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挑撥!嶄新的時代!

字數:8069   加入書籤

A+A-


    老朱其實是還挺喜歡李景隆的。
    此人長得英俊威武,給他留下的印象就很好。
    何況,李景隆還是李文忠的兒子。
    在老朱的一眾至親中,李文忠是學識最高的一個。
    雖然後來老朱因某些原因而多次斥責李文忠,甚至還想過將其斬殺,但最終還是念在親情的份上,放過了他。
    在李文忠死後,更對他進行了多次褒獎和恩賞。
    李景隆作為李文忠的後人,也被老朱另眼看待。
    但如果李景隆真要攔朱允熥的路,在辦大明軍事學院這件事上作梗,那老朱就要翻臉無情了。
    親疏有別。
    外甥的兒子,又如何能與自己的孫子相提並論?
    何況還是老朱最喜歡的孫子,還牽涉到未來大明江山的傳承與穩定。
    ……
    曹國公府。
    李景隆並不知道,自己還什麽都沒有做,就已經在皇帝陛下那裏掛上了號。
    此刻的他,才剛剛見到黃子澄。
    “黃先生大駕光臨,李某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沒有與黃子澄見麵之前,李景隆讓其在門房等著自己,絲毫也不怕怠慢了別人。
    但此刻見了麵,便立即擺出一副謙謙君子,彬彬有禮的模樣。
    同時,還特意不稱黃子澄的官職,而以“先生”冠之,以示尊重。
    這正是李景隆素來行事的風格。
    當著別人的麵,總是顯得十分謙卑有禮,很有“儒將”之風,毫無勳貴紈絝子弟的驕橫。
    背地裏就完全不同了。
    “適才有點事,沒有及時接見黃先生,景隆向先生賠不是了,先生莫怪。”
    黃子澄倒沒有料到對方的姿態竟放得如此之低,剛才的不快,瞬間消失了一大半。
    摸了摸胡須,心中暗道這小子倒還有懂禮數,不似其他武將勳貴那般粗魯無禮。
    當下笑道:“曹國公言重了,下官不過稍稍等候了一會兒,哪裏當得起曹國公這般言重。”
    兩人一番寒暄過後,李景隆請黃子澄落坐,下人奉上了茶。
    “黃先生今日過府,恐怕不是來敘敘閑情的吧。”
    李景隆喝了一口茶後,便開門見山地問道:“李某是一介武夫,比得你們讀書人,沒有那麽多的彎彎腸子。”
    “黃先生有什麽話,不妨直說!”
    黃子澄見其點破,稍稍斟酌,方道:“今日的《大明日報》,曹國公看過了吧?”
    “看過了!”李景隆裝出一臉欽佩的模樣,道:“燕王殿下求學之心,令人欽佩。”
    “我輩武將,都該以燕王為楷模。”
    “實不相瞞,李某也在琢磨著,是不是應該效仿燕王,也拜吳王為師呢?”
    “黃先生,您覺得呢?”
    他坐著的身體向前半傾,作俯身狀,笑著望向黃子澄。
    黃子澄是獻王的人,這是路人皆知的事。
    而此次吳王正是搶了獻王的儲君之位。
    雖然兩兄弟表麵上還裝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樣,但外人誰都認為,兩人早已是勢同水火。
    任誰被別人奪了神器,都不可能無動於衷。
    獻王自然也不例外。
    他這麽問,就是想測試黃子澄的反應。
    由此也可以看出獻王的態度。
    黃子澄臉上帶著微笑,端起茶杯,用茶蓋輕輕撥弄著茶葉,吹了口氣,使茶水微冷,方抿了一口道:“此茶口感醇厚,回味無窮,確是好茶!”
    李景隆笑道:“黃先生若是喜歡,我讓人包上一些,送到黃先生府裏麵去便是了。”
    “不過,黃先生還沒回答我剛才的問題呢?”
    黃子澄將茶杯放下,道:“曹國公不願與黃某人說實話,黃某人又該如何回答呢?”
