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不期而遇

字數:6749   加入書籤

A+A-


    第645章 不期而遇
    第645章 不期而遇
    坐車是必然的,從陸軍部到永定門還有好遠的路,這樣大熱的天,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段祺瑞和身後的馬弁沒有多廢話,就上了兩輛黃包車,沿著大街,在來往的人流車馬中穿梭著一前一後向永定門方向跑去。
    雖然正是豔陽高照的中午,街上的巡警們幾乎一個都看不到,可街上的行人並不見少,有錢人家的公子小姐自會有仆人打著天津出產的遮陽傘,手中還要不停搖著折扇、香扇。
    甚至那些公子少爺們的臉上,還要戴著一副模樣怪異的大大的墨鏡,用來遮擋白晃晃刺眼的陽光。
    而且,從側麵看過去,那墨鏡的鏡片上還散發著幽幽的藍色光亮。
    這種模樣怪異的墨鏡同樣是天津出產的,據說如今在國內富家子弟,以及富豪商人們中十分流行,甚至還有傳聞說,幾乎所有的列強公使館的洋人人手都有一副這樣的墨鏡,還說這種散發著藍色幽光的墨鏡能保護眼睛不受陽光傷害。
    而討生活的貧苦人,包括一些商販們,即便在如此炎熱的天氣裏,也不得不一邊不停擦著頭上不斷冒出的汗水,一邊或者急匆匆奔波,或者忙著自己的生意。
    雖然在這樣的天氣裏,騎著震旦係公司出產的閃閃發光的精致自行車的富家公子少爺們不會再在街上玩票,可騎著噴上墨綠色漆皮的郵差們,還是能見到的。
    隻不過,郵差們的自行車,是最簡單,價格也最低的那種。
    隻是所有這一切,都無法引起心情沮喪的段祺瑞的興致。
    被免去軍官學校總辦一職,段祺瑞並不是有多在乎,可被革除軍職,甚至還永不敘用,這讓段祺瑞很是鬱悶氣結,難道自己這個年紀,就要就此沉淪於世!
    雖然在兩個馬弁麵前段祺瑞表麵平靜,可心中多少還是有些五味雜陳,甚至神態上,也有些意興闌珊的樣子。
    拉著段祺瑞的車夫很健談,雖然剛跑了一段路就已經汗流浹背,可還是邊跑邊試探著說道。
    “這位大人,您應該是要坐火車出遠門吧?”
    雖然段祺瑞沒有了軍銜,可一身軍裝以及他的年齡氣質,都表明他並不是普通人,車夫們會和各色人打交道,看人還是很有眼光的。
    聽了車夫的話,又聽車夫的口音應該是天津人,就隨口說道。
    “你怎麽知道,我是要坐火車出遠門?”
    拉著車小跑著的車夫,頭也不回地笑著回答。
    “大人的隨從提著皮箱,大人又是去永定門內的順德客棧,那裏是距離火車站是最近的一家客棧,大人不是要出遠門又會是做什麽。”
    車夫接著又說道,“我的家就在永定門外,也經常拉客人去車站,對於去天津、漢口,甚至去張家口的火車車次都熟悉的很,大人如果坐火車,我可以告訴您開往各處的火車在馬家堡車站的開車時間。”
    “哦!”
    段祺瑞不由問道,“那你說說,明天上午去天津和保定的火車都是幾點的?”
    車夫想也不想就答道,“這兩個方向,都是上下午各兩趟,去天津的是上午卯時末,去保定的還要再等一個時辰後。”
    車夫隨即又說道,“大人,來往天津的客人很多,火車票可不好買,尤其是頭等車更是一票難求,都要提前好幾天預定的,否則根本就買不到。”
    在滕毓藻的主持下,天津新式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而且他們不僅能生產出幾乎所有以往洋人才會有的東西,甚至據說他們還生產出了很多洋人們也比不了的商品,以至於這幾年來,天津愈發興旺發達起來。
    也因此,各地去天津的客商極多,而盧漢鐵路,就成了中南、西北、中原地區往來天津的必不可少的交通手段。
    包括京城的商人們也是如此,這裏的所有商鋪,幾乎都會經營天津出產的商品,那些商品衣食住行幾乎無所不包,來往兩地的商人同樣很多。
    熱心的車夫隨後又道,“如果大人要買明天上午的車票,我可以幫大人購買。”
    “我有一個親戚就在馬家堡火車站裏做車站巡警的隊長,我可以帶你們去買票,保管給大人賣到頭等車。”
    此時的火車分三等,頭等車廂最舒適,不僅地上鋪有地毯,還是罩著天鵝絨的軟座椅,座位間也十分寬敞,車廂內還有衛生間和化妝間,當然車票也要貴很多。
    一想到三等車那狹窄得伸不開腿的窘況,段祺瑞有些氣悶的心情就更加不舒服,不由苦笑著說道。
    “那就多謝你了,一會把我們拉到客棧,你就帶我的隨從去買車票,買到票後,少不得你的好處。”
    似乎是聽到有好處,頓時響起車夫有些興奮的聲音。
    “好的!大人你就放心吧!”
