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精神上的監禁!

字數:3936   加入書籤

A+A-


    朱元璋的臉徹底黑了下來。
    背在身後的雙拳,已是被握的青筋暴起。
    他望向朱標的雙眸充滿戾氣。
    他辛辛苦苦培養的太子,培養的大明儲君,如今卻變成了這個樣子,一念間,他對夏之白的殺意達到了極致,他認為都是夏之白在作怪,沒有夏之白之前,他的太子是多麽的溫良老實,哪裏會生出這些亂七八糟的心思。
    但從夏之白來到朝廷,自己這好大兒就變了。
    多了很多心思。
    也漸漸不能理解自己的作為了。
    都是夏之白的錯!
    朱元璋強壓著心頭怒火,背著手道:“老大,咱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你給咱說,這一切都是夏之白慫恿你說的,對不對?”
    朱標搖頭。
    他也是被朱元璋的話給徹底激怒了,抱怨道:“父皇,為什麽你就始終不肯相信這是我自己的想法呢?難道我朱標就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以往但凡是我生出違逆父皇的話,父皇總要將這些話,強加到其他人身上,之前是宋濂等人,如今又是夏之白。”
    “過去兒臣怕了。”
    “不敢實話實說,將這些話推到了其他人身上。”
    “但這一次。”
    “兒臣不會再否認了。”
    “這就是兒臣的真實想法,跟其他人無關。”
    “有沒有夏之白,兒臣有朝一日都會把這些事說給父皇聽的,因為兒臣已越來越受不了了,父皇你對兒臣的控製太嚴了,兒臣是片刻不得安寧更不得安生啊,兒臣每日吃什麽穿什麽,用度,還有跟什麽人見麵,說什麽,全都在父皇您的監管之中,您給兒臣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兒臣沒有說謊。”
    “父皇您在兒臣心中,一直都是一座巍峨高山。”
    “隻是這座高山,如今壓得兒臣快喘不過氣來了,兒臣甚至很想逃。”
    “過去兒臣迫於父皇的威望,始終不敢將心裏話說出來,即便有一些動作,都是私下一些小動作,父皇大多都是當即製止,兒臣的性子是有些文弱,也的確不敢違抗父皇的命令,父皇哪怕一個瞪眼,一個挑眉,都能將兒臣嚇得驚魂不定。”
    “但父皇”
    “兒臣受不了這種恐怖生活了。”
    “兒臣感覺自己生活的很窒息,兒臣恐真會如夏之白所說,用不了多久就要死在這上麵了,因為兒臣對父皇太怕了、太懼了,兒臣一輩子都活在對父皇的恐懼之中,這種日子兒臣真的撐不住了。”
    說著。
    朱標已是淚如雨下。
    整個人直接癱軟在了地上。
    仿佛說出前麵這些話,已耗盡了他畢生的力氣。
    隻是他的嘴角還是露出著一抹開懷的笑,他終於將心中的積怨一口吐露了出來,終於沒有將這口怨氣繼續憋在心頭了,那種感受實在太難受、太讓人壓抑了。
    朱標張大嘴,用力呼吸著。
    仿佛是一條離水的魚,在瀕死之際,用力的喘息著。
    原本朱元璋是怒不可遏的,隻是見到朱標這狼狽的喘息模樣,他一下子愣住了,他看得出來,朱標沒有說謊,他真的仿佛像是窒息的人,一下呼吸到了新鮮空氣一樣,眼中充滿了貪婪跟渴望。
    還有一種深深的懼色。
    現在的朱標無疑是無比糟糕跟狼狽的。
    但看著自己辛辛苦苦培養的兒子,在自己麵前竟是這樣的不堪,朱元璋整個人恍惚了。
    他真給了朱標這麽大的壓力?
    大到朱標喘不過氣?
    這怎麽可能?
    他對朱標哪有這麽嚴厲?
    朱標想要什麽,他何曾沒有滿足過?
    他已給了朱標自己最大的寬容跟仁愛,也給了朱標足夠大的包容跟信任,曆朝曆代,誰有朱標的權勢,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哪怕老二老三老四,都有爭儲之心,甚至老三還表現的異常優異,但從始至終他都堅定的站在老大這邊。
    甚至不惜將老二老三他們封出去。
    就是要維護朱標的地位。
    他哪錯了?
    他這麽盡心盡力的為朱標考慮,結果朱標竟然是這麽看待自己,他做這麽多,又是為了誰?難道是為了自己這一老頭子?他還不是為了朱標,為了朱家的後世子孫?
    隻是一腔怒火,在看到朱標又哭又笑的淒慘模樣下,全都化為了一道歎息。
    朱元璋的身子仿佛佝僂了不少,他望著朱標,聲音一下變得低沉起來,道:“標兒,咱在你心中,就這麽不堪?咱為你做了這麽多事,你就這麽看咱?你可知,你這番話,讓咱心裏是有多難受。”
    朱標依舊坐在地上,慘淡的笑了笑,道:“父皇,您的功業定會千古流傳。”
    “但容許兒臣說句大逆不道的話。”
    “父皇,你沒有考慮過兒臣,你考慮的從來都是大明。”
    “是父皇您親自打下來的大明。”
    “父皇您做的一切,都是以一個帝國統治者的角度做的,大明如今這一切的製度,都是基於父皇您的認知,你的喜愛設計的,跟兒臣根本沒有任何關係。”
    “如今隻是兒臣當了這個儲君,換做是老二老三,哪怕是老四,都不會有任何不同。”
    “因為父皇你眼裏隻看得到帝國的長久,看不到兒臣跟百姓的疲敝。”
    “父皇認為天下按照你既定的設想,就能千秋萬世,萬古一係,甚至偏執的認為,讓朱家的後世子孫,都要按照父皇你規定的製度去做事,但父皇兒臣是人,是活生生的人,父皇一邊叫兒臣多讀書,一邊又不讓兒臣學以致用,那兒臣跟大明後世的帝王,都像是被父皇刻意關在籠子裏的鳥。”
    “沒有自由啊!”
    “甚至兒臣連走出籠子的權力都沒有。”
    “這不是兒臣想要的生活。”
    “更不該是你朱家子孫該有的日子。”
    “你是受過苦,不想讓子孫後代受苦受累,但你現在的做法,跟他們關進監獄又有什麽不同?”
    “一個是肉體上的,一個是精神上的。”
    “肉體上至少還要逃獄,或者其他辦法逃脫,但精神上,卻要一直受到監禁,一旦生出了自己的做法,底下的文武官員,就會如防禦洪水猛獸般衝上來製止。”
    “父皇,兒臣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