    “罷了,若曹國公不怕遭世人恥笑,讓李家蒙羞,盡管去拜吳王為師便是。”
    “就是不知道這天下勳貴功臣,都督武將,倘若都成了吳王的弟子,陛下會怎麽想呢?”
    他放低聲音,也俯身過去,淡淡道:“到了那一天,這天下,究竟是吳王的天下,還是陛下的天下呢?”
    李景隆皺眉,凝神靜思半晌道:“陛下信任吳王,說不得吳王此舉,便是陛下的主意。”
    黃子澄冷笑著問道:“這話,你自己信嗎?自古至今,有這樣的帝王嗎?”
    李景隆沉吟不語,過了足足半刻鍾,方問道:“方先生的意思,是想要我做什麽呢?”
    黃子澄微微一笑,伸手摸了摸胡須,道:“曹國公堂堂七尺男兒,威名遠震天下,又豈會甘心拜一小孩為師?”
    “可若不拜,又覺得對方勢大,難以抗衡,因此進退兩難。”
    “其實依黃某之見,曹國公所慮,不過是杞人憂天罷了。”
    “眼下,曹國公根本不用為難。”
    “相反,正是曹國公建功立業,向陛下表明忠心的最好時機。”
    李景隆神情稍變,連忙問道:“此言何意,還請黃先生賜教!”
    黃子澄又端起茶杯,再喝了一口,方道:“陛下寵愛吳王,對他信任有加,這自然是沒錯的。”
    “陛下是至情至性之人,那日在朝堂上發生的事,你也親眼目睹了。”
    “吳王如今的地位,可都是哭出來的!”
    “是陛下念著與故太子的情誼,才這般器重吳王。讓他監國,委以政事。”
    “可是,你別忘了,陛下不僅僅是父親,還是天子。”
    聽到這裏,李景隆突覺心裏一震,眸子光亮瞬閃。
    黃子澄緩了一口氣,又接著道:“父親有情,天子無情,這並不矛盾。”
    “陛下讓他監國,可沒有下旨說,讓他辦大明軍事學院,收天下勳貴功臣和武將為弟子。”
    “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
    “陛下給他的,他可以拿。”
    “陛下沒給,他不能搶。”
    “可眼下的吳王,他不就是在搶嗎?”
    李景隆立即問道:“黃先生是說,辦大明軍事學院的事,是他自己自作主張,陛下並不支持?”
    “曹國公又何必明知故問呢?”黃子澄斬釘截鐵道:“陛下斷然是不知道的。”
    “要不然,這麽大的事,就不會是以監國的名義下詔,而該由陛下來下旨了。”
    “雖然陛下早已下旨,以後大小政事,皆委於吳王。”
    “可陛下還在世呢,這凡事總有例外。”
    “此事若由陛下來下旨,朝野無人敢反對。”
    “可由監國來發布命令,就不知要掀起多大的風浪了。”
    李景隆沉思片刻,道:“你這般說,也不無道理。”
    “隻是若果真如此,為何也沒見陛下出來反對呢?”
    “此時陛下隻需一紙詔書,大明軍事學院不就辦不起來嗎?”
    “雖說陛下如今不理朝政,可這麽大的事,陛下總不可能不知道吧?”
    黃子澄大笑道:“所以,我才說這是曹國公建功立業,向陛下表示忠心的最好時機啊!”
    李景隆心裏無數念頭閃過,也想到一些什麽,望向黃子澄目光閃爍,道:“還請黃先生直言。”
    黃子澄笑道:“陛下是想趁這個機會,看看武將們都是什麽反應,誰忠誰奸。”
    “誰急去抱新主人的大腿,誰才是真正的對自己忠心耿耿。”
    “這個時候,曹國公若是站出來,抵製此事,那陛下必定會認為你忠心可嘉,可堪大用!”
