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綿羊?(4)

字數:6867   加入書籤

A+A-


    回到覲見廳,我緩緩坐回王座。從這一刻起,我們將與金羊公司展開平等談判——這一決定,將對帝國未來的治理產生深遠影響。
    “朕從未想過會發生這樣的事,不過……也罷。換句話說,貴族們口中的‘保管’,就是這麽回事?”
    “陛下所言極是。”
    我接過金羊公司遞來的文件,心中思緒萬千——我曾懷疑希萊爾是否欺騙了前任皇帝,甚至猜測她是我所有麻煩的根源……
    但仔細想想,若前任皇帝真對她有情意,做出贈予財產的舉動,也並非不可理解。畢竟,他的父親(第六任皇帝)本就****。
    因此,朕決定放下過往恩怨。更何況,金羊公司擁有大量遠洋船隻,這正是帝國目前急需的力量,與他們結盟勢在必行。
    “既然如此,這筆財產自然該回到它應屬的地方……是這樣吧?”
    “陛下明鑒。臣已備好200萬枚帝國金幣與200萬枚帝國銀幣,隨時可移交皇室。”
    簡而言之,這相當於金羊公司對帝國的一筆財政捐助。唯一的疑問是,他們是否打算未來繼續在帝國開展業務——朕不認為這是單純的善意,也可能是“遣散費”,但這筆金額過大,顯然不符合“遣散費”的性質。
    “既已備好,便盡快移交。另外,關於蒂納貝聯盟獨立一事,你有何解釋?”
    “臣並未推動他們獨立,隻是他們不堪公爵們的壓迫,前來尋求庇護罷了。”
    我側目看向沃德伯爵,發現他正緊盯著希萊爾,眼神中滿是怒意。
    根據線人調查,金羊公司在幕後操縱蒂納貝聯盟已是確鑿事實,我們本可以就此質詢。
    但……
    “這麽說,你們已不再參與蒂納貝聯盟的事務?”
    “是的,臣保證此後絕不幹涉。”
    “那此事便先擱置。接下來,你們打算將基地遷往何處?另一塊大陸,還是某個島嶼?”
    即便朕繼續追問,希萊爾也定會找借口推脫,不如主動“讓步”,不再深究——此外,我一直在留意沃德伯爵的反應,想看看這位間諜首領對此事的態度。
    “陛下,若有可能,臣希望能再次在帝國境內開展貿易業務。”
    她並非想成為“帝國的貿易公司”,而是希望在“帝國領土內”經營。即便如此,這份態度也足以表明她對帝國的重視。
    “朕不反對,但……”
    我故意看向沃德伯爵,眼神似在傳遞“朕可原諒,但朕的部下未必同意”的信號。
    希萊爾顯然領會了朕的用意,立刻開口補充:“但臣曾收留過蒂納貝聯盟的人,此事終究對帝國有所虧欠,不道歉實在說不過去。”
    你能不能說得簡潔些?這般拐彎抹角,實在令人厭煩。
    “臣願定期為查姆諾郡的雇傭兵提供薪資與物資,以此作為補償,且分文不取。”
    朕明白了。想必金羊公司的間諜已在查姆諾郡潛伏許久,對當地局勢了如指掌——我們確實需要定期為雇傭兵發放薪餉,同時儲備糧食,避免給查姆諾郡的內政造成壓力。
    然而,希萊爾的提議絕非單純的善意。
    他們很可能計劃以“運輸物資”為幌子,利用查姆諾伯爵領地的港口——雖說是皇帝的命令,但查姆諾伯爵很難向其收取港口費用。這實則是他們為自己開辟運輸通道的計劃,即便夾帶“其他貨物”,也難以被察覺。
    金羊公司在帝國開展業務,自然希望低成本使用港口,此次提議正是為了實現這一目的。
    若我們稍加疏忽,他們或許會在幕後製造麻煩,變相延長“免稅期”。
    既然他們有此打算,朕不妨順水推舟……
    “朕欣賞你的魄力。傳令下去,免除金羊公司未來三年的港口使用費——此政策不僅適用於查姆諾郡,也涵蓋朕目前控製下的所有帝國領土。”
    就讓金羊公司如願以償吧。不過,目前除查姆諾郡外,帝國其他地區尚未完全掌控,這相當於一張“空白支票”。
    但對金羊公司而言,這無疑是夢寐以求的福利——他們可免費使用帝國境內所有港口,且三年期限意味著,盡快幫助帝國掌控西部領土,比延長戰爭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臣多謝陛下恩典!”
