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我的手段很潔白

字數:9403   加入書籤

A+A-


    ~~
    比如前不久,
    我廠優秀職工代表“陳則成”同誌,就化身意大利翻譯,深深的打入了全國汽車各家製造廠,拿到了兄弟單位小汽車的第一手資料!
    雖然有些無恥,但畢竟是得到官方授權的。
    曹青杭無語了。
    “想什麽呢你!!我說的是足球技術!”
    陳露陽眼珠子瞪大了。
    曹青杭白眼幾乎要翻到天上去了。
    “江邊渡一郎組織足球隊沒叫你??”
    “叫了啊。”
    “那不就得了!”
    雖然在江邊渡一郎看起來,是他以一己之力聯合起了足球隊,
    但實際上在大家看來,是機械廠業餘足球隊吸納了他這個日本友人。
    曹青杭道:“都說意大利足球踢得好,等咱們體育場建好了,就跟他們約踢球去!”
    既然乒乓球能打開外交。
    那麽足球也絕對能鏈接友誼!!
    陳露陽眼睛一亮!
    是啊……還有啥能比運動競技更能快速拉進關係的。
    眼看天越來越暖,大家在車間忙了一天,晚上和下午約出去踢一場球。
    既能強身健體,又能加強雙方交流。
    曹青杭瞧著陳露陽的德行就知道他想歪了。
    “你說的人力手段又是啥?”
    “我的手段很單純,又很潔白。”
    陳露陽首先給自己的手段下了一個定義。
    瞧著曹青杭挑起的眉毛,陳露陽笑道:“意大利人都喜歡喝牛奶嘛~”
    “咱們廠裏的小米粥、大碴粥還有豆漿他們喝不慣。”
    “正好前兩天我領著他們去楊樹林公社的時候,楊樹林公社有一個養牛場,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鮮牛奶。”
    “我就想咱們是不是能跟牧場聯係聯係,每天都訂一些牛奶讓公社幫忙給送來,讓意大利專家們吃的舒服一些。”
    上次馬可波羅波拿回去的奶柱,一頓就被意大利代表團們喝的精光。
    前幾天馬克波羅波還問他,能不能再弄來一些凍牛奶。
    陳露陽這便上了心,琢磨著要不要聯係公社,讓公社每天幫忙送一些牛奶過來。
    曹青杭眼睛亮了。
    “這主意可行!”
    “我這就去跟於副廠長打報告,把買牛奶的經費批下來。”
    ……
    接下來的幾天,
    意大利代表們兵分兩路。
    一路坐在車間,根據機械廠反饋的意見,對現有的設計圖紙進行相應的改動。
    雖然上次雙方談的不是太愉快。
    但是機械廠的態度算是徹底明確了。
    要省錢省成本,還要保證小汽車的裝載能力。
    在經過討論之後,
    意大利工程師們取消了側滑門的設計,重新采用了原有的傳統對開門。
    隻是在對開門的開合角度方麵,意大利工程師們重新對車門的開合角度進行了優化,使車門能夠在較大角度下穩定開啟,方便裝卸貨物。
    另一路則是深入車間,製作汽車模型,準備以實際的模擬來證明自己是對的!
    而機械廠這邊有陳露陽在中間聯係,牛奶的事兒輕輕鬆鬆就談成了。
    反正化肥廠和牧場都在楊樹林公社,早上劉一平順道去牧場取牛奶,然後直接開車進廠。
    經過這小半年,劉一平對於廠大院家屬區的分布可謂是全麵把握。
    幾個廠領導的家,供銷科幹部的家,辦公室主任的家,後勤科科長的家,全都摸得一清二楚。
    陳露陽的家就更別說了!
    那條小胡同他閉眼睛都能摸到。
    公社現在的化肥廠要建第二條生產線,奶粉廠也需要打開銷路,
    平時他們想找機會跟省機械廠的領導們接觸都難,
    眼下好不容易有了機會,
    劉一平每天都起大早去牧場,拎著滿滿幾大袋子的牛奶,挨家領導門口送。
    起先機械廠的人還不好意思收。
    但是架不住劉一平說話實在,又一臉真誠,平時天天廠裏打照麵也算熟。
    這麽一來二去的就收了。
    不過他們也不白收。
    楊樹林公社化肥廠送來的第二條生產線設計圖,廠裏不僅讓技術員重新勾畫調整,改進設備性能,還確定加快工期,盡快生產。
    眼看喝了特供牛奶的意大利代表兵分兩路,
    又看著曹青杭、陳露陽每天不斷在車間和生產線上兩頭跑。
    江邊渡一郎的小心髒提起來了……
    形勢很嚴峻……!
