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請大兄自縛認罪
字數:9152 加入書籤
蘭陵坊。
這是過明德門之後的第四個坊。
李治的五千兵馬就藏在這裏。
“太子來了嗎。”
李治再次詢問道。
他這已經是第五次了。
“正在過明德門,時候差不多了。”
李義府當即回道,對於晉王的不斷詢問,沒有半點不耐煩。
畢竟這次是大事,很大的事。
如果幹成了,他李義府,也將會成為房公長孫司徒那樣的人物。
以他跟晉王的關係,必然如此。
“來了就好,來了就好。”
李治鬆了口氣,生怕出了什麽狀況,半道上太子又不進城了。
不過隨即,就有些緊張起來。
“將士們這邊,都沒問題吧。”
李義府認真點頭:“晉王放心,都是咱們自己這邊的人,絕對靠譜。”
李治想了想問道:“太子那邊一千兵馬,據說都是精銳。”
“咱們人數雖多,可萬一”
人的名,樹的影。
太子的軍隊,誰不知道是從整個遼東之地篩選出來的。
有些消息也是聽說了,這三萬神武軍,一個個都是猛將悍卒。
“晉王放心,咱們金吾衛的將士,多數都是老兵。”
“況且,魏王那邊,也有不少人。”
“哪怕太子一千兵馬能當三千用,咱們聯合起來,可是有六千人。”
“太子在明,我等在暗,有心算無心,必然功成。”
李義府語氣平緩的解釋道,他真擔心在這個關鍵時候,晉王突然就打退堂鼓,那可就真是麻煩了。
李治聽完,安心不少,隻是胸口總有些發悶。
這麽大的事,還是第一次幹。
曾經,他也是個乖孩子啊。
“對了,魏王那邊呢。”
“都安排了吧。”
李治的聲音放低問道。
李義府再次點頭:“都安排好了,等先拿下太子,趁魏王放下警惕之際,我便領數百精兵,突襲魏王,必將其拿下。”
李治又想了想,感覺應該沒什麽要注意的了。
“好,等到太子抵達坊前,就動手。”
“是,晉王。”
——
蘭陵坊對麵,是永達坊。
這裏,便是魏王李泰的藏兵之處。
相比其李治的擔憂,李泰則是興奮。
“終於等到這天了。”
“李承乾啊李承乾,你可知道我等了多久嗎。”
“太子位,隻能屬於我。”
“我才應該是這大唐未來的皇帝,你個瘸子,當你繼承大唐,豈非是丟了大唐的臉麵。”
“父皇也是這麽想的吧,如果不是你早生幾年,太子位能跟你有什麽關係。”
旁邊柴令武看著魏王喃喃自語,眼眉低垂,沒有要聽的意思。
主要是這樣的狀態,很早的時候,魏王就開始了。
據說昨晚魏王都沒怎麽睡,或許一夜都沒睡,反正深夜裏的時候,魏王就已經到了。
略微想了想,柴令武問道:“魏王,這次咱們要不要找個機會,在解決完太子後,一起把晉王拿下?”
李泰皺眉道:“管稚奴幹嘛,隻要擒下太子,等父皇醒來,這太子位,自然就是本王的了。”
柴令武不由問道:“拿下太子,魏王,我們不如直接.”
看到柴令武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李泰冷哼一聲:“糊塗,父皇最是不想看到兄弟闔牆,要真這麽做了,等父皇醒來,本王要如何交代?”