    李景隆摸了摸下巴,似笑非笑道:“黃先生說得有理,但此事事關重大,還容景隆再考慮一二。”
    黃子澄深深望了他一眼,站起身來,拱手道:“黃某該說的,也都說了,就先告辭了。”
    “最後再說一句,建功立業,就在今朝。時機稍縱即逝,萬勿遲疑。”
    “在陛下和吳王之間,該怎麽選,我相信以曹國公的聰明,不難做出選擇。”
    說畢,他拜了拜,轉身就走。
    回頭時,嘴角邊,已不自覺勾起一抹笑意。
    雖然李景隆沒有當場應承下來,但黃子澄察言觀色,心裏知道此事已經成了七八分。
    有李景隆衝到前麵去試探,他們穩坐後方,無論結果如何,都能坐收漁翁之利。
    退一萬步,哪怕辦大明軍事學院,讓吳王收勳貴功臣和都督武將為弟子,真是陛下的意思,受責罰的人,也是李景隆。
    吳王也會因此而威望受損。
    對他們而言,仍然有收益。
    反之,更是自不待言。
    ……
    三日後。
    洪武二十五年,農曆十月初六日。
    這一日,天清氣爽,萬裏無雲。
    金陵城內,已是萬街空巷。
    唯獨大明銀行的門前,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最近幾天,《大明日報》在以前四版的基礎上,又加印了四版。
    內容增加了一倍,價格卻仍是四文錢一份。
    也因此,更加激起了購買狂潮。
    日報的印刷量,穩定提升著,已經由每天十多萬份,提升到了每天近二十萬份。
    加印的四版,除了一版給加油征商稅造勢,一版銳評興辦大明軍事學院乃功在千秋之事,壯大辦學聲勢。
    另外兩版,自然就都是闡述大明銀行和新鈔的諸般好處了。
    這個時代的人,對於廣告還隻有很模糊的概念。
    知道沿街叫賣,以及在店鋪門前弄上好看的招牌等等。
    類似《大明日報》這般規模和力度廣告投放,他們平生還是第一次遇到。
    初次接觸的他們,並不知道這些是廣告宣傳。
    反而覺得內容很精彩,很好看。
    同時,也充滿了對新鮮事物的好奇。
    這大明銀行和新鈔,真有報紙說的那般好嗎?
    據說往大明銀行裏麵存銀子,不僅不用付保管費,還有利息可以拿。
    讓許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還有便是,據報紙上說,大明銀行開業當天,將請戲班子唱戲,請說書先生說書,還會免費給前去捧場的人派送大餅。
    若是去大明銀行開戶存銀子,更是能獲贈不少禮品。
    好奇的金陵百姓,便都趕了過來。
    ……
    楊士奇看著外麵洶湧澎湃的人群,心裏頭既緊張又興奮。
    在謀略和朝廷權爭上,他能幫著吳王出謀劃策。
    但類似於辦報紙,辦銀行,發新鈔這樣的事,他就隻能幫著打點下手了。
    也不知道吳王殿下是怎麽想出來的點子。
    辦報紙也就罷了,畢竟此前也有人辦過,隻是沒有這麽大的印刷量。
    可銀行……楊士奇飽讀詩書,曾在雜書上看到有關大宋錢莊的記載。
    但細究起來,卻與吳王辦的銀行,又大不相同。
    還有新鈔……
    真的行得通嗎?
    楊士奇心裏多少有些忐忑不安。
    可一想到吳王殿下那堅定無比的神情,又覺得滿是信心。
    吳王天縱之才,他敢這樣做,必定是胸有成竹的。
    一念及此,楊士奇的心漸漸平靜了下來。
    吉時已到。
    大明銀行的大門,被緩緩打開。
    “咚!”
    “咚!”
    “咚!”
    隨著幾聲鳴囉聲響起,楊士奇正式宣布:“大明銀行開業了!”
    人群刹時間響起了震天般的歡呼聲。
    他們還隻是好奇,以及為可能獲得的食物與禮品而高興。
    卻不知道,一個嶄新的時代,從這一天開始,拉開了序幕!
    時代的浪潮,滾滾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