    段祺瑞的房間在順德客棧的二樓,房間還是很不錯的,不僅很幹淨,還南北通透,雖然外麵還是驕陽似火,可打開窗子,過堂風讓人頓感涼爽。
    在客棧安頓好自己的行李,又有客棧夥計送來洗臉水,洗過之後更覺涼爽。
    隻不過,清涼的洗臉水可以洗去段祺瑞臉上的燥熱和汗水,卻洗不脫他心中的煩躁,段祺瑞取出一柄兩錢銀子買來的廉價折扇,扇了幾下就煩躁地扔到桌上。
    然後,就歎息一聲,一個人在房間裏呆呆地枯坐著,一邊喝著客棧掌櫃送來的劣質涼茶,一邊默默想著今天發生的事情。
    段祺瑞並沒有絲毫懊悔,隻有不甘!
    直到肚子開始發出“咕咕”的叫聲,才打斷了他的愁思。
    估算一下時間,應該已經過了晌午,段祺瑞這才又長歎一口氣,準備出去吃飯,心中甚至還莫名升起想要喝口酒的念頭。
    這讓段祺瑞很有些奇怪,他不僅從不抽煙、,更不喝酒,至於嫖娼、賭博、貪汙等等惡習劣跡更是全無,甚至他還從不占人便宜,他不知道為何今日會想到了喝酒!
    不過,此時喝酒的念頭倒是十分強烈,段祺瑞心中不由有些自嘲,一醉解千愁,索性今日就破個例。
    站起身的段祺瑞,伸出手想要去拿掛在屋角衣架上的軍裝,可看著已經沒有了那金閃閃的肩章、領章的灰色軍服,再次長歎了一口氣,縮回手,打開自己的皮箱,準備換上自己的衣物。
    隻是在皮箱中看到連同一頂米色亞麻禮帽的一套米色府綢衣褲時,神情不有略微呆了一呆。
    這套衣物,甚至好包括箱子一角放著的如今極為流行的那一副樣式誇張的新式金絲邊墨鏡,都是滕毓藻在他去年生日時,托人送給他的禮物。
    自從他到了軍官學校後,滕毓藻每年在他生日時,都會送他禮物,由於都不是貴重東西,而且也都是滕毓藻名下震旦係的那些工廠出產的東西,加上兩人又有同學之誼,所以段祺瑞也從未拒絕過。
    隻是段祺瑞為人很有些古板,對於吃穿沒多少講究,以至於這身衣物行頭他還從未上過身,想了想,幹脆脫掉軍裝,換上了這身衣物。
    換上這身寬鬆涼爽的米色府綢衣褲,又戴上那頂同樣顏色的禮帽,甚至躊躇半晌後還帶上了據說同樣是滕毓藻申請了專利的這種新式墨鏡,對著鏡子一照,段祺瑞頓感換了一個人似的,心中煩躁都好似消解了不少。
    稍一猶豫,段祺瑞還是拿起被他扔到桌上的折扇,鎖好房門後就一個人走出了客棧。
    這家客棧就位於永定門內大街一端,庚子年的戰火鬼使神差地竟然沒有傷及它,是外城中少數幸存的房屋。
    段祺瑞知道,以這一條直通內城的寬闊大街為界,東麵都是由奕匡和一幫王公大臣們著人籌集資金興建的,而西麵則是天津建築公司承建。
    兩方幾乎同時開工,也基本上都已經完工了,隻不過東麵新建的住宅大多空置,而西麵早已住滿了人,繁華程度已經恢複如初。
    這是因為,天津建築公司承建的西城部分,是滕毓藻給出了極為優厚的條件。
    隻要商家和百姓拿得出地契,最終建好的房屋隻多收成本價的半成做盈利。
    由於朝廷要求新建房屋必須能體現出京師的尊嚴,所有房屋都要修建的整潔漂亮,不管是普通四合院還是沿街的商鋪,都要如此,所以建造成本要比舊房高很多。
    最⊥新⊥小⊥說⊥在⊥六⊥9⊥⊥書⊥⊥吧⊥⊥首⊥發!
