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熊孩子的妙用!布局!
字數:10114 加入書籤
“嗚嗚嗚……”
“嗚嗚嗚……”
熊孩子這一哭,可謂是驚天動地。
從收到朱允熥給的信,他馬不停蹄,日夜兼程趕回了京城。
不得不說,熊孩子委實精力旺盛,特別能折騰。
這一趕路,直將隨從護衛的稅務司官兵都累慘了,熊孩子卻愣是堅持住了。
之所以要這麽趕,當然是因為熊孩子嚇壞了。
曾經被朱允熥折磨的陰影在腦海內揮之不去。
想起自己這麽段時間,一直在外麵到處“浪”。
稅務司與官府衙門,沒少發生過衝突。
雖說他自認為都是為了辦公事,為了完成朱允熥交待的任務,為了給大明朝廷征稅……
但是,誰知道朱允熥是怎麽想的呢?
還有剿匪也是一樣。
借口雖然找了,但也要人家認啊!
稅務司又不叫剿匪司。
之前朝廷官員紛紛上奏章彈劾稅務司,熊孩子當然是知道的。
可當時正在氣頭上呢,管他三七二十一,就是幹。
他自認為自己沒錯。
朝廷最終壓下了那些彈劾。
沒有按那些官員的建議,撤銷稅務司,嚴懲自己。
可是,朝廷也沒有表彰稅務司,沒有說他做好,做得對啊!
看來信的語氣,太孫殿下似乎有些生氣了。
這可真是大事不妙。
如今熊孩子對朱允熥畏懼,早就遠遠超過了父親朱棣。
畢竟,老爹打人也就嚇唬嚇唬罷了,但朱允熥那是真打啊!
還是下狠手的那種。
熊孩子豈能不怕?
這一路上,熊孩子早就在一邊趕路,一邊用小腦瓜子拚命想對策了。
自己可是幫他朱允熥辦事。
就算沒功勞,也該有苦勞吧。
還是得好好在他麵前表現一二。
想來想去,熊孩子想到了終極絕招——哭!
此際,他抱著朱允熥,哭得那叫一個傷心啊!
一邊哭,一邊傾訴。
“太孫哥哥,聽說你剿完沿海的倭寇,沒有回朝,反而直接去了倭國,我擔心得幾天幾夜都沒有睡好覺。”
“心裏就想著,大海凶險,萬一太孫哥哥有什麽不測,那可如何是好?”
“又念著太孫哥哥交待的事情,便暗暗發誓,若是太孫哥哥有什麽三長兩短,我也不活了。”
“不過,我死也要完成太孫哥哥交待的任務啊。”
“將大明的商稅收下來,將那些阻礙征稅的貪官汙吏,土豪劣紳全給辦了。”
“我真是拚了老命啊……嗚嗚嗚……”
“嗚嗚嗚……”
“後來,聽說太孫哥哥得勝凱旋歸來,可把我高興壞了。”
“可一想到自己還沒有將太孫哥哥的事情全部辦好,便不敢回京,仍然在外麵繼續沒日沒夜的幹活。”
“太孫哥哥,你知道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嗎……嗚嗚嗚……”
熊孩子學著大人的模樣,開始一邊哭一邊數自己做了哪些事,立了哪些功。
一樁樁一件件,全部逐一例舉。
言語之間,當然將不忘誇自己乃是天上地下最忠心,最盡職盡責,辦事最得力的人。
古往今來無雙。
說到自己吃的苦受的累,那更是哭得淚如雨下,直流成河。
不得不說,熊孩子在這方麵的天賦還挺強的。
當然,也是因為年齡小的緣故。
成年人很容易先入為主,以為成年人才會裝,才會表演,才會言不由衷。
小孩子都是真誠的,天真無邪的,不會撒謊的。
實際上,剛好相反。
人類表演的天賦,是與生俱來的。
小孩子比成年人更會表演。
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就知道“哭”能獲得奶水,獲得關心與愛撫,就已經很會表演哭了。
年歲漸長,到了兩三歲,四五歲的時候,各種演技更是信手拈來,根本不用大人教。
相反,成年人隨著年齡增長,反而會漸漸失去表演的能力。
比如說,通過表演“哭泣”獲得玩具和零食,這幾乎是所有小孩都具備的天賦神通。
他們都能說哭就哭,說笑就笑。
哭笑隨心所欲的轉換,毫不費力。
但大部分成年人,反而演不出來。
曾經的“天賦神通”,已不複存在。
熊孩子此時年歲尚不大,還沒有丟掉小孩子哭鼻子的高強本領。
何況他本來表演天賦就很高超。
此際演起來,堪稱出神入化。
已然假戲真做!
