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紫禁城鳴鑼上市,還差幾步?

字數:14833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連續2天的晝伏夜行,
    清風寨好漢們終於擺脫了沿途官府的視線,成為了來路不明的流民。
    作為一名前綠營千總,苗有林深知手底下的兵才是安身立命的本錢。
    若是沒有這百十號敢玩命的漢子,
    自己就一錢不值。
    那位素不相識的李爺還會招攬?怕是讓自己下井挖煤就不錯了。
    抵達長興縣後,按照韋俊手裏的一份簡易地圖。
    他們終於抵達了目的地,弁山。
    ……
    待接頭人搭上線後,苗有林當著所有人的麵,焚香跪拜對天立誓。
    保證,永世不和李鬱為敵,奉其為盟主。
    若違此誓,不得好死。
    之後,接頭人下山。
    夜間,一艘運輸船悄悄抵達山腳下。
    卸下了諸多物資。
    包括刀劍,火繩槍,糧食,藥品,禦寒衣物,鹽巴,還有一些工具,繩索。
    第二天,第三天夜裏,
    這艘船又來了,送來了其他物資。
    10天後,
    簡陋的清風寨終於建成。
    苗有林也大為忌憚,深感李鬱的實力深厚。
    為了表達謝意,
    立刻帶人下山,去尋了幾個大戶的晦氣。
    這些人,都是李鬱在長興布局的絆腳石。
    苗有林沒有實力把他們連根拔起,
    但是放把火,殺幾個人還是遊刃有餘的。
    隻要攪合的他們不得安寧,李鬱就安寧了。
    三十六計,之圍魏救趙衍生版。
    ……
    入住望北樓的“甘肅反賊”蘇十八,來了。
    被蒙著眼睛,帶到了一艘船上。
    李鬱就是好奇,
    想瞧瞧被千裏追殺的通緝反賊,到底是什麽成色。
    “兩人?”
    “是啊。據說是兄妹。”
    李鬱很懷疑的上下打量了一下,
    倆人眼睛都蒙著黑布,未曾取下來。
    男的就是蘇十八,像個書生,不過手掌有老繭,臉上還有刀疤,應當是個不安分的書生。
    女的姿色出眾。
    “給他們解下。”
    適應了光線後,二人連忙施禮。
    “感謝恩人搭救。”
    “唔,你們到底做了什麽?蘭州官府花這麽大的精力追捕你們?”
    蘇十八倒也爽快,說道:
    “我本是蘭州附郭縣的大戶,因為不願給甘肅布政使王亶望銀子買監生,他就發兵打破了我們的寨子。”
    “然後呢?”
    “然後我們僥幸逃脫的族人,就去陝甘總督府告狀。結果他們蛇鼠一窩,又被殺了十幾口。”
    “再後來呢?”
    “我們就想去京城告禦狀,沿途揭露王亶望的醜事,結果在黃河風陵渡被官兵堵截。就這樣一路逃命,沒想到官兵居然還死追不放。”
    ……
    李鬱沒有太多的驚訝,
    畢竟在我大清,這樣的故事隻算稀鬆平常。
    不過,
    這個蘇十八的義妹,倒是長得驚為天人。
    很像巔峰時期的赤/阪麗!
    就在他肆無忌憚的打量,琢磨是不是那邊的羊肉營養豐富時。
    蘇十八突然跪下:
    “我義妹蘇卿憐,願意伺候您這樣的英雄。”
    這個反轉太突然,在場眾人都感覺閃了腰。
    李鬱也是尷尬,咳嗽掩飾了一下,
    笑道:
    “姑娘,你自己的主伱來做。”
    “小女子願意。”
    這一下,就沒有轉圜餘地了。
    李鬱感覺,是被這倆人給算計了。
    雖然這女子長得極美,但是來曆不明。
    萬一,
    是包著毒藥的飯團,隨意享用是會死人的。
    我李鬱可比曹孟德更謹慎。
    楊雲嬌更是惱火,
    她本來是跟著來散心的,結果遇上了這麽個不要臉的假兄妹。
    ……
    “蘇十八,說吧,你想從我這得到什麽?”
