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剿匪,熊孩子的遊戲!

字數:10579   加入書籤

A+A-


    不久前,朱高煦正在清剿山賊。
    殺得好不痛快。
    別看山賊人數不多,卻極其凶悍。
    他們都很清楚,自己都曾經犯過什麽罪,做過多少惡。
    眼下朝廷來清剿,他們就算投降,也難逃一死。
    所以,哪怕明知不敵,這些悍匪也皆是抱著拉一個墊背不虧的想法,拚死反擊,
    再加上占據地利之便,給前去清剿的稅務司官兵,造成了極大的困擾與傷害。
    但越是這樣,熊孩子朱高煦越興奮。
    他一邊指揮著將士們進攻,一邊哇哇大叫,非得將這群山賊都千刀萬剮不可。
    朱高煦身旁,一名高大魅梧,身背弓箭,腰挎大刀的壯年男子拱手道:“小王爺請放心,卑職等一定將這群山賊全部剿滅。”
    說完,壯年男子張弓搭箭。
    “砰!”
    一箭射出,近百步之外,山崗高處的一名山賊應聲慘叫倒下。
    熊孩子連連拍手,道:“不錯,不錯,紀綱,你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快,帶著人馬衝上去,將這群山賊全部剿殺,本官重重有賞。”
    壯年男子名叫紀綱。
    原是山東臨邑人,因家裏是獵戶出身,自幼有長輩言傳身教,故而弓馬嫻熟。
    小時候,父母也曾送紀綱去讀過書。
    但相比無聊的四書五經,紀綱更喜歡練武,喜歡與當地的江湖好漢,綠林強盜來往,稱兄道弟,可以算得上是當地比較有名的“江湖好漢”。
    也就是尋常老百姓眼中的地痞流氓小頭目!
    讀書自然是沒有啥成就的,但文化水平也不算很低。
    至少,該認識的字都認識了。
    身為“混混”,紀綱很想混出一點名堂來,而不甘心一輩子隻做一個底層,還要被父母罵“不務正業”。
    平時在良善百姓麵前威風凜凜,可衙門裏隨便一個捕頭,都能隨意收拾自己等人。
    這種滋味,紀綱受夠了。
    可眼看著年歲漸大,卻一事無成,隻能徒歎奈何。
    後來尋了一個機會,跟隨大戶的商隊,打著護衛的名義,出來闖蕩“江湖”,來到了南方。
    剛好撞上熊孩子朱高煦帶著稅務司的人查稅,剿匪。
    看著年歲尚不大的熊孩子朱高煦,紀綱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到小王爺身邊辦事,肯定比給縣衙的胥吏當狗強一萬倍!
    他幹脆攔住朱高煦一行人,毛遂自薦。
    熊孩子讓紀綱和自己身邊的人比試武藝。
    結果,紀綱連戰連勝。
    熊孩子高興了,覺得紀綱真不錯,便將他留在了身邊。
    自此之後,紀綱跟在熊孩子身邊,開始了四處剿匪的生涯。
    他知道這是自己的機會,做事非常賣力,也費盡心思討好熊孩子。
    每次剿匪,都十分勇敢,每每衝鋒在前,從不畏懼。
    此際聽到朱高煦的話,紀綱當即揮了揮手,喊道:“弟兄們,隨我上。”
    他一邊喊,一邊一馬當先,往上衝去。
    同時也已再次張弓搭箭。
    “砰!”
