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老陳家一門三傑!
字數:9427 加入書籤
陳露陽一邊囑咐,一邊將布兜子牢牢的綁在陳今越的後車座上。
“罐頭沉,你回去騎車的路上慢點,”
“碰見路滑的地方就下來推車走……”
“布兜子我係的緊,你要是解不開別使勁用手摳,找你爸……”
……
陳今越盯著他彎腰在自行車上綁布兜子,嘴裏絮絮叨叨的模樣,嬌俏的臉蛋越來越溫柔。
雖然這些活她自己就能幹,這些吃的她自己也能買。
但是陳露陽為她買了,替她幹了,她就是很開心!
盯的時間有點久了,等她反應過來的時候,陳露陽已經站起來。
“你瞅啥呢?”陳露陽納悶道。
“瞅你好看。”陳今越彎著眼睛笑道。
陳露陽登時挺直了腰杆,攏了攏衣領,故作深沉地問:
“你是不是被我的美色迷住了?”
“嗯。”陳今越樂,伸出手在他那張好看的臉蛋上揉了揉。
青年的臉上有著細小堅硬的胡茬,摸起來硬硬的,密匝匝的,像小刷子。
“我也給你拿了過年的東西。”
陳今越摸完,轉身將身後的大布袋子遞給他。
“我看你挺喜歡吃大馬哈魚的,我從飯店給你買了兩條魚還有兩罐魚子醬。你拿回家過年吃。”
上次陳露陽在飯店,幾乎一個人把後廚大師傅做好的大馬哈魚全給吃了。
陳今越知道他喜歡吃肉,就通過員工內部的價格給陳露陽買了兩條。
“誒呀~!”陳露陽眼珠一亮。“給我買的???”
“給你買的。”陳今越笑盈盈的開口。
瞬間!
陳露陽嘴角忍不住瘋狂上揚。
從小到大,除了他媽他姐,還從來沒有女生給他買過東西呢!
你別說!
你還真別說……
這被人送禮物的心情,是真的好啊!!
不過陳今越給他買的東西,不隻是大馬哈魚和魚子醬。
“還有糖、香腸和啤酒劵……”
陳今越一樣接著一樣的從布兜子裏拿出糖果、煙熏香腸、小肚、雞腿兒還有糖果。
香腸、小肚、雞腿兒也就算了。
那盒糖果竟然是用漂亮的鐵皮方筒裝的。
外麵還畫著蘇聯洋娃娃,上麵還寫著俄文。
機械廠的福利待遇雖然好,但是鬆亭飯店的待遇也不差!
不僅不差,
因為鬆亭飯店與糖果廠、香腸廠和啤酒廠有內部供應關係,反而年底得到的好東西更多。
就比如這罐鐵皮盒子糖,現在市麵上就沒有賣的。
“這麽多好吃的……!”
陳露陽沒尋思陳今越拿這麽多,震驚問道:“你都給我了,你家裏吃啥啊?”
陳今越小聲道:“我家裏還有。這些是我特意給你拿的。”
陳露陽感動了……
“姐姐,你對我真好。”
陳今越衝他一笑:“你對我也好。”
兩個人仿佛互換信物,等到雙方互相交換了好吃的之後,陳今越從身上的包裏掏出了一遝紅紙。
“這又是啥?”陳露陽好奇問道。
“你不是說讓我媽給你家寫春聯嗎……”陳今越將春聯塞給陳露陽。
陳露陽心髒“砰”一下,悄聲問道:“你跟阿姨咋說的啊?”
陳今越麵色羞赧:“就說給我一個朋友寫的。”
說起這事兒,陳今越就覺得怪怪的。
也不知道是她多想,還是怎麽回事。
當她跟媽媽說幫自己的朋友多寫一份春聯的時候,她媽媽的表情仿佛偵查敵特似的看了她一眼。
這種情況,隻在小時候她貪玩,撒謊寫完作業的時候才見到過。
一瞬間,陳今越甚至以為她媽媽都猜出來了,這是給她對象寫的。
不過好在陳媽媽沒多問,提筆就寫了一副春聯給她。
“姐……你過年幾天都打算幹啥啊?”
陳露陽收好春聯,開始問出了最重要的問題。
平時陳今越在飯店上班,他騎個車就來東方大街了。
可是這過年在家待著,他也沒法去女生家裏找她。
這好幾天看不見麵,想念了怎麽辦?
“過年呐……走親戚、陪我媽逛街、陪我爸下棋、在家看看書……”
陳今越認真回答。
別看過年有好幾天的假期,但如果走親戚這一圈下來,時間就很緊湊了。
陳露陽憂愁:“那咱倆還能見麵不了?”
