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複雜的女人,危機和處罰!
字數:8631 加入書籤
“若太孫殿下能喜歡徐小姐,與她喜結連理,那也是不錯的結果。”
“我們的目的,隻是希望太孫殿下能早日完婚,早日誕下子嗣,使江山社稷從此穩如泰山。”
“顧姑娘出身偏野,家世清白,與朝堂無瓜葛。”
“徐小姐出身勳貴,家世顯赫。”
“太孫殿下若娶顧姑娘,則將來不用擔心外戚幹政。”
“若娶徐小姐,則能拉攏徐家其支持他們的勳貴。”
“再或者,太孫殿下將兩人盡皆納娶,也自無不可。”
“但世上的事,總不能盡如人意。”
“我們讓顧姑娘在外麵拋頭露麵,引人關注,並暗中推動輿論,散播消息之後,先是引來了大量紈絝子弟,甚至一些年齡很大的好色高官的眼光。”
“我們不得不暗中警告,將人加以驅離。”
“但後來,卻萬萬也沒有想到,竟然將魏國公家的徐小姐也給引來了。”
“徐輝祖身為魏國公,年歲已然不小,卻尚未婚配。”
“徐小姐見到顧姑娘,便驚為天人,一定要拉她做徐家的媳婦,讓顧姑娘嫁給自己的哥哥魏國公徐輝祖。”
“她先是打聽到顧姑娘家的住址,直接去她哥哥嫂嫂所在的地方,下了重金聘禮。”
“此前為了保密,也為了讓戲演得更真實一些,我們隻將此事告訴了顧姑娘和她的父母,並沒有告訴她的哥嫂。”
“後來顧姑娘的父母先後因病離世,顧姑娘的哥嫂也一直不清楚我們的計劃。”
“驟然得知大明的魏國公徐輝祖要娶自家妹妹,還許諾聘為正妻,明媒正娶,八抬大轎過門,自是不勝歡喜,當場就應承了下來。”
“可徐小姐認為,女兒家自己的終身大事,固然要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還是須得她自己同意才好。”
“因此才沒有急著納娶,而是不斷的勸說顧姑娘。”
“我們的計劃,也險些因此而中斷。”
“好在顧姑娘的心意,並未動搖。”
朱允熥當然明白他話中的意思。
讓顧盼君被自己看上,這是他們的計劃。
但行不行通,自己能不能看上顧盼君,還是未知之事。
而這個時候,隻要顧盼君思想稍有動搖,寧願選擇嫁給魏國公徐輝祖,那他們的謀算,就全盤落空了。
機關算盡,卻為他人作嫁衣裳。
畢竟,他們也不可能威脅顧盼君一定要聽他們的話,徐家可不是好惹。
至少,徐家有足夠的能力,保護顧盼君不被外人欺侮。
而相比未知且有極大的風險的朱允熥,答案明確的徐輝祖其實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太孫殿下的女人固然身份高貴,可能不能成功,還是兩說之事。
況且,就算成功了,也未必能被冊封為太孫正妃。
國公的正妻,朝廷的誥命夫人,雖然名義上不如太孫的偏妃身份高貴,可實際上的日子,恐怕還要更好過一些。
就算朱允熥將來登基稱帝,亦是如此。
皇帝後宮佳麗三千,若不能成為皇後,就不一定比做國公家的女主人更好。
朱允熥不動聲色的望了旁邊的顧盼君一眼,又迅速收回目光。
在這個時代,鄉野之中的讀書世家,養出一個各方麵才能皆優秀,心誌心氣亦不凡的人,並不奇怪。
這是因為與後世不一樣,封建時代的統治階層是地主階級。
而這些人,大多數並不居住在城市,而是住在農村。
畢竟,這個時代的城市化率很低很低。
如果沒有入朝為官,不管多麽顯赫的家庭,都在鄉下居住。
但絕不能認為,在鄉野就很窮,就沒有見識。
後世的人會有這樣的觀念,是因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與深入,有本事有能力的人,基本上都搬遷到了城市,沒有多少人還在繼續呆在農村。