    又是一箭射出。
    再度殺死一名山賊。
    官兵們受到激勵,皆加快速度往山上衝。
    這股山賊雖然悍不畏死,但畢竟隻有二三十人。
    他們所用的武器也十分簡陋,連硬弓都隻有兩三張,且沒有名師教導,箭術都不佳。
    唯一能依仗的,隻有居高臨下的地形優勢。
    官兵訓練有素,人數又是山賊的幾十倍。
    此際一發進攻,山賊很快便招架不住了。
    經過一番殊死搏鬥後,最終,在紀綱的帶領,所有山賊全部被殺死。
    熊孩子朱高煦走到山頂,看著倒了一地的山賊屍體,頓時興奮萬分。
    “紀綱,你做得不錯。本官記住了,日後必定向朝廷為你請賞。”
    熊孩子毫不吝嗇的給紀綱畫起了“大餅”。
    紀綱嘴角不由得抽搐了一下。
    類似的“大餅”,他自從跟隨朱高煦之後,便已經吃過無數個了。
    每次熊孩子讓他辦什麽事,都會事前畫一個,事成之後再畫一個。
    然而,實際上的獎勵嘛……也不能說沒有,多少會給點銀子之類的。
    但與畫的餅相比,差距就太大了。
    比如說,紀綱心心念念的“身份”問題。
    自從太孫殿下對全國官府衙門進行改製,原來官府衙門聘用的胥吏,要麽被辭退,要麽便“轉正”。
    按太孫殿下的要求,日後各官府衙門的衙役由朝廷統一發放薪俸,且人員一經確定,皆和官吏一樣,實行統一調配。
    官員隻能使用衙門裏已有的衙役,而不得隨意安排自己的家丁,奴仆充當衙役。
    當然,官員仍可以對這些有“編製”的衙役進行考核,將違法違規的衙役予以查辦,將不合格的開除辭退。
    這些顯然是不會輕易使用的措施。
    對大多數人來說,混一個有“編製”的衙役,也等於有了鐵飯碗。
    當然,實際上,以前的衙門胥吏,人員也不是經常變動。
    現在隻是加了一層保障而已。
    另一點則是,辦公事必須由有“編製”的差役去辦。
    官員自己聘用的“師爺”,或者轎夫、打手等隨從人員,不僅隻能由官員自己個人自掏腰包發放薪水,更重要的是,他們也不能像從前一樣,按官員的指令去辦公事。
    公事隻能由擔任“公職”的人員去辦。
    這項改革是隨著軍隊轉製而進行的,因為牽涉甚廣,改起來不容易,仍在持續進行中,並沒有全部改到位。
    紀綱作為前來投奔的人,當然很希望能能擁有一個正式的“公職”。
    日後在父老鄉親麵前,也能驕傲的抬起頭來。
    偏偏熊孩子始終裝傻充愣,許諾了一大堆,就是不給他辦。
    紀綱也無可奈何。
    好在借助小王爺親信之人的身份,已經很威風了。
    至少,從前需要小心討好的縣衙捕頭,如今正眼都可以不瞧一眼。
    這讓紀綱多少得到一些安慰和滿足。
    宰相門前七品官。
    跟在小王爺身邊,就算隻是一個小跟班,比起外麵的人,那也已然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了。
    無非是他野心太大,想要爬得更高而已。
    “謝小王爺!”
    紀綱連忙謝恩。
    沒有表現出對熊孩子“畫餅”的絲毫不悅。
    就在這時,一名身穿官袍,年過半百的地方官員氣喘籲籲的跑上山來。
    “小王爺,下官可算是找到你了。”
    他大口大口喘著氣。
    盡管山賊們占據的這個山頭,並不算特別高。
    然而,他自為官以來,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出門皆是坐轎,今日驟然走路登山,自然累得不行。
    “有什麽事嗎?”
    熊孩子看著這名地方官員,心裏想著他胸前的補子到底是幾品官來著,有點記不太清了。
    他對這些一直不是太關注。
    隻是想起自己堂堂稅務司主官,朝廷竟然沒有給自己發官袍,織造館的人,是不是失職了呢?
    熊孩子此際忘了他雖然負責主管稅務司,可這隻是“職”,並非是“官”。
    朱允熥從來沒有封過他官身,更沒有定品級。
    織造館自然不可能給也織造官服發放。
    熊孩子隻想著也要弄個官服補子穿著玩玩。
    地方官連忙道:“小王爺,朝廷來公文了,著小王爺即刻回京,不得有誤。”
    不料,此言一出,朱高煦的心思立刻被拉了回來,頓時勃然大怒。
    “這是哪個部門簽發的命令,老子憑什麽要聽?”
