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此路不通
字數:6080 加入書籤
到了這一刻,少不了要刨根問底了!
在一旁的小玲子掃了趙昭婷一眼,似乎是在提醒她,這句話是不是說得太直白了呢?
趙仲儒倒也沒有發作,皺了皺眉頭之後,這樣說道:“昭婷啊,你能夠問出這個問題,至少也說明,你是動了一番腦子的。”
說著,四下裏張望了一番,這才接著說道:“在這側廳裏,就咱爺倆,為父就照直說了吧。最近這幾個月裏,一直盛傳,好幾位朝廷重臣,上書太後及皇上,力主廢除科舉。結果怎樣,目前尚未下詔,我們也不便於妄加揣測。不過,就我孤陋寡聞之所及,目前各地都在興建新式學校,大多是仿照列強的模式。如此說來,這科舉的大門,遲早都是要關上的了。唉,真想不到——”
這一瞬間,趙昭婷的心裏,氣不打一處出:當初,當你大言不慚地力主徐海韜考科舉之際,為什麽不這樣說?如果明知這已經是最後一班客船,為何還要如此煞費苦心呢?
“爹,那一天,你叫我到巡撫那兒去,為的是什麽呢?”羞惱不已之際,她不由得這樣問道。
長長地歎了一口氣之後,趙仲儒才這樣說道:“哦,這件事情嘛。當時,我是這樣想的,我,我覺得,對於海韜能否中舉之事,是不是要再爭取一下呢?剛好,再過幾天之後,巡撫那邊捎話過來,要求我再去一趟。我,我當時還以為,既然還沒有正式發榜,會不會還有轉機呢?到了那兒,我才發現,對於科考之事,巡撫和學政,都是顧左右而言他。相互扯皮一陣之後,巡撫就轉了個話題,大意就是,在這風雲莫測的時期,雙方倒是應該互通有無同氣連枝之類的。然後又說,素聞趙先生教女有方,何不前來見識一下……”
趙昭婷這才醒悟過來:原來,那巡撫大人,開始著手於官商一體了。唉,你如此對待徐海韜,我選擇避而不見,那也是很正常的了。
“哦,那件事情,又是如何收場的呢?”趙昭婷依然好奇地問道。
訕笑一番之後,趙仲儒這樣說道:“人家有權有勢的,我們又能夠如何呢?思來想去,那時你正好外出,我又不便於一口回絕。後來我就想了個主意,就叫上你昭靈妹子,代替你去走了一趟。昭婷,這件事情,你,你不會怪罪於為父吧?”
趙昭婷暗自鬆了一口氣:這位趙大亨,你叫了昭靈妹子去,也不失為兩全其美之策吧:既對巡撫大人有所交差,也不至於讓我為難。從那什麽巡撫侄子的角度來說,他對趙家姐妹倆,未必就會很熟悉。因此,如果他有意於昭靈,也沒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想當初,離家出外之時,我還是有點擔心,父親會不會因此而怪罪於我,認為我不給他麵子?如今看來,當初的那些擔心,倒是多餘的了。如此“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也算是各得其所吧?
“爹爹,此事就這樣了吧?”趙昭婷這樣回應道。
再閑聊一番之後,三人散去。
當天夜裏,趙昭婷一時思如泉湧,難以入眠:到這個夜晚為止,一切似乎又風平浪靜了。首先,爹爹不再勉強我,讓我去見那些不想見的人。由此,我倒落了個逍遙自在,眼不見心不煩。
不過,還有另外一件事情,目前還是沒有著落的。那就是,徐海韜徐大哥,到底去哪兒了?他一直不露麵,我和他之間的事情,也隻能暫時擱置在那兒了。
那麽,此時此刻,他到底身在何方呢?
就算科舉這條路已經被堵死了,也還有其他的路可走吧?如此說來,他到底是無顏已對,還是避而不見呢?又或者,他另外有某些事情,一時無法與我相見?問題是,就像那雪兒姑娘,不是到這金陵城裏,找到了她的意中人了嗎?
