率。
項目對外新聞官,介紹道,“經過詳細測定,主能源反應裝置,還可以帶動超過五台機組運轉。”
“也就是說,預計總發電量會超過3000兆瓦。”
“發電量隻是其中之一。”
“主能源裝置以鋁、鎂作為反應原料,已經可以實現自主燃料填充,反應檢測也是全自動,並不需要人工幹預。”
“在完成第二個機組,並保證穩定運行後,我們將會圍繞主能源裝置展開更詳細的測定和研究。”
“屆時,新核發電技術將會更加完善,新核能源技術也將會在國內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