“況且,這等兄弟殘殺之事,太壞名聲了,本王也不需如此去做。”
“擒下太子,是大功勞,父皇醒來,必然極其欣慰。”
柴令武勸諫道:“太子城外有數萬大軍,且都是遼東之兵,咱們如果隻是關押太子,這必然引發災禍啊。”
“若是誅殺太子,再給城外兵馬發個招安書,諒蘇定方他們,也不敢再行動亂之事,且再格殺晉王,陛下可就隻有魏王了。”
“如此一來,這太子位,自然就是魏王的。”
李泰有些遲疑:“這,有些太過了吧。”
倒不是因為太子,更多擔憂是父皇的責怪。
換個角度去看,李泰其實是個孝子。
李世民也不是什麽老糊塗,真心假心還是能感受到的。
這麽多年,除了一開始對李泰當年過繼之事有所愧疚外,喜歡李泰這個次子是真的,李泰的孝順,自然也是真的。
李世民膝下這麽多子女,能一直得到他心中的歡喜,李泰本身也是有很大的關係。
“魏王,這可是好機會啊。”
柴令武再次勸道。
隻要走陛下的路子,那麽魏王,必然就是大唐的未來皇帝。
然而李泰在猶豫良久後,最後還是搖頭道:“不可如此。”
“如此,我無顏麵對父皇。”
“且太子早已經起兵,父皇恢複其太子位,不過是暫行的緩兵之策,隻要能拿下太子,等父皇醒來,自然一切水到渠成。”
“再說稚奴,不過區區小兒,憑借著掌控金吾衛有幾分跋扈,這些事,父皇定然會有所知曉,這等野心勃勃,城府深沉,如何能被父皇所看重。”
“是以,無須這些彎彎繞繞,隻要能拿下太子即可。”
“去準備吧,等太子一行車架抵達,聯合晉王,共同發難。”
柴令武還想再勸兩句,但看著魏王堅定的樣子,也知道怎麽說都改變不了。
隻能心中歎息,拱手道:“是,魏王。”
——
朱雀大街。
坐在龍輦上的李承乾閉目養神。
“殿下,據說魏王跟晉王,有所異動。”
蘇定方輕聲說道。
李承乾眼睛都沒打開,道:“還能是什麽異動,無非就是想趁著我兵力少發難唄。”
“這些事,那些朝廷大臣,哪個不是心知肚明,現在估計就等著看戲吧。”
“倒是有趣,今日我要成戲子了。”
“且看這戲,他們要怎麽唱。”
蘇定方聞言,神色輕鬆,笑著說道:“殿下覺得魏王跟晉王,能有多少人馬。”
李承乾此事打開眼睛,看了眼寬敞整潔的朱雀大街。
如今的朱雀大街,可都是水泥鋪設,兩邊還有垃圾桶。
這些,都是當初他離開之前改造完的。
這水泥地看著,讓李承乾感覺到了幾分記憶裏熟悉的意味。
“不超過一萬人。”
李承乾隨口說道。
蘇定方不由問道:“右金吾衛,可是能調動兩萬左右的府兵。”
“魏王那邊,或許能從五姓七望手裏借出不少死士。”
“這次對於他們,是最好的機會,說不定還真能湊夠一萬人。”
一萬兵力對付一千,那神武軍個個都要打十個。
這自然是不可能的。
李承乾淡笑道:“要是他們真能湊夠一萬人,那咱們就撤吧。”
打不過,我跑總行了吧。
他又不是神仙,十倍兵力這等事情,怎麽打是問題,更何況還是在這城中。
但要想走,還是很簡單。
“差不多要到地方了吧,總不能把這事放到朱雀大門去。”
“他們也沒這個膽子。”
“蘇將軍,去準備吧。”
蘇定方點點頭:“是,殿下。”
隨即蘇定方從龍輦旁邊離開,轉到裴行儉附近。
“太子安危,交給你了。”
“若太子被傷到一根毫毛,我拿你是問。”
蘇定方嚴肅的對裴行儉交代道。
裴行儉隻能苦笑:“請蘇將軍放心。”
守護太子,還不知道是誰守護誰呢。
太子的武力,那是他可以比擬的啊。
當初裴行儉也是在東宮待過的,對於太子箭術,是真正親眼見識過的。
百步之內,射誰誰死啊。
前邊,隨著蘇定方揮手,整個隊伍變得肅穆起來。
神武軍的將士,握緊了手中韁繩,兵器。
在入城前,他們就已經被交代過了,極有可能要發生戰鬥。
這一千精銳,大部分都是遼東人。
或高麗人,或新羅人,或百濟人。
家人,族人,皆在遼東。
是以對於太子,自當是忠心耿耿。
若是太子出了事,那麽這些人的家人,族人,都將會受到牽連。
所以他們可以為太子戰死,然太子不能有絲毫意外。
跟著入城的,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
與死士何異。
李承乾身邊親衛,還有部分大唐人,或者說也是長安人,是先前就在東宮跟隨的。
他們的親人,也已經搬遷到遼東了。
沒有搬遷的那些親衛,自然已經不算是親衛。
不是李承乾懷疑他們的忠誠,而是人性這東西,不要去考驗,也沒必要。
“來了!”