如果責任真的在我,那麽,天高路遠的,我又該往何處去,才能找到這徐海韜呢?
找不到徐大哥,我就深居簡出,這樣整天待在這趙家大宅院裏,又是為了什麽呢?
徐海韜的路,就這樣被堵住了。那麽,我的路,又在哪裏呢?
早知道是這樣,徐海韜倒不如一直在那碼頭上扛活兒。這樣一來,至少,沒必要去看別人的臉色。體麵,人的體麵,從何而來呢?如果能夠用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又何必在意別人的目光呢?
目前,這當務之急,還是應該盡快找到徐大哥,然後,才能夠商議下一步的行動。我的那許多想法,如果不能落到實處,自然也就會像那天上的雲朵,飄來飄去的……
匆匆數月過去,這一天,趙昭婷稟過趙仲儒,說要到外麵轉幾天。
趙仲儒也沒有多說什麽,叮囑幾句之後,就讓趙昭婷和小玲子外出了。
走出一陣子之後,趙昭婷的心緒,又天馬行空起來了:父親答應我外出,倒不是對我有多放心。而是,這幾個月以來,我一直都是鬱鬱寡歡的,他不會不知曉吧?與其在家裏發呆,倒不如到外麵走走,散一下心也好。前些日子,朝廷正式下詔,這科舉之路,就此走到了盡頭。對於這件事情,徐海韜自然也是知曉的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既然是這樣,他為何依然遲遲不露麵呢?他看不慣趙仲儒,也就遷怒於我?這種可能性,也不能說就沒有。隻是,就算有什麽深仇大恨,到了塵埃落定之時,還不能冰釋前嫌嗎?
再多的揣度、猜測,又有什麽用處呢?
說起外出,似乎也還是有點好處的,比如說,到烏衣巷走了那麽一趟,我就見到了久違了的孫公子和雪兒姑娘。盡管,他們並不知曉,不過,對我來說,也算是解開了一個疑團。
那麽,這一次出行,我又將到哪裏去呢?
嗯,那一次,我由“昭亭”這個詞語,幾經“周折”之後,想起了“昭亭山”。接下來,還弄清楚了,那聞名遐邇的“敬亭山”,最初就叫作“昭亭山”。對於那些學問大家來說,這自然不足掛齒;不過,對於我來說,這也算是某種收獲了吧?說起這敬亭山,粗通文墨者,就會想起李太白的那首詩來: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是啊,眼下閑著無事,再不到這敬亭山走一趟,隻怕說不過去了吧?對於我來說,似乎已經不再是有沒有時間的問題,而是,閑暇時間太多了,整天“悲守窮廬”,都快要悶出病來了!
當務之急,最主要的事情,究竟會是什麽呢?
漫無目的,四處走走?
隻是,這“目的”,又從何而來呢?
關於這“目的”,以前,我和徐海韜徐大哥聽從趙仲儒的建議,參加科考。那時候,我們的目的,應該就是,隻要有了科舉上的功名,一切都好商量,一切都好辦。
隻是,結果呢?我們的目的,達到了嗎?
有那麽幾個瞬間,我甚至閃過這樣的念頭:朝廷下詔廢除科舉,也是一件好事情吧?辦新式教育,學一下列強什麽的,這種話語,都較為寬泛,一時看不清楚。不過,對於徐海韜來說,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吧?至少,科舉都沒有了,我生父自然就不可能再拿科考來要挾他了。因為,不是我不想考,而是根本就沒有這方麵的考試了。
那一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是不是也要重新掂量一番了呢?再說,在這樣的一句話裏,那“讀書”,最主要的意思,就是所謂的聖賢書,也就是孔孟之道了。也不是說這種書不能讀,而是,它們也隻是書籍的一部分,甚至是極小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因此,時代在變化,在讀書方麵,也不能僵守老教條了。
這幾個月的時間裏,有一些事情,我算是弄清楚的了。
隻是,就算是弄清楚了,又能怎樣呢?
