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李靖:從沒打過這麽憋屈的仗

字數:8323   加入書籤

A+A-


    潼關前線,寒風凜冽。
    朝廷的霹靂火,終於抵達了潼關。
    李靖身著厚重的鎧甲,正對著沙盤沉思,眉頭緊鎖。
    這沙盤,還是李承乾設計的,現在也已經推廣軍中。
    尉遲敬德和程咬金大步走進帥帳,二人身上的披風隨著步伐獵獵舞動,帶著一股戰場上的肅殺之氣。
    “衛公。”尉遲敬德聲如洪鍾,率先開口,“聽說朝廷趕製的霹靂火已送到前線,可算盼來了這寶貝。”
    李靖微微點頭,神色凝重:“嗯,霹靂火雖到,但太子那邊有火炮,威力更甚,切不可掉以輕心。”
    他是知曉一些情況的,這些霹靂火聽著不錯,實際上比太子的霹靂火還要略微差了不少,況且太子用的,是比霹靂火更強的火炮。
    這就好比全副鎧甲的騎兵跟輕騎兵對戰,隻能是說有騎兵了。
    程咬金撓了撓頭,一臉憨態卻又透著幾分急切:“管他什麽火炮,有了霹靂火,定能殺殺那逆太子的銳氣。咱啥時候用這霹靂火出擊,給他們來個下馬威?”
    李靖目光掃過沙盤上的標記,緩緩說道:“程將軍,不可莽撞。太子李承乾和蘇定方絕非等閑之輩,他們對火炮的運用必然有周密部署。咱們貿然出擊,若被他們針對,這霹靂火不僅發揮不了作用,還可能折損我軍兵力。”
    站在李靖的角度看,想要用霹靂火跟李承乾剛正麵,顯然是不怎麽靠譜的。
    尉遲敬德雙手抱胸,甕聲甕氣地說:“咱也不能光守著吧。將士們憋了一肚子火,就等著跟叛軍大幹一場。而且這冰天雪地的,老這麽耗著,弟兄們的士氣也會受影響。”
    李靖踱步至帳口,望向遠處被白雪覆蓋的山巒,沉聲道:“敬德,我明白將士們的心情。”
    “但此戰關乎大唐國運,不可有絲毫閃失。”
    “如今太子據洛陽,糧草充足,又有火炮之利,正麵強攻對我們極為不利。”
    “咱們得想個周全之策,巧用霹靂火,方能出奇製勝。”
    這時,一名傳令兵匆匆跑進帥帳,單膝跪地:“啟稟李總管,霹靂火已按您的吩咐,部署在指定位置,隨時聽候調遣。”
    李靖微微頷首:“好,密切關注敵軍動向,一有異常,立刻來報。”
    對於霹靂火的運用,思來想去,李靖用的還是李承乾的老套路。
    那就是用床弩,投石機,對點燃的霹靂火進行投擲。
    這是之前李承乾在高麗攻城的用法。
    ——
    洛陽宮城,日落黃昏。
    李承乾正在跟蘇玉兒晚膳。
    “殿下,聽聞朝廷已造出不少霹靂火,且送至潼關前線。”
    蘇玉兒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擔憂。
    秀眉微皺,美目緊緊盯著李承乾,試圖從他臉上尋得一絲安慰。
    自從來到洛陽後,沒有哪一天蘇玉兒是不擔心的,生怕一覺睡醒,就聽到太子大敗的消息。
    李承乾抬眸,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玉兒,莫要擔憂。不說朝廷霹靂火威力如何,即便是跟我的相差不大,然火炮之強,不是隨便就能比擬的、”
    就現在來說,受到工藝條件的限製,火藥的威力,是有一個限度的。
    而在黑火藥這塊,李承乾已經達到了最高。
    朝廷那邊,製造出霹靂火才多久,怎麽可能一下子就找到最為精準的配比。
    且就算找到了,還有顆粒化的工序製作。
    這些都不可能是短時間內能搞明白的。
    對於李承乾來說,火藥是基礎,可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好比是外星造物,原理什麽全然不懂。
    能造出來來,不過是對著先前東宮的購買記錄進行仿製。
