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大秦今後的經濟之路

字數:6106   加入書籤

A+A-


    李念對自己提出的問題,自問自答:“隻怕不會願意,他們辛苦蓄養,卻競爭不過從異邦販售進來的牲畜,所得十分微薄,甚至難養活一家老小,那為何還要去蓄養?”
    “大秦百姓不願意蓄養,還會在大秦產生出一種‘自己養不如從外邦買’的思想:外邦的牲畜又便宜又好,我們還幹嘛要自己養,又費時費力,直接從外邦購買,豈不美哉?”
    王綰搖頭道:“此想法不對,若人人皆著此想,大秦將有大患!”
    其他人都看向王綰,隻見王綰一臉正色,認真道:“看似從外邦購買牲畜,物美價廉,還為大秦節省了人工物力,可是否想過某朝一日,外邦無法或不願再將牲畜賣於大秦,豈不是受製於他人,有弱點被他人拿捏在了手裏?外邦若以此要挾大秦,又當如何?”
    那不等於製造出一個弱點短板,讓別人可以握住,以之拿捏大秦,這不是始皇等人想看到的,大秦怎麽能有弱點被他人捏住。
    光是想,始皇等人便能想得到那種受製於人,被人卡住脖子的情況會多難受,會給大秦帶來多嚴重的後果。
    李念道:“誠如首相所言,可後世有些人卻想不通這,也不知他們是真想不通,還是裝想不通,硬是覺得與其自己研發製造,不如直接從他國購買,結果等別國不賣給自己時,就懵了。”
    “別人有的再好,也不如自己有。臣隻是以牲畜為例,實則當大秦與更多國邦往來後,情況要更加複雜,諸國的物品流入大秦,將會對大秦同類的物品產生衝擊。”
    “這是大秦國際化道路上必會經曆之事,在這種情況下,不管如何,大秦都必須要有完整的產業鏈和生產體係,從基礎到高端,從農業生產到精密器械製造。”
    李念語氣認真,話中出現了一些對始皇等人來說新鮮的名詞,但隻是稍一琢磨,始皇等便明白這些名詞是何意。
    “簡言之,他國能生產製造之物,大秦要能生產製造,他國不能生產製造的東西,大秦也要能造。不論大秦今後強到何等地步,臣都認為大秦必須要有生產製造的能力。”
    “而不是覺得大秦強盛富有了,便可以不必自己再製造生產,隻需花錢從他國那購買即可。如果真發生了那種情況,縱使大秦到時是天下第一富有之國,也依舊危險。”
    始皇等人已明白危險在何處,自己不能製造生產,要靠從他國購買,即使再有錢,也可能麵臨其他國家不願意出售的困境,其他國家一下斷絕供應,可不得陷入困境危險中?
    始皇仔細思考了下,發現這種情況很有可能發生,不,不是很有可能,肯定是在後世有實例,所以李念才專門在此提出。
    李念接著道:“對大秦而言,臣所言的這種危險,主要會發生在已經完成工業化後,在大秦的工業化後,大秦會迅速變得強盛富有。”
    “而在強盛後,大秦國內的生產製造成本會相較於比大秦落後的國家更高,比如人力成本,像在大秦雇一人伐木,每天需支付一金作為酬勞,可在落後於大秦的地區,雇一名當地人伐木,卻隻需十一。”
    始皇帝道:“所以,大秦會本在國內的工坊遷走,遷往到其他國家地區。這麽做,確實會節省生產製造成本,但會產生一個很不好的結果:讓大秦生產製造業被轉移走,大秦國內失去生產製造之能,反而要從國外去購買用品。”
    說到此處,始皇帝點頭道:“朕明白了,的確無論如何,得讓大秦保留獨立完整的生產製造之能!”
