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老朱的深意?時代浪潮,隱憂!

字數:9142   加入書籤

A+A-


    天界寺,全名“天界善士寺”,俗稱天界寺。
    此時天下寺廟眾多,大明朝廷為了便於管理,便設立了五山十刹總領。
    而天界寺則位列五山十刹之上,總轄天下僧尼。
    朱元璋早年曾在鳳陽皇覺寺出家為僧,登基之後,不免對僧寺另眼相待。
    前些年,天界寺發生了火災,焚毀房屋眾多。
    為此,老朱特意從內帑中拔銀重建,足見對其之重視。
    為了管理天下僧道,朱元璋在禮部之下設僧錄司,管理天下僧寺;又設道錄司,管理天下道觀。
    其中,道錄司設在朝天宮,僧錄司則設在天界寺。
    僧錄司為正六品衙門,下設左右善世、左右闡教、左右講經、左右覺義等職務,選高僧擔任。
    由此,天界寺亦成為了大明第一禪寺。
    皇帝出宮禮佛不是小事。
    一大早,皇城司、錦衣衛、以及其他各路禁軍便對皇帝出行要經過的街道進行了戒嚴,清理閑雜人等。
    朝中官員亦深感震驚。
    自上次吳王遇刺後,陛下久居深宮,自稱病體未複,不見官員,不理政事,卻不想今日竟要離宮禮佛。
    莫非陛下的身體已經好了?
    那還需要吳王監國嗎?
    朝中大員紛紛前往探視,卻皆被錦衣衛攔了下來。
    老朱誰也不見。
    連對吳王朱允熥,都特意降旨,讓其專心處理朝政,不必前去覲見。
    這頓時讓朝臣們皆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總覺得皇帝陛下此舉必有深意,可想來想去,也沒不能究竟是何意。
    ……
    大明製造局。
    朱允熥一大早便來到了這裏。
    “殿下,城外的製造局工坊,如今正在加緊建設,預計還有兩個月,即可完工。”
    趙瑞向他匯報著各項工作的進展。
    大明製造局的總部,如今仍在金陵城內,就在距離吳王府不遠的地方。
    但朱允熥高瞻遠矚,深知未來大明製造局的規模會不斷擴大。
    此時就要打好基礎,為將來的發展做準備,必須要建立新的工坊。
    “讓你們研究的東西,都有進展了嗎?”朱允熥淡淡問道。
    “有!”趙瑞臉上浮現極為興奮的神色。
    隨即令工匠們帶來一袋東西。
    “此物便是殿下所說的水泥。”
    “經過工匠們的反複測試和煆燒,製作而成。”
    “奴婢們用它鋪了一小段路,堅固異常,成型後有若岩石,又能粘合磚塊,使其密不可分,十分好用,堪稱神物!”
    這麽快便將水泥做出來了?
    朱允熥略感意外。
    人類曆史上,水泥的使用很早,甚至可以追究到公元前的遠古時代。
    但其發展卻又經曆了漫長的曆史過程。
    後世的現代水泥與古代水泥,雖然有著相同的名字,實際上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
    朱允熥對於水泥隻有粗略了解,具體的製作方法並不熟悉。
    因而讓工匠們去做水泥的時候,也隻大概說了一下,具體方法就是讓他們自己去試。
    原以為還要嚐試很久,沒想到這麽快就做出來了。
    趙瑞帶著朱允熥,來到他們用水泥鋪的路上麵。
    朱允熥拿起錘頭用力敲了敲,不見半分裂縫,果然堅固異常。
    “不錯!”他欣喜不已:“能這麽快便將水泥製作出來,足見你們很是用了幾分心思。”
    “這都是殿下指揮有功。”趙瑞堆起笑臉道:“要不是殿下告訴奴婢,奴婢根本不敢相信,世間竟有此神物,更別提將它製作出來了。”
    趙瑞心裏對朱允熥的崇拜,早已無以複加。
    吳王殿下簡直就是神人啊!