    他暗搓搓的在旁邊觀察,絲毫不敢掉以輕心的瘋狂埋頭苦幹,力爭要以一己外國人之力,把小汽車發動機給升級一下子!
    意大利工程師們晚上幹,他就比他們幹的還晚!
    意大利工程師們搞模型,他就在旁邊搞發動機!
    一股“寧可破腹死,絕不落敗生”的精神,仿佛一根小棍,從他的腳底直接貫穿腦頂,
    總之,一天天就跟打了雞血似的幹。
    看著意大利工程師和日本專家都在熱火朝天的模樣。
    融合車間的人真是不知道是喜是憂。
    “咱這錢花的真值……”
    小吳偷偷的從車間溜回來,臉上還帶著幾分震撼。
    “我剛剛從車間回來,江邊那倆眼珠子都幹紅了,正跟意大利工程師們吵吵把火,要搶小陳當翻譯呢!”
    車間的人都看傻了。
    這一邊是日語,一邊是意大利語的。
    小陳主任就被扯在中間,一會兒這頭說幾句,一會兒那邊勸幾句。
    人都快被扯散架子了。
    小吳想起陳露陽被薅出來的袖子和脖領子,心有餘悸的道:
    “這日本專家哪是給咱指導啊?這分明是給咱賣命來了。”
    老蔣樂了:“瞧不出來,江邊這小夥子好勝心還挺強。”
    郝逢春看的透:“二桃殺三士,咱們要是再請來一個國家的專家,估計意大利那幾個藝術家工程師也得急。”
    曹青杭道:“再請沒準來的就是德國工程師了……”
    一群人忙裏偷閑的點煙嘮了一會兒嗑,
    吐出一口煙圈,小吳納悶道:
    “我怎麽感覺這群意大利人分不清主次呢?”小吳鬱悶。
    “現在連整體框架都沒確定,反倒是摳個車門車臉扣了這麽多天。”
    “按照咱們之前的效率和速度,現在小汽車已經開始罩殼子,測性能,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了。”
    “結果現在他們車沒造,反倒去弄小汽車模型了。”
    曹青杭也很無奈。
    說起著急,沒有人比他還著急。
    但是現在最不能著急的人也是他,要是他都心態崩了,那底下人可就沒法幹了。
    “所以人家嫌棄咱們的車粗糙麽!”
    曹青杭歎了一口氣。
    這幾天他其實認真思考過意大利工程師們的意見。
    傾斜的車頭以及流線型的車頂對於減少風阻,提升汽車性能有很大的幫助和作用。
    隻是這麽一來,造車的成本可就高了……
    不過如果真的能減少油耗和提升汽車性能,與成本兩相勾掉的話也不是不能商量……
    老薛是個穩重人。
    “曹工,沒準那些意大利工程師的設計習慣是先外後內,先上後下,先設計外殼再設計內飾,最後再設計底盤。”
    “我之前去模具車間看,他們的模型看著還真挺有意思。”
    雖然圖紙上看著很大膽,
    但應用到實物的時候,不得不說是真的好看!
    跟原有的小汽車玩具不一樣。
    意大利工程師設計的模型,是與原車1:4的比例。
    為了更好的進行實驗和觀測數據,車間特意造了好幾個模型。
    當機械廠眾人第一眼看到模型的時候幾乎全都眼前一亮!
    雙曲麵的車頂線條與略微傾斜的風擋玻璃和一體式車燈設計,不僅瞬間與國內其他小汽車拉開差距,並且極大了提升車輛的空氣動力性能並賦予車頂更流暢的視覺效果。
    當時對於設計圖極不讚成的機械廠眾人,在看見實物的時候,一個個也有些猶豫起來。
    你要說好看吧?是真好看!
    可說時尚吧……也確實是太時尚!
