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烏龍……參見陛下!恭喜陛下!

字數:9622   加入書籤

A+A-


    踏!
    踏!
    踏!
    馬蹄聲湧動。
    如同風卷殘雲。
    大隊人馬呼嘯而至。
    這一次趕到的,卻是皇城兵馬司。
    作為正兒八經的軍事作戰機構,他們派來的是軍隊,人數亦不在少數。
    皇城兵馬司專門成立了快速反應軍隊,能聞訊而動,速度也是不慢。
    較之紀綱的緝盜司,僅僅隻晚到片刻。
    要知道,緝盜司皆是輕裝便服。
    而兵馬司的兵馬,可都披了甲。
    披甲亦是需要時間的,他們能這麽快趕到,足見其不凡。
    這亦是朱允熥軍改的作用。
    在此之前,皇城兵馬司的出動速度絕沒有這麽快。
    ……
    與此同時。
    另外兩條街道上。
    也分別有大隊的人馬趕到。
    這兩撥人卻都沒有騎馬,而是跑步而至。
    分別錦衣衛的人馬,以及應天府的捕快。
    說起來,騎馬雖然比步行快得多。
    但執行短距離的緊急任務卻未必如此。
    因為將馬從馬槽中牽出來,套上馬鞍,這都需要時間。
    如果是一個人騎馬出發還好,隻要動作快,也不會用太多的時間。
    若是大部隊集合,花費的時間就多了。
    馬的執行力畢竟不能和人相提並論。
    這就是為什麽,用兩條腿跑步趕到的捕快和錦衣衛,幾乎和皇城兵馬司來得一樣快。
    不得不說,在朱允熥改革刑部,對各地捕快實施改製之後,捕快的戰力也上了一個台階。
    此際,應天府能在極短的時間內,集結數百名捕快趕到,就是最好的證明。
    三方人馬,同時趕至,剛好看到紀綱倒下。
    過去的幾個月,刑部總管全國清理江湖幫派的行動,尤其是緝盜司,可謂是風頭出盡。
    紀綱之名,亦是不徑而走。
    市井中關於他的事跡流傳甚多。
    尤其是在很多底層百姓眼中,紀綱儼然是“魔王”化身,專治各路妖魔鬼怪。
    畢竟,底層百姓平日裏和那些所謂“江湖幫派”,“地痞流氓”,“英雄好漢”打的交道最多。
    紀綱作為那些人眼中的“魔王”化身,在百姓眼中,自是威名赫赫。
    這正如民間老百姓拜神,並不喜歡拜地位最高,神通最廣大的神。
    而是喜歡拜直接管事的,最有用的神。
    紀綱在百姓眼中,才是朝廷裏真正管事的“大佬”。
    至於其他的朝廷大員,老百姓們不懂,也不關心,與他們的日常生活,似乎也沒有啥關係。
    正因為如此,此時風頭正勁的紀綱,名氣可謂是大得不得了。
    名氣大,認識他的人就多。
    哪怕是紀綱經常在外。
    可他剛一回京,前來拜訪他的人,就踏破了門檻。
    應天府的捕頭,更是對他極為熟悉。
    看到紀綱倒下,帶著大批人馬趕至的捕頭,不由得眼內精芒微微一閃,震驚之色掠過。
    敵人竟如此凶殘?
    剛一交手,就將緝盜司主官擊倒了?
    他並沒有看清紀綱是因何而倒,隻是下意識的以為,他是受了襲擊。
    隻不過,看起來像是遠程攻擊,卻不知為何沒有聽到槍響,亦無箭矢。
    或許是暗器之類的,才沒有能看清。
    而此時的現場,那名剛剛被紀綱下令抓起來的錦衣衛,此際正瘋了似的站起來,欲要掙脫抓自己的人,同時用盡全身所有力氣,高聲呼喊道:“住手,快住手!”
    帶頭衝鋒的十餘名捕快,已然衝到了蔣瓛等人麵前,聽到聲音,停下了腳步,回過頭來。
    他們衝鋒的時候,並不清楚叫自己住手的人是誰,故而下意識都回過頭來看。
    見到是被紀大人下令抓起來“騙子”,不禁又有些惱怒。
    你算個什麽東西?
    竟然叫我們住手?
    不過,這一停頓,前衝之勢止住,便沒有再立即繼續衝鋒。
    因為他們也看到了紀大人倒下去的一幕。
    旁邊,紀綱的手下眼疾手快,在紀綱就要倒下去的刹那,硬生生將他拉住。
    未待這邊的紀綱清醒,那邊的錦衣衛已盡皆看到了蔣瓛。
    什麽情況?