    李念道:“這種現象在後世已有發生,凡去工業化的國家都遭受了影響,便是後世第一強國未完全去工業化,仍保留有高精尖的產業,隻將一些傳統製造業轉移出去,也後果嚴重。”
    鷹醬當初能將兔子卡得十分難受,是因兔子的芯片等高精尖產業還未趕上,可幾年過後,今非昔比。
    兔子的各行業都發展不錯,且有完整的工業體係,即使在某些方麵還有短板,但也不是那麽依賴他人,是個六邊形戰士。
    反倒是鷹醬由於去工業化,將很多製造業給遷移走,讓其雖仍是世界第一經濟軍事強國,卻漏出了雞腳。
    鷹醬還以為兔子是當年的兔子,想以加關稅來拿捏,未想今時之兔非昔日之兔,兔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看兔哥跟你硬不硬就完了。
    哈基鷹,別搞錯了,是你這廝現在更有需於我,而非我有需於你,咱國內可以不用你的產品,可你國內有多少用品made in兔?
    還是鷹醬這些年過得太安逸,去工業化主動將自己的腿給打折了,否則一個工業體係完善、工人勤勞素質高的鷹醬,那才難對付。
    李念道:“大秦如今初步工業都未完成,離產業拆分轉移、去工業化更是遙遠,然此中道理卻是一樣!”
    “不僅是從外邦流入的貨物會對大秦產生影響,大秦本身所售出的貨物也會,如大秦的某種事物在外邦賣得很好,像茶葉和絲綢獲利頗豐,大秦百姓見此,是否會願用更多田地種茶,用更多人力養蠶?”
    這是當然的,但李念話中的意思不是要讓他們回答“是”或“否”,而是如果種茶、養蠶投入的人力物力多了,必定會對大秦的農事耕種產生影響。
    民以食為天,國以農為本,若是沒有耕種出足夠的糧食,整個國家都會陷入混亂。
    始皇問道:“當如何解決?”
    李念答道:“臣以為當以如下辦法予以解決:一、在同諸國貿易往來時,大秦必須保留有獨立完整的生產製造體係,即使從外邦購買的‘牲畜’再物美價廉,大秦也必須得自己蓄養‘牲畜’,絕不能因為外邦有更便宜更好的,就自己不養不產;”
    馮劫適時問道:“大秦必須繼續牧養‘牲畜’,我等可理解為何要如此做,可如何讓百姓願意?莫非公子之意是對百姓予以好處?”
    李念點頭承認道:“正是!如無優待,如何能讓大秦子民主動願意?當製定相關政令使大秦子民認為其等牧養‘牲畜’不僅不虧,還有得賺,才能增加其等意願。”
    隻是這給百姓好處,甚至製定相關政令讓百姓願意牧養“牲畜”,不等於是在讓朝廷給百姓讓利?
    作為封建時代的統治者,始皇等人自然而然想到了這點,
    便在這時,李念又道:“陛下和諸公也莫要覺得此法會讓朝廷虧損,實則不僅不虧,還能讓大秦得賺。”
    “諸位要明白,大秦所需者並非大秦百姓所牧養出的‘牲畜’,而是讓大秦百姓繼續保有牧養‘牲畜’之能,其等養出的‘牲畜’倒非關鍵,朝廷可將大秦百姓養出的‘牲畜’統一收購,以相對較高的價格賣於外邦。”
    “如大秦百姓所養出的牛,可稱其為‘秦牛’,說其與外邦之牛不同,像肉質更鮮嫩,肉上的紋理更明細。”
    “而以大秦在諸國間的影響力,來自大秦之物定會受諸國貴胄追捧,其等不會吝嗇花些錢財購買秦牛。”
    王綰等人在腦中快速琢磨李念所說,越琢磨越覺得這能成,匈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些東西,匈奴自己便有,可很多匈奴頭領偏就要用大秦產的。
    外邦可將牲畜買到大秦來,大秦同樣也可將牲畜賣出去,但因為這些牲畜出生在大秦,是喝大秦的水、吃大秦的草長大,相比於外邦的牛就是要價格更高。
    明明都是牛,可一頭秦牛售賣到外邦的價格能抵好幾頭外邦牛,就算價格高,那些外邦貴胄估計也會買。
    因為他們吃的不是牛肉,吃的是牛來自大秦的身份,是用來給他們長臉,象征他們的地位身份。