    竟然早就知道有“水泥”這種東西存在,還指點了該如何製作。
    雖然不詳細具體,但也已經夠了。
    趙瑞按照吳王的交待,組織了幾十個小組,齊頭並進,分別進行生產水泥的試驗,很快便將此等神物製作出來了。
    “水泥研製出來了,便要準備大規模的生產。”朱允熥交待道:“新建的大明製造局,正好用上這批水泥。”
    “除此之外,水泥的研製,仍然要繼續,不能停止。”
    “要不斷嚐試,爭取做出更好的水泥。”
    水泥研製出來後,不等於就一勞永逸,萬事大吉了。
    因為同樣是水泥,性能也是千差萬別。
    還需要不斷的改進。
    也包括生產製備水泥的方法。
    研製出來是一回事,如何以低廉的成本大規模生產,又是另一回事。
    這些都要不斷摸索,不斷嚐試和改變。
    水泥是至關重要的物件。
    有了水泥,便能展開大基建,鋪設道路,發展交通,修築河壩,房子……
    水泥,將從根本上改變大明的樣貌。
    “是!”趙瑞的話音方落,突然聽到“砰”的一聲炸響,震耳欲聾。
    朱允熥疾步快走,很快,眸內便看到了一個滿身黑煙灰的胖子。
    整張臉被黑煙灰塗滿,有若黑布,幾乎快要分不清鼻子嘴巴,隻有一雙靈動的眸子,仍在轉個不停。
    “成功了!”
    胖子高聲呼喊。
    朱允熥此時才終於確認,眼前的胖子,不是別人,正是朱棣的兒子,他的堂兄朱高熾。
    “你這是在幹啥?”朱允熥皺著眉頭問道。
    “製作火藥啊!我研製的新火藥,威力比原來的火藥,大了整整幾倍。”
    朱高熾興高采烈,手足舞蹈。
    全然不顧髒兮兮的臉,以及被四濺的火星子弄得到處都是洞的衣服。
    說完之後,才反應過來:“參見吳王殿下。”
    朱允熥點了點頭。
    看得出來,朱高熾對於研製新火藥十分投入。
    不過,這種事,還是太危險了一些。
    萬一不小心,炸得斷手斷腳,他也不好向老朱和朱棣交待。
    原以為隻有朱高煦才是熊孩子。
    沒想到,朱高熾心中也有一隻“熊”,隻是以前被關住了,沒有釋放出來。
    如今有了機會,便暴露出其本質了。
    果然,少年就是少年。
    每一個少年,都有一顆好奇與火熱的心,想不斷嚐試新鮮好玩的東西。
    火藥,幾乎對所有的少年,都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朱允熥想起自己前世年少時玩煙花炮竹的熱情。
    倒是很容易理解朱高熾為何會深陷其中。
    “研製新火藥固然重要,但你是親王世子,怎麽能如此不顧危險和形象呢?”
    朱允熥沉著臉道:“以後不許再親自參與火藥的測試和研製。”
    “啊!”朱高熾黑臉有些茫然的抬頭。
    雖然因為被黑灰遮住了臉上神情,但眸內的失望之色,卻是溢滿而出,很快又化作了可憐的哀求。
    “這都是為了你好!”朱允熥道:“大明製造局不是單純為研製火藥而設立的。”
    “製造局要做的東西還有很多,本王讓你來主管製造局,你就要統領全局,可不是讓你玩火藥的。”
    “若是你再沉迷於玩火藥,那就不要呆在製造局了。”
    “不要啊!”朱高熾刹時間差點哭出聲來了:“吳王殿下,我再也不玩了,求求殿下讓我繼續留在大明製造局吧。”
    如此有趣的製造局,朱高熾是萬萬也舍不得離開的。
    朱允熥冷哼了一聲,道:“你執掌製造局這麽久了,可都做了一些什麽?”
    “有啊!有啊!”
    朱高熾用手將臉上的黑煙灰胡亂抹了抹,頓時變得一塊黑一塊白,模樣更為滑稽。
    但他渾然不管不顧,帶著朱允熥,很快來到另一處工坊。
    這裏堆放著各式各樣新研製出的槍,擺在架子上,琳琅滿目。
    “這便是殿下所說的‘燧發槍’。”
    朱高熾拿起其中一支槍,動作麻利的裝好火藥。
    “砰”地開出一槍,正中幾十米外的靶心。
    “此槍用燧石撞擊產生火花,引燃火藥,較之原來的火銃,好用了不止百倍。”
    “彈丸也做了改進,用油脂浸染的布包好,裝填更快,打得更遠也更準。”
    朱允熥眼前一亮。
    燧發槍終於做出來了嗎?
