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清軍來襲
字數:6793 加入書籤
時間撥回到一個月前,永曆八年五月二十日。
滿清平西王吳三桂,收到關於永曆朝廷的密報——孫可望和李定國發生內訌,正帶兵攻打貴陽。
吳三桂曾經是守衛大明邊疆的重將,如今卻成了滿清的親王。他的內心,是否也曾有過掙紮與矛盾?是否也曾在深夜驚醒?
吳三桂默默地看著手中的密報,心中五味雜陳。他想起了曾經在大明疆場上浴血奮戰的日子,那時的他忠心耿耿,為了保衛國家不惜一切代價。
如今,他卻站在了敵人的一邊,成為了自己曾經誓言要對抗的人。
突然,一陣寒風襲來,三桂不禁打了個寒顫。他坐起身來,望著窗外的明月,心中百感交集。
古往今來,那些為了權勢而背叛故國的人,他們的故事,又有多少能以圓滿收場?
吳三桂將這些想法甩出腦子,他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機會——一個徹底鏟除永曆朝廷,統一西南的天賜良機。
他沒有遲疑,立刻親自前往廣西桂林,同靖南王耿繼茂和平南王尚可喜召開軍事會議,共同商議進兵之策。
在桂林的議事廳中,清廷廣西提督線國安的聲音如同春雷般炸響:“諸位,末將以為,咱們得趁明朝亂成一鍋粥的時候,兵分兩路,直搗黃龍,把那永曆小朝廷一鍋端了,活捉朱由榔!”
靖南王耿繼茂接著發言,他的聲音平靜而有節奏:“本王覺得,咱們不必急於一時,等孫、李二人鬥得你死我活,咱們再出手,豈不是坐收漁翁之利,這才叫高明!”
平南王尚可喜聽了,連連點頭:“本王也這麽認為,這樣咱們既能坐享其成,又能少些傷亡,真是一箭雙雕!”
看到兩位王爺如此表態,吳三桂心中明白,兩人對於李定國還有深深的畏懼。
在了解各位將領的想法後,吳三桂心中已有定計,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既然諸位英雄所見略同,那就這麽定了。各營回去後,抓緊準備軍械糧草,咱們以逸待勞,時機一到,立刻兵分兩路,一舉拿下朱由榔,不得有誤!”
“謹遵平西王令!”諸將齊聲高喊,聲音震天動地,隨即各自散去,準備行動。
而此時,孫可望正忙於集中兵力,對李定國用兵,對於清軍可能的進攻,他似乎視而不見,貴州的門戶就這樣大開。
吳三桂見此良機,便派出一小股精銳部隊,悄無聲息地向貴陽方向逼近。
六月初的風,帶著夏日的溫熱和濕潤,輕輕拂過貴州的大地,催生出一片片葳蕤的草木。吳三桂的精銳部隊,如同夜色中的獵豹,悄無聲息地繞過湖南至貴州的重重關隘,終於抵達了貴陽城下。他們的行蹤隱秘,如同幽靈一般,隻有偶爾的馬蹄聲和夜風的低語,打破了這片寧靜。
貴陽城,這座曆史悠久的城池,此刻正被孫可望的軍隊團團圍住。城內城外,火光衝天,戰鼓雷動,喊殺聲此起彼伏,仿佛連天空都被這股殺氣所震撼。明朝的內訌,正如密報所言,已經演變成了兩敗俱傷的局麵。
他們將這個消息火速報給在湖南焦急等待的吳三桂。
夜色如墨,星辰點點,吳三桂站在窗前,望著深邃的夜空,心中卻如同這夜空一般,充滿了未知和變數。他知道,這場戰役不僅是對永曆朝廷的挑戰,更是對自己內心深處忠誠與背叛的考驗。他曾是大明的邊關重將,如今卻要親手結束大明的殘夢,這種複雜的情感,如同夜色中的迷霧,讓他的心難以平靜。
然而,吳三桂很快便收斂了心神,他知道,作為一位將領,尤其是作為一位滿清的親王,他必須拋開個人情感,以大局為重。
他立即上疏順治帝,請求發起對西南地區永曆政權的全麵進攻。奏疏曰:“孫、李治兵相攻,今可望大軍圍攻貴陽,變化之際,人心未定,大兵宜速進貴州。此正是鷸蚌相爭,漁人得利也。”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出自《戰國策·西周策》,它講述了鷸與蚌相互爭鬥,最終雙雙被漁人捕獲的故事。吳三桂借此故事,向清廷暗示永曆朝廷內部矛盾重重,混亂不堪,現在正是清廷出手的絕佳時機!