    “我想讓那王亶望,為我蘇家堡陪葬。千裏迢迢進京,我需要銀子。”
    李鬱點點頭,
    慢悠悠說道:
    “你覺得告禦狀有用嗎?民告官,自古有幾個贏的?何況,那是一省大員,皇上親自封的能吏。”
    這話,就像一盆冰水,
    把蘇十八澆的透心涼。
    趁著他心理崩潰的時候,李鬱盯著他的眼睛說道:
    “你要是個漢子,就糾集一幫弟兄,打下蘭州府,就能報仇了。”
    “到時候,什麽布政使,按察使,都得跪在你族人的墓前痛哭流涕。”
    蘇卿憐,
    突然向前兩步,跪著說道:
    “謝老爺指點。”
    “義兄愚魯,還望老爺多加栽培。”
    小模樣,惹人憐愛。
    尤其那眼神5分堅貞3分柔弱2分英氣,赤阪蘇。
    李鬱哪受得了這個,正在猶豫時,
    楊雲嬌突然開口了:
    “蘇妹妹,奴家瞧著你不似西北人氏。”
    李鬱一愣,隨即眼裏多了警惕。
    蘇卿憐莞爾一笑,解釋道:
    “奴家也是個可憐人,本是蘇州府常熟人氏,自小就被賣給了人牙子。後來輾轉流浪,最終是蘇家堡收留了奴家。”
    這話一出,楊雲嬌的心裏就鬆了口氣。
    瞬間,就把這蘇卿憐撕下了一層偽裝。
    其餘的,
    後麵慢慢撕。
    她是個聰明女人,知道李鬱的心思。
    ……
    果然,李鬱一揮手:
    “蘇十八,在我這學點造反技能。等時機成熟了,我支援你一批軍餉,軍火,你回去報仇。”
    “蘇卿憐,你留下吧。”
    西山島,
    李鬱的府邸,坐落在一處平坦的山穀中。
    有嚴密的守衛,安全製度。
    甚至,他的廚房都是有專人檢查的。
    潮州府生意夥伴太公贈送的女子,也派上了用場。
    其中6人,進入府邸做了女管家。
    楊雲嬌對她們的評價很高,
    耐勞,沉默,忠誠,存在感低。
    一開始,
    她擔心過這些人會不會泄露機密,後來發現根本沒有機會。
    女管家們,根本不和外界接觸。
    隻負責內宅的事。
    而且,西山島都是自己人,外人根本沒法生存。
    蘇卿憐有些惱怒,
    因為這些女管家實在是細致,凡是可能私藏管製刀具的部位,一點都沒有放過。
    甚至,
    她原來的衣裳、鞋子、簪子,也沒有留給她。
    初一入府,
    她就領教了楊雲嬌的厲害,還有話語權。
    後來,她甚至驚訝地發現,
    這女人手裏還掌握著兵,簡直凶殘。
    ……
    “蘇卿憐,原本姓吳。確係蘇州府人氏,因家貧,被賣作揚州瘦馬。”
    “13歲時,以2000兩銀子的高價被一位揚州鹽商買下。作為禮物,送給了時任兩淮鹽運使盧大人。”
    “後鹽引案發,輾轉被賣到了甘肅布政使王亶望宅中,頗得寵愛。”
    李鬱錯愕,問道:
    “那為何又成了蘇十八的什麽義妹?”
    楊雲嬌笑道:
    “乃是二人編的故事,為了遮掩曆史。”
    “奴家找到了當時的邸報,蘇家堡乃是蘭州附近的豪強,因為賦稅的事集眾伏擊了王亶望的車隊,差點把他幹掉,擄走了蘇卿憐。”
    “就因為這事,王亶望發了瘋一樣的圍剿蘇家堡,連祖墳都給掘開了。”
    李鬱點點頭,若有所思。
    似乎,這是一頭很有破壞力的西北狼。
    還帶著一匹頗有心機,擅長宅鬥的江南小馬。
    他抬起頭,還未開口。
    楊雲嬌立即答道:
    “有過。”
    一瞬間,
    李鬱眼神裏閃過一絲殺意,惱怒。
    蘇十八,倒是膽子夠肥。自己染指過的,就敢這麽獻給我。
    他差點脫口而出,都給我殺了。
    轉念一想,先留著,還有點油水榨榨。
    男的可以留著當先鋒炮灰,女的可以當炮靶。
    畢竟自己還處於創業期,沒能在紫禁城鳴鑼上市,當節儉行事。
    ……
    “還有一件事,奴家擅自做主了。”
    “嗯?”