“行了,別演了。”
朱允熥剛開始看他哭,聽他訴說,還覺得有幾分樂趣,漸漸便煩了。
“稅務司征稅一事,你立了汗馬功勞。”
“不過,你也惹出了不少禍事。”
“本宮給你兩個選擇,一是有功賞功,有過罰過。”
“先賞你的功,再罰你的過。”
熊孩子頓時有種大事不妙的感覺。
好在下一刻,朱允熥又話鋒一轉,道:“第二嘛,就是功過相抵,念在你辦事勤勉……”
“我選擇功過相抵!”熊孩子不等他將話說完,便已搶先做出了選擇。
“謝謝太孫哥哥!”
“太孫哥哥對我最好啦!”
“我永遠都對太孫哥哥忠心耿耿!”
剛才還一把鼻涕一把淚哭訴自己吃了多少苦頭,費盡心血辦了多少事的熊孩子以川劇變臉的速度,迅速換了一副麵孔。
眼角邊的淚水還沒幹,但臉上卻早已是笑容滿麵,笑開了花!
賞不賞什麽的,他根本就無所謂。
反正出去玩了這麽久,不要太開心。
回來隻要不受懲罰,不挨板子,那便萬事大吉。
此際聽到朱允熥的話,心中一顆石頭落地,頓時喜不自禁,忍不住就歡呼雀躍起來。
朱允熥嘴角邊掠起一抹笑意。
熊孩子還是好哄啊。
幾句話便讓他連賞賜都不要了。
不過,這也是因為朱高煦身為燕王之子,從小到大,啥都不缺,應有盡有,自然對封賞不感冒。
別的官員努力辦事,克己奉公,是為了升官上進,為了建功立業,熊孩子嘛,當然是為了好玩,開心,為了逃避上學堂讀書之苦!
朱允熥對此了如指掌,將熊孩子拿捏得死死的。
“太孫哥哥召我回來,是有什麽事嗎?”
見到不用受懲罰,心情大好的熊孩子立即迫不及待的問道。
他在路上想了許多,好端端的,太孫哥哥為什麽急召自己回京呢?
也因此才越想越害怕。
“聽說你四處剿匪,我擔心你出事。”
朱允熥微微笑了笑,做出關心的樣子,盯著朱高煦上下打量。
“不錯,許久不見,你長高了不少,還曬黑了,看來在外麵是真吃苦受累了。”
天天在頂著太陽四處浪,原來白白淨淨的熊孩子,如今都快要黑成煤球。
“召你回來,是因為我幫你找了一個老師,打算讓他好好教你讀書……”
“什麽?”熊孩子如遭雷擊。
剛才不是說好了,不懲罰我嗎?
怎麽變成要找老師來教我讀書了!
這不是懲罰,什麽是懲罰?
這就是最嚴厲最可怕的懲罰了。
太孫哥哥,你言而無信啊!
熊孩子哭喪著臉道:“太孫哥哥,我不要讀書啊,要不你還是打我板子吧?”
朱允熥笑了起來:“你又沒做錯事,我為什麽要打你板子。”
“太孫哥哥,我錯了,我不該帶著稅務司的人去剿匪……”熊孩子連忙解釋。
他心裏始終堅信朱允熥是故意的。
世界上難道還有比讀書更恐怖更可怕的事嗎?
“我不是為了懲罰你。”朱允熥笑著搖了搖頭。
“越往後,稅務司的征稅工作就會越來越複雜。”
“你既然主管稅務司,就必須要有學識。”
“我問你,一批貨物怎麽征稅,如何正確估價,你會嗎?”
“你能看一眼,便迅速計算出稅值嗎?”
“這些你都不會,你怎麽做好稅務司的工作呢?”
朱高煦愣住了。
他隻懂打打殺殺,稅務司征稅的計算,收稅等工作,素來都是讓手下人去做。
此際聽到朱允熥的質疑,熊孩子頓時不吭聲了。
一方麵,他覺得稅務司還是挺好玩的,他想繼續做下去。
但另一方麵,又實在不想讀書。
朱允熥看熊孩子的神色,便知道時機成熟了,當下趁熱打鐵道:“稅務司是負責收稅的,剿匪並非本職工作。”
“我打算改組刑部,在刑部成立專門負責剿匪的緝盜司。”
聽到這裏,熊孩子已然兩眼放光。
“太孫哥哥,我要去刑部,我要去刑部!”
就等你這句話呢。
以前讓熊孩子主管稅務司,主要是利用他的身份,去啃硬骨頭,幹背黑鍋得罪人的活。
如今,從前那些障礙,全部都掃除了。
稅務司走上了正軌。
後續征稅工作的重點是製度化,規範化,專業化……
征稅可是技術活,熊孩子顯然不適合繼續擔任稅務司的主管。
刑部肅清全國範圍內的土匪盜賊,要打硬仗,這種事,就很適合他。
朱允熥裝出猶豫不決的樣子,道:“刑部可是要將全國所有的盜賊都清剿幹淨,連各個城市的地痞流氓以及白蓮教餘孽,也一個都不許放過。”
“身上擔著天大的幹係,你能勝任嗎?”