遙想當年,李定國揮師南下兩廣,清軍如驚弓之鳥,聞風喪膽。吳三桂、洪承疇、尚可喜、耿繼茂等將領,也隻得據地自守,不敢貿然出擊。哪怕後來在廣東兩次擊潰李定國,也隻是將其逐出境外,便匆匆鳴金收兵。甚至順治皇帝都曾一度生起過劃地而治的念頭。
滿清君臣收到吳三桂奏報後,仍舊猶豫不決。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大臣們麵麵相覷。他們確實是被李定國打怕了,這位明朝的戰神,用兵如神,屢次擊敗清軍,令八旗子弟聞風喪膽。
連續損失兩位親王,這在大清的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恥辱。親王們本是皇權的象征,是大清的中流砥柱,卻在李定國的鐵蹄下,化為塵土。這不僅是軍事上的失利,更是對滿清威嚴的極大挑戰。
順治帝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年輕的麵龐上寫滿了憂愁。
吳三桂的奏報,如同一塊巨石,在滿清君臣心中激起巨大波瀾。他提出的策略,雖然冒險,卻也不失為一個機會。但順治帝和大臣們都知道,這背後隱藏的風險同樣巨大。
與此同時,滿清五省經略洪承疇的奏章也來到燕京。
洪承疇是明朝末年的傑出將領,曆經萬曆、天啟、崇禎三朝,崇禎年間因潼關南原大敗李自成而聲名顯赫。後在鬆山之戰被清軍俘虜,一開始拒不投降,最終在皇太極及範文程的勸誘下,以及清帝愛妃的柔情攻勢中,動搖而降清。順治十年(永曆七年),洪承疇被任命為太保兼太子太師等職,負責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五省軍務,擁有廣泛的軍事和行政權力,其決策隻需事後上報朝廷。整個清朝也隻有洪承疇獲得此權力。
洪承疇在奏章中表示,他讚同吳三桂的提議,並認為這是消滅永曆政權的絕佳時機。他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指出孫可望與李定國的內鬥使得南明的實力大為削弱,如果清軍能夠趁機進軍,必定能夠取得勝利。
順治帝拿著兩份奏章,陷入了沉思。他明白,這是一個關鍵的決策,關係到大清的未來。他目光掃過殿下的群臣,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意見。
領侍衛內大臣、二等公鼇拜站了出來,說道:“陛下,吳三桂和洪承疇都是經驗豐富的將領,他們的判斷想必不會有錯。此時出兵,或許真能一戰定乾坤。”
兵部尚書劉餘佑則擔憂地說:“可是李定國的實力不容小覷,之前的戰敗猶在眼前,我們不能輕視他。”
順治帝權衡利弊,猶豫再三,最終下定決心,趁明朝內亂未平、民心尚在搖擺之際,兵分三路,共圖雲貴之地。
他在給吳三桂的批示中寫道:“今觀賊李、孫相互廝殺,正逢賊黨內訌,人心未穩之時,特命王為平西將軍,與侍衛李國翰同領精兵,進討亂賊。”
六月十日,順治皇帝正式下詔伐明。
他任命吳三桂為平西大將軍,與固山額真侯墨爾根、侍衛李國翰並駕齊驅,指揮本部兵馬和漢中、四川的官兵,從陝西出發,直撲貴州。
同時,順治皇帝又任命固山額真卓布泰為征南將軍,帶領本部兵馬,加上廣西提督線國安的兵馬和湖南調派的官兵,從廣西出發,劍指貴州。
此外,任命固山額真宗室洛托為寧南靖寇大將軍,並與固山額真濟席哈齊頭並進,指揮本部兵馬和經略調動的官兵,從湖南出發,浩浩蕩蕩殺向貴州。
至於五省經略輔臣洪承疇,順治皇帝則給予了他較大的行動自由度。他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由決定是與大軍一同進軍,還是在大軍之後伺機而動。
當順治帝的詔令傳到吳三桂手中時,時間已經來到了六月十五日。他接到召令,迅速整備兵馬。
六月二十日,清軍如三支利箭,分三路大軍,浩浩蕩蕩向貴州進發。
北路平西大將軍吳三桂,領都統墨爾根、李國翰,自漢中啟程,直指四川。
中路寧南靖寇大將軍洛托與五省經略洪承疇,自湖南揮師,南下貴州。
南路征南將軍卓布泰與提督線國安,從廣西進發。
三路大軍如猛虎下山,氣勢如虹,齊頭並進,直指貴州。
同時,順治帝命信郡王多尼為安遠靖寇大將軍,與平郡王羅可鐸、貝勒尚善、杜蘭、固山額真伊爾德、阿爾津、巴思漢、卓羅等,率領八旗精兵南下,專攻雲南。
麵對這千載難逢的戰機,清軍精銳盡出,因深知李定國之驍勇,三路兵馬須要有一統帥以統籌全局,協調三軍。順治帝在敕諭中明定,多尼掌三路清軍之指揮大權,先觀貴州之戰況,再定南下進攻雲南之期。
詔書如飛箭般,八百裏加急傳至五省經略行轅。長沙幕府的官員們,一想到西南諸省一旦陷落,新土之上,空出的官位將多如繁星,無不心潮澎湃,彈冠相慶。他們或竊竊私語,或高聲議論,有的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有的開始思考是不是該走動走動了。
六月二十二日,正當朱由榔和皇後王少姬醉心研究蒸汽機的時候,滿清以三十萬滿漢大軍,攜帶半月糧草,自湖南、廣西、四川三道齊攻貴州的軍情急報陡然而至。
朱由榔的眉頭緊鎖,他的目光在軍報上迅速掃過,麵色驟變,沉聲道:“清軍竟分三路大軍來犯,此乃何等狂妄之舉!”