    “奴家命人將蘇卿憐,暫時幽居在藝廊。老爺興致來時,可去看望。”
    李鬱沒有出聲,此事就算是定了。
    藝廊,乃是西山腹心,一處山穀。
    因為有些像走廊,風光美,植物繁茂,
    有小湖,有小溪,開辟成了李鬱學藝術的專用區域,故而取名“藝廊”。
    保衛工作,由數名佩刀健婦擔任。
    不過最近李鬱諸事纏身,實在是沒有時間和雅興。
    楊雲嬌一下子,就把蘇卿憐的地位打落千丈。
    無論如何姿色出眾,美的不可直視,終究是個物件,斷絕了後宅的威脅。
    大婦她不奢望,絕無可能。
    可做個被倚重被信任的側室,她還是想爭一爭的。
    畢竟,
    她手裏掌握著內務部,還有一些機密工業的數據。
    韋秀,和她的關係甚好。
    在她的建議下,
    西山島水上巡邏隊的差事,交給了精通水性,劃船的韋秀。
    十幾條小船,幾十號人手,卻是內務部的好幫手。
    ……
    任何人,想私下和外界有接觸,都躲不過內務府的眼線。
    這段時間,
    陸續查出了不少變節者,和暗樁。
    根據楊雲嬌的估計,
    島上肯定還有成色不純分子隱藏著,但是隻要他們斷了和外界的聯係,就成了死棋。
    望亭鎮士紳錢老爺的後宅,
    新納的妾室,潘賽雲,就甚為忌憚,
    她隱約感覺到了西山島就像是個“信息黑洞”。
    白蓮教3個暗樁,以苦力,匠人,家眷的身份混了進去,
    可全部從此銷聲匿跡,再無一點情報傳出。
    教主期盼她先摸清楚李鬱麾下的火器生產能力,最好能策反一些工匠。
    然後再談判,提出購買火器的方案。
    目前看來,計劃失敗了。
    這讓她失去了耐心,決定親自上門和李鬱挑破窗戶紙。
    “爹,你去安排一下,找個合適的機會。”
    “萬一李鬱翻臉怎麽辦?”
    潘賽雲停下了描眉的動作,笑道:
    “殺了我?”
    “他不敢。他若翻臉,教主會把他李鬱要造反的消息,滿天下嚷嚷。”
    ……
    清廷的嘉獎到了,
    給李鬱發了一塊匾:“江南義民”。
    吹吹打打,招搖過市,最後才掛在李家堡的大門上。
    有了這玩意,約等於一個護身符。
    從此以後,誰再說李鬱要造反,就要掂量掂量了。
    同時,還嘉獎了一個國子監監生的身份,以及候補從7品的身份。
    憑心而論,這份榮譽真不輕了。算得上是厚賞。
    朱珪的折子,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乾隆,因為想給天下豎立一個榜樣,
    號召其餘士紳,商民,踴躍的為戶部做貢獻,因而大方了一次。
    隨後,軍機處就給地方督撫發文,要求加強曆年錢糧拖欠的工作。
    該催的催,
    該打板子的打,
    該殺頭流放的就殺頭流放。
    一句話,刀不挨身,人人都哭窮。
    以蘇州府為榜樣,盡快為朝廷分憂。
    黃文運紅光滿臉,因為他成了朝廷的楷模。
    禦賜“能吏”,品級升了一級,正四品,高配。
    朱珪,隻是得了口頭勉勵。
    但是他很淡定,因為他知道,什麽都是假的,皇帝心裏的分數才是真的。
    從這一點說,乾隆是懂朱珪的,不需要給他太多的花樣子。
    還有一份密旨,
    是給福康安的,千叮囑萬囑咐,
    江蘇巡撫的第一要務是,穩定!給朝廷源源不斷輸送錢糧!
    做到了,
    那就是卓異。
    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
    乾隆的密旨是親筆所寫,蠅頭小字,密密麻麻,非常耐心。
    就像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教誨。
    甚至提點福康安,對漢官要防,更要用。
    人心是看不透的,也沒必要去深究。
    隻要他忠心當差,不打折扣,那就是好官。
    滿城設置後,有段時間摩擦不會少,務必上心。
    在維護朝廷尊嚴的同時,也不能把漢民逼迫太狠。
    江南這地方,和西南、西北不同。
    不宜過於酷烈,宜溫和。
    適當殺猴儆雞,警示即可。
    最後是老生常談,提醒他整頓江南綠營。
    ……
    兵部也來了一份公文,將蘇州城守營,重新劃歸巡撫的節製。
    黃文運很惆悵,
    然而卻沒法說什麽,畢竟按照舊製,城守營一直都是巡撫節製的。
    然而,福康安打死也想不到,
    城守營,含“李”量已經高達三分之一。
