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朱的建議,解決之法!
字數:9757 加入書籤
這句話頓時有若天籟之音,瞬間便吸引了老朱的注意力,讓他側耳傾聽了起來。
民間百姓雖然不似朝廷上的人精那般足智多謀,但他們生活在底層,更了解實際情況。
他們所提的建議,哪怕並不能解決問題,也往往能提供一種思路。
這就是老朱重視的原因了。
“你說說,有什麽辦法?”
那夥人顯然是一邊喝酒一邊聊天,聊得火熱了起來。
聽到同伴的話,剛才說的那人喝了一口酒,笑道:
“很簡單,就像當初查黃子澄案一樣,在大明日報公布刑部刑盜司和都按察使司,以及各地衙門的郵編地址。”
“並宣布天下所有人都可寫信舉報。”
“衙門再按舉報信上的內容,一個個來查,你們說說,還有什麽江湖幫派能存活得下來呢?”
此言一出,旁邊的人先是翹起了大拇指,道:“你這倒真是一個好辦法。”
“果真如此的話,恐怕眼下申城所有的江湖幫派,都會被人寫信舉報到衙門。”
“那是,畢竟誰沒有仇家啊?就算下麵的不寫信舉報,對手也會啊。”
“話說回來,那也得衙門清正廉明才行,要是幫派提前打點了衙門官員,官員收了舉報信,硬說沒有這回事,純屬誣告,那就沒用了啊。”
“報紙上不是刑部和法部要實行垂直管理嗎?下麵的衙門被打點了,信往上麵寄啊。反正現在寄信才多少錢啊?”
“說起來是有幾分道理,但我總覺得這事也沒這麽簡單吧。”
“好了好了,別說了,這都不關咱的事,都是老爺們操心的事。咱們隻管幹活就行了,來來來,先喝酒,喝酒。”
老朱聽他們說著,卻是驟然眼前一亮。
他很快便按捺不住,趕回房間,給朱孫寫信去了。
……
東宮。
朱允熥坐在宮內的湖邊上,手持釣杆,休閑的釣起了魚來。
能在家中釣魚,是前世的夢想。
這一世,東宮內便有湖,他早就想這樣做了。
但有一個問題,那便是因為工藝和技術水平限製的原因,這個世界的魚鉤都是用一根針彎過來製作的,沒有倒鉤。
這要求釣魚人在起杆時,做到迅、猛、快。
但凡有半分遲疑,原來咬了誘餌的魚兒,就可能在起杆的時候逃掉。
可朱允熥的技術,委實不太好。
前世釣魚依仗高科技加成,倒也沒啥問題。
用這一世的普通魚鉤,便總是出幺蛾子。
經常是看著魚出水麵了,又逃了,將他氣得不輕。
幹脆就不釣了。
一直到最近,大明製造局在大明科學院的指導下,製造出新的魚鉤、絲線……釣魚的成功率有了極大的提高,朱允熥才重操舊業,在東宮內的湖中釣起魚來。
水麵上,浮漂微微動了一下。
有魚咬釣了。
朱允熥眼疾手快,迅速拉杆,收線。
“啪啪啪!”
一條約摸一斤左右的大鯽魚被釣了上來,在青石地板上掙紮跳動,不斷拍打地麵,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
“哈哈哈!”