    如此一來,既可解決大秦百姓不願牧養“牲畜”的問題,甚至還能得利,一舉數得。
    “朝廷還要製定政策鼓勵大秦百姓改善養殖之法,培育出更多品質優良的牲畜,以之讓大秦出口的牲畜勝過外邦牲畜。”
    李念講的不僅是牲畜養殖,也是在講大秦其他方麵,當以量和價格不好勝過其他國家時,便以質優價高取勝,還能在這個過程中,讓大秦發展積累出更多技術。
    不僅讓大秦不會丟失生產製造的能力,反會讓其進行強化,讓大秦一直保持對諸國的技術領先。
    李念繼續道:“除以上方法外,還須得定立與諸國貿易的相關律法,製定相應的稅賦。與諸國間的貿易,絕不能放任自由進行,若是自由進行,大秦再強盛,也可能被衝垮。”
    “大秦必須以律法、稅賦等構築起一道保護大秦經濟安全的壁壘,如某個國家向大秦出口的某種物品量又大,價又低,會對大秦經濟產生嚴重影響時,大秦便可依據律法對其進行審查,或限製其在大秦的銷量,或提升對其所征收的稅賦。”
    始皇等人聽得若有所思,原來還能這麽玩,一聽便是後世的國家用過的手段。
    始皇再一次看向李念,要是沒這小子指引,要讓他們自己摸索,恐怕很難摸索得出這些東西。
    在原本曆史上,大秦壓根兒就沒有走上這條道路,想都沒想到過還有這樣的路可走,更別談摸索出來。
    見沒有人再提問,李念又道:“二、要對大秦國內的產業進行主動幹預引導,不可放任民間自主生產貿易,否則大家都將目光集中到獲利較多的事物上,紮堆在那,將會對大秦發展不利。”
    “就像我方才所提出的那問,若茶葉和絲綢在外邦賣得甚好,獲利頗豐,大秦百姓將更多田地用以種茶,以更多人養蠶,那必將會對大秦的農事耕種產生巨大影響,乃至讓糧食產量不足。”
    “因此,朝廷要主動進行引導,必要時可強製幹預!最好是既能得茶葉和絲綢之利,也能保證大秦耕種充足。前邊所言製定政策、予以好處讓大秦百姓肯牧養牲畜,實則便是幹預引導。”
    這點即便李念不說,始皇等人也能想到,在周時便有專門的官吏負責市場管理,對交易場所、上市商品種類、市場物價、交易秩序等進行嚴格的規定和管理,大秦同樣也有。
    這很好理解,要是日常所需之物價格不定,一會兒高,一會兒低,也不利於國家穩定,朝廷當然會管理起來。
    隻是李念所提出的幹預和引導,始皇等人知道,要比大秦現在對市場的管理更深入細致。
    想到此處,始皇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李念畫的這些餅雖然聽起來很香,吃起來應該也不錯,可要設多少新部門,用多少人?
    大秦現今本就缺人才,要執行出李念這小子所構思的計劃,那這個缺口將被開得更大。
    這小子該不會就是在這等他吧,利用這些引誘他繼續加大對教育的支持力度?
    對於讓民眾接受教育、民智提升後會產生的後果,始皇早就一清二楚,那會加速一家一姓之王朝的終結,他想讓大秦宗室千秋萬載統治大秦的想法會更快破滅。
    因為民智提升後,自然而然會思考:誒,我頭上為啥要有一個皇帝老子?大家都是人,都要吃喝拉撒,血都是紅的,憑啥要讓皇帝騎我們頭上?
    但不得不說,他對李念描繪的那些還真心動,甚至對在讓大秦宗室千秋萬載的想法之上,大秦日不落帝國、千古最偉大的帝王、萬王之王、諸國之上的皇帝,令始皇極其心動。
    李念不知始皇想到了什麽,又道:“大秦今後經濟方麵的事宜,臣以為當從這兩個大點著手:保留獨立的生產製造之能,對貿易生產主動進行幹預引導。”
    “經濟問題是一國極為重要的問題,不可輕忽大意!與諸國貿易往來增多,諸國會影響大秦經濟,大秦同樣會對諸國產生衝擊,有時甚至可借經濟手段,兵不血刃削弱謀略一國。”
    李念又以匈奴為例,笑道:“像今時之匈奴,要讓其等放棄使用大秦之物,那些匈奴頭人有多少會心甘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