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送還首級,蒸汽機

字數:7581   加入書籤

A+A-


    但就算是秦軍又如何,也一樣是人,兩隻眼睛一張嘴,兩條胳臂兩條腿,被射中一箭、砍中一刀也得受傷死亡。
    哪怕他們今日活不了,也要從這些秦軍身上咬下幾口肉,要是能將這支秦軍擊潰,則更好。
    那能破壞掉秦人想拿他們向烏孫人立威的計劃,讓烏孫人看到秦人並沒傳聞裏那麽強,站在秦人那邊未必有前途。
    然而,想法美好,現實殘酷。
    大秦騎兵雖非從小在草原成長,但訓練有素,這隊騎兵還是上過戰場的大秦精銳,所持兵甲又比月氏使團精良。
    月氏使團有何優點能夠相比?
    遠處,劉季、烏孫王認真看著月氏使團和大秦使團護衛騎兵朝彼此接近,雙方都沒選擇避退,打算硬碰硬正麵交手。
    隻見兩隊騎兵快速接近,像兩條顏色不同的洪流衝撞在一起。
    很快,那條黑色洪流將另一條洪流暴力撕開,從中穿殺出去,在身後留下一具具屍體。
    這並未結束,交錯而過的兩支騎兵迅速調轉馬頭,再次朝對方衝殺回去。
    隻是這一次,另一條洪流鬆散小了許多。
    沒有畏懼,沒有投降,唯殺而已,隻是這種勇武並無意義。
    在一波又一波的衝殺交戰中,另一條洪流被徹底擊潰,月氏使團的一具具屍體倒在原野上,留下未死的戰馬嘶鳴。
    看著月氏使團被秦騎殺盡,烏孫王等人心中並未有太多高興,反而多了些迷茫和擔憂。
    盡管知道秦人的實力在月氏人之上,但秦人勝的太輕鬆了些。
    在這場小規模交戰中,秦人並非零傷亡,隻是傷亡的那點人數相比取得的戰果,可謂大獲全勝。
    盡管不想承認,但他們的實力確實不如月氏人。
    這也意味著如果換作是他們和秦人敵對,雙方的傷亡比將更驚人。
    秦人實力如此強,他們和秦人聯合,真是一個好選擇?
    可路已經走到這,現在想回頭也難了,隻能先硬著頭皮繼續走。
    不然,不僅會得罪月氏人,還會得罪秦人,那才真完了。
    烏孫王等人心情沉重,卻不敢表露出來,甚至還要陪著笑臉向劉季道賀。
    烏孫王滿臉笑容,誇讚道:“不愧是大秦鐵騎,果真名不虛傳,在貴軍手下,月氏人也不堪一擊!”
    劉季還未回話,一秦騎馭馬過來,向劉季道:“稟告大使,月氏使團一百三十八人,已盡數伏誅!”
    望了眼交戰處,劉季道:“是兄弟們敢於用命才有此勝,回去後,我定會為諸位兄弟請功!”
    “將受傷的兄弟照顧妥當,至於亡了的弟兄……好生收斂他們屍骨,是我劉季對不住他們,他們隨我從大秦過來,卻不能將他們完整帶回!”
    說完這番話,劉季又道:“記住陣亡的弟兄們名字,好好收拾其等遺物。”
    “我劉季立誓:沒能將他們活著帶回大秦,但必會將他們的遺物帶回大秦,交予他們家人!”
    安排好對傷亡秦騎的處理,劉季這才看向烏孫王。
    “月氏使團皆已伏誅,大王與諸位以為其等屍身當如何處置?”
    看似在詢問他們意見,商討如何處置月氏使團屍身,但烏孫王等人明白這不是詢問,而是讓他們表態。
    他們沒有多餘的選擇。
    難不成秦人會允許他們提議說將月氏使團眾人好生安葬?
    詢問不過是走個過場,表示一下對他們的尊重,要真提議,那就是不懂事了。
    烏孫王明白這點,恭敬道:“月氏使團為貴軍所破,當由大使做主,我等遵從即可!”
    與其他們提議如何處置,不如主動讓秦使決定,反正他們又做不了主,最終都得看秦使之意。
    劉季也沒廢話,毫不客氣地做下決定:“既如此,那便將其等首級盡數送回月氏,送還首級之事,我大秦有所不便,便有勞諸位!”