所以,人們很容易先入為主,認為留在農村的,都是能力本事不強的人。
再或者是一些老人,小孩,留守兒童等。
這其中還有一個原因,便是新中國成立之後,打土豪分田地,農村再也沒有了占據大量田地的土豪,大家都地位平等,機會平等,要想闖出一番事業,隻能去城市闖蕩。
但封建時代不一樣,由於土地私有,即使在農村,也有許多占據了大量土地的士紳家庭。
他們在鄉下以“耕讀”傳家,有大量佃戶為他們工作,他們並沒有搬遷到城市的想法。
事實上,在沒有進行土地改革的歐美,盡管資本主義已深入每一個毛孔,但鄉下農村仍然有不少有錢的大農場主居住。
新中國的情況,反而是特例。
當然,既然在鄉下農村住著,家中又沒有人在朝廷做高官,那即使家庭條件相比普通人而言,非常富裕,相比徐妙錦這種國公家的貴女,仍然是不值一提的底層寒門。
即使是在被朱允熥器重的姚廣孝、楊士奇眼中,一個鄉下土財主,哪怕她家便是有良田千頃,家仆百人,那也是妥妥的寒門之女。
別看她是出來“擺攤”,但製造局那些飾品,價格可不低。
折算成銀錢的話,她擺攤的飾品,抵得上賣力氣的苦工,幾十年不吃不喝才能賺到的總數。
真正的窮苦人家,真做不了這“生意”。
但不管怎麽說,相比徐家,她仍是寒門中的寒門。
坦然拒絕成為魏國公正妻的身份,也要賭朱允熥對自己的好感。
眼前這名看起來“天真無邪”的少女,其心誌可不小啊。
當然,有夢想有追求並不是什麽罪過。
自古天才人物,哪個沒有夢想,沒有衝天之誌呢?
在建立起科舉製度後的封建時代,朝廷的宰相,以及六部高官,大多都出自鄉下農村。
當然,基本上是比較富裕的地主階層。
讀書人有淩雲之誌很正常。
顧盼君盡管是一名女子,但既然讀過書,有些心氣兒也不算奇怪。
可哪怕是一個信誓旦旦,說自己一定能高中狀元,意氣風發的書生,如果有機會不用去參加科舉,而直接做一個七品縣令,那除了他父母本就是朝廷高官的極少數人,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直接上任當縣令。
而不是去賭一把機率極低的科舉考試。
即使他很有才華,對自己很有信心,亦是如此。
畢竟,科舉考試的不可控因素實在太多了。
人會本能的回避未知的風險。
這一點,放在顧盼君身上亦是如此。
哪怕她對自己的姿色極為自信,哪怕她有一定要做太子妃,做皇後的誌向。
但麵對能立即成為國公正妻,誥命夫人的誘惑,仍能堅持不動搖,就太難得了。
此女心向之堅,誌氣之高,遠非尋常女子能比。
朱允熥心中念頭飛轉,對此倒也沒有太多的厭惡和反感。
一個人有夢想,有誌氣有追求是好事。
他不會因此而認為對方有什麽錯。
當然,具體情況還要進一步分析,如果此女還懷有其他目的,那就得另說了。
朱允熥並不指望自己的女人是一個天真無知的“傻白甜”。
如果隻是一個偶爾寵信的低級妃子,那倒也無所謂。
相反,若真要立太孫妃,將來成為皇後,母儀天下,那她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聰明才智。
統率後宮,輔助天子處理好家務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天真單純無邪的傻白甜,是做不了這種事情的。
哪怕是做太孫偏妃,將來封貴妃,那也很困難。
因為貴妃也要幫著處理後宮事務。
光有美貌,單純天真,隻能做普通的低級嬪妃,等著帝王偶爾的臨幸。
帝王家的女主人,又豈是普通女人能輕易勝任的?