    “反賊”是自家指揮使?
    急匆匆趕來的錦衣衛,一時間一個個腦子都有點反應不過來了?
    此時此刻,他們首先湧向心頭的想法,並不是馬上想到這是一場“誤會”,而是認為,難道自家指揮使大人,要“造反”嗎?
    巨大的衝擊,讓趕來的錦衣衛們,盡皆呆立當場,不知所措。
    另一邊,老朱饒有興趣的望向趕來的各路人馬。
    從打倒科學院門口守衛,到高塔上的士卒拉響警報,再到金陵城全城戒嚴,各路人馬趕至……這一切發生得如此之快,令人目不睱接。
    老朱是久經兵陣的人,十分清楚遇到緊急情況時,集結軍隊,調撥人馬所需要的時間。
    如果隻是簡單的人員,集合自然很快。
    但武裝集合就不一樣了。
    馬上鞍,人著甲。
    再等集結出營,再快也需要一柱香的時間。
    一般而言,軍營裏,以擂鼓三通作為穿甲集合的標準。
    每通鼓是三百三十下,擂鼓三通即九百九十下。
    每通鼓約五六分鍾,每通鼓結束後,中間會歇息一會兒。
    因此,擂鼓三通的總時間,大約是二十分鍾左右。
    士兵聽到鼓響,無論是在上茅廁,還是在吃飯,或是洗澡,再或是做其他事情,都要立即結束,趕回營中,穿好盔甲,帶好武器,趕到操場集合。
    如果是騎兵的話,還要將馬牽出來,上好鞍,披好甲。
    三通鼓看起來時間也不短,實際上則非常緊迫。
    隻有真正的精銳之軍,才能做到三通鼓內集結完畢。
    但從老朱令蔣瓛的錦衣衛,將守衛們擊倒開始算起,到現在恐怕也剛剛過去三通鼓的時間。
    幾路人馬,便都已趕到。
    這個速度,真可謂快得不可思議。
    要知道,以正常的步行速度而言,在路上所需要花費的時間,恐怕都不止。
    更別說,他們還要先集結。
    而且,幾支兵馬都來得如此之快,就更有意思了。
    老朱沒有作聲,默默地看著他們。
    眼前的一幕,顯得有些詭異。
    應天府的捕快,趕緊向著緝盜司這邊過來。
    兵馬司統兵的將領,似乎察覺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味,並沒有急著發起攻擊。
    至於趕來的大隊錦衣衛……在先是短暫懷疑自家指揮使大人為何要造反之後,終於反應了過來。
    指揮使大人,可是奉命去護衛皇帝陛下了。
    那他現在護衛的人……
    嘩啦啦!
    嘩啦啦!
    反應過來的眾錦衣衛,紛紛跪倒在地:“參見陛下!”
    刹時間,應天府捕快,緝盜司眾人,兵馬司將領及士兵,頓時一個個眼珠子掉落了一地。
    當!
    當!
    當!
    幾柄刀落下,砸在水泥地上,發出清脆的響起。
    那些衝在最前麵的捕快,看著趕來的錦衣衛皆是這般反應,他們也終於回過神來。
    一個個目光先是望向蔣瓛,隨後又望向他身後,被他護住的老頭子。
    這個其貌不揚的家夥,就是當今皇帝陛下?
    《大明日報》上不是說,陛下天生異相,龍顏威威,不同於尋常人嗎?
    怎麽看上去,也沒啥區別呢?
    報紙害人啊!
    可這麽多錦衣衛都跪了,他們不可能都是假冒的。
    捕快們也連忙跟著跪了下去。
    兵馬司的將領,也終於回過神來。
    定睛一看。
    真是錦衣衛指揮使蔣瓛,還有陛下?
    他慌忙翻身下馬。
    “參見陛下!”
    緝盜司和應天府的捕快,也終於跟上。
    “參見陛下!”
    “參見陛下!”
    ……
    大明科學院內。
    外麵這麽大的動靜,科學院裏麵當然早就知曉。
    隻不過,科學院都是一群研究人員,他們可不會舞槍弄棒。
    碰到這種事情,隻能先趕緊躲起來,緊閉門窗。
    一邊偷偷向外觀望。
    待看到各路人馬紛紛跪拜,才如夢初醒……
    ……
    楊榮趕到的時候,看到的正是這一幕。
    老朱已然走進了大明科學院內,隻有趕來的各路人馬仍在。
    “真是皇帝陛下?”楊榮問紀綱道。
    “錯不了。”紀綱擦了擦臉上的汗,心悸猶存。
    楊榮心中暗叫不好。
    陛下急匆匆趕到大明科學院,多半是衝著“朱孫”來的。
    還因此而發生了這般大的意外。
    雖然陛下沒有責怪趕來的各路人馬,但想來肯定是科學院的守衛,定是有眼不識泰山,將陛下得罪了,陛下才會硬闖。
    若是陛下發現朱孫是假冒的,自己一直被“耍”了,指不定該如何雷霆震怒!