    盡管在來前,便猜到秦人可能會讓他們做什麽,心裏已經有準備,但聽到劉季的決定,烏孫王等還是倒吸一口涼氣。
    能當秦使的果然都不是善茬,這名看起來直爽豪邁的秦使也是個狠角色!
    他們烏孫和月氏本就有仇怨,要是他們派人將這一百多顆月氏使團的人頭送到月氏,月氏王將如何憤怒,用腳趾想也能知曉。
    兩家仇怨將變得更深,再難化解,而在大秦和月氏兩邊如何選擇中,他們也將被坐實在大秦這方,再難倒向月氏。
    這是逼他們烏孫向大秦遞交投名狀!
    但秦使已做下決定,他們還能容拒絕不成?
    烏孫王並無猶豫,道:“願遵上使之令!”
    見烏孫王這麽識趣,劉季臉上的嚴肅頓時消散,重新恢複成平時豪邁的樣子,仿佛剛剛那個威逼烏孫王的秦使非他自己。
    劉季笑道:“大王放心,待返回鹹陽,我必會向陛下奏明大王之功,大秦不會虧待任何有功之人!”
    幾日後,月氏王廷,一座氈房內,地上擺著幾口箱子,箱蓋已被打開。
    看著其中零亂放著的一顆顆人頭,氈房內傳出一聲怒喝:“烏孫小兒、秦人賊子,欺人太甚!”
    房內其他人臉色也不好看,他們想過派出的使團會被殺害,但沒想過這幫混蛋會如此羞辱他們。
    在殺了使團眾人後,將其等首級砍下送還他們,用的還是木箱盛裝。
    尤其打開後,看到被隨意放在木箱內的人頭,更是怒極。
    這可是他們月氏的使者,就算被殺、被砍頭,也不該像對雜物一般對待。
    比之於前幾日,這次在氈房內的月氏頭領更多,情勢不容樂觀,月氏王招來了更多頭領。
    那名提議和東胡結盟的頭領此刻也在房內,見月氏王動怒,道:“此乃秦人和烏孫之計,其等是故意激怒大王,大王萬莫中招!”
    這位頭領分析道:“秦人和烏孫豈能不知如此作為會激怒我等,但其等還是如此做了,正是為讓我等怒而不智,好掉入其等陷阱。”
    烏孫人和秦人不知道將這些人頭送來會加深仇恨?
    肯定知道!
    但秦人、烏孫就這麽做了,顯然就是為了激怒他們,讓他們仇恨。
    盡管知道這位頭領所言不錯,但怒氣仍舊難平。
    明白是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月氏王道:“難道我就要忍下這口氣?什麽都不能做?”
    這位頭領回道:“是讓大王暫且忍下,非一直忍。以我等如今情況,對烏孫和秦人發兵,暫不能做,但我等有其他可做之事。”
    “秦人、烏孫將這些首級送回,的確在羞辱我等,可也未嚐無利!”
    聽到“未嚐無利”,月氏王的怒火稍微消了些許:“依你之言,此事對我等還是好事?”
    “談不上好事,但有所用處。我等可將這些首級向族人展示,讓族人知曉秦人、烏孫之患,如此一來,族人將更為團結,堅持與秦人、烏孫相抗。”
    仔細想想確有幾分道理,將人頭給族人們看看,讓他們知道秦人、烏孫的凶殘,生出同仇敵愾的想法,堅定對抗秦人、烏孫人的決心。
    看吧,秦人、烏孫就是這麽凶殘,我們已經和他們結仇,如果大家不奮力抵抗,等他們打來,沒人能夠幸免。
    今天,這些箱子裏裝的是其他人的頭,明天就可能裝你們的頭!
    不想被砍下頭放到箱子裏,就起來和秦人、烏孫人拚命!
    月氏王思索片刻後,道:“便依你之言,等到日後,定要報今日之辱!”
    不僅殺他的使者,還將人頭送還回來,還用箱子胡亂盛裝,完全是將他的顏麵放在腳下使勁踩。
    一頭領出聲道:“首級是烏孫派人送回,其等恐為秦人所逼,被迫做此事。”
    “若是如此,烏孫人也許會對秦人心存不滿,我等是否可使秦人、烏孫離心?”
    好像真有這種可能,烏孫人如果是被秦人逼迫,那麽他們也許能借這個機會拉攏烏孫人,離間烏孫人和秦人的關係。
    但馬上便有人反駁這想法。
    “且不說我等尚無法確定此事是否真為秦人所逼,即使確定,又能如何?”