他喜出望外,連忙親手將魚捉住,放入旁邊早就準備好的水桶裏麵。
今日收獲不錯。
“恭喜太孫殿下,賀喜太孫殿下。”一旁的楊榮,忙不迭的道喜。
太孫殿下喜好釣魚,這是東宮人人皆知之事。
他自入東宮,在太孫殿下身邊聽用之後,經常陪其在湖邊垂釣。
朱允熥一邊給魚鉤重新穿上蚯蚓,一邊道:“楊榮,你今天可又要當空手而歸了。”
楊榮苦笑著搖了搖頭。
上次他陪太孫殿下在湖邊釣魚,一下午釣了十幾條,而旁邊的太孫殿下一無所獲。
後來就總感覺太孫殿下看自己的眼神都怪怪的,對自己做的事也是橫挑鼻子豎挑眼。
楊榮立即便明白過來了。
往後陪太孫殿下釣魚,便緊緊跟隨。
如果太孫殿下釣得多,他也跟著釣一兩條。
若是太孫殿下釣得少或者沒有釣著,那他楊榮,自然也一無所獲。
反正,得比太孫殿下弱遜一籌。
果然,在那以後,太孫殿下每逢釣魚,都會找他陪著,臉色也好看多了。
“學生的釣技,自是不及殿下多也。”他恭敬說道。
楊榮在朱允熥身邊聽用,一直以學生自居。
“運氣!運氣!我隻是運氣比你好一點而已,哈哈哈哈!”朱允熥豪爽大笑。
說話間,他甩釣入湖,接著釣魚。
“讓你主管稅務司,如今怎麽樣了?”一邊釣魚,一邊問起了工作上的事。
楊榮忙道:“請太孫殿下放心,稅務司一切尚好,之前有少許不合情不合理的地方,學生已經糾正過來了,如今稅務司凡事皆製度化,正規化,流程化,就算學生不在,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朱允熥看著浮漂,微微點頭。
這正是他想看到的。
雖然讓楊榮去主管稅務司,卻又繼續讓其呆在身邊,充任“秘書”之職。
隻因在朱允熥看來,稅務司與別的部門不一樣。
稅務司這個機構,需要它像一台精密而龐大的機器一樣,按照製定好的規章,自行運轉,一絲不苟。
其他機構有很多事情都需要靈活處理,主官的決斷,極為重要。
但稅務司若是過於靈活,稅務工作便會陷入混亂。
很多奸商也會見縫插針的鑽空子,用糖衣炮彈攻擊官員,腐蝕稅務官員,以實現其偷稅漏稅的目的。
因此,在朱允熥的設計中,稅務司實際上就是一個各項規定,工作流程都非常死板,沒有多少可操作空間的部門。
看起來掌握著征稅大權,因而權力很大。
實際上,因為沒有可操作的空間,稅務司官員實際上的權力都很小。
唯其如此,稅務工作才能真正做到正規化,杜絕貪汙腐敗滋生。
當然,製度建設是一項長期工作。
畢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今天看起來天衣無縫的製度,往往用不了幾年,又會被人找到空隙鑽營,需要繼續打補丁。
故意將楊榮這個稅務司主官留在身邊,時不時去巡視檢查,亦是為了如此。
一方麵讓稅務司自行運轉。
另一方麵,又能隨時介入監督。
“你的稅務司倒還好辦,問題在刑部。”
朱允熥的臉上,明顯掠過一絲憂慮之色:“要將天下盜賊,江湖幫派全部清理幹淨,不容易啊!”
這段時間,對刑部的改組有條不紊的推進。
紀綱的緝盜司正以最快的速度組建。
需要的人員一是從各地抽調經驗豐富的捕快。
二則是從幹脆從大明軍事學院的學員中錄取。
雖然學員們此前學的都是軍事知識,於破案上麵並不精通。
但緝盜司破案隻是一方麵,更重要是緝盜。
很多案件並不需要技術手段去偵破,隻是緝拿凶犯困難。
如今既然嚴令軍隊不得隨意插手地方治安,那刑部就得有自己的武裝力量。
從大明軍事學院調配人手,是最方便快捷的辦法。
為了強化戰力,大明科學院聯合大明製造局,為緝盜司配備了一種短槍。
這種槍的威力自然不及新軍戰士的長槍。
但尺許長的短槍,攜帶極為方便。
不管是啥武林高手,江湖好漢,一槍就能放倒,也足夠用了。
組建好的緝盜司,分成數十支隊伍,開啟了馬踏江湖!
地方官府衙門倒也不敢在這上麵違抗朝廷的指令。
垂直管理也迅速推行了下去。
所有的一切都順風順水。
但朱允熥很快發現了問題。
由於信息交流不方便,剿匪工作並沒有他原來想象中那般順利。
實際上的情況,往往是緝盜司派人趕過去,那些白蓮教或者其他江湖門派的人,便都消失不見了,江洋大盜也找不到蹤跡了,連山賊都不知道躲哪裏去了。
追尋許久,苦搜無果。
然後,刑部收到別的地方稟報,於半個月前,發現白蓮教活動蹤跡,發現某某江洋大盜……等等。
也就是說,那些人和刑部緝盜司,打起了“遊擊戰”。
可在這個要依靠人力和馬力傳遞信息的時代,緝盜司往往會陷入疲於奔命的困境。
甚至就連山賊們,也隻要在必經的路上,派人望風,看到緝盜司的人來,便立即放出迅號,或者快馬回報,往往都能趕在緝盜司人馬包圍之前撤離。
總而言之,剿匪一事非常複雜與棘手。
遠比他預想中要難得多。
怪不得封建王朝幾千年,刑罰不可謂不重,動不動砍頭抄家,乃至誅連九族,卻始終都解決不了這一頑疾。
凡事都是有理由的啊!