    熊孩子瞪著前來傳令的地方官,道:“你丫的放任境內有山賊打劫過路行商而不聞不問,就該被革職查辦,抄家問罪。”
    “如今還拿出朝廷的命令讓我回京,分明是不懷好意,居心叵測,信不信我現在便將你先辦了?”
    自上任稅務司主官以來,因為加征商稅,嚴格收稅一事,觸及到許多人的根本利益。
    朱高煦也因此被官員刁難,被地方豪紳戲耍。
    稅務司外派的官員,更是處處受阻,步步艱難,逼得他這個稅務司不得不離京,親赴前線,一邊“救火”,一邊加大與地方官府,豪強,士紳之間的戰鬥。
    可仍然是處處受製肘。
    朝廷裏彈劾他的奏章,更是車載鬥量。
    連父親也幾次告誡他不要做得太過。
    可熊孩子心裏就是認準了死理,我明明做得沒錯啊。
    憑什麽要向那些人讓步?
    堂堂大明朝廷,難道還鎮壓不了他們嗎?
    我可是燕王之子,奈何不了幾名刀筆吏和地頭蛇豪強?
    熊孩子氣上來了,誓死不退。
    就算是朱棣派人送來的信,他也純當耳邊風。
    反正老爹又在身旁,不能動手揍他,怕什麽!
    回去挨打那是回去以後的事。
    再說,身為資深熊孩子,哪次回家能不挨打的呢?
    一直到朱允熥從倭國獲勝歸來,朝廷開始對軍隊和地方官府衙門進行改製,稅務司的處境,才終於扭轉。
    地方官要借改革之勢,依仗稅務司,對付那些在本地勢力深厚,盤根錯節的豪強和士紳,加強對官府衙門的控製。
    朱高煦雖然年歲不大,人卻十分聰明,對於地方官想利用稅務司衝鋒陷陣,充當自己手中之劍,借力打力的想法,了如指掌。
    但這對稅務司而言,終究是大有好處的事,他也樂得順水推舟。
    此後,稅務司形勢大變,朱高煦卻又盯上了清剿山賊劫匪之事。
    他自幼在北平長大,府中的將領皆經常出征,每每聽他們講與北元戰鬥的故事,總能聽得熊孩子心潮澎湃,向往不已。
    隻恨自己年齡尚幼,不能縱橫馳騁沙場。
    衝鋒殺敵,那是多好玩的事?
    如今稅務司手中又有兵馬,抱怨征稅之後,被山賊劫匪攔路搶劫的人很多,熊孩子也就借著這個理由,玩起了剿匪。
    這一下是越玩越開心,越剿越興奮。
    早已是樂不思蜀了!
    此時讓他回京,熊孩子又哪裏願意呢?
    聽到小王爺的話,紀綱又覺得機會來了。
    當即上前,不動聲色的站到了旁邊,一隻已按到刀柄上,悄悄提高了警惕。
    隻要小王爺一聲令下,便立即將拔刀,給這名地方官一點顏色瞧瞧。
    殺當然是不能隨便殺的。
    畢竟,對方可是有朝廷官身的人。
    但嚇唬嚇唬,甚至揍一頓,那還是可以的。
    聽聞在自己投靠小王爺之前,小王爺處理稅務司官員與地方官府衙門的衝突時,好幾次都令下麵的人大打出手,暴揍地方官吏。
    尤其是在聽說稅務司的人被他們欺侮後,更是非得欺侮回來不可。
    可惜,紀綱前來投靠的時候,太孫殿下已經回朝,官府衙門的改製開始,稅務司的處境隨之改變,與地方官沒有從前那般嚴重的衝突,雙方也就再也沒有打起來過。
    紀綱也因此沒有看到那一幕,隻聽從前便追隨在熊孩子身邊的人說過,令他向往不已,很想也體驗一次。
    畢竟,以前做“混混”的時候,看到官老爺就跟老鼠見了貓一樣。
    可不敢對官老爺們有半分不敬。
    動手打官老爺這種事,那更是連做夢都不敢想的。
    但凡能硬氣的站在官老爺身前說兩句話,不嚇得跪著諂媚討好,都能和江湖上的“好漢”們吹上幾年牛逼了。
    若真能將某個官老爺打一頓,那日後就是那幫“混混”眼中的“大英雄大豪傑”了。
    雖然如今跟在小王爺身邊辦事,但紀綱心裏多少有點想“衣錦還鄉”,總想著實現從前特別奢望又完全不敢做的事。
    年少不可得之物,終將困擾人的一生。
    紀綱便是如此。
    若是熊孩子下令動手打地方官,紀綱一定比他還興奮。
    地方官被朱高煦一懟,忙道:“下官又豈敢假傳朝廷命令,這裏有刑部的公文,請小王爺過目。還有……”
    地方官的話還沒有說完,朱高煦已冷哼了一聲:“稅務司又不是刑部的下屬衙門,刑部憑什麽發公文讓我回京?”