    “朕會下令將所有原屬帝國的領土收回,蒂納貝地區也不例外。”
    “陛下英明。若有任何需要金羊公司協助之處,臣定當全力以赴。”
    看來談判進展順利,若能保持這種態勢,未來或許還能達成更多合作。
    “那麽……”
    我坐在王座上,俯視著希萊爾與她的隨從,語氣堅定地宣布:
    “朕還需要一筆借款。具體數額,你們盡可提出上限。”
    借錢需償還,還要支付利息,因此人們借貸時往往格外謹慎。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聖教會雖不禁止收取利息,卻嚴禁通過暴力手段追討——唉,可惜在這個世界,道德規則常被無視,許多借貸者最終都會懼怕那些凶狠的討債人。
    “陛下所需金額若在合理範圍內,臣或許能為陛下籌措。”
    “不,朕要的是‘你們能拿出的全部’。你應該明白原因,對吧?”
    此次借貸,朕有充分的考量——帝國早已債台高築,信譽掃地,無人願意放貸。若金羊公司這樣的大型貿易公司願意借錢給帝國,其他商人或許會改變對帝國的看法,重新建立信任。
    最重要的是,若他們無條件贈予資金,很可能隻是“一次性援助”,一旦帝國戰敗,他們定會立刻斷絕往來;而若是“債務”,即便未來帝國陷入困境,他們為了收回借款,也可能選擇伸出援手,期盼帝國能扭轉局勢。
    “那麽,陛下期望的借款金額是多少?”
    “具體數額取決於你們提供的貨幣種類,朕希望至少能有100萬枚帝國金幣。”
    又多了100萬枚金幣,這可是一筆巨款。金羊公司究竟擁有多少財富?
    ……不,或許這些帝國貨幣對他們而言本就用處不大。金羊公司與其他大陸貿易時,通常使用當地貨幣,帝國貨幣可能隻是被他們儲備起來,因此才能輕易拿出如此巨額的數量。
    “就按這個數額,朕先借用。”
    他們並未提及利息,想必是認為這筆錢可能無法收回。既然如此,朕不妨提出一個金羊公司或許感興趣的話題,作為“附加條件”。
    “除此之外……朕想問,你們對‘皇國貨幣’有興趣嗎?”
    我的話剛說完,希萊爾的眼神第一次發生了變化——至少在朕看來是這樣。
    “陛下指的是‘北方’,還是‘南方’的皇國貨幣?”
    皇國貨幣,顧名思義,是位於東大陸東部的“皇國”發行的貨幣。
    如前所述,東大陸被中部的蒼穹山脈一分為二,東西兩部分幾乎沒有直接貿易往來。
    因此,曾經流通廣泛的“帝國貨幣”(我方貨幣)主要在大陸西部使用,而“皇國貨幣”則在大陸東部通用——兩者的地位,類似於現代地球上的通用貨幣。
    ……嗯,或許這樣的比喻有些狂妄,但這並非重點。
    即便在當前局勢下,金羊公司仍對皇國貨幣感興趣,顯然是想與東大陸的某個勢力開展貿易。朕本以為他們會問“是想直接與皇國貿易,還是與皇國的鄰國貿易”,沒想到希萊爾卻問“北方還是南方”——這是什麽意思?朕必須謹慎回答。
    ……對此,朕想到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他們假設朕打算與皇國開戰,詢問“入侵路線”——連接帝國與皇國的滕托山脈“走廊”過於狹窄,無法部署大軍,若要進攻,要麽借道北方的希斯馬夫王國,要麽借道南方的戈迪尼翁王國,因此他們可能是在詢問路線選擇。
    帝國目前深陷內戰,談論與皇國開戰似乎不合時宜,但事實是,兩國終將有一戰,隻是不知會在幾年,甚至幾十年後。
    第二種可能,他們是在詢問帝國對皇國的“立場”。首先,“北方”很可能指希斯馬夫王國,該國與皇國存在深刻的地緣政治衝突。