他將那卷軍報遞給王少姬,皇後接過,閱後輕啟朱唇,進言道:“何不遣晉王、泰國公領兵抗敵,以解此圍?”
朱由榔微微搖頭,沉吟道:“此計雖好,然晉王、泰國公領兵至此,少則半月,多則一月。長途跋涉,軍士疲憊,以疲憊之師對陣狼虎之敵,實非上策。”
他繼而說道:“清廷此番全力來攻,想必是以為我等內亂正酣,未料我等能如此迅速地平定內亂。現今貴州各要鎮皆有重兵鎮守,其一時半會兒難以攻克。”
王少姬亦頷首,說道:“雲貴之地,地勢險要,山路崎嶇,易守難攻,我等以逸待勞,勝算頗大。”
朱由榔深表讚同:“吾等依此前之計行事,晉王攻廣西,以牽製敵南路軍馬。泰國公攻四川,以牽製敵北路軍馬。朕親率大軍守貴陽,隻需堅守月餘,待敵糧草耗盡,危機自解。”他的語氣中透露出堅定與自信,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昨日,李定國、劉文秀、沐天波已與皇帝辭別,分別向著廣西、雲南疾馳而去。
收到軍報後,朱由榔旋即派遣心腹,如離弦之箭,快馬加鞭,將清廷來犯之事告知三人,並叮囑他們按計劃盡快從兩地發兵,按商議路線進軍,以牽製敵軍。
沐天波聞訊,心急如焚,焦急之情溢於言表,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急欲回貴陽,勸諫永曆帝移駕昆明,以避鋒芒。
劉文秀見狀,急忙製止,他沉聲道:“陛下英明神武,宛如皓月當空,自有明斷。如今我們若貿然返回貴陽,隻會成為陛下的累贅。當務之急,乃是迅速遵從陛下之命,調動滇桂之精兵,為貴陽解圍。待時機成熟,必能大敗敵軍!”
沐天波這才冷靜下來,兩人隨即快馬加鞭,如飛箭一般向雲南奔去。
李定國在接到朱由榔的諭令後,立即吩咐靳統武率大部後續跟進,自己則率領百名精騎,日夜兼程趕往南寧。
同時,朱由榔下令駐守鎮遠府的馮雙禮、駐守遵義府祁三升、駐守都勻府的白文選加強防務,時刻關注清軍動向。他們如同三座堅固的堡壘,守護著貴州的門戶,不讓敵軍輕易踏入。
此外,朱由榔為了籠絡東南抗清勢力,采納劉文秀之策,特遣使者,冊封延平郡王鄭成功為招討大將軍,賜以尚方寶劍,賦予其臨機專斷之權。其麾下部將王秀奇,封為祥符伯,馬信,封為建威伯,皆以示皇恩浩蕩。此外,原魯王政權之兵部右侍郎張煌言,亦被擢升為兵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他們如同星辰般點綴在朱由榔的棋盤上,各司其職,各盡其責。
各路兵馬都按照部署開始行動,一場惡戰即將到來。士兵們磨刀霍霍,戰馬嘶鳴,戰鼓雷動,整個貴州大地都籠罩在一片緊張而又期待的氣氛中。每個人都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戰爭,也是一次關乎生死存亡的較量。
朱由榔站在高高的城樓上,眺望著遠方。他的心中充滿了堅定與決心,他知道,這將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但他也相信,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戰勝強敵,保衛家園。
夜幕降臨,繁星點點,朱由榔的眼中光芒閃爍。他知道,大明的命運,就掌握在他們這一代人的手中。他深吸一口氣,緊握著手中的寶劍,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風暴。(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