在跟我交談的時候,我父親趙仲儒,也對我說起,對於自己當初的決定,是頗感歉疚的。隻是,光是“歉疚”,又有什麽用呢?知曉結果之後,再反過來看,留給徐海韜的,其實隻有一次機會。是啊,那些“旗開得勝,馬到成功”之類的說法,畢竟隻是極少數,聽聽就好,不可太當真。
真實的情形則是,很多的人,都是要經過好幾次,甚至是幾十次,才獲得成功的。就像那一部“儒林外史”,那個叫範進什麽的,考了二三十次,才勉強中舉。當然,有些人會不以為然,覺得那不過是小說,有虛構誇張的成分。其實呢,現實中的情形,隻會比小說更嚴峻、更無情:那些考了一輩子,一直都沒能進學的童生,比比皆是。
要求某個人一考就中,那是不現實的。對此,我自然也就不會去苛求徐海韜!徐海韜再怎麽說,埋頭苦讀的時間,也就是一年左右。這麽短的時間,要想出人頭地,一鳴驚人,確實是不太現實的。
或許,在這件事情上,趙仲儒也沒有太大的過錯?
一開始,他也不知曉,科考這件事情,會很快就走到盡頭。既然不能未卜先知,我又能再多說什麽呢?當然,他也曾經想過,要將我說給巡撫的侄兒。在這件事情上,他表現出趨炎附勢、唯利是圖的一麵。不過,最後,是昭靈妹子替代我,去走了這麽一趟。如此說來,父親在這件事情上,也不算太離譜吧?
那樣的一些往事,再糾纏下去,也沒多大意思了。
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作為當事人之一,就是到了這一刻,徐海韜就還沒有露麵!是啊,如果他都一笑了之了,我們再為此而相互埋怨,那就沒多大意思了。
因此,問題的關鍵,依然在於,如何盡快找到徐海韜?
這好幾個月的時間裏,徐海韜的態度,還真是耐人尋味了。對於他的行蹤,一開始,我還是習慣於這樣想:由於科考受挫,出於某種“無顏見江東父老”的心態,他不想來見我。隻是,接下來,我的這種想法,似乎也要站不住腳了吧?
是啊,停止科考,那已經是朝廷方麵的事情了。隻要是對時事有所了解的人,或是跟外界有所交流的人,都是心知肚明的了。那麽,作為當事人,徐海韜沒有理由不知曉啊!
那麽,既然是這樣,都“大赦天下”了,他為什麽還不來見我一麵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由此看來,一向深居簡出的我,也有著坐井觀天的一麵?
確實,對於外麵的世界,我的了解,還是遠遠不夠的。再說得直白一點,很有可能會是這樣的,徐海韜在外麵,另有一些事情!而這些事情呢,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因此,他擠不出時間,前來見我。
這,會不會隻是我在異想天開呢?
當初,對於孫公子的事情,雪兒姑娘未必就有多少了解吧?
而他們這樣的一件事情,我如果不是無意之中“遇見”,又怎麽敢往那些方麵想象呢?
因此,一個人的認知,其實還是極為有限的。如此說來,對於那些異想天開,也不妨多一點寬容之心。
此時此刻,我的目的地,應該就是那“敬亭山”了。然而,一開始,我並不知曉,這“敬亭山”,最初倒是“昭亭山”!也就是說,與我“同名”。
當然,對此,一些人覺得,這隻是某種巧合,也隻是付之一笑而已。然而,對於我來說,未必就會那麽簡單了。至少,我會這樣想,就算是巧合,那至少也說明,這樣的一座山,跟我有著某種不解之緣。既然有著這樣一層緣分,我再不走一趟,那就說不過去了。
這世上,有些人,有些事情,其實都是為有心人而準備的。因此,某些奇思妙想,或者說是異想天開,就自有其意義。而且,你不要想著隨波逐流,而是要正視自己的內心,聽從自己那來自於靈魂深處的呼喚……
喜歡月明秋水請大家收藏:()月明秋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