陳今越猶豫:“不好說……”
這個歲月,沒有電話沒有手機。
如果不是事先約定好見麵的時間地點,想見麵是真的不容易,隻能敲門上來找人。
看著陳露陽鬱悶的模樣,陳今越安慰他:
“幾天而已,上班了就好了。”
陳露陽無奈的感慨:“我真是頭一次這麽盼著上班。”
“……我想招吧!”
陳今越不懂:“想啥招?”
陳露陽鬱悶:“想招見你唄,還能想啥招!”
……
今年陳大誌和陳露陽很幸運,沒有被選入春節值班名單,可以在叫家裏安安穩穩地過個年。
二十九,陳露陽早早就和陳母、姐夫一起出去置辦年貨。
今年廠裏效益好,工人福利多。
再加上陳大誌、陳露陽、孫誌剛三個大男人的工資超級多,三個人買了好多好吃的回家,要開心飽飽的過個熱鬧年。
年三十這天,凜冽的北風刮過機械廠的紅磚瓦房,陳露陽一早就被大院裏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吵醒了。
起床洗漱,陳父、陳母、姐夫、姐姐、小玲、軍軍已經忙碌起來。
堂屋裏剁餃餡子的鐺鐺聲,院子裏的雞叫聲,院外時不時傳來喜慶的“過年好”。
姐姐在堂屋裏備菜。
軍軍乖巧的站在炕上,給自己穿新棉褲和新棉襖。
姐夫孫誌剛在捧著盆絞漿糊,
陳父拿著小掃帚清理著屋裏的灰,把舊的掛曆摘下來換上新的,再給每扇窗戶貼上窗花。
陳母和陳小玲喊著軍軍從屋裏出來,幫他們貼春聯和福字。
“爸!新年好哇!”
“新年好~~”
陳露陽洗漱完,在屋裏轉悠一圈。
他想幫大姐備菜,剁餃餡,但是大姐信不過他,不讓他下手。
他想去幫陳父掃地,但是陳父嫌棄他掃不幹淨,直接把他掃走。
發現自己在後方無所事事,陳露陽走出小院,幫著媽媽和姐姐貼春聯。
剛一到大門口,陳露陽人傻了。
“不是……媽,這你擱哪拿的?”
隻見陳家小院的大鐵門上,全國勞動模範陳大誌的照片、與社會主義青年積極分子陳露陽的照片一邊各一對兒,呲著兩副大牙衝著外麵笑。
我擦了……
陳露陽人都快麻了。
大鐵門上,左右各貼一張照片,那叫門神。
可是左右各貼兩個人的四張照片,那連在一起看,可就是通緝令了。
還特麽是黑白底的!
陳母坦坦蕩蕩:“從你辦公室的抽匣裏拿的。”
“你說你這孩子也是,上了報紙也不知道拿回家給媽看看!”
“你看你這張照片多好看!”
“這要不是啊……怕你爸鬧情緒,我都想把他這兩張照片撕下來,光貼你一人兒的。”
陳母雖然嘴上說著嫌棄,但還是伸出手指撫平了陳大誌的照片,輕輕的補上漿糊。
陳露陽感覺天快塌了。
陳家雖然不是什麽大富大貴的家庭,但是老陳在機械廠的地位屬實不低。
每年過年的時候,都有不少廠裏的同誌和車間工人們,攜家帶口的來踩門坎兒拜年。
這要是讓別人瞧見這大門上的“陳家父子通緝令”,那以後真是不知道咋傳了。
陳露陽苦口,婆心的勸:“媽,你看啊這平時貼我和我爸的照片就算了。”
“今兒大過年的,你把我爸和我的照片貼上,那春聯哪有地方貼了?”
陳母嫌棄的瞥了陳露陽一眼。
“我就說你成天懶的,思維方式都有問題。”
“誰說春聯必須貼門上了?你貼兩邊的牆上不也一樣麽!”
“這樣正好能把你和你爹的照片讓出來,啥也不耽誤……”
陳露陽:……
他眼睜睜的看著大姐和陳母把春聯貼在了大門旁邊的磚牆上,無能為力!
偏偏軍軍這時候又無比羨慕的來了句:
“我也想像我姥爺和老舅一樣,把照片貼門上。”
“貼!”
陳母看著自己的小外孫,樂嗬嗬道:“我家軍軍上次的報紙還有幾張,我這就拿出來,給軍軍也貼上!”