    李鬱一聲令下,遊擊將軍胡之晃,就能帶兵把巡撫衙門給端了。
    因為,兩者駐地實在是有些靠近。
    這事,也不能怪別人。
    原本,城守營的營區是在府城的東北角,距離倉街不遠處。
    為了建滿城,積極響應號召,換了塊地兒。
    距離道前街不遠,原本是糧庫,還有一些鋪子。
    福康安偶爾巡視發現,這個順治年間就建起的糧庫裏,空蕩蕩的,早就沒儲糧了。
    大手一揮,拆了。
    這塊地就歸了城守營。
    給了500兩銀子,又給了一些磚石木料,綠營兵自己蓋房子。
    畢竟,大清綠營兵向來多才多藝。
    穿上號服,我為大清站崗。
    脫下號服,那就是個小社會。
    老胡私下和李鬱會麵多次,他需要了解造反步驟計劃,還有城守營的定位。
    ……
    城守營馬車出入城門的時候,悄悄分批偷運了100杆火槍,還有1門短管霰彈炮。
    修建營區的時候,胡之晃早有準備,讓心腹們挖了個地下室。
    蘇州潮濕,地下室挖起來特別費工。
    還好李鬱把水泥搞出來了,
    幾大包水泥,幾卷油紙,徹底的把地下室防潮問題解決了。
    不然到了起事的時候,火槍都生鏽了。
    胡之晃越想越擔心,於是又趁著夜色,讓人給槍炮都塗了一層薄薄的油脂。
    火藥壇子用蠟密封了,倒是不擔心。
    他覺得自己距離一個真正的反賊,越來越近了。
    經常站在營區房頂,往東瞅。
    琢磨著,從接到命令,到全副武裝的殺到道前街巡撫衙門,需要多久。
    要是能把火炮搬進來就好了。
    巡撫衙門的高牆,厚實的大門,絕對擋不住火炮的直接轟擊。
    然而,李鬱拒絕了這個想法。
    火炮是藏不住的,這是找死。
    ……
    京杭大運河,逐漸恢複了熱鬧,氣溫上升了許多。
    雖然說,春天還遙遠。
    但是商船,已經是“春江水暖鴨先知”,出來謀生了。
    胥江碼頭的地位,正在迅速的展現,讓人震撼。
    3條碼頭,分別用石灰粉寫著數字,還劃了線。
    苦力們像螞蟻一般,在工頭的指揮下,忙著卸貨。
    卸貨結束,
    商船就立即駛離,到泊位休憩。
    水手們上岸,吃點東西,喝點劣質酒。
    掌櫃的,和船老大去館子裏,小酌幾杯。
    不遠處,還有男人的減速帶,可以去花點銀子,找找樂子。
    貨物的買賣,可以去專門的中介區域,2層小木樓。
    每天都把貨物的名稱,數量寫出來。
    從樓下掛下來,讓所有人都看的見。
    左邊的是待售貨物,右邊的是采購需求。
    小樓裏,有專門的賬房先生。免費記錄商人的信息,並掛出去。
    有意者看到了,就進到小樓裏詳談,然後等另一方來了。
    一起進入單獨的“包廂”內談生意。
    達成後,胥江碼頭抽固定份額的中介費。
    ……
    需要暫時倉儲的貨物,登記後由苦力扛入倉庫區。
    按照麵積,天數,收取倉儲費用。
    胥江碼頭,甚至還有配套的大車行,方便轉運,集散。
    還有一個承諾很值錢:貨物下了船,無論發生,盜、搶、失火、走水事故,全賠。
    這一點,大清的商人們很重視,因為這個是一個缺乏保障的時代。
    無論遭遇了什麽事,商人都是自認倒黴,官府概不負責。
    破案?不存在的。
    衙役會收了你的銀子,然後隨便找幾頭替罪羊,打到承認。
    然後,就算破案了。
    財物無法追回。
    打官司?也不存在的。
    即使你明確知道,是被誰搶了,偷了,坑了。有物證,有人證。
    衙門也會按照他的那一套規矩來斷案。
    先看雙方家世,再問親戚朋友,再掂量孝敬分量,
    最後給出一個“合錢合理但就是不合法”的判決。
    ……
    李鬱精通大清民情,
    隔些天,就會發生一起不大不小的事故。
    比如說杭州府某掌櫃的,一箱紙受潮了,當眾嚷嚷開了。
    胥江碼頭馬上出麵,當眾賠償現銀。
    徙木立信,才會讓人信服。
    大清朝的商賈,都是被社會毒打過無數次的老油條,深諳社會邏輯。
    他們從不看你說什麽,隻看做什麽。
    李鬱剛送走一個大商號的掌櫃,就嗅到了一股奇異的香味,
    扭頭望去,
    一個蒙著麵紗的女子,款款走來。
    輕輕地解開兩顆盤扣,露出一塊雪白的彌勒佛玉像,
    柔聲說道:
    “李爺少年英雄,賽雲仰慕不已。可否找個僻靜地兒談談心,交個朋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