    能有五六層威力,就已經不得了了。
    而火炮的關鍵,不僅是在於火藥本身,更是在於炮彈的製作。
    李承乾的火炮炮彈裝填,已經是類似於開花彈了,更有殺傷。
    “殿下,話雖如此,可畢竟多了這變數。那李靖老謀深算,有了霹靂火,怕是會生出諸多計策來對付我們。”
    蘇玉兒輕輕咬著下唇,眼中滿是關切:“我實在放心不下。”
    李承乾安撫道:“玉兒,火炮之威,遠非霹靂火可比。李靖縱使有千般計謀,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也不過是徒勞。”
    “我知你擔憂,然起兵之事,我籌劃已久,每一步都深思熟慮。”
    “那潼關雖險要,有火炮在手,我們定能衝破防線。至於朝廷的霹靂火,不過是他們垂死掙紮的手段罷了。”
    聽到這話,蘇玉兒隻能暫時放下擔憂:“我相信殿下,定能取得勝利。”
    ——
    冬日的潼關,城垣高聳,宛如一條蟄伏的巨龍橫亙在山川之間。凜冽的寒風裹挾著雪花,肆意拍打著城牆上的守軍。
    蘇定方率領的大軍如洶湧的潮水般,向著潼關逼近,軍旗蔽日,刀槍閃耀著寒光。
    蘇定方身披銀色鎧甲,騎在高頭大馬上,目光堅定地凝視著潼關的城門。
    太子有令,年前破潼關,打開長安門戶。
    準備了這麽久,也是到時候了。
    潼關城上,李靖嚴陣以待。
    對太子的戰爭,大概是他這輩子最為憋屈的了。
    打了一輩子的仗,從來都沒有如此難受過。
    蘇定方是有些才華,算後起之輩,可在李靖的眼中,還是有些不夠看的。
    無論是計謀,策略,布局,都不夠。
    可所有的一切,都被太子所造的火炮彌補了。
    曾經,在得知霹靂火的消息時,李靖就知道,往後的戰爭,可能會因為霹靂火而改變。
    可誰能想到,太子造出了霹靂火還不夠,還整出來一個大炮。
    到如今,李靖有種不祥的預感。
    可能自己要晚節不保了。
    隨著蘇定方一聲令下,數十門火炮緩緩向前推進。
    此番攻潼關,火炮拉了五十八門。
    炮彈更是堆積如山。
    眼看就要被火炮攻城。
    潼關城上,李靖麵色凝重。
    “傳令下去,準備床弩,用霹靂火迎擊!”
    其實就現在來說,李靖不想直接用霹靂火,可事到如今,不用霹靂火,也沒有了其他辦法。
    這跟以往的攻城方式完全不同,兵將根本不上前,還離著幾乎兩裏地呢。
    總不能讓將士們出城迎敵吧。
    雖說潼關的守軍有五萬,比之城外三萬更多。
    可冒著火炮過去,完全沒有可能,路上一半就得散。
    床弩被迅速推到城垛邊,巨大的弩臂上搭載著點燃的霹靂火。隨著一陣沉悶的響聲,床弩發射,霹靂火如流星般飛向敵軍。
    然而,由於射程有限,大部分霹靂火在距離火炮還有一段距離時便紛紛落地,濺起一片塵土。
    一些霹靂火在空中劃過弧線,帶著燃燒的尾跡,卻在靠近敵軍火炮陣地前就熄滅,徒留城牆上守軍無奈的歎息。
    蘇定方見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自信的笑容。
    “開火!”
    瞬間,火炮齊鳴,大地劇烈顫抖。
    一顆顆炮彈帶著滾滾濃煙,呼嘯著衝向潼關城。
    巨大的爆炸聲震耳欲聾,城門處頓時火光衝天,磚石飛濺。
    炮彈如雷霆般砸向城門,炸出一個個巨大的豁口,石塊如雨點般四散飛濺,不少守城士兵被這強大的衝擊力震倒在地,有的甚至被石塊擊中,發出痛苦的慘叫。
    與傳統攻城依靠雲梯攀爬、撞城錘撞擊不同,火炮從遠距離就能給予城牆毀滅性打擊,讓守軍難以近身防禦。
    李靖皺緊眉頭,看著城門處的慘狀,下令道:“投石機準備!務必阻擋敵軍進攻!”