“真噠?”軍軍眼睛一亮,蹦跳跳的跟著陳母跑回堂屋去剪報紙。
陳露陽無語的看著歡樂的祖孫倆,感覺一陣心累。
“要是我也上報紙就好了……”
陳小玲的話剛說出口,陳露陽趕緊一個打住。
“你可別!”
過不一會兒,陳母扯著軍軍從堂屋走出來,把小毛頭的照片一邊一個的貼在陳露陽照片的旁邊。
嘖嘖嘖……
這也就是陳家的大門還算大。
換個再小點的,排都排不開。
陳露陽麻木的看著一溜“通緝令”。
絕了!
老、中、幼三代,代代有名……
這回陳家想不出名都不行了。
果然!
春聯貼完沒多久,一家人放吃完早飯,收拾完了飯桌。
拜年的敲門聲就響起來了。
“老陳呐,我來給你拜年來了!”
宋建華的高興聲從門外傳來。
陳大誌趕緊樂嗬嗬的跑出堂屋。
剛一開門,就瞧見宋建華領著宋廖莎、宋娜塔和宋瓦西仨孩子站在門口。
“老陳,新年好啊,我們全家來給你們拜年來了!”宋建華高興的拜年。
“陳叔,新年好!”宋家仨孩子一起朗聲開口。
宋廖莎和宋瓦西各個脖子上都戴個紅圍脖,宋娜塔穿著一身新做的紅棉襖。
三個混血孩子都比宋建華還高。
這一眼真是給陳大誌稀罕夠嗆。
人家這生的孩子真是漂亮啊!
“我正想著去看你呢,結果你倒先來了!快來來來,進屋!!”
陳大誌扯著老宋的手就往屋裏領。
宋建華笑道:“不進去了!我們還得去下一家拜年呢。”
陳大誌:“那不行,來都來了!咋也得坐一會兒再走!”
陳大誌那雙手敲了一輩子機器,捏了一輩子工具,粗糙的小胖手指頭全是勁兒。
宋建華那成天計算畫圖紙的,根本就掙脫不開,被硬生生的拽進屋。
瞧見宋廖莎三兄妹進屋,陳母和大姐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糖、花生和瓜子,還給他們三個孩子一人衝了一碗熱奶粉喝。
“娜塔真是越長越好看呐,太招人稀罕了!”
陳母看著宋娜塔,真的是越看越喜歡。
人家這混血姑娘真是又白淨又漂亮,往那一坐亭亭玉立的跟大姑娘似的。
一點都不像自己家小玲,一天天還跟長不大似的。
“瓦西也成小夥了,眉眼比你哥還俊!”
大姐陳麗紅也稀罕不行的看著宋瓦西。
宋廖莎聽到自己的弟弟妹妹都被誇了,看了一圈,最後將目光落在還算長輩的孫誌剛身上。
孫誌剛馬上了然。
“大宋這現在真是越來越有哥樣了,聽說前兩天聯誼會不少小姑娘都打聽你,沒領回家一個給你爸看看啊?”
宋廖莎羞澀:“太多了,沒想好領哪個……”
陳露陽默默翻了一個大白眼。
宋建華哪壺不開提哪壺:“老陳呐,我這走一圈,就你家的大門貼最花花!”
“你們老陳家一門三傑,了不起啊!”
陳大誌無奈:“都孩兒他媽幹的……我在家裏說的也不算,咱也沒有地位,幹啥都得聽領導的。”
陳母笑著錘了陳父一下:“你這老頭子,啥事兒淨往我身上推……你一家之主不點頭,我哪敢貼啊。”
兩家人坐著嘮了一塊錢的,隨後宋建華一家四口起身,去下一家拜年去了。
老宋家裏沒有主事兒的媳婦兒,往年過年都是他一個大男人扯著仨孩子包餃子。
別說串門拜年了,能晚飯前包好仨孩子吃的餃子,做好飯菜,不讓孩子們餓肚子就不錯了。
而且包餃子的過程中,還要迎接來拜年的其他同誌,幹活也幹不消停。
有好些年,都是陳家包好了餃子,讓陳露陽給端著送去,等宋廖莎他們吃完了飯,再一起穿著小棉襖出來放鞭炮。
好在近幾年孩子終於長大了,廖莎、娜塔和瓦西都能幹活了。
以前一個人操勞的過年,現在變成了四個人。
宋建華也終於有時間挨個領著孩子去拜年。
可就算如此,陳母還是不放心道:
“老宋啊,今兒過年你們別忙乎了!拜完年就回我家吃餃子!今年我家買的東西多,咱兩家一起吃團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