    楊榮心中一凜,不敢耽擱,連忙向著科學院內走去。
    剛到門口,便聽到裏麵傳來老朱咆哮聲:“你說什麽,《科學》期刊編輯部根本就沒有一個叫朱孫的編輯?”
    “陛下,確實沒有啊!”賴文安的聲音跟著響起。
    聲色微微顫抖,不清楚陛下為何會問起編輯部沒有的人。
    “胡說八道!”老朱怒道:“咱與他通信往來這麽久,怎麽可能沒有這個人呢?”
    “快說,你將朱孫如何了?若不從實招來,咱今日絕饒不了你。”
    通信往來?
    賴文安立時醒悟過來。
    當初,《科學》期刊編輯部收到了一位名“朱元璋”的讀者的來信。
    當時他還以為有人大逆不道,欺君罔上,連忙稟報太孫殿下,才知道竟然真是皇帝陛下的來信。
    在這之後,皇帝陛下又寄來了許多信。
    賴文安和《科學》期刊編輯部卻是再也不敢拆開看了。
    每次信一到,便立即直接上呈東宮。
    至於太孫殿下是怎麽處理,又如何回信,那就不是他賴文安能知道的事情了。
    此時聽陛下的言語,看來,太孫殿下一直在假冒《科學》期刊編輯部的編輯,與陛下通信。
    朱孫?
    朱家的子孫?
    那不就是太孫殿下嗎?
    醒悟過來的賴文安忙道:“陛下,微臣知道是怎麽回事,給陛下寫信的人是……”
    “微臣楊榮,前來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賴文安的話還沒有說出口,外麵的楊榮連忙直闖而入,出聲打斷。
    雖然此事遲早得告訴皇帝陛下,但也要抓住一個好時機啊。
    可不能讓賴文安在此時透露。
    為了將賴文安的話打斷,他此刻的聲音,洪亮無比。
    老朱的身份暴露後,錦衣衛早已是裏三重,外三重,將其護衛得嚴嚴實實。
    外麵亦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可楊榮一路走來,便始終保持著淡定從容的姿態。
    外麵的錦衣衛雖有阻攔問詢,卻被他輕飄飄一句“奉太孫殿下之命,前來覲見皇帝陛下”便給糊弄過去了。
    錦衣衛的人,並不認識他。
    可朝中官員眾多,本來錦衣衛們也不是每一個都認識的。
    僅從此人行為舉止判斷,必是朝中大員無疑。
    畢竟,尋常哪有這般從容自若呢?
    就這樣,楊榮暢通無阻到了屋外。
    此時闖入,眾錦衣衛才驚覺不對。
    官員隻能在外麵等候,待他們稟報陛下後,再由陛下召見。
    楊榮卻趁他們不備,闖了過去。
    可此時已到帝前,楊榮正跪拜在地。
    兩名錦衣衛上前踏出一步,卻被蔣瓛使了一個眼色,隻好退開。
    既已到禦前,該如何處置,便隻能等皇帝陛下的聖意了。
    老朱正為朱孫的事煩惱,驟然被人闖入高聲打斷,自是不悅,抬眸望向他問道:“楊榮?”
    他可不記得朝中有一個叫“楊榮”的官員。
    楊榮連忙再磕首,此時才報上官職,拜道:“東宮主簿楊榮,參見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原來是東宮主簿!
    應該是自己那個逆孫新提撥的官員了。
    倒是有些膽量!
    剛剛故意這般大聲說話,明顯是有意打斷賴文安的話了。
    莫非朱孫的事,另有隱情不成?
    老朱是何等聰明之人,轉瞬間已聯想到許多,卻是不動聲色,問道:“你剛才向咱道喜,所為何事啊?”
    楊榮抬頭,正色道:“陛下有三喜。”
    “其一,金陵城建成了舉世所未有的預警係統,遭遇不測時,反應之快,人馬調度之迅速,千古未有。今日陛下已親自查驗,預警迅速,功效顯著!有此係統,從今往後,京師安全再無憂慮,此為一喜,臣為陛下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