    為了讓百姓盡快入住,黃楚九的天津建築公司甚至可以給予低息貸款,貧苦百姓更是可以申請期限十年內的無息貸款,所以百姓很快便安置完成,多出的房屋也都很快售賣一空。
    奕匡等人主持的東城建設,雖然也已經完工,可東城的房價卻居高不下,要貸款也是可以的,隻是利息都很高,除了臨街商鋪的商家咬牙回住,可東城大多數貧苦百姓都無法住進價格高昂的舊宅基上新建的房屋。
    隻是迫於有官府壓製,這些百姓們沒有辦法,才不得不將他們手中的舊房契賣給奕匡等人控製的掮客,另尋它處居住。
    看著大街兩側鱗次櫛比的漂亮的商鋪樓宇,以及穿梭不停的人流車馬,段祺瑞不由搖搖頭,徑直走進大街對麵的那棟土木建築的二層酒樓。
    段祺瑞這幾年每年到京城,都會住在永定門附近的客棧,所以對這裏還是很熟悉的。
    由於已經過了飯點,這家酒樓又沒有什麽拿手菜肴,還沒有包間,平素很少會有有身份的人過來吃飯,多是附近客棧中的客人在這裏用餐。
    進到店中,果然有些冷清,一樓隻有十餘人在匆匆吃飯,看打扮,多是普通商販和販夫走卒一類的人。
    樓下有些悶熱,段祺瑞徑直上了二樓。
    由於二樓不僅清淨涼爽,座位擺放也十分寬敞,因此酒樓二樓是有消費額要求的,二樓也僅有臨窗的一桌有客人在邊喝酒邊看著手中的一份報紙。
    這是一個二三十歲年紀的人,看打扮似乎是京師大學堂的學生或者教習一類的人物。
    段祺瑞也在臨街的窗前坐下,這裏正好可以看到對麵順德客棧,略一思索,段祺瑞就對緊隨上來的夥計道。
    “一盤宮保雞丁,一盤肚絲,另外再來一壺黃酒。”
    由於客人不多,很快段祺瑞要的兩個菜和一壺溫過的黃酒就擺到了段祺瑞的桌上。
    段祺瑞摘下墨鏡,順手把帽子也放到桌上,倒上一杯黃酒,就一邊小口呡著,一邊吃起菜,開始自斟自飲起來。
    可能是從不喝酒的原因,不知不覺間,雖然還隻喝了少半壺黃酒,可竟然感覺有些微醺,段祺瑞放下酒杯輕歎一口,對樓下又喊道。
    “夥計,來一碗米飯,再來一份六必居的醬菜。”
    樓下傳來夥計的應答聲後,段祺瑞就聽到樓梯響動,可也並沒在意,還以為是由於客人較少,需要的菜飯端上來自然也就快些,所以依舊百無聊賴地把目光看向人流如織的大街。
    甚至腳步聲來到他的近旁,他也沒把目光從窗外收回來,隻是說道。
    “放到桌上就行了。”
    隻是,段祺瑞不僅沒有聽到夥計的回應聲,相反段祺瑞感覺那夥計似乎還坐到了他的對麵,不由有些溫怒地轉過頭,看向坐到對麵的人。
    隻是一看,頓時讓段祺瑞不由微微一驚,右手已經伸向自己腰間。
    段祺瑞的腰間還有一把手槍,這也是滕毓藻送他的,據滕毓藻所說,這是直軍軍工署去年設計製造出來的首批手槍,隻是不知為什麽被命名為五四式。
    這也是滕毓藻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他的,據說直軍軍官們已經在逐漸換裝這種手槍。
    送給他的這支手槍,上麵還特意用金絲鑲嵌了很讓段祺瑞感到新奇的“生日快樂!”四個字。
    這是屬於他個人的手槍,段祺瑞自然不會交出去,今天出來順手就把它帶在了身上,他很擔心鐵良不會輕易就放過他。
    雖然手槍裏僅有八發子彈,可麵對三兩人,他還是有信心自保的。
    對麵剛剛落座的人,由於帶著一頂禮帽,還低著頭在調整著椅子,以便坐的更舒服一些。
    所以,段祺瑞一時間還看不到這人的臉,隻是感覺這人應該是個中年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