    這恐怕是大明眼下的冶金技術所能做到的極限了。
    他接過槍,裝好彈丸,瞞準靶子,開槍射擊。
    “砰!”
    火星四濺。
    彈丸呼嘯而出,擊中了幾十米外的槍靶。
    “此槍不錯,可以定型生產。”
    朱允熥很是滿意。
    雖然燧發槍較之後世的現代步槍,仍然有若小孩子的玩意。
    但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卻無異於是神器一般的存在。
    無論是射程、精度、還是其易操作度,都已經做得相當之好了。
    在近代史上,燧發槍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火藥發明後,人類仍長期處在冷兵器時代。
    一直到燧發槍被發明,並普及使用。
    從此,軍隊的戰略和戰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步兵的機動性大大提高,不再需要為了維持火力密度和射擊頻次而維持大規模方陣,從而結束了冷兵器時代,開啟了熱兵器時代。
    殖民地時代能順利開啟,近代歐洲能征戰全世界,所向披靡,這一切,都離不開燧發槍的大規模使用和推廣。
    曆史上的明朝,並非沒有發明出燧發槍,隻是沒有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以致於漸漸落後於歐洲諸國。
    而現在,一切不一樣了。
    大明不僅搶在世界的最前麵,發明出了燧發槍,而且很快便將成為第一個大規模建製化裝備的國家。
    時代的浪潮,已滾滾而來。
    這一次,大明站到了世界的最前列!
    整個世界,都將匍匐在大明的腳底下!
    ……
    “就按照這支槍的規格,製圖生產。”朱允熥召來趙瑞與負責的工匠,迅速做起了布置。
    生產與研製不一樣。
    研製的時候,工匠們可以八仙過海,各展神通,隻要將槍做出來就行。
    每一支槍,都是個性化定製的產品。
    工匠隻管製作,不管後麵的維護。
    完成試驗,就算成功。
    但批量化生產就必須要有標準的尺寸,有生產流水線,要讓製作的工人們嚴格按照標準生產。
    這會會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一名工人隻負責生產一個零件,使操作熟練度提到極致,良品率會大大提升。
    零部件按標準化生產,槍支的零件更換,日後的維護,後勤管理才會更便捷簡單。
    這是人類社會在工業化的進程中,慢慢摸索出來的經驗。
    是總結了大量教訓和經驗,吃了許許多多亐之後,才逐步獲得的能力。
    而現在,朱允熥則是一股惱全教給了他們。
    他細細交待,同時也向他們講述這樣做的理由和原因,令朱高熾和工匠們都震驚不已。
    吳王殿下當真是學究天人,有如神靈。
    竟然事事都先得這般周到細致。
    燧發槍如果不是有吳王殿下的指導,讓他們憑空去想,一輩子也休想做出來。
    眼下的交待生產方法,各種管理措施,亦是如此。
    實難以想象,吳王殿下為何會知道得如此清楚,具體。
    便仿佛有著極為豐富的經驗一般。
    明明這種東西,應該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現。
    吳王所教的,也不過是他心中設想的藍圖而已。
    朱高熾此時才明白,自己當初和朱允熥作對,是一件多麽愚蠢的事。
    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他已在心中暗暗發誓,日後絕不能與吳王為敵。
    不僅是自己,便是父親,弟弟……他們一家人,都絕對不能!
    誰與吳王為敵,都是螳臂當車,不自量力。
    朱允熥足足講解了一兩個時辰,才全部交待完畢。
    就在這時。
    外麵有人來報,老和尚姚廣孝有急事求見。
    大明製造局自正式成立後,便被劃為了機密重地。
    除非自身在大明製造局工作,有相關的工作證件,否則,外人除非有朱允熥親自簽發的特別通行證,是不能進入的。
    即使姚廣孝等人也不例外。
    當然,老和尚並不管此間事務,平時也犯不著進來。
    朱允熥眉頭輕揚。
    若非事出緊急,姚廣孝卻不會急著前來。
    他當即走了出去,卻見姚廣孝早已在外麵候著。
    老和尚一見到朱允熥,便立即出言道:“殿下,天界寺僧錄司左善世,剛剛發來急令,讓貧僧即刻前往天界寺。”
    “貧僧以為,此番前往,隻怕不簡單,特來與殿下商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