    這不怪李靖,因為事情緊急,根本沒有時間給他去了解霹靂火。
    這邊朝廷運送霹靂火的消息才剛傳開,李承乾這邊就開始攻城了。
    沒用過的東西,自然就不熟悉。
    這也不算出紕漏,隻能說戰場實踐吧。
    投石機被緊急啟動,巨大的石塊帶著點燃的霹靂火被拋向敵軍。
    但投石機的準頭實在太差,大部分石塊偏離了目標,隻有少數落在敵軍陣營中,引發了小規模的爆炸。
    而且,霹靂火的起爆時間極難控製,要麽提前爆炸,威力大打折扣,要麽在落地後許久才爆炸,敵軍早已避開。
    那些落在敵軍中的霹靂火,即使成功爆炸,其威力也遠不及火炮,僅能在敵軍中引起一陣短暫的慌亂,轉瞬便被平息。
    畢竟太子軍隊的將士,對於霹靂火可太熟悉了。
    這些神武軍,多數是高麗精銳。
    其中不少就是來自於遼東城的。
    當年,他們就是被這霹靂火嚇破了膽子,讓大唐太子得以直接破城。
    如今,攻守之勢異也。
    再看到霹靂火時,這些遼東將士,竟然還冒出一股親切感來,這還還有什麽好怕的。
    再說,這轟鳴聲,可比當年太子的小多了。
    “像個娃娃。”
    有遼東將士大笑道。
    頓時引起一陣哄笑。
    他們是專業的,經曆過嚴格培訓,如果不是不得以,絕對不會笑場。
    隻是這真的有點忍不住。
    隨即就有軍官喝令:“肅靜。”
    中層軍官就是軍隊的骨架,因為將領在管轄這麽多人的情況下,不可能說直接對話每個士兵。
    而李承乾的軍隊,從十人小隊的隊長開始,都是講武堂出來的,要麽就是去過講武堂培訓過。
    按照現在軍隊要求,但凡擔任軍官前,都要去講武堂操練至少一個月,才能升職。
    沒有經過講武堂培訓,是不具備升職的硬性條件。
    如果在講武堂培訓期間,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成績不及格,那麽升職的事情也就泡湯了。
    是以從軍隊框架上來說,實際上現在李承乾的軍隊,有著比朝廷軍更強的組織力,凝聚力,以及戰鬥力。
    蘇定方在取得優勢後,並沒有急著攻城,而是繼續命令火炮突進。
    在火炮的持續攻擊下,守軍的防線逐漸出現了破綻。火炮的每一次轟鳴,都如同重錘般砸在守軍的心理防線上,讓他們深刻意識到,這不再是以往熟悉的戰爭模式。傳統的冷兵器交鋒,在火炮的強大威力麵前,顯得如此無力。
    第一天的攻城戰持續到黃昏。
    蘇定方這邊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就已經讓潼關這座曾經的堅城搖搖欲墜。
    這跟以往的攻城方式完全不同,李靖也深刻的認識到了這一點。
    在從前,攻城的主要方式,是依賴雲梯、衝車、投石機等器械。
    雲梯需士兵近距離攀爬,易受守軍箭矢和滾木礌石攻擊。
    衝車以人力推動撞擊城門,效率低下。
    曆史上,在火藥發明前,挖地道至城牆下縱火,如袁紹破公孫瓚。
    火藥發明後,發展為坑道爆破,如太平軍攻城。
    要麽就是焚燒城門或引水灌城,如白起水淹鄢城,但這受到城池防火設計和地形條件。
    按照正常的發展,火藥發明後,城池的設計也會隨之改進。
    譬如通過城牆傾斜牆麵分散炮彈衝擊力,減少崩塌風險。
    可現在的火炮,直接跨越了時代限製,以至於如今的城牆,根本沒有應對火炮的措施。
    僅僅隻是第一天,潼關的城牆,就要崩塌了。
    到了明天,如果蘇定方再這麽來一輪。
    城牆能抗住嗎?
    李靖覺得難。
    這仗打得他難受了。
    隻能被動挨打,完全沒有還手的能力。
    以往攻城,隻需要城中囤積足夠多的糧草,哪怕敵方有數倍乃至十倍兵力,守上幾個月輕而易舉。
    甚至於隻要不出紕漏,守個一兩年都很正常。
    後世宋朝時期,火藥已經逐漸成熟即便如此,,蒙元入侵之際,襄陽之戰守了長大三十八年之久。
    但現在,莫說數年數月,也就這兩三天之事。
    火炮帶給時代的改變,是讓攻城戰的時間大大縮短。
    蘇定方軍營中。
    工匠們開始對火炮進行清理。
    火炮的使用,會在炮管內遺留火藥殘末,如果不清理幹淨,很容易導致炸膛。
    還有對火炮的保養,使得這些火炮能夠使用更多次數。
    蘇定方並不怎麽擔心,洛陽距離這裏很近。
    火器工坊正在源源不斷的生產火炮跟炮彈,雙馬拉火炮,從洛陽到前線,也就幾個時辰的功夫。
    即便是這一批火炮暫且不能用了,換一批新的也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