一聲低喝。
整個隊伍停住。
上百親衛把龍輦團團圍住。
那是兵馬的震動聲。
從左右坊間的道路上團團湧現,朝著太子龍輦洶湧而來。
然而兩邊值守的宮廷禁衛,對此視若不見,任由他們穿過,前後阻攔在太子的隊伍。
前後左右,將李承乾包圍了起來。
對此,李承乾不慌不忙。
不多時。
李泰跟李治,也從坊間走了出來。
李泰身著華服,騎在馬上,神色複雜地望向李承乾,率先開口道:“大兄,今日咱們兄弟三人在此相聚,可真是難得。”
一邊說著,一邊緩緩上前,身後的兵馬如潮水般湧動,透著隱隱的壓迫感。
李治跟在李泰身後,微微低著頭,看不清眼中神色,隻是輕聲附和:“是啊,大兄,許久未見了。”
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
李承乾穩穩地坐在龍輦之上,身姿挺拔,目光從李泰身上掃到李治處,而後爽朗地笑出聲來:“青雀,稚奴,今日這陣仗,可是要給為兄接風洗塵?隻是這陣仗大了些,倒叫為兄有些惶恐。”
話雖如此,臉上卻沒有半分惶恐之色,神色從容淡定。
李泰目光一凜,收起那虛假的笑意,語氣也冷了幾分:“大兄,你又何必明知故問。如今局勢,你已被我等包圍,今日之勢,大兄還是束手就擒吧,也省得兄弟們刀劍相向,傷了和氣。”
李承乾聞言,微微挑眉:“青雀,你這話可就有意思了。”
“為兄身為太子,如今父皇病重,特行監國。”
“怎麽,難道你想造反不成?”
李治此時抬起頭來,眼神閃爍:“大兄,你私自起兵,如今更是帶著兵馬入城,此等行為,實在難脫謀逆之嫌。我們兄弟也是為了大唐江山社稷,為了父皇的安危著想,還望大兄能體諒我們的苦心。”
李承乾笑了。
“好一個為了江山社稷,好一個為了父皇。”
“稚奴,你小小年紀,何時也學得這般虛偽做作?”
“至於你,青雀,你心心念念的太子之位,就真的這麽重要?”
李泰冷笑一聲:“大兄,到了此刻,你還在狡辯。父皇雖暫複你太子之位,可那不過是權宜之計,你在洛陽擁兵自重,擅自調兵遣將,這等行徑,豈不是謀反?今日我與稚奴,不過是順應朝臣之意,為大唐除害罷了。”
李承乾看向李泰:“朝臣之意?怕是你一己私欲吧。你覬覦太子之位已久,以為這般就能得逞?”
“且看看,你是得了哪個朝臣之意,且跟我說說。”
李泰臉色漲紅,惱羞成怒地吼道:“李承乾,你少在這裏假惺惺。你若真顧念兄弟情義,當初就不會做出那些事,讓父皇失望,讓皇室蒙羞。今日,你乖乖就範,我或許還能在父皇麵前為你求個從輕發落,否則,休怪我不念兄弟之情!”
李承乾喝道:“真是笑話,我為太子,農澤聖睿太子,父皇冊封,天下皆知。”
“便是先前有所誤會,父皇也已經昭告天下,恢複我太子位。”
“詔書都在呢,還是說爾等覺得自己可以代替父皇行詔?”
“且說,你這般起兵阻攔,可有父皇詔書?”
李泰一下子被問住了。
他們怎麽能有詔書,父皇都在昏迷呢。
李治見此,立即接話道:“大兄,不若是你此刻交出兵權,隨我等入宮,一同等候父皇蘇醒。”
“想來父皇醒轉後,自有決斷。”
“若父皇有所怪罪,稚奴自當受罪認罰。”
李承乾目光掃過李治,長歎一聲:“稚奴,你終究還是被青雀蠱惑了。你可曾想過,就算我此刻束手就擒,青雀會放過我嗎?他的野心,豈是區區一個太子之位就能滿足的。待他除掉我,下一個目標,恐怕就是你了。”
李泰聞言,臉色一沉,喝道:“李承乾,你少在這裏挑撥離間。稚奴,別聽他胡說八道。”
他還真擔心李治會被說動。
隻是李治會被說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