當然,曆史不乏被小頭指揮大頭的帝王,衝動地立了錯誤皇後,胡亂封了貴妃,但後麵付出的代價,不可謂是不大了。
朱允熥雖然未曾婚配,但他兩世為人,深知其中的道理,絕不允許自己被“美色”所迷。
“美色”可以用來欣賞,也可以占有,可以一夜春風,快樂而簡單。
但不應,也絕不能影響自己處理國事。
他不希望自己的婚煙沒有自由,做政治聯姻的傀儡。
但同樣也不會不理智的聽從小頭指揮,被荷爾蒙控製頭腦。
立一個在朝廷沒有任何根基,出身草根的女人為皇後,也未必不可以。
真實的曆史上,有明一朝,反而很喜歡這樣做。
因為好處是明顯的,能杜絕後宮幹政的風險。
但出身可以平凡,個人能力卻絕不能平凡。
顧盼君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還要好好考察考察。
至於徐妙錦。
她堂堂魏國公家的貴女,突然莫名其妙就要讓自己的哥哥迎娶顧盼君,更許下立她為正妻的諾言,事情真的有這麽簡單嗎?
還是另有所圖呢?
恐怕無論是顧盼君,還是徐妙錦,都沒有表麵上那麽簡單。
楊榮並不知朱允熥在想什麽,繼續交待道:
“道衍大師分析後認為,既然事已至此,還不如順勢而為。”
“讓太孫殿下在見顧姑娘的同時,也見一見徐小姐,由太孫殿下自己選擇。”
“無論太孫殿下選擇了誰,我們都能達成心願。”
“然後,便有了今日之事。”
楊榮說完,重重磕頭,道:“此皆是學生等人自做主張,學生不該如此,還請太孫殿下責罰。”
“確實不該!”朱允熥威嚴的聲音響起。
他心中的怒意不小。
私下給自己挑選美女,進獻給自己,這就算了。
倒也不是多大的事。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似顧盼君這等姿色的美女,若說他完全不動心,那肯定是假的。
朱允熥畢竟也是一個男人。
還正是荷爾蒙分泌最旺盛的年齡。
可是。
你們獻美女,直接獻不就好了嗎?
偏要繞這麽多彎。
還要設局來騙一下我?
這表麵上看起來,不是多大的事。
對方也是出於一片苦心。
但身為上位者,朱允熥對此十分警覺。
下麵的人合夥起來騙他,哪怕隻是一件很小的事,也絕不是一個什麽好兆頭。
還好是他識破了。
倘若他沒有識破,而是一直被蒙在鼓裏。
那下屬就難免會洋洋自得,更會對他這個上位者生出輕慢之心。
下次有什麽事情,說不定仍然要故計重施,再繼續騙他。
久而久之,必成大患。
上位者隻有保持足夠的威嚴,使下屬不敢做任何欺瞞之事,才能保證權力的穩固。
但是,反過來一想,朱允熥也明白問題所在。
姚廣孝和楊士奇並非沒有在他麵前直接提過讓他盡快找女人,盡快完婚之為的事,每次朱允熥都避而不談。
作為下屬,姚廣孝和楊士奇想要勸諫,都找不到機會。
所以,最後才想出這麽一曲戲。
如果不是他一直避而不談,那他們即使挑選出了顧盼君,也會直接進獻給朱允熥,而用不著演這樣的戲。
說白了,在他們的視角裏,是因為無計可施,被逼無奈,才合夥演戲來“騙”朱允熥。
讓太孫殿下去集市隨便選人,且不說能不能選到人,即使選到了,也可能帶來嚴重不可控的問題。
他們當然要事先有所準備。
既要給太孫殿下進獻女人,又不能太超出控製範圍。
他們是既怕太孫殿下不好色,不親近女人。
又怕太孫殿下被美色迷惑。
故而要早早布局,做出安排。
可不管怎麽說,這件事都犯了朱允熥的忌諱。
一念及此,他厲聲問道:“參與此事的,都有誰呢?”
“有學生,道衍大師,楊先生,還有夏大人。”楊榮老老實實的承認。
“至於其他人,他們都隻是奉令行事。”
連夏原吉這個老實人都參與了?
朱允熥深感詫異。
但他迅速反應過來,此事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雙方的思想理念不同。
說白了,無論是姚廣孝、楊士奇、還是夏原吉,乃至眼前的楊榮,都不覺自己做這樣的事情,有什麽錯誤。
大夥兒商量著,幫主上找女人,讓主上早日誕下子嗣,難道還有錯嗎?
該怎麽處理他們呢?
這些人可都是自己一手栽培的親信,是自己最得力的手下,左膀右臂,他也要倚仗這些人。
朱允熥也有些頭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