    “你居然還敢拿著刑部的公文在我麵前用雞毛當令箭,我告訴你,就算刑部尚書親至,他也不敢對本官發號施令!還不快給本官滾蛋。”
    紀綱察言觀色,也跟著在旁邊喝道:“聽到沒有,小王爺讓你滾呢?再不走,就休怪我等不客氣了。”
    地方官嚇了一跳,自大明建立以來,皇室宗親毆打朝廷官員的事,時有發生。
    雖說如今朝廷要改革宗室製度,嚴厲要求皇室宗親遵紀守法,否則輕則降爵削職,重則廢除爵位。
    但政令發布了,到底能有幾分威懾力,朝廷是不是會真的貫徹實行,都還是不好說的事。
    他可不想自己親自來試一試。
    就算事後朱高煦被朝廷懲罰,那也是事後。
    他眼下立即就要吃大虧。
    一念及此,地方官當即又掏出一封信:“小王爺,我……”
    “滾!”
    熊孩子怒斥。
    紀綱上前,按住了這名地方官,正待動手給他一點厲害。
    此時,地方官的話終於喊了出來:“我這裏有太孫殿下親筆寫的信!”
    “什麽?”
    聽到“太孫殿下”四個字,熊孩子頓時如遭雷擊,渾身一個激靈,疾步上前,一把將地方官手中的信搶了過來。
    展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一行字:“朱高煦,快點給我滾回京城來!”
    隻有一句話,言簡意賅。
    紀綱好奇的投過去一過目光,想瞥一眼信。
    不料,卻被朱高煦發覺。
    “啪!”
    熊孩子反手一個巴掌,打在紀綱臉上。
    這一掌並不算重,尤其是對紀綱這種練家子而言,更是算不得什麽。
    隻是傷害不大,侮辱性卻是極強。
    紀綱臉色驟變,烏雲密布。
    卻又迅速反應過來,轉而擠出笑臉。
    “看什麽?我太孫哥哥寫給我的信,又豈是你能隨意偷窺的?”朱高煦瞪了他一眼。
    “是是是,小王爺說得極是,卑職該死,卑職不該偷看。”
    紀綱狠狠抽了自己幾個耳光。
    熊孩子的脾氣秉性,他基本也算摸透了。
    高興的時候,很好說話,也會與稅務司的官兵們一起“同艱苦,共享樂”,甚至和他們“稱兄道弟”。
    一旦翻臉,那便是六親不認。
    能屈能伸大丈夫,紀綱對這一點,早已有深刻的認識。
    從前縣衙的捕頭,也是這般對待自己的。
    如今不過換成了小王爺而已。
    朱高煦將信收起:“太孫哥哥召我回京,大家即刻下山,返回京城,不得有誤。”
    一聲令下,一眾稅務司官兵很快列隊下山。
    朱高煦旋即又對地方官吩咐道:“這些山賊的屍體,就交由你來處理了。”
    地方官連連應聲。
    當下,熊孩子星夜趕路,很快便回到了京城。
    此際一見到朱允熥,他便立即“哭”道:“太孫哥哥,我可算是再見到你了,嗚嗚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