    “此事做下,表明烏孫人已投向秦人,縱使我等拉攏一些烏孫人,又如何判斷其等是否真心實意?萬一其等隻是假意投向我等,暗裏卻依舊忠於秦人。”
    這話也有道理,烏孫人本就和他們有仇,就算秦人真的逼迫了他們,但秦人的逼迫之恨肯定沒有和他們月氏的仇深。
    即使烏孫人不喜歡秦人,也不代表烏孫人就喜歡他們,烏孫人最想要滅的肯定還是他們月氏,況且烏孫人未必是被迫。
    在劉季出使烏孫時,大秦鹹陽,六英工業區某處,李念正帶著始皇帝和眾臣觀看一個機器。
    首相王綰驚奇道:“雖早已知曉六英宮中多奇物,可今見此物,方知奇物之奇。”
    李斯也評價道:“此物有大用,其力若再大些,興許能拖動車馬舟船,做成人力難及之事!”
    王翦聽了李斯話後,也道:“若有朝一日,此物能拖動車馬,當能用於戰場,如今火炮移動不便,也許可由其牽引。”
    始皇帝看著此物,聽著眾臣的議論,不由想到在李念手機中看到的飛機、巨艦等物,那些東西難道便是由此物作為動力?
    他們現在正看的這個機器是台蒸汽機,由李念、墨家中人和少府工匠聯合完成。
    在規劃大秦的發展過程中,李念原本沒想這麽快把蒸汽機製作出來。
    因為缺乏橡膠。
    可後來發現若不製作蒸汽機,很多事辦起來會很不方便,他的規劃將受阻,而要等到有橡膠再做蒸汽機,那要等到哪年哪月?
    橡膠出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流域,就算以大秦的發展速度,渡過太平洋抵達美洲,取得橡膠再回大秦,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辦成。
    難道在這段時間裏,就白白等著取回橡膠再製造蒸汽機?
    李念左思右想後,覺得不能這樣等,橡膠是更好的材料,但並非沒了橡膠就不行,先用其他材料作為替代,等有了橡膠後再換。
    於是,蒸汽機製造被列進了他的規劃之中!
    這台蒸汽機並不是在大秦製造的第一台蒸汽機,但這台是到目前為止性能最優秀的一台。
    眾臣看到後,很多人一眼便看出蒸汽機潛力,此物或許不便於普及於民,可於大秦來說,將有重要作用。
    像其可用於冶煉。
    匠人在冶煉時會生病疲累,可這東西不會,隻要不壞,便能日夜不停運轉。
    那能讓大秦冶煉多少金屬,打造多少兵甲?
    還可節省下許多人力。
    再像其可裝於車馬舟船之上,以其為動力,可晝夜不停運輸。
    始皇帝已經想到,在大秦鋪設合適的道路,用上以此物為動力的車馬,興許能讓天下間的物資調動往他想使之到達的任何一處。
    蒙恬也在今日來觀看蒸汽機之列,看到蒸汽機的第一想法便是這東西可裝在舟船之上。
    以其為動力的舟船能航行多快,航行多遠?
    以此物製造的舟船才是真正能遠航大海之船!
    始皇帝道:“李念,講講此物因何能動,為何能生出力氣?”
    李念笑道:“此物的道理其實很簡單,說白了便是燒開水!”
    眾多大臣一愣,燒水能有這般力氣?
    “據臣所知,水有三態,分為液態、氣態、固態:液態之水便是我等平日所見河水、雨水,固態之水便如冰、雪、霜……”
    趙高聽了李念話後,道:“那氣態之水莫非便是平時所見霧氣,或水沸時所生水汽,天上之雲?”
    液態水是河水雨水,固態水是冰霜,氣態水應當就是霧氣。
    這是種想當然的想法,李念當年也犯過這種錯誤。
    他搖頭道:“不是,氣態之水肉眼不可見,是一種無形無色無味之氣。我等平時所見霧氣、水沸時所生水汽,以為是氣態之水,實則仍是液態之水。”
    尉繚奇道:“既無色無形無味,又如何得知有氣態之水?”
    李念道:“將水煮沸時,諸位會看到水會減少,卻不知其所蹤,實則便是液態水化為氣態水流失。”
    “若在煮沸的水上置一蓋,諸位可看到有水珠於蓋中凝結,便是氣態水又化為液態水顯現。”
    尉繚道:“以公子之意,液態之水、固態之水、氣態之水可互相轉化,且在此過程當中,會發生某些奇異變化,因而便能以此中道理製出這蒸汽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