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吾之蕭何

字數:4389   加入書籤

A+A-


    取得了周瑜的支持,劉興北上壽春,奪取淮南之地的戰略能夠實行的可能便已經有了一半。
    而另一半,則要著落在另一個人的身上。
    張昭!
    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
    另一個時空,孫策在死的時候,曾經對孫權如此托付。
    周瑜和張昭,是孫權能夠在孫策死後,掌控江東的關鍵人物。
    這也側麵說明,這兩個人在江東政權中的分量。
    周瑜和魯肅一樣,都不是一個甘於割據一方的人物。
    這也是劉興有底氣,魯肅能夠勸說周瑜,放棄進攻江夏,轉而向北發展的原因。
    可對於張昭,劉興並沒有信心。
    劉興並沒有急著向張昭透露自己的想法,而是通過一係列的安排,讓張昭自己去體會。
    作為執掌江東內政的最高級別的文臣,江東大小的事務都會匯集到他的手中。
    對於一個精通內政的行家來說,隻要看到具體的政策實施的過程,便可以知道這些政策是在為什麽戰略而服務。
    劉興沒有說,但是也沒有向張昭隱瞞自己想要北上的目的。
    劉興一直在等待著張昭來找他,而張昭也沒有讓他失望。
    此時魯肅前往襄陽,執行與劉表修好的外交策略,還沒有回來。
    張昭找劉興的時候,大帳之中,劉興的身側隻有一個謀士。
    當年劉興與孫策合兵下江東,之後,隨著袁術敗亡,劉興帶著部曲北上,占據了合肥。
    這數年時間,劉興麾下的兵馬從原來的數千發展到了萬餘。
    劉興的隊伍之中,有兩個關鍵人物。
    一個是與孫策一起擊敗揚州刺史劉繇時獲得的武將,太史慈。
    劉繇敗後,劉興保全了劉繇的部曲和宗族,太史慈也因此歸入了他的麾下。
    另一個則是如今身邊的謀士。
    劉曄!
    劉興北上合肥時,擊敗了占據巢湖的豪強鄭寶。劉曄當時正在鄭寶麾下,之後也加入了劉興的麾下。
    在這一文一武的協助,劉興在合肥迅速站穩了腳跟,並且大刀闊斧的進行屯田、整軍、備戰等一係列的改革。
    直到孫策遇刺的消息傳來,劉興才帶著劉曄回到江東。
    張昭看了一眼劉曄,這個和劉興差不多大的年輕人,之後,便拱手行禮。
    “主公!”
    張昭行禮之後,便直接開口問道。
    “主公是要打壽春麽?”
    大帳之中,劉曄在旁,微微低首,對於這件事情,他自然是知道內情的。
    劉曄之所以願意跟隨劉興,除了和他一樣,都是漢室宗親,算是自家人,更重要的原因,劉興身上有著一種各大諸侯沒有的氣質。
    對於臣子的信任!
    “是的!”
    得到了答案,張昭的臉上露出了釋然的表情。
    因為要遷移治所,如今的秣陵匯聚了從江東各郡集結的物資。
    一開始,張昭並沒有發現什麽不對。
    可直到不久前,程普和韓當兩人開始整頓兵馬,對外說是要沿江而下,攻打廣陵郡的亂匪。
    張昭審核兩人報上來的軍備物資時,卻發現不對。
    不過是一群亂匪而已,江東的水師足夠應付,為什麽還要動用江東為數不多的騎兵部隊?
    之後的一些物資調度,更讓張昭確信並不是那麽簡單。
    經過調查,張昭發現,劉興在準備著三萬大軍一月作戰的物資和民夫調度。
    如果不是去打江夏,那麽隻有一個目標,需要用到這麽多的兵馬。
    壽春!
    張昭並沒有立刻發表自己的意見,隻是淡然道。
    “江東群臣恐怕不會支持主公北上!”
    “所以,我也沒有準備讓他們知道。”
    “主公如此做,恐失君臣之義!而且,主公初掌江東,局麵雖然平穩,可大軍在外,後方難免不安。”
    張昭的話語之中,已經在隱隱提醒,劉興如果真的提軍北上,那麽很可能,江東會出現叛亂。
    “有周瑜坐鎮後方,江東亂不了。”
    “即便沒有內亂,可依舊有外憂。廬江劉勳與荊州劉表,一向互有勾連,先主孫策在時,便一直苦患之。隻是還沒有來得及討伐劉勳,便已故去。若是主公北上,他們難免發難。”
    “我已經讓魯肅去了襄陽,與荊州修好。一旦劉表同意,那麽廬江劉勳,不足為慮。”
    張昭本以為劉興要打壽春,隻是建功心切。可現在看來,這位年輕的江東之主,手段頗高。
    在春風細雨下,已有潤化萬物之能。
    江東一眾臣子還沒有察覺出來時,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這份能耐,比先主公孫策有過之無不及。
    此時,張昭終於明白,孫策臨終時,為什麽要把江東基業留給這位外姓之人了。
    張昭深吸了一口氣,問了最後一個問題。
    “主公為何要打壽春?”
    劉興沒有回答,反而問道。
    “張公以為江東如何?”
    “三吳之地,魚米之鄉,富甲天下。”
    “於天下如何?”
    “一隅之地!”
    張昭是徐州人,早年間也是遊學天下,見過大世麵的。
    “秣陵於各路諸侯的城池相比又如何?”
    “不提被董賊毀掉的洛陽,便是與袁紹的鄴城、曹操的許昌、劉表的襄陽、劉璋的成都相比,遠遠不及。”
    秣陵此時還是一個小邑,各路諸侯的首府,都是能夠容納幾十萬人口的大城,自然不能相比。
    劉興一笑。
    “劃江自守,吾不失為一富家翁,然而早晚為人所擒。吾不願如此,故欲北上,與曹袁一爭高下。”
    年輕的江東之主吐露了自己的誌向,絲毫沒有一絲隱瞞,誌誠之意,讓張昭感動。
    “張公,可願隨吾立業!”
    看著帳中劉興年輕的模樣,猶如朝陽一般,充滿了朝氣,張昭拱手,話語之中淡然而堅定,不失儒者風範,隻是略微抖動的袖子,卻難掩心中的激動。
    “臣願助主公一臂之力。”
    劉興此時,內心沒有麵容上看起來的那麽冷靜。
    如果說,現在的江東與後來的江東相比,有什麽不同。
    那便是那股進取心,還沒有隨著曹操一統北方,孫權隻願割據一方而消失。
    “張公便是吾之蕭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