    明明是小汽車的車頭,卻做出了幾分轎車的感覺。
    這一眼就能與市麵上其他所有的小汽車拉開顯著的差距。
    雖然外形有些“耀眼”,但模型對於風阻的測試數據實在是比原車提升了太多。
    經過連續數天的反複實驗,
    融合車間在生產成本最終機械廠決定大膽采用意大利工程師們的設計方案,確定流線型作為新車的外形結構。
    敲定了車頭的形狀,機械廠完全不敢浪費時間,馬上開動機器,聯係燈泡廠按照圖紙試樣進行生產。
    意大利工程師們也高高興興的繼續回到車間探索美麗的設計。
    眼看著車間裏的機器再次轟隆隆的運轉起來,
    於岸山、郝逢春和融合車間眾人才總算心裏有了底。
    這天下午,
    王輕舟和於岸山在辦公室主任牛勇和廠長秘書的陪同下,來到車間實地走訪,瞧瞧車間工作的進度。
    剛進車間,
    幾個人就瞧見陳露陽穿著工服,頭上帶著安全帽,手裏舉著意大利圖紙,正在跟著工人解釋和講解圖紙。
    青年的表情嚴肅認真,時不時一邊做著解釋,一邊記錄工人們的問題。
    “咱們小陳主任是越來越有主任的樣了。”
    辦公室主任牛勇笑嗬嗬的開口。
    於岸山也樂了:“確實是有幾分大誌的影子,我去年第一次看見小陳的時候,那臉一看就是個小孩。”
    “經過咱們廠這大半年的曆練,也是越來越像樣了。”
    王輕舟慈祥柔和的看著陳露陽,眼神中充滿了對青年人的認可和讚賞,可嘴上卻冷哼:
    “有那麽像樣嗎?”
    “省裏下來檢查的時候,咱們這小陳主任還撲克牌裝書簽,企圖蒙混過關。”
    於岸山笑著解圍:“年輕人嘛,哪有不愛玩的。”
    頓了頓
    於岸山若有似無的點了一句:“還真別說,我現在看小陳,還真有幾分看工程師的模樣。”
    王輕舟眉毛輕輕一挑,沒開口。
    辦公室主任牛勇也跟著在旁邊湊熱鬧:
    “小陳主任現在負責給咱廠的工程師和意大利工程師做翻譯,幹的可不全都是工程師的活。”
    “我還聽說,小陳主任現在為了更好的做好技術交流,每天都研究什麽物理力學和高等數學。”
    “假以時日,也許咱廠能出個大科學家呢。”
    王輕舟有點聽不下去了。
    “還大科學家……他能找到褲子開門都不錯了。”
    話雖然這麽說,
    但是王輕舟瞧著陳露陽認真工作,跟工人們融合在一起的樣子,還是忍不住誇讚道:
    “這陳大誌,生兒子比他的手藝還厲害!”
    ……
    “阿嚏!”
    鍛造車間裏,陳大誌打了個噴嚏。
    “師傅,你就別在窗戶下麵吹了,回頭再感冒嘍!”
    楊向陽起身關上辦公室的窗戶,隨後給陳大誌打了一杯熱水喝。
    “沒事兒,這點小風小浪的,現在窗戶上霜太嚴重,我怕瞧不見老二。”
    陳大誌一邊說,一邊又把窗戶開個小縫,眼睛不住往外瞅。
    楊向陽無奈了。
    “師傅,你這開個小縫還不如把窗戶大開呢!回頭這冷風再呲著你。”
    楊向陽堅決的把窗戶關上,道:“我這邊有個小縫,我幫你盯著。”
    看著陳大誌美滋滋的模樣,楊向陽笑道:
    “咋了師傅,今晚和露陽有活動?”
    陳大誌假模假式一臉嫌棄的道:“今晚上不是你師母和麗紅、玲玲、軍軍去看什麽話劇嘛!”
    “誌剛還要值班,”
    “所以今晚老二就說要請我下館子吃飯。”
    楊向陽這才聽明白。
    怪不得快下班的時候,陳大誌就跟心裏長草了似的,一頓往外麵瞅。
    合計是今晚上兒子請吃飯。
    倆人正嘮著,
    前麵一個熟悉的身影騎著自行車奔了過來。
    “師傅,露陽過來了。”
    “行!那我走了啊。”
    陳大誌抓起手邊的小氈帽扣在腦袋上,披上外套就往外走。
    一邊走,
    陳大誌還問:“你不回家啊?”
    楊向陽笑道:“小康今晚上有點工作,我等她下班了接她一起回家。”
    雖然現在地上的雪都化的差不多了,康青青的肚子沒有太明顯,自己走路騎車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楊向陽還是不當心,
    就算晚上加班,也得先把媳婦兒平安送回家,然後再回車間工作。
    “成,那我先走了。”
    陳大誌跟楊向陽打完招呼,走出了車間。
    “爸,等著急了吧?”
    陳露陽猛登蹬自行車衝過來,“剛剛他們圖紙有個地方沒明白,我去問了意大利工程師,耽擱點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