朱高煦當即叫嚷道:“我肯定可以的,太孫哥哥相信我。”
朱允熥又道:“可是刑部幹活又髒又累,還要四處剿匪緝盜,又危險……你之前在稅務司為了對付盜賊,吃了那麽多的苦,受了那麽多的罪,如今又讓你去刑部,恐怕不太好吧……唉……我怎麽舍得我堂弟受這般苦楚呢。”
“算了,你還是別想去啥刑部了,去讀書吧。”
“好好讀書,便不用吃苦受累。”
此言一出來,熊孩子徹底急眼了。
“不苦也不累啊,我可喜歡了。太孫哥哥,求求了,就讓我去吧。”
朱允熥瞥了他一眼,道:“可你剛才還說又苦又累,遭了許多罪。”
“我……我……我剛才……剛才說的都是假的,剿匪可好玩了,一點都不苦也不累。”熊孩子再也顧不上了,吐露實情。
“真的嗎?”朱允熥一臉不信的樣子。
“真的。”熊孩子拍著胸膛保證。
朱允熥作沉思狀。
熊孩子焦急無比。
“太孫哥哥,隻要能讓我去刑部,我做什麽都願意。”
他不停哀求。
朱允熥不理他,仍在思考著。
過了半晌,終於像承受不住‘哀求’般妥協,道:“好吧,誰讓你是我堂弟呢。”
“做哥哥的,總是要照顧一下你。”
“這樣吧,你若願意立一份軍令狀。保證不中途退出,不半途而廢,保證三年之內將全國的盜賊都清剿得幹幹淨淨,否則,便接受重罰。我便讓你去刑部。”
朱允熥笑盈盈望向他:“怎麽樣,你願意寫嗎?”
“我寫!”朱高煦興奮地跳了起來,忙道:“願意!願意!我願意!”
說畢,當即令人拿來紙墨,立下了軍令狀。
朱允熥很滿意地點了點頭。
其實這東西的主要作用,倒不是為了真要給熊孩子定罪。
而是有了這個東西,熊孩子才會“賣命打工”。
朱高煦年歲還不大。
可正是這一點,朱允熥反而覺得用他的性價比很高。
一是讓朝堂官員適應年齡小的皇室宗親出來辦事。
有了熊孩子做鋪墊,朝堂官員就不會因朱允熥的年齡而產生輕視。
一個群體中,如果隻有一個十四五歲的孩子,剩下的都是成年人,甚至都是中老年人,那大家便都會下意識忽視這個孩子,也更難以接受由孩子來領導他們。
反之,如果群體裏麵,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孩子,並且都在群體中處於較高的地位,那大家便會將注意力集中年齡最小,最愛胡鬧的那個孩子身上。
對於另一個相對靠譜的孩子,則產生認同感,覺得年齡大一點孩子,長大了,成年了!
朱高煦的作用,便是如此。
他越胡鬧,越讓朝堂大臣看不順眼,那大臣們就會覺得,年齡僅比朱高煦大一點點的太孫殿下,還是蠻不錯的。
這就是人類的心理。
隻養育一個孩子的父母,孩子哪怕成年了,還會覺得孩子年齡尚勸。
反之,一旦生了二胎,馬上就會認為老大年齡大,懂事了,重心應該放在照顧小的上麵。
朱高煦當官,可以幫朱允熥吸引大量的精目光,讓天下官員在“對比”中更加認同朱允熥。
除此之外則是,朱高煦雖然是熊孩子,但人其實又非常聰明,事情還是都能辦好的。
而且特別敢得罪人!
滿朝文武,都被熊孩子得罪光了。
接下來,刑部要打“硬仗”了,正需要一個這樣敢打敢拚的“主”。
史書的記載上,武將總是又蠢又笨。
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可實際上,戰爭是人類鬥爭的最高形式,是無數智慧的結晶,可不是光靠勇氣的。
能指揮千軍萬馬作戰並獲勝的武將,又怎麽可能真的蠢笨呢?
不過是因為史書是由文人寫的,他們便會將文人都寫得特別聰明,將武將寫得特別蠢笨。
完全脫離了實際!
曆史上的朱高煦,帶兵打仗很猛很厲害,深得朱棣的歡心,自然也是極其聰明之人。
當然,朱允熥還是會令人將熊孩子看住。
而且,朱高煦主持刑部,便不會再允許他隨意離京。
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辦事,也能防止熊孩子真闖出什麽大禍來。
必要的時候,還可能讓他幫自己“背鍋”。
收好軍令狀,朱允熥笑問道:“聽說,你手底下有一個叫紀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