朱允熥思索著,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製造出無線電通訊設備。
那時候緝盜司的調動和反應便會十分迅疾,刑部與下屬都按察使司,縣尉都能迅速聯絡,得到情報,便立即趕往。
而不是像現在這般,等待快馬送回消息,黃花菜都涼了。
那樣的話,估計很快便能基本上肅清全國盜匪了。
可指望大明科學院迅速掌握電力技術,發明無線電通訊,無異於癡人說夢。
科學隻能一步一個腳印走,不可能一蹴而就。
即使有他的指點,也無非是大大加速而已,終究還是需要時間。
還有另一個辦法,那就是嚴厲限製人口流動。
隻要人口不流動,盜賊便難以四處流竄。
緝盜司的剿匪,也會變得十分容易。
然而,這招屬於殺敵八百,自損一萬。
整個大明經濟,都會因此而遭受空前的打擊。
“此事隻能徐徐圖之,不可操之過急。”楊榮笑道:“眼下大明的治安已算相當不錯,金陵城內,幾乎可夜不閉戶。”
“自古以來,天下治安恐怕都沒有如此好過。”
“但想要做到世間無賊,實在太過於苛刻。”
“能有如今的景象,已超千古盛世治世之時,太孫殿下也不必過於憂慮。”
朱允熥淡淡笑了笑。
隻有他自己才清楚為什麽對此要求這麽高了。
眼下大明的人口流動規模還不算太大。
一旦工業化進程全麵提速,那時候每天在各地流動的人口,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大量流動人口必然帶來治安的迅速惡化,這是可以預估到的。
如果現在不采取預防措施,便會影響接下來的方方麵麵。
尤其是他心中那一整套的改革計劃。
就在這時。
有小太監一路輕聲疾步趕了過來,將一封信遞到不遠處伺候的人手上。
那人接過信,看了一眼封麵上的寄信地址,不敢慢怠,立即呈交給了太孫殿下。
朱允熥便知道是老朱的信到了。
不得不說,老朱雖然受製於時代限製,有不少缺陷,但身為當世人傑,在很多地方,眼光毒辣,看問題總是能迅速找到各個不同的角度。
對於人心,更是有著極為深刻的認知。
通過與老朱通信,朱允熥感覺自己學到了不少東西。
不知今日老朱又會說些什麽呢?
他迅速撕開信,看了起來。
慢慢地,朱允熥的臉上先是露出震驚之色,很快化為狂喜。
他“霍”地一下,站起身來。
“對呀,我怎麽就沒有想到用這個法子呢?”
“其實對付這些山賊匪寇,江湖幫派的網絡,我早就已經建成了,隻是沒有好好用起來而已。”
為什麽山賊匪寇,江湖幫派如此難以鏟除?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根植於千千萬萬的百姓之中。
他們是穿上夜行衣,便是打家劫舍的大盜。
脫掉之後,又是“良善”百姓。
緝盜司的人過去時,人人都是百姓,哪有什麽強盜土匪啊!
緝盜司的人離開後,馬上就有混混流氓冒出來了。
百姓們往往敢怒不敢言。
即使緝盜司的人去找他們詢問調查,也不太敢說。
因為百姓很清楚,就算緝盜司秉公處理,將那些人辦了。
可緝盜司的人,終究是要離開的。
而自己則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等緝盜司的人離開,自己就會遭到對方或者對方同夥的報複。
很多時候,百姓們隻能采取打不過就加入的法子。
碼頭上做工的百姓,被江湖幫派的人欺侮了,往往會幹脆交錢加入這個幫派。
或者尋求別的江湖幫派保護,奉上保護費,花錢免災。
就是金陵城的乞丐,也有丐頭。
乞討來的吃食,也要孝敬丐頭。
這裏的治理難在哪裏?
一是官差怠政。
看不起這些人,也不願意為他們伸冤主持公道。
寧願有一個“頭”管著那些人,省去自己的麻煩。
至於底層被那些“頭”欺侮,那關他們什麽事呢?
其二是衙門裏的捕快,與江湖幫派、道上的“好漢”“大哥”,大多是有交情,有來往的。
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去衙門告狀未必能得到公正的處理。
何況,告狀的成本非常高昂,並非人人都承擔得起。
告完狀後,即使得到公正處理,哪怕是對方被問斬,可他多半也還有“朋友”,“兄弟”,他們會“報仇”!
凡此種種,都使得百姓在朝廷整頓治安的時候,不會參與進去,而采取了明哲保身,袖手旁觀的態度。
反而是那些混混流氓,江湖幫派,盜賊土匪,在有意無意中,得到了百姓的庇護。
沒有千千萬萬百姓的支持,孤軍奮戰,朝廷的剿匪,又怎麽可能成功呢?
以前是沒有辦法。
現在,有了郵司係統,那便有了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