    希斯馬夫王國被一條名為“托梅尼亞海峽”的水道分為東西兩部分——若將其比作地球上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便能理解其重要性:一旦這條海峽被他國控製,希斯馬夫王國便會麵臨分裂風險。
    對皇國而言,這條海峽同樣是戰略要地——皇國直接控製的海岸線僅有兩條,其中一條位於“中海”(類似地球上的黑海)沿岸,而“中海”的出海口正是托梅尼亞海峽。
    換句話說,對皇國而言,隻要托梅尼亞海峽被希斯馬夫王國控製,對方就能隨時為自身利益封鎖“中海”通往公海的航線;而皇國的另一條海岸線,也位於希斯馬夫王國東側。
    希斯馬夫王國還掌控著與北大陸的貿易通道,擁有龐大艦隊——因此,對皇國來說,希斯馬夫王國是壓製其海上利益的“眼中釘”;對希斯馬夫王國來說,皇國則是覬覦其領土的“威脅”,兩國根本無法和平共處。
    然而,兩國並非始終處於戰爭狀態,偶爾也會嚐試建立友好關係。
    但這終究是徒勞——地理環境決定了兩國的對立:若想和平共處,除非一方國力大幅衰退,淪為另一方的附庸國。即便強大如東大陸的皇國,也需數百年才能實現這一目標。而且,一旦開戰,希斯馬夫王國可從北大陸招募冒險者作為雇傭兵,再加上強大的海軍,戰爭很難在短期內結束。
    順便一提,帝國目前領土北麵僅有海洋,卻不滿足於此,屢次向東部、南部入侵,企圖奪取更多海岸線。結果自然是遭到周邊國家聯合抵抗,屢屢受挫。
    因此,帝國後來調整策略,試圖將鄰國變為“正式附庸國”(實則為盟友),以此擴大影響力。但這一策略收效甚微,那些“盟友”時常背叛,轉而與帝國為敵。
    總之,若帝國想對抗皇國,就必須與“北方”的希斯馬夫王國合作。
    另一方麵,“南方”的國家——如戈迪尼翁王國、道羅特王國、普爾本什巴克王國等,立場搖擺不定,時而支持皇國,時而反對,彼此間也紛爭不斷,皇國則趁機介入。當然,這些國家都需與皇國保持溝通渠道。
    換句話說,“北方”代表“武裝對抗”,“南方”代表“外交對話”。
    ……既然如此,朕隻有一個答案。
    “兩個都要。”
    朕希望始終保留“戰爭”與“對話”兩種選擇——朕並非憎恨皇國,事實上,若皇國覆滅,帝國反而會陷入新的麻煩。因此,該戰時便戰,該談時便談。
    入侵路線亦是如此——若帝國單獨入侵皇國,絕無獲勝可能,對方在補給與戰場布局上均占優勢。這意味著,一旦開戰,必須聯合鄰國形成“包圍圈”,在兵力上形成壓倒性優勢。此時,分散兵力、擾亂敵軍陣型,比將大軍集中於狹小戰場更為明智,因此同時采用南北兩條路線,才是最佳選擇。
    “臣明白了,定當盡快為陛下做好準備。陛下還有其他要求嗎?”
    希萊爾似乎對這個答案頗為滿意。
    朕決定再提出一個需求,彌補當前的短板。
    “朕需要武器,尤其是弩箭,價格由你們擬定。”
    “臣即刻安排,優先滿足陛下需求。”
    ……看來希萊爾很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朕知道,提及皇國隻是為了引起她的興趣,而眼下,隻有盡快獲得武器,才能與拉烏爾決戰。
    沒錯,朕還需在此設下一個“約束”。
    “但朕要授予你們一項特殊特權——今後可能會有不法之徒冒充金羊公司行事,皇室會密切監察。因此,若你們想收購其他商行或成立新公司,務必向皇室申請,獲取官方許可。”
    朕從法比奧的調查報告中得知,金羊公司常偽裝成其他商行開展業務。此次朕特許他們免繳港口使用費,正是為了警告他們:“不要從偽裝身份輕易切換回金羊公司,任何異常舉動都將受到懲罰。”
    “臣多謝陛下考慮周全,期待未來與帝國再次攜手合作。”
    希萊爾的回應看似恭敬,實則透著一股隨意,仿佛在說“隨你安排”。
    這女人,還真是個讓人捉摸不透的麻煩角色。